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入主長安

字數:4673   加入書籤

A+A-


    “興複漢室,還於舊都。”
    整個長安城,宮殿占據了巨大的地方。劉平和劉備等人自然不會堂而皇之的住進去,或者在裏麵辦公。眼下他們就是在郡府衙門裏辦公。
    劉平站在二樓,看著熙熙攘攘的長安城,小聲嘀咕著。
    “這一下有點尷尬了 ,漢室還好好的,爺們已經還於舊都了。”
    雖然人家說的舊都指的是洛陽,他口中的舊都指的是長安。
    既然到了長安,那麽劉平自然也是要進行一攬子的發展規劃的。現實世界不是遊戲,隻需要派人去工作,城市的各項數值就會逐步提高。眼下想要管理好偌大的長安,需要耗費的心血可就太多了。
    而且此時長安無法避免的要承擔整個劉備集團的軍事政治經濟三位一體的中心,這發展起來又要有諸多的考量。
    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就能解決的。
    所以劉平又遇到了跟以前一樣棘手的問題。
    那就是,人手不夠!準確的說是,人才不夠!
    之前一直給他打下手楊永和荀封兩個人都被放了出去,眼下給他打下手的隻剩下一個糜竺還算能拿出手。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人要麽能力不足,要麽年齡太小。
    本來他還想讓高誘和田行兩個人來幫忙呢,但是兩個人現在癡迷於研究怎麽改進龍骨水車,壓根就對政務不感興趣。
    劉平也樂的他們把精力都放在革新技術上麵。
    但,人手不足的問題終究還是要解決的。就跟玩sg遊戲一樣,城池是打下來了,但是沒有武將坐鎮,那就是純浪費。武將少了也不行,發展不起來。
    在跟劉備溝通了一番之後,劉平先是號召劉備集團大小官員,可以互相舉薦、自薦,隻要有能力,都可以來給劉平打下手。
    之後又在整個劉備集團統治區域內,以劉備的名義,發布了招賢令,隻論才德,不問出身。
    此刻,一位靚子在青州覺得自己在失去大漢征西將軍之後,又一次失去了點什麽。
    雙管齊下,劉平還是希望能夠有所收獲的。
    正想著,背後有腳步聲,他回頭一看,是財神爺糜竺。
    說來也怪,這幾年糜家幾乎是自殺式的輸血劉備集團,但是偏偏生意越做越大,據糜竺自己所說,他們的財產這幾年不但沒有減少,也增加了幾成。
    “怎麽了?”劉平笑著問道 。
    糜竺是捧著一卷卷宗過來的,道:“有人推薦了一個人上來,明公要不要看看?”
    畢竟現在劉平也是秩比兩千石的大佬,成為帝國高官序列守門員,稱一聲明公還是很合理的。
    “哦?這麽快就有結果了?”劉平很是驚喜。
    糜竺笑了笑道:“聽說被舉薦上來的之人,是大家交口稱讚的有能之人。幾乎是在明公你讓大家舉薦人才的時候,屬下這邊就收到了不少人的舉薦信,舉薦的都是這位呢。”
    這一下劉平更加好奇了,接過卷宗道:“都調查清楚了?”
    “都調查清楚了。”
    劉平點點頭,將卷宗打開。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其祖為杜延年。少孤,繼母苦之,以孝聞。
    接下來就是杜畿的一些生平。此人打小就挺悲催的,母親死得早,父親續弦的後媽,又實在潑辣,讓他吃了不少苦。可是沒幾年,父親也死了,他隻能跟著後媽繼續生活。
    他後媽這個人對他非常的不好,但是杜畿卻一點兒都沒有介意,反而對後媽很是孝順,是個十裏八村人盡皆知的大孝子。
    不光如此,杜畿書讀的也好,也頗有勇力,在民間聲望極佳。
    關羽接管長安的時候,為了維持長安的穩定,也招攬了一批人,其中便有杜畿。隻不過當時的杜畿並沒有展現出來多大的能力,隻做了一個微末小吏。
    但是短短數月的時間,他的能力便得到了同僚們的一致認可,認為他最少可以當一個郡守。
    “這人不錯啊,帶來某見一見。”劉平笑著合上卷軸。
    不同於馮習這個有些陌生的名字,劉平對杜畿還算是有些了解的。因為他有一個山西的室友,常說自己是杜畿的後人。
    他掛在嘴邊第一句話就是,杜畿在河東郡山西永濟東南)當了十六年的太守,治理河東郡非常厲害,“常為天下之最”
    隻不過現在的杜畿還很年輕,肯定不如日後那麽幹練。但是無所謂,劉平可以帶著他,等他慢慢成長。
    杜畿加上糜竺,還不夠。
    按照劉平的設想,他的施政團隊,至少是一個超過三十人的團隊才行。這些人會被按照六部來劃分,吏戶禮兵刑工。
    當然了,眼下劉平肯定不會真的搞什麽六部的,畢竟三省六部製的出現,說白了就是皇權為了限製相權搞出來的。
    如今在劉備集團裏,劉平就相當於在宰相。
    劉平還沒那麽偉大,自己限製自己的權力。
    他隻是自己心裏麵有這麽一個規劃,暗自給每個人都劃定了工作範疇,真正的決策權還是捏在自己手裏的,這些人隻有建議權和執行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按照他的規劃,禮部的這些人除了負責重大場合的禮儀之外,還要兼具外交、教育、宣傳部的職能。
    吏部主要管功績考核以及官員升遷任免、調動等。
    戶部,則更複雜一點,除了財政之外,還要負責人口、戶籍、國有資源的勘探與采集等,同時還要負責貨幣的發行。目前劉平就打算把糜竺放在這個部分。
    兵部,沒有直接統兵的權力,更像是一個參謀部加後勤部門。前線提供建議,運轉糧草與軍備。平常的時候則主要負責軍備,以及各地軍隊的監督。
    刑部,劉平則打算組建一批人跟自己一起修訂新的法律,說白了就是個立法機構。當然了,後期也可以演變成執法機構,但是如果到了那一天,刑部就會失去立法權。
    畢竟立法權和執法權是必須要分開的。
    工部,劉平最重視的一個部門,可以說除了戶部之外,工部在劉平眼裏才是最重要的。這批人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各地盡可能的搞基礎設施建設,將收上來的稅收再花出去,做到藏富於民。杜畿則會被劉平放在這個部分。
    同時也可以讓劉備集團的統治區內經濟更加活躍。
    別的不說,劉平就等著今年的稅款收上來,在刨掉軍費開支和俸祿之後,剩餘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會拿出來用來修繕涼州各地的縣城,以及道路。
    這些還都是初步構想,畢竟連人都沒有齊呢。
    如今劉平的施政團隊裏,除了糜竺和即將見到的杜畿之外,還有幾人。
    一是金城人,李卓,表字子愚。這人是劉平發現的,平日裏看起來很是木訥,話很少,但是往往一語中的。做起事情來也穩穩當當,幾乎不會出錯,所以被劉平帶在了身邊。
    二是天水人,薑越,表字仲文。這人跟薑敘等人是同宗,年齡要稍大一些,跟薑敘等人一同入仕。不過此人能力一般,性格也有些傲慢,睚眥必報。按照道理來說,劉平是有些看不上眼的,但是這人也有優點,那就是狠!
    特別的狠!這種人適合做酷吏,考慮到以後難免會遇到下黑手的時候,有這麽一個人出來頂崗也挺好的,所以也被劉平帶來了長安。
    三是洛陽人,楊泰楊定和,樂善好施,是弘農楊家之人,跟楊永還是叔侄關係。這個年輕人,劉平可以說是非常喜歡。因為這個人跟劉平很像,長於內政,又有些謀略。而且為人正直,做事踏實。劉備曾經笑著說,楊泰此人乃是“小劉平”。
    除了這三人之外,這些年還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年輕人,比方說在劉備帳下聽用的金城人傅安,傅秉公。年紀輕輕的,與軍略很有見解,為人謹慎,性格剛毅,日後絕對可以獨當一麵;還有關羽如今的親衛首領,李興,李國安,這人就像是年輕了幾歲的三爺,武藝非凡,這兩年又跟著二爺讀起了春秋,性格剛烈,粗中有細。
    當然還有很多,這裏便不一一列出來了。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