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武都方略

字數:4785   加入書籤

A+A-


    劉平並沒有喝多少酒,淺嚐輒止。眾人知道他明天一早還有事情,也沒有灌他。
    次日一早的時候,劉平穿好衣服,洗漱完畢,便直接來到了郡府。到了自己的班房之後,倒了一杯茶,開始琢磨著武都的發展計劃。
    來之前,劉平想著武都就是個跳板,但是走訪了一圈之後,他有了一些新的考量。
    可以肯定的是,武都的潛力是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大勢力的,但也沒有劉平之前想的那麽拉胯。
    劉平認為武都還是有搞頭的。
    究其原因是武都的麵積很大,或者說可操作的空間很大。整個武都,朝廷名義上管轄的地區其實隻占了三分之一多一點,不到一半。而且都集中在武都北部。
    整個武都南部,雖然行政劃分上屬於武都,但其實就是羌人、氐族的自留地。
    麵積大不說,這些地方的自然條件也是不錯的。雖然肯定不如冀州這等富庶地帶,但武都也有自己的優勢。
    首先,水係發達,整個武都郡內幾乎都可以用水網連接到一起。雖然大多數河流難以支撐航運,但是漁船行舟還是沒有問題的,引水灌溉更是毫無壓力。
    水係發達自然也就帶來了大量肥沃的土壤。畢竟河流衝刷之下,上遊的營養物質會被帶到下遊。尤其是在河流改道的地方,很容易形成衝積平原。
    這些衝積平原都是極好的耕地。雖然說麵積小了一點,但總比沒有強。
    其次,便是人口。
    來之前劉平做過了解,武都人口大概不到五萬戶,可是真正了解了之後才知道,這都不知道是哪一年的數據了。如今武都在籍的達三萬一千兩百六十七戶,總人口不到十三萬人。
    這十三萬人裏麵,漢人不足一成,主要集中在古道、河池和下辨三地。
    但這隻是在冊的,據劉平這一個月的走訪了解。整個武都大多數的羌族、氐族人都是沒有戶籍的。這些人如果都算上的話,武都郡的總人口接近四十萬人。
    除了中原地區之外,這種邊郡能有將近四十萬人口,實在是極為驚人。
    如果這四十萬人都能登記在冊,武都每年的稅收直接翻三番。而且人一多了,生產力肯定就上來了。
    生產力上來了,整個武都的發展都變得更加容易。
    再次,就是武都周圍的環境了。北邊北宮伯玉等人叛亂,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整個涼州都是不安穩的。往南,五鬥米教已經成了漢中的實際控製者,也不太平。
    隻要武都能夠穩定下來,那麽這兩個方向都可以吸引到不少漢人來武都定居。
    最關鍵的是,不管是北邊的北宮伯玉還是南邊的五鬥米教,在劉平看來都不是那種不可力敵的強敵。
    武都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和進取空間。
    最後,武都地處邊地,完全可以發展對外貿易,同時還能一步一步朝著西邊蠶食,慢慢將武都的規模給擴大。
    當然這都是朝著美好的方向去設想的,真正要做的時候肯定是沒有那麽簡單的。劉平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用最快的速度把武都發展起來。
    ......
    評定。
    劉備集團第一次正兒八經的評定,就在郡府的大堂。
    劉備坐在主座,劉平左手第一位,關羽右手第一位。各自坐下之後,劉備清了清嗓子道:“德安已經拿出來了大概的方略出來,吾等今日便討論一下,看看該如何執行。”
    “喏!”眾人應喏。
    劉平站起來,拿著一卷卷好的絹布,然後放到了劉備的桌子上攤開。
    “某做了一個武都發展計劃,在座的每一位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都會非常的忙碌,還望各位不要怨某才是。”劉平說著笑了笑。
    大家都麵帶微笑。
    “具體計劃是這樣的.....”劉平繼續道。
    劉平的計劃很是詳細,在軍事和內政上都製定了目標。
    先說軍事上。
    第一步便是延續之前的商議,拿下武都、上祿和河池三縣。但是劉平加了一個時間節點,必須要在秋收之前完成。
    第二步,便是年末之前將剩餘的縣城也都拿下。
    也就是說,關羽必須要在今年年末的時候,讓劉備徹底掌控整個武都所有縣城。
    而在內政上,則更加複雜一點。
    第一件事便是丈量土地,清查人口。這事兒不難做,就是麻煩,費時間,得有人一直盯著才行。而且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完成的。而且劉平還要求最好把武都境內各羌族、氐族的人口也都清查一下。
    最起碼也要知道武都內有哪幾個成氣候的羌族、氐族勢力,各自首領是什麽人,有多少族人等信息。
    第二件事則是墾荒。以劉備的名義發一個墾荒令,由郡府承擔農具和牲畜,百姓負責開墾荒地。開墾出來的荒地不管多少都歸個人所有。
    並且免除前三年的稅收,三年之後再連續兩年稅收減半。
    第三件事是吸納流民,這個很簡單,隻需要長期做就行。不過要事先做好相應的準備。流民接納了之後,住哪兒?怎麽吃飯?這些都需要提前準備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具體怎麽操作,劉平也有了想法,但是還得眾人商討。
    這是大方向上的內容,細節上,還有很多。
    功曹衙門下麵,劉平打算新設一個格物的部門,就叫格物司。具體來說,就是個推動技術發展的衙門。劉平自己本人是沒什麽科研能力的,但是眼光是在的,而且大概其也知道一些東西。
    有了一個格物衙門之後,方便他以後更新一些技術。畢竟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比方說,現在劉平很是渴望得到曲轅犁。
    這玩意大大提高了耕地的效率,效率上來了,生產力還不噌噌往上漲?
    以上還隻是第一年要幹的事情,劉平直接做了一個五年規劃。一點點的掰扯,一頓解釋,直接說了個把個時辰,說的劉平口幹舌燥的。但是眾人都聽得很認真,沒有一個人麵露不耐之色。
    不管是有野心還是有抱負,如今在座的這些人都很清楚。武都是他們的立身之本,隻有把武都搞好了,劉備才有可能更進一步。
    他們,也都是如此。
    “有什麽問題,都問問吧。”劉平喝了一口茶,有些疲憊的說道。
    上首,劉備第一個開口:“吾等人手不足吧?”
    劉平點點頭。真要按照他的計劃來,第一年還好,等到第二年的時候,就肯定會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
    劉備如今的尷尬點就在這裏,除非跟他有過接觸,不然的話,很難吸引到人來投奔他。
    袁紹、袁術兩兄弟有家族支撐,四世三公的袁家,門生故裏遍及天下,不是說說而已。所以這兩兄弟發家致富很快。
    在這一塊,曹老板和劉備都不如二袁。但是曹老板不需要啊,曹操的宗親簡直就是怪物集中營。不管是曹氏一脈還是夏侯一脈,在這個時期人才都是井噴式的冒出來。
    而且個個允文允武。
    劉備就拉胯多了,除了關張基本上沒有什麽能拿得出手的。哪怕是當年一同學習的同窗,也更願意跟隨公孫瓚。
    眼下雖然因為劉平的介入,劉備比原本曆史上要好太多了。可是武都這個地方,實在是難以入眼。真正的頂尖人才,不會貿然投奔他的。
    但是劉平不在意頂尖人才啊。他需要的是中人之姿,再簡單地說,讀過書,願意吃苦能做事就行。
    “郡內也有不少讀書人,主公可以征辟一部分。再一個,可以給先生去信一封,看看有沒有什麽合適的人才推薦一二過來。”
    說到這裏,劉平頓了頓笑著說道:“再一個,大家都是有些親朋故交的,說不定就有人願意來呢?有合適的,也可以寫封信去問問嘛。”
    長遠來看,最好的還是有自己的人才培養體係。但是眼下劉平沒有說出來,因為太遙遠了。不是三五年就能做到的。
    “目前也隻能如此了。”劉備點點頭。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