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行政團隊

字數:8151   加入書籤

A+A-


    杜畿身高八尺,容貌堅毅,舉止得體,一看就知道是最合適的大漢官員。
    長得帥,個子高,是大漢官員的傳統藝能了。
    蔡邕除外。
    當然了,蔡邕這種是大漢官員中,另外一個分類,那就是醜的很有特色。
    這叫麵有異象。
    “屬下見過明公。”杜畿恭恭敬敬的對劉平說道。
    劉平笑著擺擺手:“某跟前還缺一個助手,有興趣嗎?”
    年僅十九歲的杜畿聞言臉上露出驚喜的表情,不過很快就控製住了,恭敬地回道:“但憑明公安排。”
    “好!”
    劉平撫掌大笑。
    “你就先跟著子仲熟悉一下吧。”劉平將杜畿交給了糜竺。
    他還得繼續為自己的施政團隊挖人才呢。
    而這一次,他的目標,在潁川。
    也就是說,劉平要出差了。
    當然,就這麽急吼吼的跑過去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劉平是誰?可能謀略不如賈詡、李秀這樣的老銀幣,但是小聰明一大堆啊。
    尤其是在這種事情上。
    他先是讓荀封寫了一封給自己老娘的信,委托他去給送信。
    同時又找到了劉備。
    告訴劉備自己想給劉辨說個媳婦兒,但是找來找去都沒有合適的,打算讓劉備想想辦法,給劉辨找一個合適的媳婦兒。
    這事兒劉備肯定願意啊,絞盡腦汁想了不少人出來,最後被劉平引導著選了荀家的人。
    劉辨的情況劉備也知道,這件事隻能劉平去辦。
    所以都不需要劉平說什麽,劉備就安排人去通知荀家做好準備,然後派劉平過去了。
    雙管齊下,夠了嗎?
    還不夠!
    劉平這個機靈鬼怎麽可能就這麽去了呢?要知道眼下他是去求人才的,轉過頭可能就要考慮怎麽剛世家了。而且別人可能不知道他的小算盤,但是像荀家、陳家這樣的漢末頂級門閥,肯定對涼州的事情門兒清。
    就說一點,眼下劉備基本上可以算是全天下最強的諸侯了。
    有一句話說的好,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以這些世家的尿性,不管喜不喜歡劉備,為了家族延續富貴延綿,早就應該派出家中精英子弟來劉備帳下了。
    但是結果呢?荀陳袁楊這四家,除了一開始上了賊船的楊永和荀封之外,再也沒有人來過。
    這意味著什麽呢?
    意味著這些世家大族不打算跟劉備一起玩,在這種情況劉平就算是去了潁川,多數也是碰壁的多。
    那麽就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什麽準備呢?
    足夠的利益!
    一個可以讓這些世家門閥放棄現在的一切的利益!
    這說出來像是天方夜譚,但是劉平覺得可以試一試。
    就跟談戀愛一樣。
    不能一杆進洞,也可以先蹭蹭啊,說不定就蹭進去了。
    “兄長若是去了潁川,那這邊怎麽辦?”糜竺有些擔心的問道。
    劉平擺擺手道:“你怕什麽?不是還有主公在呢嗎?而且今年咱們的目標就是維穩,收攏人心。先不搞那些花裏胡哨的。”
    “可是你在涼州的時候可不是這麽幹的。”糜竺不理解。
    劉平笑了起來,糜竺是君子,什麽叫君子呢?某些情況下可以理解為一根筋。他覺得在涼州可以幹的事兒,在長安也可以幹。
    “在涼州如果某的政策推行不下去,是怎麽做的呢?”劉平問了一句。
    糜竺想了想,然後麵露不忍之色:“輕者入獄,重者流放,最重者,殺。”
    “入獄者幾何?流放者幾何?殺人幾何?”劉平又問道。
    糜竺沉默了。
    你這話問的,您老人家在涼州,那是一個人都沒有抓捕,一個人都沒有流放。隻要敢齜牙的,上午還齜牙呢,下午就被楊庚那個莽漢帶人給送上路了。
    糜竺現在還記得,在金城推行新政策的時候,有些胡人聚集的地方因為不配合,直接被楊庚全部屠殺的事情。
    理由呢?
    藏匿韓遂餘孽,罪同造反。
    這壓根不講理啊,金城的胡人,還能留下來的,哪一個不跟韓遂的叛軍沾親帶故的?
    但劉平就是這麽做了。
    涼州能夠順利推行新政策,一來是執行力強,二來是百姓的確能夠感受到實惠,三則是劉平殺得夠狠。
    要知道劉平幫劉備管理整個涼州才多久?幾個月不到的時間,除了涼州南部四郡,剩下的郡城,哪一個郡沒有千兒八百的人被劉平給弄死。
    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如果現在有民調的話,劉平在涼州北部諸郡的支持率肯定非常低,跟特麽活閻王似的。
    看著糜竺沉默,劉平笑了笑:“涼州漢胡雜居,自然要行非凡手段。而且某雖然殺了不少人,但可有一人不該殺?其中漢人又占幾何?”
    “長安卻不能這麽幹,不然不體麵,隻能一點點的改造,小火慢燉,溫水煮青蛙。”
    糜竺點點頭,雖然心理上還是不能認可劉平殺人的做法,但是理性告訴他劉平是對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眼下要做的就是讓主公在長安獲得民心,有了民心的支持,咱們做什麽都方便。在涼州是沒辦法,漢人還沒有胡人多,想要站穩腳跟,就得殺人。你啊,現在還年輕,以後你就懂了。殺人和不殺人不是看你我怎麽想,而是要看哪一個獲得好處更多。”
    劉平這一套理論,糜竺知道很對。但是作為一個敦厚之人,他無法接受。
    當然,劉平也沒必要在乎他接不接受。
    幹活就行了。
    安排好了事情之後,劉平帶著王銅棍和幾個隨從,便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長安,直奔潁川而去。
    .....
    潁川是個好地方。
    潁川以潁水而得名,大禹治水的故事就發生在此,不僅如此,夏朝的首都也坐落在潁川地區。到了秦始皇的時期,潁川正式被置為潁川郡,是秦朝三十六郡中最大也是最繁華的一個。
    漢宣帝劉詢在位時,當時的潁川郡還多次出現“鳳皇”、“神爵”等稀世珍寶。
    當然這種稀世珍寶,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特麽忽悠劉詢的。
    從戰國時期開始,潁川就出了呂不韋、韓非子等舉世矚目的人物。秦漢時期,又有張良、晁錯等傑出的人才。及至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時期,潁川地區更是倍有人才出——郭嘉、荀彧、司馬徽等,都是潁川人。
    簡單地說,這個地方出牛人。
    之所以這個地方出牛人,主要是潁川可以說是整個大漢民辦教育搞的的最好的地方。
    這地方吧,繁榮也就稍弱於京城地帶,人口稠密,又沒有京城這麽多的束縛。很多有名望的大儒,都喜歡來這裏開班授課。
    說的粗俗一點,這地方有錢,又有人口,自然更吸引人。
    再者,經濟發達地區的教育資源更好,這玩意一直到兩千年之後都是真理。
    許多德高望重的大儒在此開辦私學、培養人才,比較出名的有張興、荀淑、李膺和宋均等。
    而且更有趣的是,這些人在潁川講學的時候,除了講儒家的知識之外,還有夾帶一些私貨,又或者說大家有意識地在做同一件事。
    那就是宣傳法家的思想。
    儒家很有意思,跟法家不對,跟墨家更是打出狗腦子的。但是儒家厲害就厲害在,四個字上。
    拿來吧你!
    在宋明理學之前,儒家的思想一直都是活躍、變革的思想,不斷的吸收其他流派的精華,來擴充自己的思想體係。
    如今漢室的很多讀書人,基本上都是儒皮法骨。
    比方說劉備麾下的荀封、楊永、賈詡、李秀四人。雖然都是讀的聖賢書,但這聖賢到底是哪一家的可不好說。儒家的聖賢肯定有,但是他們也愛看看法家的聖賢,批判一下,琢磨琢磨陰陽家的著作,也批判一下。
    這批判一下,那批判一下,最終都成了人精。
    有沒有專心治學儒家的呢?
    也有,但基本上都學廢了。
    比方說號稱海內大儒的盧植,其實更擅長打仗;蔡邕這種天下宗師,其實更擅長修史,這就使得他所學頗雜。
    更有名的就是諸葛亮了。
    這位被羅貫中神化的諸葛丞相,準確地說是儒皮,內裏麵什麽都有,更像是雜家。
    漢唐文人風骨,也是因為這些原因,畢竟大家的思想都是活躍的,是不停進步的,人自然也就是活躍,是進步的。
    用劉平的話來說,那就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人們改造現實世界具有能動作用。
    瞅瞅漢唐的文人吧,多麽“能動”。
    再看看宋明之後的絕大多數文人,思想僵化之後,人也僵化了,讀書都讀傻了。
    劉平到潁川的第一站自然是荀家。
    荀封的家裏。
    作為荀家旁支,荀封的家境一般,但也有個兩進的院子。劉平登門拜訪之後,是荀封家的管家開的門。
    管家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這年月能活到這個歲數不容易。
    荀封的老娘年齡也不小了,眼睛也不太行了,看人的時候總是眯著縫。大概是因為是荀家媳婦兒的原因,老人雖然年齡大但是腦子不糊塗,而且說了一嘴官話,雖然不太地道,但是劉平能夠聽得懂。
    跟老人家聊了半天家常,劉平才起身離開。
    剛走到門口,就看到有人來串門。
    串門的是一個看著跟荀封有幾分相似,但是年齡剛三十出頭的中年人。
    “你是何人?”這人眉頭皺了起來。
    劉平連忙解釋起來。
    “原來如此!如此倒是某家唐突了。”這人拱了拱手道歉,然後又道:“某家荀禮,見過明公。”
    既然是來招攬人才的,劉平肯定不會隱瞞自己的身份。這樣做雖然可能會遇到危險,但是卻也還好。
    畢竟天下如今還算安定,除了少數鐵憨憨不明真相繼續造反之外,沒什麽太大的動蕩。
    以劉平自己三流的武藝配上人形自走高達王鐵棍,還有隨行的護衛,不會出什麽大問題的。
    “原來是荀先生當麵。”不管這人厲不厲害,至少是個讀書人,這年頭隻要是讀書人那就是人才,劉平的身段放的很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也讓荀禮產生了好感。
    兩人就在荀封級家門口攀談起來。
    從閑聊中,劉平了解到,荀禮跟荀封年齡差距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兩個人差了一倍,荀禮是荀封的侄兒。這要比荀攸好多了,比荀彧大出去這麽多歲,還得喊荀彧一聲叔叔。
    兩個人雖然輩分有差距,但是關係卻很好。
    荀封去了涼州之後,荀禮就一直在潁川照顧荀封的老娘。
    今兒個也是像往常一樣,來給看看荀封老娘,他的姑奶奶的。
    “不知道荀先生如今在哪裏高就?”大概了解了一下之後,劉平開始了。
    畢竟這人能跟荀封玩到一塊去,就算不如荀封想來也不會差太多。想一想諸葛亮的三個朋友就知道了,跟諸葛亮這種超級精英做朋友,如果本身太差是不可能長久的。
    荀禮也是聰明人,聽到劉平的問話,就知道他是什麽意思。
    但是呢,荀禮也知道,荀家這邊是不打算支持劉備的。因為劉備在涼州做的事情,實在是讓這些世家大族寒心。
    像荀禮這種的,更是因為受到的教育原因,覺得劉備軍就是在自掘墳墓。
    哪有不跟世家大族合作就能成功的。
    說一句不好聽的,百姓的三七分賬,世家的原路送回,還得是家占七成才能行。
    劉備軍在涼州怎麽幹的呢?
    就一個字,殺!
    這不是要了命了嗎?
    所以荀禮隻能笑笑,道:“倒也有些事情在做。”
    具體做什麽,就沒有再說了。
    劉平也不是弱智,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便聊起了其他的。同時也讓荀禮幫個忙,引薦一下荀家家主。
    這事兒荀禮也難辦,他就是一個旁係子弟,哪兒有這個能力?
    不過他對劉平的印象還算不錯,在想了一會兒之後,答應幫劉平引薦一個人,如果這個人能夠答應的話,那麽肯定就能見到荀家家主。
    而他要引薦的人,劉平也很是滿意。
    不是別人,正是荀彧。
    這可是劉平除了諸葛亮之外,最為中意的副手人選了。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