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發展益州
字數:6003 加入書籤
興平元年二月。
上庸。
此時上庸仍舊是楊永做主。
縣衙內,從成都來的小黃門正滿臉堆笑的對楊永說著漂亮話。
楊永麵無表情的聽著。
過了一會兒,那小黃門覺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辭。
這一次這小黃門過來,主要是為了告訴楊永他升官了,成了都督府的同知。這個位置有多高呢?跟六部尚書同級別。
沒錯,都督府同知是從二品,兩個都督則是從一品。哪怕是再低一級的僉事都是從三品的官銜。
事實上哪怕是一個百人將,在如今的武將官職體係內,都得是正五品的官銜。
作為劉平的第一任大蜜,楊永很清楚,從二品這個官銜代表著什麽。
“明公待我不薄,大王待我不薄啊。”楊永有些感慨的說了一句。
“叔叔,這是喜事兒,為什麽不甚開心?”
楊永的旁邊,還有一個年輕人,看起來二十出頭的樣子,長相標致,身高七尺有餘,看起來很有風度。
這是弘農楊氏給楊永派來的,算是弘農楊氏給他的助力之一。
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十幾個人,這人被楊永帶在身邊,很顯然是能力足夠又比較親近的。
年輕人名叫楊攸。
楊永搖搖頭,道:“如果大王要取締天下世家特權,你覺得如何?”
楊攸聞言一愣,隨後笑道:“叔叔這是說什麽呢?這天下若是沒了我等世家,又該如何運轉下去?難不成靠那些泥腿子嗎?”
楊永默然。
就在這個時候,有傳令兵跑進來,道:“敵軍異動!斥候來報,敵軍與今日淩晨有多股部隊異動,目前方向不明。”
楊永皺了皺眉頭:“知道了。”
待那傳令兵離開,楊攸有些興奮的說道:“看樣子曹袁聯軍忍不住了,我等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
楊永有些無奈,楊攸什麽都好,人品能力都堪稱年輕一輩裏的上流,但這性格實在跳脫,說句不好聽的,隻能做個副手,難堪大任。
其實不光楊攸,老楊家下一代裏麵,那個叫楊修的年輕人他也見過。在楊永看來,那楊修跟楊攸差不多,能力沒的說,但是吧.....
缺點太明顯了。
對弘農楊氏的未來,楊永確實不是太看好的。世家當中,也就楊家還死守著洛陽小皇帝,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
“讓各部保持警惕,敵軍不一定是要攻打上庸。”楊永對楊攸吩咐了一聲。
上庸的防禦,其實已經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了。莫說如今曹操和二袁現在隻有幾萬人在,就是三家玩命,把所有部隊都拉過來,楊永也有信心支撐到援軍的到來。
事實上,在楊永看來,如今曹操和二袁的聯軍更大的可能是,借道北上長安。之前他收到過賈詡的消息,長安那邊的情況他也很清楚。這種等級的情報,如果不是因為他是上庸城的守將,根本不會告訴他的。
究其原因,長安、上庸這兩個劉備軍東部前線和守備重點,在軍事上的重要程度是一樣的。
如今曹操與二袁聯軍有異動,楊永第一個反應是,他們應該跟洛陽小皇帝聯係上了。如果是要攻打上庸的話,那沒必要這麽麻煩。眼下上庸的情況,不值得用什麽陰謀詭計之類的,就是純粹的硬實力的碰撞。
楊永的分析,其實是對的。
曹操和二袁的確是見到了小皇帝的人。來的這位地位很是誇張,是朱儁。不管是曹操還是袁紹、袁術,在朱儁麵前那都是臭弟弟。
荀攸之所以讓朱儁親自走一趟,其實就是為了促成三家北上,跟李榷合兵一處。一來可以集中力量確保拿下長安,二來也是想用這三家的人馬鉗製李榷,省得他首鼠兩端,朝秦暮楚。
這裏就又出現了一個問題。洛陽小朝廷不自己出馬,讓這三家出馬,難道曹操和袁紹、袁術像是那種大冤種嗎?
他們當然不是,但是荀攸舍得給好處。
實在的東西沒有,但是名頭給的足。
先是一人一個州牧,隨後一人一個徹侯。
徹侯,大漢勳貴的頂點了。雖然這哥仨也不是太在乎,但是有了名頭肯定有好處,拿了好處就是要辦事兒,至於這事兒能辦成什麽樣,那就不好說了。
甭管怎麽說,先動起來。
......
成都。
劉平的班房內,熱鬧非凡。
“倉稟實而知禮儀.....”
“國庫應儲九年之蓄.....”
“夫民,以食為天.....”
益州初定,接下來就是發展。劉平還是跟之前一樣,先讓班房裏這些小年輕討論一下,接下來的發展重點是什麽。
到底都是精挑細選的精英,不管是什麽樣的出身,在這件事上,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先發展農業!
這跟劉平的想法不謀而合。修路是一個長期的工程,要做一直做下去,在整個過程中其他的政務裏麵,最重要的就是農業。
人得先吃飽了,才能講其他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其是現在劉備集團,靠著涼州和半個雍州的糧食產量,其實是負擔不起現在的消耗的。
看數據就知道了。
涼州、西域加上半個雍州,剛剛拿下的益州。如今劉備治下人口大概在一千五百萬左右。
這是明麵上的數字,益州內部的人口並沒有厘清呢。如今這個數字,隻是根據劉璋留下來的資料統計出來的。
按照之前的經驗,益州世家肯定會藏匿一部分人口,益州南部的那些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基本上也不會記錄在冊。
所以按照劉平的估計,劉備現在治下大概其應該有個一千六到一千八百萬人口之間。
那麽耕地麵積呢?
整體耕地麵積不到一億畝,準確的說,是八千多萬畝。這還是有了益州的加持之後。
八千多萬畝地多嗎?
實話說,很多。如果不是這些年的發展,這些地盤加一起大概也就六千萬畝的樣子。也就是說,這麽多年下來,劉備集團在劉平的刻意推動下,在格物司的技術發展之下,在強行漢化了一大批少數民族的情況下。
給大漢新增了兩千萬畝的耕地。
就光這一項,劉平明天就死了,一千多年之後涼州老百姓都得記劉平的好。
但這不夠。
主要是還是生產力不行,八千多萬畝地,靠著如今格物司的技術,平均畝產三石半,年產量閉著眼睛都能算出來。
再加上戰爭、自然災害等造成的減產,總量再去掉個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保守估計,劉備集團如今的糧食年產量是多少呢?
兩億石左右。
這聽著很誇張是吧?但平均到每個人頭上呢?大概每個人能分到十三石一年,也就是不到兩千斤。
肯定是能吃飽了。
但賬肯定不能這麽算。按照如今劉備集團施行的人口政策,人口的增長速度肯定是指數級的,但是耕地不會指數級增長。
再一個,眼下畢竟不是太平年景,說句不好聽的,不管是上庸還是長安,又或者南下平定蠻族,所消耗的錢糧又豈是一個小數目?
更重要的是,這裏麵還有不少是各地的軍屯,真要開戰了,這些耕地很難正常產糧的。按照劉平的估計,如果想要保證劉備集團技能讓老百姓吃飽,又能供應作戰,大概需要一點五億畝耕地。
但是這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的。
生產力不足。
地盤是肯定足夠的,如果放開了開墾,一點五億畝地而已,肯定能開墾出來。但是沒有足夠的人來耕種,開墾了也是浪費人力財力物力。
在格物司技術發展、人口厘清的情況下,如今劉備集團時控地區,大概其能支撐起一億畝的工作量。
一億畝聽起來不少了是吧?
但是劉平知道,別說整個益州了,就是後世四川一省之地,便保有將近八千多萬畝耕地。這還是經濟發展城市發展之後,不少耕地被占用的情況下。
而像河南、安徽這樣的農業大省,保有的耕地麵積,更是八千萬畝起步,高峰期都能達到一億兩千萬畝。
這是因為生產力足夠。
如今劉備集團,最大的問題就是生產力不足。
當然這是劉平這麽感覺的,真要拿到整個大漢,放眼整個地球,恐怕此時的劉備治下,才是真正的世界燈塔,人間天堂了。
劉平之所以覺得耕地麵積不夠,隻不過他想要所有人都能吃飽罷了。
消除饑荒,說白了就不是一個封建專製政權該考慮的事情,也是如今科學、技術、生產力水平做不到的。
他又不像其他穿越者那樣,自帶土豆苗、玉米種子這種。
晃了晃腦袋,將紛亂思緒收回,劉平對著正在討論的眾人拍了拍手,道:“如今六部齊備,農耕一事需要各部門鼎力支持。你們自己分一下,分成六個小團隊跟各部對接。隨後咱們研究一下具體的方略,然後劃分到六部讓他們去執行,爾等既要參與也要監督。”
“喏!”
眾人應喏。
“那就先從益州開始說起吧。”劉平攤開一張益州的地圖,道:“文若,報一下如今益州的情況,農事相關的。”
“喏!”
荀彧堪稱人肉照相機,之前看過了益州的資料,全都記得清清楚楚。
“益州下轄十二郡,其中以梓潼、成都最為富庶.....”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