第4章 秦檜來了!

字數:2870   加入書籤

A+A-


    “那雁歸樓處的笑話,如今怕是應天府上下,都傳遍了。”
    “柳程,你今日來,自然不是為與朕閑話家常!”
    應天府,行宮內
    趙構鐵青著臉將手中的碗勺重重放下,清晰的聲響便是隔著老遠都是聽得分明是真的動了怒,可偏生那“始作俑者”卻還是渾然未覺,徑自隻是默默將手邊食盒裏頭還未拿出來的一眾菜色盡數鋪排了個幹淨,看著一眾與當日在那雁歸樓處的菜色無一例外的模樣,趙構點話也是越發冷“”柳程,你當真以為,本王是泥塑的性子,輕易便是能被拿捏。”
    “從前在東京城中,小人得官家照拂,方才能在任店處站穩腳跟,如今一路隨著官家來此,全然是仰賴官家恩典。”看著趙構的麵色終於是緩和了些許,柳程忽而也是“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趙構冷哼一聲,說出的話也是字字誅心,“怎麽,你當真以為牽扯出從前的那些有的沒的,朕便是能看在你的臉麵上,饒過那亂臣,柳程,朕倒是不知曉,你如今竟是”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小人這數年一直都聽到耳朵裏,官家以為,當日若無左相周旋,以官家一人和諸位將士,能安然至於應天府?”
    “柳程!”
    “忠言逆耳,官家莫要怪罪柳廚,如今這等時候,除卻柳廚,還能有誰能與官家說真話?”
    不請自來的孟氏話雖是責備,可話裏的關切卻也清晰可聞,身側攙扶著孟氏的柳秋已然是行了禮,雖是低垂著頭可緊張看向柳程的態勢,明擺著是關切。
    所謂的血脈相連,這一刻也是不用言語也是清晰可見。
    看柳秋如是,原本還是怒意十足的趙構忽而也是心中軟和了幾分,對著孟氏一行禮,再抬首也是目光懇切,“勞煩娘娘前來,是朕有錯在先,還請娘娘進內裏說話。”主動讓出一條道,看著依舊是無動於衷的孟氏,趙構的麵色也是微變,倒是柳秋已然是先行開了口,“今日娘娘在小廚房也是預備了些好物,還請官家移步。小人手藝雖比不得阿兄,卻也想得官家幾句提點,還望官家賞臉,小人,感激不盡!”
    “羊肉白燒不加醬油、糖色類帶色的調料,僅以鮮湯、鹽、薑、蔥燒製,是以最能保持原料本色,亦是吃著更爽口。隻是這羊肉腥膻,燒製之時更加要注意分寸。先將那羊肉切塊,用清水浸泡一小時以上,以泡出血水,瀝幹水後加入少許蔥段、薑絲、蒜片和料酒醃製,可以適當揉捏肉塊,這樣做主要是去除羊肉膻味;最好是備上兩口鍋子,拿兩口鍋都加入清水,將方才醃好的羊肉連同醃料放入一口鍋中,另一口鍋中加入少量八角、桂皮、香葉、花椒、蔥白、枸杞,兩口鍋一起點火,放羊肉的鍋煮開後會有大量棕色沫沫,直接把羊肉撈出,放入另外那口同時燒開的鍋中,不能放進冷水,不然肉遇冷會緊縮,影響口感,待這一切安置好後加入料酒和少許醋,開小火加蓋燉煮一個時辰,待到味兒出來了加鹽撒蔥出鍋裝盤,配上早是備好得蘸料吃,別有一番風味。還有這釀菜,京城地界素來是喜歡“肉裏釀肉”,從前雞、鴨、鵝、魚等都可作為釀菜的“釀殼”。今日這羊肉難得,配上這新鮮鯽魚,做一道釀魚最合時宜。先將新鮮鯽魚處理幹淨,用鹽醃製一會,再把剁碎的羊肉和米飯、蔥、薑、鹽一起入油鍋炒至七八分熟,然後將羊肉餡料塞進鯽魚肚子裏,放在火上烤熟,便是能吃了。還有這道甜品,名喚糖霜玉蜂兒,其實就是用糖霜和蓮子加工而成的蜜餞。先將那蓮蓬采了來,剝開綠色的蓮蓬便是可以看到裏麵白色的蓮子,像蜂房裏的蜂蛹一樣,因此喚名“玉蜂兒”。蓮子不僅吃起來清甜芳香,還能敗火解酒,從前在京城地界,貴人們最喜在酒後吃著,如今尋了些好物;大家夥一並吃著,總不至於是埋沒了所有。”
    安靜的室內,便是隔著老遠,清晰的女聲也是能聽聞所有內裏。
    方才行至門前的柳程腳步一頓,隻猶豫半晌便是打算離去,可還未等到有動靜便也是被仿若是從天而降的人攔住去路,入目所及親哥哥一派吃驚的態勢,柳秋卻也是輕笑出聲,“說來秋兒今日在小廚房做的這一眾好物,從前也是阿兄教授,如今這內裏也沒旁人,阿兄不若一道進門,與我等些指點?”話音剛落便作勢要拉扯著柳程往內裏去的柳秋眼見著是“故意”,柳程終於是忍不住,“秋兒,這到底是”
    “這一路往應天府處來,阿妹以為阿兄早已是見慣了那生死,那些迂腐的隻是束縛人的規矩,阿兄已然是全忘了。”
    一邊拉扯著柳程入內一邊還不忘“奚落”的柳秋開口便是意有所指,柳程卻是被室內一眾熟悉的人給震懾住,“你們”
    “娘娘有召,命我等入行宮處伺候。”
    看著還未反應過來的柳程,陳二狗已然是迎了上來低聲在柳程耳邊一陣言語,眼見著柳程麵色微變陳二狗也不由得暗歎一聲“世事難料。”
    東京已然是守不住,原本以為這應天府處總能站穩腳跟,可今日聽著那貴人言語,這應天府處,竟也非是長遠。
    算算時日,如今太上皇和前官家想來也是該至於那金國國都了。大宋這花花地界,那金人如何能輕易就割舍了,便是如今官家穩定了局勢,那金人整頓一番,定然也是想卷土重來。
    “師傅且來瞧瞧,我等今日做這些好物如何,論其知曉貴人口味,這應天府處,師傅若排不得首位,也定然是”
    “都說徒弟最類似師傅,今日瞧得,柳廚手下這幾個倒是和柳廚丁點都不同。”
    “秦大人。”
    “本大人此前在北地處,日常聽貴人提起最多便是東京地界,以七十二大酒樓處最能看出京城天子腳下氣象萬千,其中七十二大酒樓中,又以任店處最是妥帖,如今雖不能親自往見,不知柳廚能否與本大人幾分薄麵,移步本大人府上,以菜色回味往昔?”
    喜歡大宋小食神請大家收藏:()大宋小食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