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南蠻預案

字數:5661   加入書籤

A+A-


    成都,一座新的建築物剛剛落成。
    這是一個三進的院子,占地麵積極大,而且正廳的位置還修建了一個三層的閣樓。隔著院牆都能看到那高高的閣樓,看起來很是精美。
    門口,劉備和劉平兩個人正滿臉笑容的看著匠人們,將門匾跟掛上去。
    翰林院。
    雖然名字叫翰林院,但是功能卻有些不一樣。如今的翰林院,主要內容其實是修書。修什麽書呢?當然是各種典籍的搜集整理了。
    說白了就是清本正源。
    當然現在的工作量肯定沒有明朝的永樂大典、清朝的四庫全書這麽大。一來,靈帝幹了一件好事兒,之前已經做了一部分工作了。
    也就是說熹平石經。
    之所以說是一份工作,是因為熹平石經的隻是針對七經的。這裏的七經指的是,漢武帝在采用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之後,定下了七本儒家經典,作為法定的教科書。並且,設專門博士官講授,成為判斷是非標準與決策依據。
    也就是說,有漢一朝,七經才是一切政策、律法的基本理論來源。
    由於當時博士傳經各依家法師法,章句互有異同,再加以年深月久,輾轉傳抄,文字多謬 。皇家藏書樓裏的標準本 “蘭台漆書” 也因腐敗遭偷改,為了維護統治地位,漢靈帝下令校正儒家經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經抄刻成石書。
    這邊是熹平石經了,就放在洛陽開陽門外,洛陽太學所在。
    一共四十六塊石碑。在蔡邕等人的正清源之下,將七經,雕刻在了這些石碑上。
    而這七經,具體指的是《魯詩》《尚書》《周易》《禮儀》《春秋》《公羊傳》《論語》這七本儒家經典。
    翰林院之後的工作除了將熹平石經都抄回來之外,還要繼續搜集天下各個學派、各個流派的經典著作,然後全都編纂、修著成書。
    這種好事兒,劉備自然不會拒絕,不光沒有拒絕,還大力支持。
    直接給了翰林院一個從二品的編製。
    也就是說,翰林院的院正是正二品的官銜,雖然沒什麽實權,但是屬實清貴。
    掛牌之後,劉備便離開了翰林院,劉平則帶著翰林院第一任院正,進了翰林院的大門。
    翰林院的第一任院正,毫無疑問落在了鄭玄的身上。在了解了翰林院的職責之後,鄭玄欣然接受,那什麽禮部尚書,去死吧。
    “翰林院好啊,翰林院得弄,得好好弄啊。”鄭玄進入翰林院之後,一直在嘀咕著。
    劉平笑了笑,道:“你下麵還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再往下還有侍讀、侍講,編修、檢討、庶吉士。其他的還有一些小吏,某讓文若寫了一個折子,您回頭看看就行。編修這個,是授予科舉前四的,庶吉士則從每一屆文章優秀經典通透的人裏麵遴選。到時候還得您老把關。”
    鄭玄隻是點頭,臉上都是笑容。
    見他如此高興,劉平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帶著他在翰林院轉了轉。
    然後就很快離開了。
    再不走,他感覺都要幫鄭玄先把班子給搭建起來了。
    他哪有人啊?之所以搞這個,還不是為了從鄭玄的學生裏再掏點兒人出來。而且鄭玄作為海內大儒,那是什麽聲望?
    讓他號召人來做官,他肯定不願意,但是要讓他號召人來搞學術研究,修書,那就不一樣了。
    至於人來了,到底幹什麽?
    那重要嗎?不重要,隻要來了就行。
    從翰林院離開,到了班房的時候,荀彧走了過來,道:“伯達的消息,按照時間來算,他現在應該已經到了滇池縣了。”
    “哦?”劉平笑了起來,道:“他動作還挺快的嘛。”
    伯達,是司馬朗的字。
    荀彧跟著笑了一下,又道:“南蠻的情況比想象中的複雜,如果真的跟南蠻全麵開戰,恐怕我們要麵對的是超過二十萬蠻兵。”
    “二十萬蠻兵?”劉平都沒詳細看情報,就笑著說道:“其中九成都是普通的南蠻青壯吧?”
    他指了指腦子,道:“某還記得,之前估算過南蠻的人口,大概在二百萬口左右,以南蠻的生產力水平,他們能養出來三五萬戰兵就已經很厲害了。”
    “的確是如此,但這也不可小覷,畢竟左都督隻有三萬人,就算加上地方郡兵,總兵力也不會以超過五萬。”荀彧還是比較謹慎的:“而且益州南部地形複雜,瘴氣彌漫,咱們還是要早做準備。”
    荀彧的意思劉平也明白。未慮勝先慮敗。
    他沉吟了一下,道:“至少左都督可以將整個建寧穩住,這個是可以相信左都督的。”
    “南蠻在牂牁和越嶲郡也有大量的人口,而且兩個郡內都有南蠻的頭人。”荀彧又說道。
    “牂牁和越嶲郡的太守是誰來著?”劉平倉促之間有些想不起來了。
    “牂牁太守是費詩,越嶲郡的太守是焦璜。”荀彧快速回道。
    劉平點點頭:“公舉還是可以的,當初綿竹關就是他守的對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錯,咱們入蜀的時候,第一次打到綿竹關,守關的就是他。不過他會很快就投降了。”
    荀彧腦子好使,都記得清清楚楚。
    “嗯,公舉可以放心,到時候你看一下,給公舉提個醒。牂牁那邊問題不大的。”說到這裏,劉平又道:“至於焦璜.....”
    “梓潼人,梓潼當地大族出身。梓潼被拿下來之後,他主動投奔了大王。”荀彧又道。
    “這個人能力如何?”劉平又問道。
    荀彧猶豫了一下,道:“按照丞相您的方法來類比的話,一個內政能力略強,軍事能力略弱的漁陽侯。”
    漁陽侯就是劉德然。
    劉平有些尷尬的笑了笑,然後道:“這兩個郡郡司馬都是什麽人?”
    郡司馬是郡內具體負責軍事指揮的人。當然了如果太守自己本身能力就強,這個軍司馬也就是個聽命令的。
    荀彧回想了一下,道:“牂牁郡的司馬是丞相您的堂兄弟,劉昀。越嶲郡的軍司馬是龔諶。此人也是益州舊臣,隻不過官職比較小。”
    “能力如何?”
    荀彧這一次回答的很快:“可比費詩。”
    “那就行。你負責這件事,敦促這兩個郡看好郡內的南蠻,不要讓他們影響到左都督那邊。”劉平吩咐了一句。
    荀彧聞言點點頭:“還有一件事。”
    “怎麽了?”
    “董川,因為之前的事情,好像被孤立了。”荀彧有些猶豫,但還是說了出來。
    主要是荀彧也是比較看好董川的,不想好好的一個人才因為被孤立,而得不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劉平聽到這話氣笑了,道:“怎麽,我這班房內難不成還有人能做出這種事情嗎?”
    “倒也不是。”荀彧搖搖頭:“如今董川還負責墾荒的事情.....屬下的意思,要不然給他換個吧。”
    “你的意思,還是董川的意思?”
    “屬下的意思。”
    劉平擺擺手:“他若是真的做不了事,讓他自己來跟我說。”
    “喏!”
    之後便沒有什麽事情了,荀彧便告辭離開。
    劉平搖了搖頭,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對荀彧剛才幫董川說話的事情,劉平是既欣慰又有些惱怒。
    欣慰是因為,他手底下的這些年輕人感情還是不錯的,日後公事大家都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分歧。
    惱怒的是,如今他們隻是關心親厚,那日後呢?日後這些丞相班房出身的年輕人,會各自走向屬於自己的位置,那麽他們會不會下意識的形成一股全新的政治力量呢?
    平黨?
    劉平直覺得政治實在是太麻煩了。他很清楚,他如今的這種猜測,會在未來幾年裏逐漸變成現實。
    甚至現在其實就可以這麽說了。
    看似整個劉備的中央機構裏,劉平一直都窩在丞相府。但實際上呢?六部裏麵,工部、吏部和戶部都是他的人。地方上武都的閻特、漢中的荀悅哪個不是他的人?
    軍部還有楊永,一批他發掘出來的小將們。
    也就是主公是劉備了,如果是主公是曹操,再過幾年劉平要麽被曹老板給弄死,要麽就得弄死曹老板了。
    將腦海中亂七八糟的想法甩開,劉平沉下心來,開始處理政務。
    眼下的主要政務還是發展,具體到益州就是開墾和商業發展。劉平在江州、成都都設立了貨棧,交給了糜竺管理。
    等關羽那邊搞定了之後,還會在滇池或者賁古縣搞一個。
    當然這隻是表象,更重要的還是在益州推行新的商稅。現在劉備是漢中王了,已經完全不給洛陽小朝廷上交稅收了。
    劉備也不糾結這個了,隻要名義上還是漢臣就行剩下的隨便劉平怎麽折騰。
    如今地盤大了,經濟規模也不一樣了,劉平計劃對商稅進行二次修改。這一次就不是他一個人瞎琢磨了,不然搞這麽多人才過來不是白費了嗎?
    不過他還是要先拿出來一個大概的方案出來。這一次拿出來的方案,基本上就決定了日後統一天下之後的稅收方案了,必須要慎重。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