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群雄逐鹿

字數:9292   加入書籤

A+A-


    以後做什麽?
    劉平看著粉雕玉琢一般的諸葛亮,一時之間有些發懵。
    你諸葛亮還需要糾結以後做什麽嗎?
    “先生為何如此看學生呢?”諸葛亮又問了一句。
    劉平回過神來,道:“你想要做什麽呢?”
    “不知道。”諸葛亮搖搖頭:“學生才十二歲,不應該是先生給學生一些好的建議嗎?”
    “啊這...”劉平有些尷尬了,然後道:“小明啊,其實為師看來,人啊,還是得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
    “先生說的很對。”諸葛亮點點頭:“但學生還是想要先生能給予一些建議呢。”
    “這樣啊....”劉平終於認真起來。
    “你啊,以後是要做聖人的。”劉平看著諸葛亮,一字一頓的說道。
    表情前所未有的認真。
    諸葛亮皺了皺眉頭:“這很難。”
    “但你想不想呢?”
    “想。”諸葛亮臉上露出了笑容:“可是該怎麽才能成為聖人呢?”
    “能人所不能。”
    劉平想了一會兒之後,給了一個很寬泛的答案。
    諸葛亮撓撓頭,陷入了沉思。
    劉平也不管他。
    誰知道怎麽成為聖人?要麽得去問孔子、墨子這些遠古巨佬,要麽就得去問問王陽明這個大明第一狠人。
    忽悠了一頓諸葛亮之後,劉平樂嗬嗬的離開。
    他也不擔心會把諸葛亮忽悠瘸了。
    ......
    “德安!”
    好久沒有出場的高誘在劉平的家門口,攔住了他。
    “咦?科學司最近不是很忙嗎?”劉平看到高誘之後,有些驚訝的問道。
    高誘聞言苦笑一聲:“還行,主要是文遠最近的心思都在並州那邊,所以事情有些多。”
    “那個誰呢?”劉平拍了拍腦袋:“就上次某見過的,還挺有想法的那個。”
    “你是說義瑾是吧?”高誘提醒了一句。
    劉平點點頭:“啊對對,就是他,叫宋瑜對吧?某不記得他挺得力的嗎?怎麽著,不能幫你分擔一下?”
    “找你正是為了義瑾的事情。”高誘道。
    “啊?啥事兒?進來說吧。”劉平將高誘請了進去。
    兩人進來之後,自有使喚婆子給準備好茶水吃食,皇甫黛君也露了臉跟高誘打了一聲招呼。
    “說說看,義瑾怎麽了?”劉平有些好奇。
    高誘歎了一口氣道:“咱們的根據地一直是涼州,也就這兩年有了長安和漢中兩個地方。涼州的情況德安你也是知道了,除了少數幾個地方之外,其他的地方雖然也有耕地,但是糧食產量極低。哪怕有軍屯,一直墾荒。糧食產量也就那樣。”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長處和短板,這件事吾等不是已經論證過了嗎?涼州最重要的是草地和馬場。耕地少一些,糧食產量低一些倒也不礙事。”劉平笑著說道:“這跟義瑾有什麽關係呢?”
    “話是這麽說沒錯,但是德安,你可記得有一次你醉酒的時候曾經說過,哪怕是涼州也可以畝產十石?”高誘問道。
    劉平聞言一愣,反問道:“什麽時候啊?”
    “就剛來長安的時候。”
    劉平人都麻了,他喝醉酒的時候雖然不多,但也不少了。這他哪兒能記住啊!而且涼州畝產十石?
    這不是扯犢子嗎?
    你滿天下的去找,看看哪裏能夠做到畝產十石,劉平頭都磕給他了。
    “這話是某說的?”劉平今天第二次尷尬。
    高誘點點頭:“不過....你是喝醉酒說的話,所以咱們也沒有當回事。但是義瑾不一樣啊,他這個人說白了有些執拗。他認為既然你敢說,那肯定就是有的。”
    “這是執拗嗎?這是搞個人崇拜,這是不可取的!”劉平一臉認真的說道。
    “不重要,重要的是,義瑾想要試試。”
    “試試什麽?”
    “試試能不能在涼州種出來畝產十石的糧食。”
    劉平摸了一下下巴:“那你找某做什麽?你們那邊經費不足嗎?不應該啊。”
    “不是經費的問題。”高誘擺擺手:“他想要弄一些耕地.....”
    “做試驗田是嗎?”劉平來了興趣:“他有思路了嗎?”
    “具體的某也不清楚,不過某看他認真,所以想先找你說道說道。再一個.....”高誘說到了這裏頓了頓:“某覺得....你應該不會信口胡說的。”
    劉平這一下明白了。
    提高畝產這個課題,高誘他們肯定是研究過的,並且覺得具有可行性。但是呢,又不是那麽的確信,所以他才會來自己這裏摸一摸底。
    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是看看劉平願不願意給他們保駕護航,畢竟這玩意做不出來成果,肯定是要有人出來背鍋的;二是看看劉平當日所說的到底是胡話,還是真的有辦法。
    “這件事....還真有搞頭。”劉平笑了起來。
    “所以.....”
    劉平站起來,沉思了一下,然後道:“某可以在長安給你們劃出來一百畝地,用作試驗田。同時針對這個項目,某會單獨給你們批一部分資金和人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你們得先告訴某,你們現在的思路是什麽?”
    高誘聞言點點頭,道:“好!”
    ......
    高誘和宋瑜兩個人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他們認為,想要在涼州提高糧食畝產,首先要解決的是耕作方式。
    因為涼州胡人居多的緣故,整個涼州的耕作模式是非常粗獷的。再加上地力不足,所以糧食的畝產不高,也就是正常的了。
    宋瑜的意見是,可以將中原先進的生產耕作模式,根據涼州的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然後教給涼州的百姓。
    其次,就是耕作的用具問題。
    劉平一直想在涼州,甚至是整個大漢徹底實現鐵犁牛耕。之所以一直想要完成這件事,是因為如今的大漢鐵犁牛耕的普及率並不是很高。如果單從曆史來看,鐵犁牛耕在春秋戰國時期也就出現了。
    春秋戰國之所以戰亂不休,原因很多。但是最底層的邏輯,其實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革。而鐵犁牛耕正是促使這種變革發生的根本。
    說直白一點,鐵犁牛耕的出現才是東周滅亡的根本原因。
    鐵犁牛耕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打破了兩周賴以維持統治的井田製,代之的是在國內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小農經濟。
    小農經濟在後世人來看是極為脆弱的,但是在此時的大漢來看,絕對是最先進的生產關係形式。
    高誘和宋瑜雖然不懂這個原理,但是他們知道表象,隻要能夠在涼州完全實現鐵犁牛耕,那麽糧食的總產量也是會提升的。又或者說,同樣的勞動人口可以擁有更高的產能。
    從這一點來看,高誘和宋瑜兩個人也不是盲目的非要跟畝產較勁。
    他們顯然是想在畝產和總產量上同時提高。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宋瑜和高誘兩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發現,同樣一個地方,土地肥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有的畝產就高一些,有的畝產就低一些。他們深入分析了之後發現,造成這種差異的是糧種的不同。
    由此,他們兩個人得出了一個大膽的結論,那就是同一種糧食,有的畝產就高一些,有的畝產就低一些。
    那麽是不是可以找到那個畝產更高的糧種呢?
    劉平真想給他們鼓掌。
    不過前兩個還好解決,最後一個培育優質糧種這個,劉平並不看好。
    哪怕他們說要手搓一個蒸汽機,劉平都覺得這事兒可以操作一下。但是現在要玩糧種培育?科技樹不是這麽攀的啊!
    劉平再一次恨自己不是一個理科生,畢竟理科生高中生物學的也挺好的,還能給他們出出主意。
    “想法是挺好的。”劉平首先給予了高誘高度的肯定:“並且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兒。不誇張的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他這話真的不是隨口說說的,而是真的這麽認為。
    事實上,沒人比劉平更明白這個時代糧食的重要性。他之前在武都、後來整個涼州,實行了一係列的施政方略。
    但真要說起來,並沒有太多的成效。
    沒錯,是真的沒有太多的成效。
    劉備集團如今看似繁花似錦,烈火烹油,但其實極為懸浮。因為劉備軍如今的繁榮,是靠商業堆起來的。
    但是真正能夠決定一個勢力甚至一個國家興衰的第一、第二產業涼州發展的也就那樣。
    不然的話,劉平的錢莊計劃也不至於直接閹割。目前也就是衙門和大商人在用,一般的普通百姓根本不會到錢莊去辦業務。
    當然那時候劉平還是年輕,現在成熟多了,也明白了,在如今這個時代,不先把糧食問題給解決了,幹啥都不好使兒。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劉平能在這個年代,提前兩千年解決溫飽問題。
    他直接就能成為華夏神話體係中的一員,立地飛升。
    不知道劉平想了這麽多的高誘,聽到劉平的話之後,很是高興,道:“那麽這麽說吾等可以幹了?”
    劉平點點頭:“當然可以,不過.....你跟義瑾兩個人得來某這裏學習一段時間。”
    “嗯?”高誘有些納悶:“跟你學什麽?”
    這是下意識的反問。
    高誘跟劉平可是同學啊!劉平什麽水平,高誘太清楚了。
    劉平一看高誘的模樣就知道他誤會了,笑著說道:“又不是五經,那玩意你還用某教啊。”
    “那是什麽?”高誘有些好奇。
    “生物學。”劉平認真的說道。
    “哦。”
    “哦?”劉平驚訝了:“你不好奇嗎?”
    高誘搖搖頭:“這都有什麽好奇的?你不是要教某嗎?”
    “啊這....說起來你應該好奇才對吧?”
    “不好奇。”
    “行行行,你厲害。”劉平笑了起來:“那就從明日開始?”
    “可以!”
    .......
    高誘離開之後,劉平忽然有了新想法。
    他穿越一遭,幹了這麽多事兒,竟然忘了最重要的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然科學的啟蒙,才是讓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巔最好的辦法啊!在公元192年的時候,開始自然科學的啟蒙!而且還不是那種摸索的啟蒙。
    他雖然是文科生,但是高中知識還是有的啊!
    數理化生,哪怕隻有初中的水平,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也是一次徹徹底底的思想解放和科技助推。
    仔細思考了一會兒之後,劉平一拍大腿。
    “特麽的!幹了!小明!小明!”
    諸葛亮很快走了過來:“何時?”
    “明日開始,每天晚上來為師房間。”劉平高興地說道:“為師要教你這個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知識!”
    諸葛亮眉頭緊皺,道:“能喊上學生兄長嗎?”
    “哎?”劉平有些懵,想了想道:“可以啊!”
    “嗯....不能光你們兄弟,還有高誘和宋瑜....其他人也要學.....”劉平興致勃勃的計劃著。
    公元192年,四月初一。
    一個普通的日子,因為一個‘培訓班’的出現,變得不那麽普通。
    劉平在這一天的晚上,在自家的院子裏,開始了第一次講學。
    來聽課的有二十多號人,出了高誘、田行和宋瑜之外,剩下的都是劉備集團的官二代們。
    而他們學的第一課是,什麽叫生物學?
    就在劉平開課的時候,另外一邊,劉平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兗州刺史劉岱,正在經曆人生的至暗時刻。
    兗州,昌邑,劉岱在城牆上麵,看著下麵茫茫多的黃巾軍,臉色發白,嘴唇發紫,兩股戰戰,幾乎昏厥。
    “悔不聽鮑信之言,不然何至於此?!”
    劉岱一臉的無奈。
    一旁的副將聽了,不敢言語。眼下這個情況,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就在年初的時候,在青州被曹操按在地上摩擦的青州黃巾終於扛不住了,比原本曆史上要早兩個月,衝入了兗州境內。
    當時劉岱覺得,曹操這個石墩子都能摩擦這些青州黃巾,老子一個漢室宗親還不能?當下就整兵備戰,想要把這些黃巾賊眾,消滅殆盡。
    鮑信勸阻說:“目前賊兵有百萬之眾,百姓惶恐震驚,士兵毫無鬥誌,不可抵擋,我看賊人兵眷混雜,前後相隨,賊軍中也沒有輜重糧草,隻是以掠奪維持生計。如今對策,不如讓部隊養精蓄銳,先采取堅守,賊眾想戰不得,想攻又不能,其勢必然離散而去,然後選拔精銳士卒,就能打敗他們了。”
    但是劉岱覺得,這都是多餘的!咱一個漢室宗親,如果不能守住城池,怎麽能對得起陛下,對得起先帝呢?
    必須得出城試試。
    結果,試試就逝世。
    劉岱已經準備好自殺了,甚至他都想好了自殺的方式。
    喝毒藥太痛苦,上吊死相太難看。
    他決定與昌邑共存亡,等破城的時候,一抹脖子,死的幹脆利落又瀟灑。
    但是有人不這麽想。
    曹操的鐵杆迷弟鮑信,在劉岱走投無路之後,找到了曹操,希望曹操能夠出兵救下劉岱。
    曹操怎麽可能不願意?!
    那可是兗州啊!如今他坐擁青州,現在隻要出兵,他就有信心控製兗州。到時候青州、兗州在手,明麵上最強的諸侯可就是他曹操了啊!
    劉備都不是他的對手。
    如今這大漢,涼州劉備、益州劉焉、並州呂布、幽州公孫瓚、冀州袁紹、青州曹操算是整個天下排的上號的幾路諸侯了。像揚州、荊州這些地方,因為地處南方,並沒有被天下放在眼裏。兗州、徐州因為領導人不太行,也都是其他人眼中的肥肉。
    如果曹操能夠拿下兗州,他的地盤肯定是不如劉備大的,但是人口和耕地絕對可以吊打劉備。
    不過同時,他也會比曆史上更早的麵對袁紹。別看袁紹現在隻有一州之地,但是冀州多富裕啊。再加上曹操還在袁紹、袁術兩兄弟的夾擊之下。
    這個天下,將從曹操這裏開始混亂起來。
    群雄逐鹿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