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統一思想

字數:4994   加入書籤

A+A-


    劉備想要表達的意思,劉平其實很清楚。人手不足的問題,在上一次科舉之後其實就應該有很大的緩解才對。但是劉平主觀幹預下,這批人至少有一半留在了蜀郡。
    也就是說,單單一個蜀郡,如今幾乎占了劉備勢力四分之一的官員。
    “把人手放出去,各地都能鬆口氣。”劉備說著自己的想法:“尤其是益州範圍內,咱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多,地方上很多實務都沒有個領頭的,或者讓僅有的那些人忙的腳不沾地。”
    “抓大放小,你別總想著麵麵俱到。某也理解你的想法,先把蜀郡做出來,然後依托蜀郡輻射整個益州。但是現在咱們麵對的情況變了,之前我們隻有武都,可以這麽做。但是現在不是了,吾等必須要考慮其他地方怎麽想。”
    “憑什麽蜀郡就有這麽多人口?憑什麽其他地方沒有?憑什麽蜀郡在政策上有傾斜,其他地方就沒有?憑什麽蜀郡就是發展民申,我巴郡就要為水師奉獻?”
    “這些都是問題。”
    劉備說到最後人也嚴肅了許多。看似他平日裏什麽都不幹,事實上他幹的事情可太多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安撫地方官員的不滿。說句不好聽的,每天各地彈劾劉平的折子都能堆成一人高。
    這裏麵有多方麵的原因,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劉平目前的施政方針,不符合大家的預期,簡單地說就是之前沒人這麽幹過,你劉德安這麽幹,那能對嗎?比方說各種新的政策、要求、指標這些,在很多官員來看就是沒事兒找事兒。
    再比方說在人員調配、物資分配和政策上,劉平是擺在了明麵上,要優先發展蜀郡,優先發展軍隊。發展軍隊這個大家都沒意見,畢竟都等著劉備一飛衝天呢。但是優先發展蜀郡在他們看來就沒有什麽道理了。不是說蜀郡不能發展,而是覺得優先有問題。
    其實再說的具體一點就是,政策上你可以傾斜,但是在人員和資源上不行。地方官員也是要政績的,現在活多人少,每天忙得要死,還要擔心年終的時候挨罵,誰能受得了?
    武都出來的那批官員倒是無所謂,早就已經習慣了。但是這批人並不算多,大多數官員都是不太適應的。
    第二個原因,還是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地方官想要治理地方,免不了還是要這些地頭蛇給麵子,一來二去的,他們對官員的影響就會變大,甚至成為地方的實際控製者。這種情況下不給劉平上眼藥,是不可能的。
    劉備今兒個過來單獨找劉平聊,也是想說,把蜀郡的部分官員放出去,放到地方上去。一來給地方減少壓力,二來地方官員多了,也更容易跟地方豪強和世家周旋
    劉備之所以這麽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如今的局勢下,對劉備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內部的穩定,不管是高層的穩定還是地方上的穩定,都非常重要。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他現在有一種預感,劉平如今在人員上的分配和對地方上的極限施壓,明顯是故意為之的。之所以有這個猜測,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一是進入益州之後,劉平和關羽兩人就在默契配合,劉平搞了個六部出來,以極為輕鬆地方式,將行政權徹底掌握在了手裏,同時還沒有什麽大的反對聲音。看似平衡了各方利益,實際上呢?
    禮部實際的掌控人是孫乾和高誘,這兩個人是劉平的人;戶部從上到下都是劉平的人;吏部雖然在虞應手裏,但是劉備很清楚自己支持劉平,那麽吏部就是劉平的人。
    刑部,目前來說並不是很重要,給誰都一樣,平日裏也就是個擺設。
    兵部,荀封是武都時期的老人了,跟劉平也搭夥做過事情,兩位侍郎都是從涿郡就跟著的老兄弟。
    工部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吳懿這個尚書,其他的所有人,都是劉平的鐵杆嫡係。
    也就是說,在劉備勢力入住益州這個階段性勝利的時刻,劉平雖然主導了勝利果實的分配,實則並沒有真的分配出去。
    但這個事兒劉備是支持的,其實就算劉平不搞出來六部,還是把行政大權都握在手裏他也沒意見。一開始劉備以為劉平就是為了讓平衡內部,才搞出來六部讓大家都分享一下勝利的喜悅。
    現在看來,劉平那時候應該就是想暫時穩定住內部。
    緊接著,劉平又提出來更換益州內部各郡太守的事情。這件事他自己也參與了,還跟劉平演了一場戲,就換了一半人。但,當時所有人都沒在意的是,劉平換掉的一半人裏麵,是南部的幾個郡,如今正在建設水師的巴郡。
    之後劉平幹嘛了呢?拉著關羽推動了南征這件事。南征本身不去談,這個事兒政治上是百分百正確的,但是南征過程中呢?劉德然編練了一萬新軍。隨後劉平又調整了戰略目標,拿下烏戈郡。
    成都的兵馬調到了南邊,為了成都這邊的考慮,從漢中調了一萬人過來。這一萬人,在都督府的安排下並沒有駐紮在成都,而是駐紮在蜀郡最西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怎麽樣的呢?
    整個益州內部,各地都有主力作戰部隊坐鎮,領兵的全都是元從派的人。成都方麵,高層也幾乎都是劉平自己的人或者跟劉平關係比較親厚的人。
    幾乎是在烏戈郡穩定了之後,劉平開始極限施壓地方,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地方官員對劉平的彈劾才開始增多。
    那麽劉平想要幹什麽呢?
    首先排除劉平要造反,沒那個必要,劉備也沒有往這方麵想。
    那除了這一點之外,劉備能想到的就是,劉平就是故意的,想用這種方式,讓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們先忍不住,隻要他們敢搞事情,劉備相信劉平就敢動屠刀。
    柳家就是個例子。
    甚至劉備都猜到了劉平的打算,如果世家門能配合地方把事情做了,那劉平肯定也不會動手。但如果地方上世家豪強們不配合,那他動手就沒了後顧之憂。
    這裏還有司馬防他們搞得那個是新律法的功勞呢。
    急智劉平是真的沒有,但是這種長遠謀劃,劉平還是可以的。
    劉備的腦海中思緒翻湧,劉平則安靜的聽著劉備說的話。
    不得不說的是,劉備說的很對,這一點劉平是完全承認的。但是世家的問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劉備入主益州並沒有打的很激烈,說白了,沒有給劉平下黑手的機會。
    為什麽北方的幾個郡劉平不安排?因為沒必要,一路打過來的時候,順手就給全殺了。
    這事兒統一之後很難再去辦,就得趁著天下大亂的時候,狠狠殺一波才行。
    再說了,他也給了足夠的機會了。要麽你們出去,想留在這裏就按照我的意思來。兩個你都不選,那就不能怪他不講體麵了。
    “那就按照大兄的意思吧,把人手放出去。”劉平不打算拂了劉備的麵子。
    反正這一點也無傷大雅。如今益州北部在成都的兵鋒之下,益州南部更是被護蠻都督府控製的死死的。往東,江州那邊有在建的水師,再往北,漢中直接鎖死了整個益州。
    這些益州內部世家沒得選的,要麽聽他劉平的,要麽就放手一搏然後死在刀兵之下。
    聽到劉平的話,劉備笑了起來,道:“這就對了嘛,咱們多開幾次科舉,以後人手會越來越多的。”
    劉平也笑著點點頭,然後道:“大兄可能不太理解為什麽某要這麽做吧?”
    “是有些不理解。”劉備很幹脆的承認道:“之前你我兄弟二人也聊過這個問題,當時某記得你說過,是為了什麽動員組織能力對吧?”
    “是這樣沒錯。”劉平笑了笑:“大兄的記憶力還是不錯的嘛。”
    “這話說的,某可是正值壯年呢。”
    接下來,劉平給劉備講了一下,什麽組織動員能力,以及為什麽這個事兒這麽重要。然後就跟他說了諸如舉國體製、集中力量辦大事等思想。
    其實兩個人經常有這樣的討論,究其原因這是封建王朝啊,劉備的個人思想對整個國家的管理太重要了。因此每當有分歧的時候,劉平都會跟劉備進行一次深入的溝通。
    目的不是為了說服劉備,而是讓劉備知道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的路徑。
    然後讓劉備自己去思考,去做抉擇。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劉平有足夠的自信,他自信自己的這一套來自後世的理論基礎,足以打動劉備。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幾乎每一次的溝通,劉備都能接受他的想法。
    這一次也不例外,但是在具體的方針上,劉備還是堅持己見,把人手放出去。對此,劉平倒是無所謂,他們兩個人能夠思想上保持統一就行。
    理論基礎不出問題,方法論上的問題,是可以調整的。而且劉平也不能就說自己的辦法就是一定是對的。
    兩個人能思想上保持一致,其他的一些小分歧無所謂的。事物是發展的,發展是曲折。
    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即可。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