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商業換土地
字數:5827 加入書籤
成都。
整個成都分為三個部分,北小城、南小城和錦官城。錦官城這個部分比較出名,所有很多時候也用錦官城代指成都。
三個部分連接到一起就是完整的成都城。
北小城是整個劉備勢力的政治中心,所有的官署衙門等都在此地。南小城則是商業中心。至於錦官城,其實是為了發展成都的紡織業。
西漢時,成都織錦業已極為繁榮,成為朝廷重要貢賦來源。為管理織錦生產與調撥,朝廷在成都專門設置 “錦官”,並在城西南築起 “錦官城”。
劉備入蜀之後,在劉平等人的推動下,進一步對成都進行了擴建。整體麵積,比之前大了大概三分之一。
錦官城雖然名字沒變,但是除了織棉生產之外,還有茶葉、漆器、琉璃、金銀器四個新的產業。
也就是說,如今成都的支柱產業,有五個。
並且依托著成都成熟的技術條件,產業蓬勃發展,還能夠輻射周邊,相關的配套產業,也發展的非常不錯。
每年產生的利益非常巨大。
“這五個產業,你算放出來?”
丞相班房,劉平的辦公室裏,劉備一臉意外的看著劉平。
劉平點點頭:“如今財政已經平穩,可以將這五個產業放出來一部分,跟那些世家做交換。”
“有什麽具體的想法嗎?”劉備點點頭,繼續問道。
“拿出來五成,跟他們談。”劉平講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他們介入的話,咱們的成本其實是降低的。”
“某跟荀彧等人做過測算,整體稅收不會有太多的下降。”
“這樣也好,你打算先跟哪幾家談?”劉備又問道。
兩人正在商量的,是拿這五個產業的利益,跟世家做交換的。那個建議世家出去建國的政策,一直推行的不太順利,都在觀望,等著看王淦那邊的日後的情況。
但是,世家這個事兒還是要先解決。
劉平就想到拿目前這幾個非常賺錢的產業,跟世家做交換。
產業本身在誰手裏並不重要,反正最終收益都是劉備勢力內部的。讓世家多掙點錢,也沒什麽,隻要世家能把土地和人口交出來就行了。
“成都這幾個世家肯定要談的,涼州那邊也要有。目前計劃,先談十家出來。”劉平回了劉備的問題。
“也好。”劉備對劉平的決定沒啥意見。
“先談張家。”劉平又說道:“張家兩兄弟對大兄你忠心耿耿,倒是好談一些。”
倒不是劉平避重就輕,而是想先打開一個缺口。一但跟張家談妥了,有了張家打樣,其他的世家就更好談一些。
劉備想了一下說道:“需要某出麵嗎?”
劉平搖搖頭:“這事兒您不用出麵,就算談崩了,您也可以從中斡旋。”
“好,那你打算合適跟張家談?”劉備又問道。
“就這一兩日。”劉平給劉備續了茶水,繼續說道:“張家本就做著絲綢的買賣,而且跟衙門也有合作。這兩天戶部那邊會跟他們談明年的合作問題,某跟戶部知會過了,到時候會喊著張家兄弟,直接來某這兒談。”
“具體的某就不問了,你肯定能處理好,但是某有一個要求。”劉備喝了一口茶,笑著說道,
看到劉備一臉笑容,劉平有些好奇:“什麽要求?”
“給糜家留一點。”劉備說的大大方方的,劉平甚至都沒覺得劉備是在給自己小孩兒舅要好處。
“可以。”劉平直接答應下來。
這倒是讓劉備感到意外了。其實他就是說說試試的,兩人相處這麽多年了。他很清楚,劉平在正事兒上是極為有原則,
既然說了是拿出來給世家交換利益的,那就不可能用在他處。
但,劉平同意了,沒有任何猶豫的同意了。
“某也有一個問題,這是您自己想給糜家爭取的還是?”劉平直接問道。
劉備被問的有些懵回道:“這不是為了阿鬥嘛,主要是想給阿鬥置辦點兒體己的產業。這事兒也知會過糜家兄弟了,他們都同意的。”
他們肯定同意啊,現在劉封基本上沒機會了,劉禪隻要不出問題後麵肯定是要接班的。
別說劉備主動給劉禪置辦產業了,就算劉備啥也不做,他們糜家也會給劉禪想辦法的。
“原來如此。”劉平點點頭,
劉備反而好奇了,問道:“某還以為你會反對的呢?”
劉平笑了笑:“某為什麽反對?阿鬥可是我侄子。”
劉備聞言哈哈哈大笑起來。
劉平跟著笑。
其實劉平不反對的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增強劉禪的實力。劉封那邊劉平等人已經放棄了。雖然劉封還經常給劉平寫信。
但這沒有用,政治鬥爭和個人情感,劉平還是分的清楚的,
就算劉備不說,劉平也會想辦法提高劉禪的影響力。眼下不管劉備是故意為之還隻是因為單純的喜愛在劉平看來都無所謂。
先把劉禪的實力給抬起來再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丞相府議事廳內。
張鬆正在跟荀悅抱怨著:“這種場合喊某過來不合適吧?而且今年怎麽還需要丞相出麵啊?什麽情況?”
荀悅麵帶微笑的看著張鬆,道:“待會兒你自己問丞相不就行了?今年你們家派誰來的?”
“一個表兄弟。”張鬆回道:“每年不都是他嗎?總不能張家人自己來吧?這種生意上的事兒,都是他們在做。”
世家向來如此,耕讀都是本家人,但也不會一點兒不做生意,做生意就找外姓人。
張家就是如此,張家的生意就交給了外姓人。比方說他的表兄弟,妻族甚至是小妾的兄弟等。
負責絲綢業務的,是張鬆的一個表哥。關係不算太近,姓王,名叫王欣。
張家的絲綢做的非常不錯,不論是產業規模還是質量都是上上之選。而且在劉平的推動下,張家是第一個開始嚐試建立工廠,定製統一生產標準的。
隻不過效果一般,張鬆一直覺得是自己沒搞懂工廠該怎麽搞,也想過直接去問劉平。但是自從加入劉備勢力以後,哪還有時間啊。
“你說的倒也對。”荀悅能理解張鬆的說法:“今天過來這邊,就是要談你們家那個絲綢生意的事兒。”
“丞相打算把絲綢跟鹽鐵酒一樣收回官營了?”張鬆第一反應就是這個。
荀悅搖搖頭,笑著說道:“你想什麽呢?不是這個,對你們來說是好事兒。”
“好事兒?”張鬆來了興趣:“說說看說說看。”
“這可不能說,一會兒丞相來了以後,自會告訴你的。”荀悅打起了啞迷。
兩人說話的時候,劉平正在聽諸葛亮的匯報:“張家目前所擁有的耕地一共有二百餘頃,至於藏匿的人口這個沒法統計,但是這麽多耕地,需要的佃農不會少的。”
諸葛亮繼續說道:“除了耕地之外,張家涉足的產業也好多,其中規模最大的便是絲綢。每年大概有五千萬錢的收入。”
“這麽多?”劉平有些意外了。
“不都是現錢。”諸葛亮解釋了一句。
劉平點頭:“好,某清楚了,他們人都到嗎?”
“已經到了。”
“隨某同去。”
議事廳,劉平進來的時候就看到荀悅和張鬆兩個人正在跟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交代著什麽。一旁的諸葛亮小聲介紹著,這人名叫王欣,是張家絲綢行業的負責人。
“丞相。”眾人見禮。
劉平擺擺手,示意眾人坐下。
各自落座以後,劉平開口說道:“這一次之所以把諸位喊到這裏,其實就是有件事跟諸位聊聊。”
“如今成都的絲綢生意,大家也都清楚了,某就不多說了。喊你們過來,是想問一下,你們張家有沒有興趣進一步擴大絲綢生意。”
“嗯?”張鬆愣了一下,隨後問道:“丞相此言何意?”
“字麵意思,別緊張。”劉平擺擺手道:“某打算讓出來兩成官營的份額給你們,你們要嗎?”
官營的絲綢規模,兩成份額幾乎就是張家絲綢規模的四五倍了。當然規模歸規模盈利是盈利,可是這足夠吸引人了。
王欣幾乎瞬間就激動了。如果不是他做不了主,他立刻就想答應下來。
一旁的張鬆也知道著其中利益巨大。家裏的絲綢生意有多掙錢他也是清楚的。
但是心動歸心動,張鬆卻也清楚,劉平能拿出來這麽大的利益,那他要的東西肯定就更多。
“不知道丞相有什麽需要張家做的呢?”張鬆開口問道。
劉平也不兜圈子直接說道:“耕地,人口。”
聽到這四個字,王欣都不激動了。叫他都很清楚,土地和那些佃農對一個大家族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張鬆的反應卻很平靜。事實上劉平在說要給兩成絲綢官營的時候,張鬆就在猜劉平要什麽。
而且很快就猜了個大概出來。劉平所求的東西就是土地和人口。
按照劉平的說法,土地是如今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人是目前最大的生產力,隻有兩者相結合國家才能穩定,社會才能發展。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