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收個徒弟

字數:7819   加入書籤

A+A-


    長安。
    作為劉備集團的內政總負責人,劉平每天的工作可以說是多到飛起。哪怕現在有荀悅、糜竺等人的幫助,他的班房也是整個劉備集團最為繁忙的。
    眼下他多少有些像以後的諸葛亮,事無大小,事必躬親。
    這種行政模式肯定是不對,效率如何且不說,但就一個人做決策,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不過眼下倒也沒什麽太好的辦法,除了荀悅之外,剩下的人很難在決策上給他什麽幫助。
    “今年雪量比往年要少很多,估計來年的糧食產量會有大幅度的下降,吾等應該早做準備才是。”
    劉平抬頭看向荀悅,後者搖了搖手裏的卷宗道:“不光是長安,目前得到的消息,整個北方地區的雪量都比往年要少。”
    雪量少,意味著幹燥。
    “啟動應急預案。”劉平揉了揉眉頭:“另外派人下去巡視一番,尤其是各地的平糧倉,一旦發現哪裏的平糧倉有問題,主事之人斬立決,地方官員三年不得升遷,相關人等罰俸一年。”
    “對了,先把命令發下去,巡視的人等兩個月再出發。”劉平又補充了一句。
    荀悅點點頭道:“還有就是,如果明年真的糧食減產的話,咱們還要對西域動武嗎?吾等現在的糧食儲備倒是足夠。但是一旦北方減產,肯定會有大量饑民湧入....到時候處理不好,可會釀成大禍。”
    “各地設立流民處,開棚施粥。”劉平快速回道:“如果不想再回去的,就勸他們去涼州,咱們給地給糧給住房。”
    “成本有些高,財政應該支持不住。”荀悅回道。
    劉平看了一眼糜竺,後者拿出一個卷宗看了一眼之後道:“不超過十萬戶,六十萬口都能安置,上浮極限是兩成。”
    荀悅低頭算了一下,按照劉平的安置標準,他完全可以安置出來二十萬戶,那可是一個大郡的人口啊。
    “這件事交給某去辦。”荀悅拱手說道。
    糜竺這個時候則開口道:“不過,這樣一來咱們剩餘的錢,就壓著紅線了。如果再有什麽意外,咱們就會沒錢處理。”
    “長安至漢中線已經開通,按照吾等的估計,稅收至少會上浮兩成。這一部分錢,用來填補安置災民的費用。”劉平又道:“再有,咱們隻是做預案,到時候還真不一定能花這麽多錢。”
    “說的也是。”糜竺點點頭。
    “明公,這邊也有事情需要您定奪。”杜畿也拿著一個卷宗冒出來:“是關於長安坊市的。”
    “說!”
    “按照您的意思,長安城的坊市已經完成了初步的排查,所有商戶都已經登記造冊。隻不過取消宵禁這個,在主公那邊沒有通過。”
    杜畿快速說道,說完又補了一句:“以屬下看來,取消宵禁的確是有些不妥。”
    劉平看著杜畿,笑了一下道:“說說看你的想法。”
    “《周禮》有言,掌夜時,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杜畿既然敢說,自然就有所準備:“夜禁之設,所以彌盜也!且入夜之後,百姓難以視物,坊市也極少有人出入。這樣做並不會增加什麽交易量,反而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劉平點點頭。
    宵禁這個東西,大概是唐中晚期,商品經濟繁榮到一定程度之後才逐漸廢除的。當然也不是完全廢除,像是一些軍事重鎮,皇城,或者戰時,宵禁還是會執行的。
    “你說的倒也不錯。”
    劉平誇了一句,然後道:“宵禁這個事兒先不說,征收商稅的事情說了嗎?”
    在長安征收商稅和在涼州不一樣。
    準確的說,劉備集團目前隻在涼州征收商稅了,至於漢中和長安則維持原本的征收模式,也就是所謂的算緡。
    但這玩意對朝廷對商人都沒有什麽好處。
    朝廷征收的麻煩,商人被征的也痛苦。
    “倒是宣講了,但是效果不大。”杜畿如實回道。
    “無妨,新的政策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時間讓百姓接受的嘛。”劉平笑著對杜畿說道:“事情咱們肯定是要做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一點點來。你可以告訴這些商戶,頭三年的稅收,會專款專用,為長安城的坊市提供基礎設置建設,給大家營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
    杜畿表示自己聽不懂。
    還是跟了劉平一段時間的糜竺明白了他的意思,小聲給杜畿解釋了一下。
    “這....明公有所不知,商人逐利,這種說法恐怕沒有多少商人會相信的。”
    這就牽扯到公信力的問題了。
    如今整個大漢公信力最強的是誰呢?是劉協!
    沒錯,雖然劉協的政令可能連洛陽出不了,但是偏偏他才是整個天下公信力最強的。無他,就一個原因,他是大漢的皇帝。
    沒有來到這個時代的人是無法理解,這個時代的普通百姓對大漢皇室的那種認可度的。
    甚至於哪怕晉建立了,仍然有一群人始終堅持自己是漢人,而不是晉人。
    比較出名的便是寫了《陳情表》的那位老哥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備的公信力其實算是不錯的了,畢竟是漢室宗親,自主政武都以來,也的確幹了不少好事兒,在百姓心中官聲名望極高。但是在這些商人眼裏,劉備可能就沒那麽重要了。
    之前不管是牛輔還是呂布,他們治下的長安,大家都是牛鬼蛇神各顯神通。
    但是劉備來了之後呢?第一件事就是整頓坊市,不管你是大商行還是小門臉,都登記造冊。一時間讓不少商人心裏不安,生怕自己成了養肥的羊羔,被劉備一刀切了。
    “各個坊市向來都有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你安排一下,某跟他們見個麵。”劉平吩咐道。
    杜畿點點頭:“喏!”
    “這裏有各地的文書,你們都看一下,若是小事兒自斷即可,若是做不了主就傳給某。”劉平指了指各地剛送來的折子說道。
    奏折,是劉平紙質化辦公的第一步。各地每年都會有相應份額的奏折,各地官員拿來即用。如果用完了,還可以打申請。
    格物司生產,由劉平以劉備勢力的名義采購,然後下發給各個郡縣。
    咋說呢,格物司目前的造紙坊可以說是劉備麾下第一個事業單位。
    .....
    二月末的時候,長安的大小事務已經走上正軌,劉平每日裏要做的事情就輕鬆多了。
    這一天,回到家裏,劉平得到了一個喜訊。
    皇甫黛君和蟲娘兩個人都有了身孕。
    為了方便照顧兩個孕婦,還有自家的大女兒,劉平找到劉備,要了三個使喚婆子。
    劉備比劉平還要高興,不光撥給了三個使喚婆子,還送了他十個婢女。
    劉平想了一下,以自己目前的身份地位,似乎也用的起這些人,也就沒有推辭。
    蟲娘都已經有身孕了,就不能這麽不明不白了。
    所以在劉備、關羽、張飛、簡雍、劉德然等少數幾人的見證下,劉平納蟲娘為妾。
    說起來劉平也是個渣男,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蟲娘的名字。
    蟲娘姓陳,雙字晚秋。
    成親的這一晚,蟲娘高興得不行,哪怕有著身孕,也要對劉平表達自己的愛意。
    好在劉平腦子還在,沒有隨性而為。
    轉過天來,劉平收到了荀悅的來信,說是他一個朋友,本來要去荊州的,聽說長安還不錯,便要來看看。
    “你那朋友叫什麽名字?”
    劉平家裏,兩個人喝著茶,各自還抱著一個青銅小爐子,爐子外麵裹著一層兔皮,是用來暖手用的。按說已經是三月,也沒那麽冷了,但是長安的氣溫還是很低,劉平是習慣性的拿著,荀悅則是真的扛不住。
    “諸葛玄。”荀悅笑著說道:“此人乃是琅琊人氏,本為荊州牧從事。前些日子因為其兄病故,所以去幫忙料理後事。如今他在徐州,照料其兄遺孀子女。某跟他多有書信往來,提到過邀請他來長安一敘,昨日來信說可以來看看。”
    “此人能力如何?”劉平又問道。
    “不弱於我。”荀悅回道。
    劉平一聽就懂了。
    這些人說的話,得聽懂意思。“不弱於我”意思是就是“比我差點”,“此人才能勝吾十倍”那就是“跟我差不多,都很強大。”,“王佐之才”、“臥龍”、“鳳雛”這一類的就是真的厲害了,意思是“這個人很牛皮,咱們不能用一般人類來類比。”
    “那可是大才,某一定告訴主公。”劉平撫掌大笑。
    “大才”意思是就是“原來這人跟你一樣牛皮啊。”
    “不過他信中也說過,家中事情繁多,若是真的到了主公麾下,還望主公能夠幫忙解決一下一家老小的生計。”荀悅又道。
    劉平聞言有些納悶。
    琅琊諸葛家,雖然不如荀家、陳家這等,但也是大漢一等一的世家了。不說其他的,至少在長安揮霍一下,養出三代廢物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怎麽還要劉備解決生計問題?
    倒不是不能解決,劉平特別願意給諸葛玄解決這些問題,他隻是不理解為什麽罷了。
    大概是看出了劉平的疑惑,荀悅解釋道:“他隻是隻身前往,沒有攜帶多少家資。”
    這理由也站不住腳。
    不過劉平也無所謂了,諸葛玄來了就行:“無妨,一應要求,全部滿足。”
    諸葛玄劉平可以不在乎,但是他兄長的兒子他可是太在乎了!
    他兄長名叫諸葛珪,泰山郡丞,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員。但是這個諸葛珪,有三個兒子。
    長子諸葛瑾,次子諸葛亮,幼子諸葛均。
    這三兄弟,諸葛亮毫無疑問是最讓人眼饞的,但是諸葛瑾也不差啊,也就諸葛均稍弱一點,但再弱也得是劉德然那個檔次了吧?
    劉德然風評被害?
    諸葛家最出名的便是龍虎狗了。
    龍自然就是臥龍諸葛亮,虎就是諸葛瑾,至於狗,不是諸葛均,而是諸葛誕。
    這裏的狗也不是貶義詞,而是“功狗”意思。
    是 “功”不是“公”
    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功狗就是功勞很大的將領。
    隻要諸葛玄能來,那麽劉平就可以暢想一下龍虎狗三傑,還送一個諸葛均,太爽了。
    諸葛玄倒是沒有騙人,三月中旬的時候,便到了長安。劉平和劉備兩個人聯袂演了一出倒履相迎。
    兩個人幾乎搶出來,一人拉住諸葛玄一隻手,噓寒問暖,一唱一和的。諸葛玄當時都有一種這兩個人也是自己親兄弟的錯覺。
    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得多了,諸葛玄稀裏糊塗的就加入了劉備陣營。為了表示對他的尊重,劉備讓諸葛玄加入了李儒和賈詡兩個人組成的幕僚團。
    當然也給了一個太守的官職。
    不過隻有待遇,沒有實權。
    劉平就更開心了,諸葛玄不光自己來了,還擔心諸葛瑾三兄弟在家裏不學好,把哥三都給帶來了。
    這種好機會劉平能放過?
    立刻表示自己想收幾個學生,就差明示諸葛玄了。
    諸葛玄想了一下,也覺得劉平是個不錯的選擇,便讓諸葛亮拜了劉平為師。
    至於為什麽不是諸葛瑾?
    作為世家子,他很清楚,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自家兄長的三個兒子,老大諸葛瑾和老二諸葛亮已經展現出了天分,自然要分散投資。
    至於諸葛均?
    諸葛玄自己都看不上自己這個最小的大侄子,當個添頭送給劉平玩了。
    而成為諸葛亮老師的劉平,那叫一個得意,不管走哪兒都帶著今年隻有十二歲的諸葛亮,炫耀著隻有自己知道的快樂。
    而有了諸葛亮這件事情時候,劉平發現,自己還是格局小了。
    日後這麽多牛皮的人物,現在年齡都挺小的?為什麽不都騙過來,讓他們拜自己為師呢?
    “先生,您在想什麽?”劉平正在幻想的時候,諸葛亮的聲音響起來。
    “小明啊,你有什麽問題嗎?”
    “為什麽先生要叫學生小明呢?”
    “因為等你及冠之後,要給你取一個孔明的表字。”
    “哦。”
    “小明啊,你在想什麽?”
    “學生在想以後該做些什麽。”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