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終點?邊界?

字數:4073   加入書籤

A+A-


    “不要相信想象中的‘不可能’……”
    我咀嚼著這句話,思緒被拉回到幾分鍾前、心裏也不禁升起幾分疑慮:“你真的是楊佩寧嗎?”
    “……”
    溫和的聲音這次沒有馬上回答,似乎是經過仔細的考慮,才用一種不確定的語氣道:“我已經說不清我是誰了,但如果你問的是原始身份,我應該算是楊佩寧。”
    “‘不要溫順的安於邊界’是怎麽回事?”
    我皺著眉頭繼續質疑:“我可不記得楊佩寧有那麽喜歡文學。”
    “那隻是為了利用文學的情緒感染,讓你在情緒的作用下、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我的聲音上——彌爾頓·埃爾克森的理論,你應該還記得吧?”
    溫和的聲音罕見的提了一個問題,卻沒給我回答的機會:“不過我確實很欣賞迪蘭·托馬斯,準確來說,是欣賞他在《不要溫和的走進那個良夜》裏,所表達出的勇氣。”
    “那首詩是托馬斯、寫給他病重垂危的父親的,他讓父親不要順從的接受死亡、要燃燒最後的生命,與命運進行更激烈的抗爭。”
    “我沒有他那麽悲觀,我認為‘死亡’並不是終點,隻是某個限製意識前進的‘邊界’,所以我借用了他的作品,寫了那首激勵我自己的、不要溫順的安於邊界。”
    “……”
    我聽著那個溫順的聲音久久無言。
    我不知道是自己又共情了,還是“雙向量子信道”的糾纏作用,總之我在那個溫和且平靜的聲音裏,真的聽出了一種激情。
    一種被浸泡在極度的絕望和悲觀裏、卻依然還在熊熊燃燒著的激情。
    “很不可思議吧?”
    溫和的聲音知道我的想法,就像我能感知到他的一樣:“如果我們沒有把全部希望押在你的身上,就還可以繼續在‘時間蝴蝶效應’的美夢裏沉睡,直到某一天,‘夢’突然醒了過來。”
    “可是我們偏偏這麽做了,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時候選擇放手一搏,層層布局讓你重新變回高維生命,用全人類、甚至我們的整個宇宙來賭你的‘善’。”
    “你們賭贏了……”
    我慢慢的吸了口氣,視線聚焦到那團“立體結構”上:“但你們不該賭的,‘善良’是解決問題的動機、不是手段。”
    “所以……你覺得自己束手無策了?”
    溫和的聲音又一次的笑了起來,不過這次已經褪去苦澀:“為什麽會有這種想法?你還什麽都沒做,就知道自己做不到了?”
    “有些事情,不需要做也能知道——這個就叫做‘邏輯’。”
    我往後一仰、像條蒸熟的鹹魚一樣癱在地上:“我本來應該有辦法的,可是你們的‘神機妙算’,讓我困在這具愚蠢的皮囊裏,我已經什麽都做不到了。”
    “你覺得自己是‘至高維度’嗎?”
    “什麽意思?”
    “你覺得,還有比你更高維度的生命嗎?”
    “……我不知道,應該有吧?”
    “如果存在更高維度的生命,你能對他做什麽呢?”
    “我……”
    “什麽都做不到?因為對方的維度更高?你完全無法影響對方?”
    溫和的聲音發出一陣嘲笑:“可是我們做到了,來自低維的、愚蠢的人類,成功把一位高維生命、困在和我們一樣愚蠢的皮囊裏,所以……”
    “不要相信想象中的‘不可能’。”
    我心領神會、或者說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你想讓我拋棄‘邏輯’?”
    “是拋棄‘已知的邏輯’。”
    溫和的聲音放緩語調,立刻多了一種循循善誘的教導感:“‘邏輯’隻是既定現實框架下的、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但如果‘現實框架’有變化呢?”
    “在地球上,人類無法通過‘一躍’跳到二樓,所以在沒有工具和攀爬點的時候,隻能通過樓梯或者電梯,這是邏輯——可是在月球上呢?”
    “不同維度的‘邏輯’也是不同的。”
    我繼續心領神會的接話,卻還是不明白他的意思:“但我已經坍縮成‘人類’了,我做的事情就必須符合‘人類’的邏輯……除非你在我的記憶裏有什麽發現?”
    “……”
    “你發現什麽了?”
    我察覺到一絲微妙的停頓:“我能感知到你的記憶,就證明你也可以感知到我的,這是你們建立‘雙向量子信道’的目的之一,所以你發現什麽了?”
    “……我說不清楚。”
    溫和的聲音又停頓了片刻才輕聲回道:“我確實看到了一些你的、作為高維生命的記憶,但那些信息對我來說太晦澀了,我無法用語言來做出解釋。”
    “那就用你的‘想法’?”
    “我無法理解那些信息,自然也就無法表達——這是我作為‘人類’的邏輯。”
    溫和的聲音繼續響起,隱約透著無奈:“除非讓第三方參與進來,一個和我們有著相同關聯、擅長‘讀心’、也擅長在意識層麵傳遞‘想法’的第三方。”
    “【黑境】。”
    我再一次的心領神會,同時我——也可能是楊佩寧——還產生一種不好的念頭:“【黑境】能完成這種跨維度的意識映射嗎?”
    “理論上可以。”
    溫和的聲音解釋、或者說講解道:“由於【黑境】的生命形式,我們之間存在天然的量子信道,既然我和你之間,可以進行跨維度的相互感知,就說明你和【黑境】應該也可以。”
    “應該?”
    “人類已經可以在實驗室內,製備完善的、多粒子糾纏的ghz態,所以相關的理論和技術都不算陌生。”
    溫和的聲音補充道,聽起來卻好像有點心虛:“但我和你之間,不是兩‘個’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而是兩‘群’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
    “你來自高維,我們糾纏在一起的粒子非此即彼,但【黑境】和我屬於全同粒子,就連‘標記’都是共享的,所以沒有任何手段可以區分我們。”
    “所以……”
    我抿起嘴唇試圖理解:“讓【黑境】加入進來,就會和你變得密不可分,或者說……讓你們雙方‘融合’成一方。”
    “是的。”
    溫和的聲音輕輕答道:“最後留下的可能是我,也可能是【黑境】……或者什麽都留不下。”
    “聽起來還真是窮途末路啊!”
    我不由得苦笑起來,但不是因為別無選擇,而是因為我腦子裏的第一反應、就是楊佩寧又在耍什麽花招。
    畢竟這種幾乎擺在明麵上的“唯一選擇”,實在太像他的風格了。
    可惜的是,如今我們就在彼此的腦子裏,所以我能清楚的感覺到,他此刻的態度有多麽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