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秘密出發,當年傳言!
字數:6312 加入書籤
一天後,清晨。
天猶未大亮,還是霧蒙蒙的樣子。
李宣卻已輕聲起身,在不打擾趙紫薇休息的狀態下快速穿戴。
這丫頭自有孕以後,便有些嗜睡。
而現在這個時辰,是人睡眠最沉的時候,倒也不怕她突然醒來。
在她枕頭旁留下一封事先寫好的信件後,李宣走下了一號專列,並命令車夫繼續前行,不必等待。
似有意讓趙紫薇先行返回平洲,而他自己則與二號專列轉入了一個休息點中。
休息點中的客棧隸屬官營,幕後東家就是王府。
客棧的密室中。
公孫燭和六麻子、王二棒三人已經在等候,等到柳風陽、皇甫俊兄妹與昆侖族長老幾人到齊。
李宣開門見山道:“諸位,事態緊急,本王就長話短說了。此次出征漠北,共有三個目的!第一,解決昆侖山聖器的問題。第二,救回雲梓。第三,清剿大漠蠻夷所部,將趙亦凡餘孽一網打盡。”
“以事情的輕重緩急來看,我們首要解決的是,就是聖器的問題。根據長老所說,今年便是百年之期,若再不打開禁地密室,便會觸發裏麵的自毀機關。但並不確定自毀機關能否毀滅聖器,一旦自毀機關失效,聖器將重見天日,成各方爭搶的對象。屆時,中原將戰火四起。”
“保險起見,我們不能祈禱自毀機關能幫我們解決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重啟密室,繼續封存聖器。卻不知,具體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說著話,他看向了麵前的昆侖長老。
昆侖長老道:“按照長老會的估算,距今不足三月。”
“三個月...”
李宣沉思了一下,沉聲道:“阪田龜一綁走雲梓,也是定下三個月期限,要我們拿聖器去換回她。但我們一路從京都趕回平洲,已經耗費了大半的時間,已經不能再拖。”
“唯有盡快解決聖器的自毀問題,方可談接下來的應對。本王倒想看看這所謂的聖器...到底是什麽!若能重啟密室,見到裏麵的東西,或許就有辦法從阪田龜一手上搶回雲梓。事不宜遲,本王不打算再作拖延,想即刻秘密前往大梁,先去昆侖山,餘事再作定奪。”
聽此。
皇甫俊麵容一滯,當先表示異議,道:“秘密?為何要秘密前往?就算王爺心急救回夜昆侖...當也要點兵隨行吧?”
由於鴻德殿事變,雲梓夜昆侖的身份沒能當眾公布,但身為大梁少君,皇甫俊事後還是從昆侖長老口中得知了真相。
雲梓,就是夜昆侖,昆侖三神使之一,這如今已非秘密。
而站在這位少君的角度,他並不反對李宣提前趕赴大梁的想法,但卻猶有小心思。
他費盡心思與李宣冰釋前嫌,乃至突然轉變態度對鄭小櫻極好,企圖在李宣麵前能留下點好印象。
乃至於曾想過讓自己的妹妹去接近李宣,就是為了得到李宣幫助。
李宣是北伐大元帥,掌控三十萬皇城軍,若軍團順利抵達大梁國內,無形中便成了皇甫俊的強有力靠山,他在本國的地位可穩固。
但若李宣秘密前往,不帶一兵一卒的話,他的小算盤便會落空,又豈能沒有異議?
隻是皇甫少君不得而知的是,那三十萬皇城軍根本就不會直入大梁北域,更不會駐守梁京。
李宣似乎料到這家夥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開口笑道:“既是秘密前往,又如何點兵隨行?虎威軍一旦出征,必成各方焦點,就別談什麽秘密了。”
皇甫俊道:“那你秘密前往,麾下無兵,三十萬西楚皇城軍一時半刻也趕不到大梁,如何清剿趙亦凡餘孽和一眾蠻夷部落?”
李宣淺笑:“誰說我不帶一兵一卒?本王隻是提前秘密出發,不用多久,我虎威軍便會有五千精兵隨後趕到。”
“五千兵?五千兵如何打仗?”
皇甫俊愣住,有些微怒起來。
五千人的軍隊,放在古時的冷兵器時代,隻能算是個小師團。
放在邦國動作數十萬人參戰的戰爭層麵,根本就不夠看的。
而李宣竟想以五千人橫掃整個漠北?
這才皇甫俊看來,等同異想天開。
“五千人為何不能打仗?少君打不了的仗,並不代表本王打不了。再說了,討伐漠北本是兩國之間的聯合戰役,由兩國共同出兵,而主力當由你們大梁擔任。要不然,西楚數十萬大軍屯兵貴國境內,料想...你父皇也不會同意吧?少君這是不相信本王?”
“可是...”
皇甫俊自知此話有理,但李宣若不帶兵前往,他的計劃便會落空,仍想表示反對。
剛要開口繼續說些什麽時,皇甫萱卻打斷道:“本公主倒以為王爺此舉不失可行,縱觀西楚陛下遇刺一事,除了趙亦凡之外,另有一人仍在潛伏,大局不明。在這個節骨眼,虎威軍確實不宜高調出征,更不該把全部精銳調往大梁作戰。”
“要知道的一點是,馮笙的出現說明,幕後之人的主要目標...除了西楚陛下之外,王爺與虎威軍亦在其中。虎威軍精銳若全部出動,平洲或許便會生亂,甚至會重演十幾年前的一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昆侖聖器關乎五國存亡,確實該優先處理。至於雲梓...開啟昆侖禁地密室的大門,或許就可以找到救回她的辦法。在此之前,阪田龜一沒有得到聖器,並不會貿然傷她。”
李宣聽後,目光微閃,卻是看向皇甫俊,嗬嗬笑道:“少君,看來九殿下看得比你通透啊...”
令皇甫俊頓時尷尬,麵色鐵青。
李宣則不再理他,轉而對皇甫萱說道:“既然九殿下認為可行,少君當也不再有意見。那就勞煩九殿下先行準備,隻帶少數心腹上路,扮成商隊一道出發?進入大梁境內後,我們在梁京分開,你們且先回朝複命,我與長老趕回昆侖山。”
“事後在北域關匯合,共商征討蠻夷大計。”
皇甫萱倒是幹脆,回道:“好。”
說完,也不顧自家兄長願意與否,就強行拉著他走。
隨後。
李宣對著昆侖長老拱了拱手,“長老不曾表示反對,看來是同意本王的建議?”
昆侖長老回道:“老身並無意見,聖器安危關乎天下,王爺能優先處置,是為合理。再者,你與我昆侖之事也該有個結果。”
“好,那就閑話少說,請長老先行前去準備,半個時辰後,我們出發。對了,飛揚和蔡坤呢?”
“蔡坤仍是呆滯的狀態,少主與...那位姑娘正在看著他。”
李宣點了點頭,自是知道她口中的“姑娘”指的是應霓裳,想了想後微歎道:“蔡坤的心結在於風無影,相信當他倆之間有個了斷時,就自會醒悟。而本王相信,風無影必然還活著!”
“話不多說,請長老早做準備。”
“請!”
昆侖長老點頭,隨即也擺袖離開。
密室中僅剩下五人。
李宣有點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柳風陽,行禮道:“嶽父大人...”
柳風陽一怔,恍如有些意外,“你...仍喚我嶽父?”
“為何不喚?我與阿狸拜過天地與高堂,便是夫妻,此生不變。你自然就是我嶽父。至於與公主之間的事兒,待處理了眼前之事,我自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好,算你還有擔當。但你把老夫叫來所謂何事?老夫如今是戴罪之身,就算想幫你,怕也是有心無力。”
“嶽父若想幫我,又豈會有心無力?我離開之後,仍需你與阿燭共同執掌平洲。”
“什麽?你想讓老夫替你執掌平洲?”
李宣點了點頭,直言道:“是!嶽父大人為官多年,對朝野內外了如指掌,此前隻是低調隱晦,不想過於鋒芒,以免引來帝君猜忌。若你願意...首輔之位本就該是你坐。”
“阿燭尚且年輕,統管平洲尚有不足之處,若嶽父大人能指教一二,便是最好不過。再者,我們幾兄弟自幼在軍中長大,素來不管政務,阿燭也隻是臨危受命。你若願出生,可與阿燭聯手,一人理政,一人執掌兵權。”
這話剛說完。
公孫燭眼前一亮,立馬笑道:“大哥此話說得對,柳學士,你是不知道這半年多來,我是怎麽過的。這下好了,有你助我管理王府事宜,我可專心帶兵,算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柳風陽左右看著二人,略顯遲疑。
但沒想多久,便答應下來:“好,你既願信得過老夫,老夫就算是看在阿狸的麵子,當也不做拒絕。隻是,我這戴罪之身...”
李宣道:“嶽父無需擔憂,你在平洲以外是戴罪,但在平洲以內...一切由我王府說了算。況且,你隻是暫時戴罪,無需多慮。”
“好,恰巧,我在平洲亦有幾個門生多年未見,此番正好將他們引薦入你王府。這活兒,老夫接了。”
“謝嶽父。另有一事,仍需嶽父幫忙。”
“說。”
“我秘密出征一事,阿狸尚不知情。為免她擔憂,還請嶽父大人在我離開之後,再行告知於她。”
“好。”
“多謝嶽父。”
李宣再次感謝一聲,而後看向六麻子幾人吩咐道:“麻子,棒子,立刻準備行裝出發!阿燭,你帶隊趕回州府,我不在這段時間,務必保護嶽父一家安全。”
“是!”
三人同聲應是。
不久後。
當一隊數十人的隊伍拐下前往平洲的“軍用高速路”,打著商隊的旗號抄近道極速奔赴大梁時,遠處天際方才泛起魚肚白。
同一時間。
遠在大梁北域關附近,與漠北交界的昆侖山上。
後山禁地之中,一道巨大的鑄鐵石門之前。
一對夫婦正麵向巨門站著,臉上神色各異。
男人將手中的一卷字條交給身邊的妻子,沉聲道:“無雙使果然還活著,也就說明...當年我們誤判了。關於那個傳言是真的,她果然一早就有了叛逃之心,且她的對象就是莫離。”
女人接過後,連看都不看,就以掌風粉碎了那張字條,冷冷道:“那她就該死,大梁皇帝亦留不得!”
說完,她豁然轉身,對麵前站著的十餘昆侖長老發號施令:
“傳我族長令,撤回梁京所有暗衛!一個月內,我要聽到梁帝病重垂危的消息!”
喜歡我是反賊,娶個公主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我是反賊,娶個公主很合理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