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二次科舉
字數:5514 加入書籤
從劉備跟劉平談過之後,劉備勢力內部的政治環境突然寬鬆了不少。劉平那些極限施壓的操作,幾乎一夜之間消失不見了。大家都輕鬆了不少,當然這隻是精神上的放鬆,在具體的工作上,劉平一點兒都沒有放鬆。
kpi都定好了,怎麽可能改?
忙碌還是一定的。
地方上也都鬆了一口氣,雖然工作量還是很重,但是現在有了更多的人手。受到地方掣肘的地方少了一些,大家也都舒心了不少。
劉備對此很是高興,還跟劉平顯擺了一下,說自己的想法就是對的,最近連彈劾劉平的奏章都少很多。
劉平也不得不承認,劉備的確是個天生的領袖。
同時他最近也在反思,是否要在目前這時候,把階級鬥爭放在首要位置上。反思的結果是,沒必要。眼下的首要任務是統一天下,其他的所有事情,都是為統一天下服務的。
最關鍵的是,劉平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扶持小地主階級或者說新興地主階級,還沒有成長起來。推翻一個階級的,隻能是另外一個階級,血腥鎮壓,暴力殺人是沒有用的。
有問題就調整唄,劉平又不是頭鐵。
此時,已經是三月份,科舉再一次開啟了。成都再一次湧入了大量的讀書人。根據禮部那邊的統計,這一次報名的人數比上次有所下降,一共隻有兩千八百多人。但是跟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大多數都是涼州和益州的人。
幾乎占了七成。
劉平比較在意的普通農家子出身的讀書人,也多了起來,占了六分之一。
不過大多是涼州人,畢竟那邊的基礎要好一些,尤其是武都周邊和長安周邊。這也沒辦法,經濟足夠發達,才能養得起一個脫產的讀書人。
“挺好的嘛,沒有想象的那麽差。”
因為科舉是當前的頭等大事,所以劉平最近經常往禮部衙門跑。今兒個一進門就聽到了鄭玄的聲音,抬眼就看到了他正在跟高誘和孫乾兩個人說話。
見劉平來了,孫乾連忙行禮,高誘和鄭玄兩個人則是點頭示意。
劉平也不在乎,高誘是老同學,鄭玄身份地位在那放著呢,要不是在禮部衙門,劉平都得給人家行禮。
其實孫乾也沒必要,劉平不在意這個。
“聊什麽呢?”劉平笑嗬嗬的問道。
“沒什麽,就是說今年參與科舉的人數比吾等想象的要多一些。”孫乾回了話:“之前吾等大概預測了一下,以為頂多能有兩千人,沒想到兩千八百多人。”
“某也沒有想到。”劉平也點點頭:“主要是沒想到,其他地方還有這麽多人來參加,比之前預計的至少多了三百多人。”
“地方上也挺多的。”孫乾笑了笑:“不過有件事還是要注意,質量上很難說了。”
劉平知道他是什麽意思。
今年的考生質量應該是比不上之前那一場的。這裏麵有幾方麵的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之前兩年各方勢力都在搞科舉,東漢原本固有的優秀的讀書人基本上被割一遍了。
看一下今年這些來參加科舉讀書人的年齡就知道了。
百分之八十都在二十歲以下。要不是規定了最少也要十五歲才能參加科舉,恐怕還得有不少想來練練手的青少年兒童。
很明顯都是這兩年才成長起來的。
“有還不錯的苗子嗎?”劉平笑著問了一句。
孫乾還是比較嚴謹的,回道:“目前都隻是知道姓名籍貫,雖然有些人還算有些名氣,但具體如何還是不太清楚的。”
高誘這個時候接話道:“某其實比較看好一人,此人名為向朗。乃是襄陽宜城人,師從司馬徽。某跟他接觸過幾次,非常不錯的一個人。”
“還有呢?”
高誘和孫乾兩個人都看向了鄭玄。
鄭玄笑了一下道:“看某作甚?”
劉平也不理解,為什麽兩個人都要看鄭玄。
孫乾見狀解釋道:“其實今年,鄭師之子也參加了科舉。”
“哦?”
劉平來了興趣。鄭玄有兒子這事兒他是知道的,還不止一個。印象中,鄭玄成年的兒子裏,最大的那個應該也二十出頭了,好像是叫鄭益來著。
“是益恩,想要試試,所以便讓他去了。”鄭玄說了一句。
這也是個好事兒。
其實劉平根本就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他亂入,改變了曆史進程,鄭益早就死在了黃巾手裏了。
除了這兩個人之外,其他的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了,要等科考之後再看了。
對此劉平倒也理解。
興平四年,三月十五,科舉開始。這一場劉平就沒有現場跟著了,因為他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處理。
事關水師的。
關羽親自找了過來。
“你的意思是現在水師那邊想要入伍的年輕人很多?所以想要招滿三萬人?”劉平對關羽帶來的消息覺得有點兒離譜。雖然劉備勢力的士兵待遇高,但也不至於搶著入伍吧?
“整個巴郡少數有十來萬青壯想要入伍。”關羽也覺得奇怪:“現在江州衙門和水師大營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問。所以某想著,不如就招夠三萬人,你覺得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平撓撓頭:“這裏麵肯定有什麽不對的,查了嗎?”
“查了。”關羽臉上露出一個奇怪的表情:“有一夥人四處宣傳咱們的水師待遇,說動了不少人去投軍。因為沒有命令,所以黃權和胡軫不敢擅自做主,就先拒絕了他們。但是這些人似乎是打定主意了,每過一段時間就來詢問。有些人回鄉之後,幹脆糾集同鄉一起來投軍.....”
“這....”劉平也無語了,問到:“領頭的是誰?查清楚了嗎?”
“巴郡人,以前幹的是水匪的營生,後來去了荊州,年前才回來的。”關羽快速說道。
劉平聽到這描述,莫名的感覺有些熟悉,問道:“這人,是不是叫甘寧?”
“你怎知道的?”關羽有些驚訝,隨後他又想到江州也有酌君酒樓,估摸著劉信那邊的情報也給到了劉平。
沒有糾結這個問題,劉平說道:“這人某倒是有些了解,你要的水師大將來了。”
“哦?”關羽有些意外。
劉平笑了笑道:“此人勇武也算當世一流了,而且出身名門,算是文武兼備。隻不過眼下還需要打磨,這就看你了。”
關羽臉上露出沉思的表情:“明白了。那這擴軍的事兒?”
“不行!”劉平直接回絕:“這事兒你也知道,之前都定好的,改不了的。財政那邊不好調整,到時候人招來了,沒有錢也沒用啊。而且船也沒造出來,什麽都沒有,招來了也是白養著。這個肯定不行。”
“這會不會傷了民心啊?”關羽又問道。
“這事兒你交給胡軫和黃權去解決。實在不行,你問甘寧,他搞起來的,你讓他解決。解決了這事兒,你給他個水師校尉就行,他肯定願意。”劉平肯定是不會鬆這個口的。
預算都做完了,計劃也做出來,怎麽可能說擴軍就擴軍。又不是步兵,拉過來給一個木頭棒子都能先操練著。水師沒有船,跟騎兵沒有馬,弓兵沒有弓箭有什麽區別?
提前擴軍那是想都不要想。
見劉平態度堅決,關羽知道這事兒沒得談,他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麽,而是轉移了話題,道:“擴軍的事兒先不提,還有一件事,想跟你溝通一下。”
“說說看。”
關羽沉吟了一下,道:“西域那邊的。如今既然決定將部分打下來的疆域給到世家,那其實西域那邊隻需要留五千人馬鎮守就行,某覺得沒必要在西域維持目前這麽龐大的軍事力量。你覺得呢?”
“留五千人馬鎮守在敦煌,剩下的人撤回涼州,分布在長安、上庸一線。交給翼德統一指揮,一來防備關東,二來若是日後東征,也是方便。”關羽快速說道。
劉平聽到這話卻有些猶豫。
從方案上來說,關羽的想法是沒錯的。但是劉平擔心張飛這個點,一來張飛目前還沒有指揮過這麽大規模的部隊,二來張飛嗜酒這個毛病還沒有解決。事實上,目前劉備集團適合坐鎮長安的人其實是關羽。
尤其是南征這一戰,加上地方郡兵和趙雲兩人的援兵,關羽是實實在在的指揮了數萬人的。這種經驗,目前在劉備麾下所有武將裏,是獨一份的。
“整體方略上,某是同意的。”劉平組織了一下措辭:“但是三哥沒有指揮過這麽多人吧,加上西域的兵馬,三哥手下接近十萬人馬,某擔心他,力有不逮。”
關羽聽了這話,也覺得有些道理,然後他很快就想到了,目前有能力幹這事兒的就他和劉備兩個人。
但,也不能就這麽一直不讓張飛鍛煉啊,還能讓張飛一直隻能當個鬥將嗎?肯定是要做統帥的呀。
關羽揉了揉眉心,道:“某回去再考慮考慮,想一個萬全之策出來。”
其實劉平有辦法,那就是把張任、嚴顏給張飛派過去。張任有指揮大型軍團的經驗,嚴顏則是老將,經驗豐富。他們兩人跟現在張飛很是適配的。
但是這個事兒還是得等關羽自己先琢磨琢磨。
“行,但是人馬可以先撤回來,布置在長安、上庸一線。”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