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初平四年
字數:8059 加入書籤
已經是年底了。
劉平的家裏卻很是熱鬧,除了劉平之外,幾個在長安且跟劉平關係不錯的同僚都過來了。大半夜的,他們一個個都挺興奮的,倒是劉平一個人,有些著急。
好巧不巧的,皇甫黛君和蟲娘兩個人竟然同時臨盆了。
這個時代生子如過鬼門關,哪怕是已經生過一次的皇甫黛君,也不敢說一定能順產。至於頭胎的蟲娘,那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已經請了最好的穩婆過來,甚至早半個月就把董賢給請了過來,給皇甫黛君和蟲娘調養身體,但是劉平還是有些擔心。
他身邊跟著大女兒小豆子。
“爹爹,娘和姨娘是不是要給女兒生兩個弟弟?”小豆子柔柔糯糯的說道。
劉平還沒說話,一旁的張飛哈哈大笑起來:“德安,你這個女兒嘴可真會說話啊!”
劉平摸了摸小豆子的腦袋,然後對張飛說道:“三哥,你是知道的,某並不在意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
“話雖如此,還是得有個兒子繼承家業的嘛。”張飛笑著說道。
劉平也不爭辯,這個時代就是如此,在家裏他可以男女平等,但是在外麵,他要是敢玩這一套,那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了。
“對了三哥,先前跟你說的那事兒,你覺得怎麽樣?”劉平也不是真的要跟張飛聊什麽正事兒,就是心裏緊張,想找個事兒分分神。
他嘴裏提到的那件事,就是給張飛說個媳婦兒的事兒。
張飛其實已經成親了,畢竟以張飛的如今的身份地位還有年齡,要是還沒成親那才叫奇怪呢。甚至張飛的大兒子已經出生了,名叫張苞。
但這不妨礙劉平繼續給張飛找媳婦兒。
在荀悅等人來了之後,元從派就顯得更加勢單力薄了。
劉平一直在張羅著給劉德然、簡雍、關羽、張飛等人說一門好的親事。當然了,他也在元從派裏麵挑了一些好苗子著重培養。
一個是士仁,這位後來被迫投降東吳的小老弟;還有一位則是田豫,日後北卻鮮卑,東破孫吳的曹魏名將。元從派目前除了他和簡雍之外,都算是武官。
當然了,劉平自己帶出來的糜竺、楊阜等人也可以算作是元從派了。
但是總體上來說,元從派人還是太少了,整個中層幾乎充斥了世家子。這讓劉平不得不提前布局,畢竟日後他是要挖世家的根基的。
“什麽怎麽樣?”張飛嘿嘿一笑:“你德安讓俺娶誰俺就娶誰。”
“嗯,那就來年安排一下時間吧。”劉平點點頭,然後又道:“還有二哥、憲和、德然他們幾個。”
“你看著安排,你的意思呢俺們也是明白的。”張飛輕笑著點點頭:“嘿嘿,他們其實還覺得你瞎操心,就俺看出來你的意思了,厲害吧?”
“您啊是小事兒裝傻,大事兒一點兒不糊塗。”
“要不說你了解俺呢?”
正說著呢,皇甫黛君房間裏傳出來一聲小兒啼哭的聲音。
“哎呀,生了!”
張飛一拍大腿,大著嗓門說道。
那穩婆也出來了,臉上帶著笑容:“恭喜恭喜,是個大胖小子!”
“噫~我有兒子了!”劉平也是驚喜非常。
倒不是說在他心裏真的覺得兒子比女兒重要,而是這個時代兒子比女兒重要。
這個時候蟲娘也生了。
這一晚劉平,兒女雙全了。
大兒子自然被全家當成了寶貝,哪怕是蟲娘也是待之如親子。劉平倒是更喜歡二女兒一些,才剛出生就覺得還挺好看的,肯定是個美人胚子。
給大兒子取了一個名字,單名一個玨字。
乳名則簡單多了,小字豹奴。
這乳名是張飛起的,因為他覺得劉玨看著就像個小豹子似的,所以給取了這麽一個名字。
劉平倒也覺得不錯。因為中國古代嬰兒的夭折率一直都很高,古人們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就會取一些奇怪的小名,用來糊弄“勾魂”的鬼差。
比較出名的就是滿清的那群人了,努爾哈赤意思是野豬皮,他父母希望他像野豬皮一樣堅韌不拔、耐穿耐磨。舒爾哈齊是“小野豬皮”,雅爾哈齊是“豹皮”——是的,他家冬天不用交取暖費。
下一輩名字還是離不開動物,多爾袞意思是獾,阿敏兒子固爾瑪渾是野兔,嫡長孫杜度是斑雀,外甥庫爾纏是灰鶴……
漢人其實也是如此,隻不過更加文雅一些。
比方說南朝宋南陽郡公魯宗之的兒子乳名叫“象齒”;晉黃門郎王彭之乳名“虎豚”;晉朝建威將軍桓嗣乳名“豹奴”;王安石乳名“獾郎”。寫到這,再補充幾個“我不是人”係名單:司馬相如乳名“犬子”;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乳名“佛狸”;北魏武都王文弘乳名“鼠”。
當然也有比較搞笑的,比方說唐高宗李治的乳名是稚奴,也就是小野雞的意思.....
奴是一種愛稱。
張飛給劉玨取名叫豹奴,顯然是希望劉玨能夠像小豹子一樣強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入冬了,劉平敦促著給西域的劉備軍送冬衣。當然了,這個天氣劉備肯定也不會再繼續動兵,而是在疏勒安穩了下來。
疏勒跟於闐不一樣。
於闐在尉遲大仁的帶領下,投降的很是徹底,所以劉備軍很快就接手了於闐國,而且還是一個沒有受到什麽影響的於闐國。
劉備也不是什麽刻薄寡恩之人,於闐國撤銷了國名,改成了於闐郡,第一任郡守就是尉遲大仁。並且劉備還許諾,隻要尉遲大仁永遠忠於漢室,那麽他這輩子都能做於闐郡郡守。
但是,尉遲大仁這個人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死活不願意當什麽於闐郡郡守,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要求加入劉備軍中,跟隨劉備征討西域。
劉備見他言辭懇切,便答應了下來,讓他帶著兩千多於闐兵並入了征討軍中。
至於於闐郡郡守,在賈詡的建議下,劉備把李相如給喊了過來。
李參這個人的智謀手段也就稍弱於賈詡而已,有他坐鎮於闐郡,那不管是劉備還是遠在長安的劉平都很是放心。
而為了補償李參,劉備又給李參請了一個關內侯。
如今的洛陽小朝廷就跟劉備的後花園一樣,一個關內侯很輕易就能求到。
“今年的冬衣量很足,全軍都能換裝。”荀悅翻看著庫房記錄笑著說道:“恐怕全天下也就咱們如此富庶了。”
劉平笑了笑道:“等西域打下來,冬衣會更足的。”
“哦?西域雖然還算富庶,但終歸比不得我大漢物產富饒,明公為何如此說呢?”荀悅有些好奇了。
劉平沒有說話,這事兒他不打算告訴荀悅。
劉平讓劉備打西域為了什麽呢?就為了打通前往歐羅巴的通道和西域這一塊飛地嗎?並非如此。
劉平要的是西域的香料和棉花!
後者更為重要。
按照曆史軌跡,棉花要一直到唐朝才會從中亞傳入中國。而且因為棉花的生長特性,導致一直沒辦法普及開來。某種意義上來說,棉花在一開始算是一種珍貴的農作物。
甚至有一段時間棉花被當做一種觀賞植物在種植。
劉平來自曆史下遊,也不想去糾結自己所在的這世界是不是原來那個世界。但是有一點他是清楚的,那就是棉花很重要!
而且作為一個現代人,劉平對戰爭的理解更加的功利主義。
打仗隻是手段,目的永遠是為了掠奪利益。
不管是經濟利益還是政治利益。
荀悅見劉平不說,心裏雖然好奇但也沒有追問,他是一個很有分寸感的人,知道什麽事情是他該過問的,什麽事情是他不該過問的。
而且荀悅現在的心態也有些改變了。
一開始她來的時候,倒是沒想太多。荀家總是要四處下注的,他來劉備這裏倒也沒什麽,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
這些日子接觸下來,尤其是對劉備勢力的實力有了足夠的認識之後,他已經明白了,這個天下最終還是要姓劉的。
無他,劉備軍太富有了!
這些年劉備軍借著糜家的力,還有貨棧的影響力,以及科學司一些小發明小創造,成為了整個天下最為賺錢的勢力。
套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劉備勢力對其他所有勢力,都是貿易順差。
賺來的錢,都被劉平買了各種戰備物資,從糧食紡織到馬匹礦產,隻要能買到的,劉平都給買了。
按照荀悅的計算,劉備軍如今儲備的軍糧,足夠十幾萬大軍吃十年的....
這還隻是軍糧,如果算上平糧倉內的糧食。哪怕是大漢絕收,劉備軍勢力範圍也能保證所有人兩年的口糧。
幾乎可以這麽說,這麽些年整個大漢所有市麵上的糧食,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流入到了劉備軍這裏。
也正因此,劉平雖然一直“搶劫式”的掙錢,但是每年的財政仍舊是略微赤字。
不過有一點荀悅沒搞明白,劉平似乎是故意的,每年不管怎麽樣,都會有財政赤字。雖然每年數量不甚相同,但是大概占比都是差不多的。
正想著呢,劉平又開口了:“仲豫先生,有件事還得您親自跑一趟。”
“你且說便是。”荀悅回道。
劉平歎了一口氣說道:“幽州牧寄來了一封信,希望吾等能夠向朝廷施壓革職查辦公孫瓚,你覺得如何?”
“這...”荀悅不知道該怎麽接話。
幽州兩虎相爭,整個北方上層心裏都清楚。而且大多數人說實話,都是站劉虞的。
但是荀悅卻知道,劉備集團肯定是站公孫瓚的。因為劉備軍和公孫瓚軍在對待外族的態度上是高度一致的。
對劉虞的懷柔政策,眼麵前的這位長安太守更是瞧都瞧不上。
“畢竟同為漢室宗親,該幫忙還是幫忙的。”劉平笑眯眯的說道:“仲豫先生不妨去洛陽走一遭,怎麽說你自己琢磨,某就一個要求,讓朝廷同意幽州牧的提議。”
“啊?”荀悅不明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平又道:“你不懂。幽州牧不可能是公孫伯圭的對手。如果他不先動手的話,那公孫伯圭怎麽能拿下幽州呢。隻要公孫伯圭拿下幽州,無人掣肘之後,那北地烏丸不過是土雞瓦狗罷了。”
荀悅聞言點點頭:“喏。”
劉平真的是這麽想的嗎?
是也不是。
他是真的想公孫瓚能夠拿下幽州,畢竟隻有坐擁幽州的公孫瓚才能有底氣跟袁紹真刀真槍的火並。隻要公孫瓚跟袁紹打起來,以曹操的野心肯定不會視而不見,說不定會跟公孫瓚一起夾擊袁紹。
南邊袁術跟孫堅的摩擦越來越嚴重,甚至已經開戰一場了,袁術仗著人多,跟孫堅打了一個平手。
劉平用後腦勺想都知道,接下來袁術肯定要聯合跟孫堅不對付劉表,合攻江東。
這樣一來,劉備軍就有足夠的時間吞並整個西域以及南邊的益州。
至於並州的呂布就更簡單了,反正已經把呂布忽悠瘸了,到時候讓呂布跟洛陽的小皇帝去掰頭吧。
計劃通。
說不是,是因為作為同學,劉平真的不想看到公孫瓚因為拿下幽州而膨脹最終被打回北平鬱鬱而終。
他一定會因此流下一滴悔恨的眼淚的。
....
時光流轉,初平四年了。
雪一直在下,漢末的這一次小冰河紀似乎沒有要結束的樣子,不管劉平做了多少的努力,在這種天象之下,該減產還是會減產。
好在儲糧富裕,倒也不必太過擔心。
其他地方就慘了。
各地又有百姓食不果腹,走投無路之下假托黃巾之名揭竿而起,一時之間不知道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益州,成都。
劉焉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劉璋正式成為益州之主。
同時也開始了他打出益州的計劃。
首當其衝的並非漢中,而是走永安,直奔荊州。沒錯,劉璋雖然還是覺得自己挺厲害的,但是在權衡利弊之後,還是覺得劉備比較難啃。往南邊打的話,瘴氣他又解決不掉,往西....算了。
最後隻能往東。
正好這個時候,被袁術和劉表針對的孫堅找了過來,兩人一拍即合。
劉璋偷襲荊州給孫堅減輕壓力。
袁術、孫堅、劉表、劉璋。這四個人兩兩結盟,圍繞著長江沿岸估摸著能打出來狗腦子。
因為袁術雖然兵力強盛,但是真正的猛人就紀靈一個,跟孫堅軍打起來,隻能依托優勢兵力維持一個不勝不敗。那邊劉璋雖然不行,但是麾下有嚴顏、劉循這樣的猛將,要比劉表那邊強多了。
倒不是劉表軍中沒有猛男。
黃忠、魏延可都是一等一的猛男,奈何劉表不知道啊。
這樣算下來,這四家一時半會兒是別想分出勝負了。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