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結果出來

字數:5894   加入書籤

A+A-


    虞應很憤怒,非常的憤怒。
    他覺得自己被出賣了,被全世界都出賣了。
    “為什麽?!”虞應壓抑著心中的怒火,一臉憤怒的看著司馬防。
    司馬防輕輕一笑,道:“這件事,你不是也同意嗎?現在不過是技不如人罷了。”
    此時,虞應一行人還在刑部大牢,除了劉平和諸位尚書之外,劉備、關羽和徐榮也都來了。徐榮還帶了三千人馬,入了成都。
    當看到徐榮的時候,虞應就知道要遭,但是沒想到事情竟然會急轉直下到這個地步。
    劉備平靜的看著虞應,問道:“為什麽?某也想問為什麽。”
    虞應張了張嘴,看了一眼司馬防,最後沉默了下去。其中緣由,有的能說,有的不能說,他心裏很是清楚。
    就像司馬防說的那樣,怪隻怪自己技不如人。
    劉平則完全不理解虞應到底是怎麽想的,他也很好奇,為什麽?為什麽要整這麽一出鬧劇來。是的,在劉平看來,這就是一場鬧劇。
    眼下的情況,也沒什麽好說的,這事兒也不是劉平能做主,隻能看劉備。
    三天之後。
    虞應因為身體原因,辭去了吏部尚書的職位,回武都老家休養。巧合的是,虞應的父親因為意外,死在了武都。虞夫人表示要為父守喪三年,也搬去了武都。
    隨後,工部尚書吳懿,被調去了永昌郡做太守,由宋瑜暫代工部尚書的職位。刑部尚書司馬防被調到了長安,任張飛的長史,刑部尚書則由王累暫代。吏部尚書則交到了張肅手裏。
    戶部尚書皇甫嶐因為年邁選擇致仕,本來戶部尚書是打算給荀悅的,但是劉備在思考了一番之後,選擇了由劉元起暫代。
    這算是劉備集團有史以來最大的政壇動蕩了,經此一事,政務都得混亂小半個月。就在結果出來之後,劉平得知了整件事的前因後果。
    跟他說的人,是司馬懿。而讓司馬懿告訴劉平的人,則是司馬防。
    其實按照劉平的想法,這些人都該殺,隻不過在明白各種緣由之後,又有些理解劉備為什麽心慈手軟了。
    事情最早要從皇甫立文設計董川開始了。
    “這件事其實是楊家主導的。”司馬懿像是一個無情的複述機器一樣:“據家父所說,楊家覺得您雖然想要針對世家,但是僅憑您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隻要天子還需要治國,那就必須跟世家合作。”
    劉平平靜的點點頭。
    司馬懿繼續說道:“楊家在研究了您所有的政策以及《德安新書》之後,發現了兩個最有威脅的地方。”
    “嗯...應該是三個。”司馬懿猶豫了一下又補充道。
    “第一個,就是科舉這件事。”司馬懿說到這裏,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其實他們就是瞎操心,這樣也沒什麽不好的,不是嗎?”
    劉平敲了敲桌子:“說事兒。”
    “哦。您也知道,之前咱們大漢選官靠的是察舉製,其實說白了,就是世家和地方大族掌握了下層讀書人的上升渠道,現在科舉一開,無疑是讓下層讀書人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其實這個也還好,下層讀書人能上升的前提是,他得能讀上書,學到真東西。”
    “不然的話,這所謂的科舉不過是世家大族的玩物罷了。”
    說到這裏,司馬懿有些洋洋得意了。
    劉平輕輕咳嗽一聲,道:“然後呢?”
    司馬懿縮了縮脖子,繼續說道:“然後他們就發現了第二個問題,您在有意培養普通老百姓出身的讀書人,不管是提拔董川這些人還是在各地大興學社。”
    司馬懿越說越清楚。
    其實就是楊家主導,聯絡了司馬防這些在劉備麾下的世家大族出身的高官。然後提出了一個計劃,那就是陷害董川和跟他一樣的普通百姓出身的官員。
    一來可以打擊這個群體,二來也可以影響到整個學社政策的推行。
    其實楊家臆想的更好。
    “按照楊家的想法,這件事最好的結果就是。您失去漢王的信任,您的新政中斷,漢王重新開始重視世家大族。”
    司馬懿說到這,又忍不住說道:“他們就是不明白,這事兒根子就不在您這兒。”
    劉平沒有理會司馬懿的吐槽,又問道:“皇甫嶐和虞應是怎麽回事?這兩個人怎麽想的?”
    “吏部尚書那某倒是清楚,根子就在虞夫人那裏。”司馬懿點到即止。
    劉平瞬間明白了。
    劉備對劉禪還是太好了,讓虞夫人有了危機感。她肯定告訴了自己的親哥哥虞應。兩兄妹估摸著就是因為這一點擔心被人說動了。
    想到這裏,劉平都覺得好笑,老老實實等著,劉封日後是百分百接班的。畢竟劉平、張飛、關羽、劉德然、簡雍這些元從派,頂級大佬都是明白支持劉封的。
    現在這麽一搞,可以肯定的是劉平和關羽兩個人是完全不可能再支持劉封了。哪怕日後劉備仍然堅持立劉封都不行。
    至於皇甫嶐,劉平覺得自己這個便宜老丈人多少有點奇怪了。一開始告訴劉平是楊家在針對劉平的就是他,但是這件事上他又站在了劉平的對立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搞不懂,完全搞不懂。不像是一個成熟的政客,但要是說他首鼠兩端,兩邊下注,那就有點看不起皇甫嶐了。他這個年齡、閱曆肯定知道立場不絕對,就是絕對沒立場。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的道理。
    他在思考的時候,司馬懿則安安靜靜的坐著。其實他現在太尷尬了,自家老爹幹了這樣的事兒,他現在已經在研究自己是不是要跑路了。
    不光他要跑路,他還得給自己大哥寫信,讓大哥跑路。
    洛陽肯定不能去,他看不上洛陽小朝廷,除了有大義之外,啥優勢都沒有。袁紹、袁術兩兄弟也不行。
    司馬防看不上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司馬懿一樣看不上。剩下可選的就是曹操、劉表和孫堅三人了。
    劉表沒有什麽進取心,擺明了要割據一方,司馬懿覺得沒意思。
    孫堅雖然是個英雄,但是江東的基本盤太差了,想要理清楚不知道要多久,而且還不一定能理清楚。讓司馬懿自己來看,孫權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大漢,地方豪強世家門閥把持朝綱。
    數來數去就曹操最合適了。
    “仲達,最近子遊那邊的工作,你補上去。”就在司馬懿想著要去投奔曹操的時候,劉平忽然開口。
    “啊?”司馬懿沒反應過來。
    劉平又道:“啊什麽?這事兒你做不好啊?”
    “當然能。”司馬懿連忙說道:“不過為什麽不是孔明去啊?”
    他之所以這麽問,是因為司馬懿一直都在跟都督府幫忙,像這種政務上的事情,一般都是讓諸葛亮頂上去的。
    劉平歎了一口氣:“最近太忙了,文若去了地方,孔明得在班房搭把手。”
    聽到這,司馬懿忍不住說道:“孔明才多大,他身子骨能行嗎?”
    “額,你知道的,孔明喜歡。”劉平也覺得有些不太好,但也沒什麽好的辦法。
    本來他想讓張既來的,但是張既那邊走不開,而且張既來了之後,也得有人去頂張既的崗。目前班房裏,劉平覺得值得培養,能力足夠的人也就那麽幾個,隻能這樣用了。
    司馬懿隻能接下來這個活。不過他倒是不想著去投奔曹操了,隻想著先幫劉平扛過這段動蕩時期,後續的事情後續再說。
    當然最關鍵的是,劉備事情沒做絕,一個人都沒殺。
    晚上,荀封來拜訪劉平。
    跟他一起來的,還有荀彧。
    劉平對兩個人的到來沒覺得有什麽意外的,將兩人請到了苦齋,然後讓蟲娘給泡了茶。
    蟲娘都顯懷了,但是苦齋這裏,其他的下人不能進,劉平本來打算自己泡茶的,但是蟲娘執意要進來。
    喝著茶,劉平沒有說話,等著荀封和荀彧兩個人先開口。
    “這事兒,文若你說吧。”荀封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然後對荀彧說道。
    荀彧聞言苦笑一聲,道:“這件事荀家雖然參與了,但也隻是從旁協助罷了。具體的計劃某並不清楚,家裏來信隻是讓某配合。”
    “你沒有配合對嗎?”劉平問了一句。
    荀彧沉默了一下,搖搖頭:“也不能說沒有配合吧,隻是選擇了視而不見。”
    劉平又看向荀封。
    荀封擺擺手,道:“別看某,某就是一個旁支,連信都沒收到。好歹某也是個尚書啊,就算是旁支也不能這麽無視吧。”
    聽到荀封這麽說,劉平笑了起來,道:“那說明荀家也知道,勸不動你。”
    兩人默認的笑了笑。
    其實兩人都明白,這事兒之所以不告訴荀封,是荀家還想多頭下注。哪怕荀彧栽了,劉備這邊還有個荀封。雖然荀彧能力強,但是荀封是實打實的既得利益者。
    荀彧的未來還不算明朗,但是荀封的未來是可以確定的,日後劉備肯定是要給個三公的名頭的。
    所以,荀家選擇讓荀彧來冒這個險。
    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荀彧根本就沒打算參與這事兒。
    荀彧這個時候開口說道:“這件事,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其實楊家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劉平沉默。
    因為不管結果如何,三百多個人貪汙是鐵一般的事實,學社的建設工作注水很嚴重。從這個方麵來說,董川作為參與者,也有責任。
    三百多個官員,幾乎把劉備集團內部普通百姓出身的官員,一網打盡了。
    這都是曆練了三年的官員,能力肯定是有的。如今,隻能暫時擱置。雖然劉備並沒有下死手,但也不可能說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一旦這樣做了,吏治就得崩潰。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