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新部門
字數:6359 加入書籤
見荀封不爭,楊永又不在中樞,因此劉備就沒那麽猶豫了。
至於劉德然,劉備打算讓他繼續在大後方訓練新兵和軍屯工作。
準確的說,劉備打算麾下士兵做分類。
目前整個劉備勢力一共有士兵二十七萬餘,這裏麵包括新兵包括所有郡兵。
除掉郡兵之外,分為了四個大部分。長安上庸一線,趙雲麾下,永州水師和朝廷直轄的,也就是劉備親自率領的。
兵力方麵,長安上庸一線最多,有十來萬人,其次是趙雲那,有五萬。永州水水師三萬。
這加起來就是十八萬多。
劉備直接率領的,包括劉德然的新軍一萬人,成都守軍一萬人,禁衛軍三千人,
剩下的就都是各地郡兵了。
劉備計劃做一些調整。具體來說就是把士兵進一步分類。
二十七萬的規模裏麵,郡兵可以縮減一半,尤其是不在前線,不在邊境的郡,沒必要保留這麽大規模的郡兵。
這些郡兵可以拿錢走人,或者加入軍屯。
因為這是劉備調整中的重點。
不算郡兵,剩下的二十多萬人馬裏,有接近七八萬人其實都是屯田兵,雖然也參與訓練,戰時也上現場,但基本上都是打輔助。
更多的時候,他們做的事兒其實是生產。
也別覺得這很誇張。這年頭想養活這麽多士兵實在是太難了。如果這二十多萬人都是脫產的職業軍人。
那劉備沒必要發展了,因為能養活接近三十萬脫產的職業軍人,那就意味著劉備僅靠如今的基本盤就達到了靈帝時全國的經濟水平。
完全可以橫推了。
但現實是達不到。
這不是能力問題,這是接近五千萬人口和七億畝耕地的體量優勢。
想一想後來坐擁整個北方的曹操,在赤壁之戰的時候,一共就八萬人,詐稱二十萬。
他不想真的帶二十萬嗎?他不能,根本養不起。
此時的北方可是大漢精華所在仍是如此。
劉平也是來了大漢才知道,穿越前他看的那些三國小說裏,動不動主角就能搞出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士兵,是放了一顆多大的衛星。
說回劉備的打算。
他打算把所有屯田兵統一管理,設立專門的部門,將軍屯,新兵訓練,糧草運輸,支援建設等都交給這個部門來執行。
而他選定的一把手就是劉德然。
“按照文若說的來。”劉備確定了趙雲的地位,也是從這一刻開始,趙雲進入了核心高層圈子“讓子龍回來一趟。”
後半句是對荀彧說的。
荀彧拱手應下來。
說完了這個事兒,劉備又開口說道“孤打算成立一個新的衙門……”
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眾人。說完以後,喝了一口茶水,等眾人的建議。
這事兒,劉平不打算發表意見,還是習慣性的不摻和軍隊的事兒。
而且這事兒,很明顯就是劉備給劉德然準備的。
但是劉平卻看了關羽和荀封兩人,一人一眼,看看他們的反應。
因為劉備要組建的這個新衙門,其實是把兵部和都督府的部分權力給拆了出來,重新組合出來的。
說到底還是損害了這兩個部門的利益。
好在兩人都沒什麽太大的反應,隻是一開始有些驚訝,隨後就都低頭沉思起來。
大概有盞茶功夫,荀封開口說道“統一管理屯田兵也是可以的,臣沒有意見。”
“同意!”關羽也點點頭。
其實就目前來看,一眾老兄弟中關羽其實最委屈的。雖然是最高軍事長官,但關羽並沒有直轄的軍隊。
也不能說沒有,現在掛在劉備名下的水師,算是關羽的直屬部隊的了,但名義上還是劉備的。
但關羽又是最配合的,不管是劉平的政策,還是劉備的要求,隻要有利於劉備的發展,關羽都是無條件支持。
讓打仗,就南下去打仗。
讓發展,就配合劉平安撫落隊的請戰情緒。
現在劉備要分化都督府的權力,他也是支持。
一張撲克臉雖然沒什麽情緒變化,但是劉平和劉備都清楚,如今劉備能有如此大好局麵。這位的功勞,僅次於劉平。
見兩人都同意,劉備笑了起來道“今年來不及了,明年開春就組建新衙門,正好能趕上春耕。”
劉平心裏笑了笑,這是故意給劉德然新官上任送功勞呢。不管怎麽說,春耕搞的好,都是此時最大的功勞了。
劉備對劉德然還是愛的深沉啊。
或者說,劉備一向如此。這也是他作為大漢魅魔的最大原因。
“那這新衙門有哪些人?品級如何?”劉平問了一句。
都說到了這一步,劉平該給劉備遞話了。不然劉備沒法絲滑的將劉德然提上來。
“還是德安懂我啊。”
劉備心裏給劉平點了個讚,然後說道“新部門與六部規格一樣吧,至於部門名稱還有主要的人員,你們有什麽想法?”
“名字暫且不說,既然級別跟六部一樣,那主官就是從二品了。”劉平開口說道“符合條件的就那麽幾個,要麽六部尚書裏選。要麽就從各部侍郎,以及都督府的幾位指揮同知裏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荀封聽到劉平這麽明顯的暗示,也知道該推誰了,而且看樣子劉平也支持那人上位。
“畢竟是軍事,臣以為從幾位指揮同知裏選比較合適。”
“德然吧。”關羽直接說道“德然功績,能力,資曆都足夠。”
劉備點頭道“那就德然,還需要給他至少兩個侍郎官。”
“德安,從你班房裏借兩個人用?”
劉備笑著對劉平說道。
劉平聽了以後點點頭道“不知道大王想用誰?不知道誰能得大王青睞。”
“武都人董川,長安人王優。”
劉備顯然早有考量,立刻吐出來兩個名字。
董川自是不必多說,這幾年下來已經曆練出來,內政長才,但說內政能力,不比荀彧差多少。
到了明年,董川也快三十了,更進一步,獨當一麵肯定是沒問題的。
至於王優,這個人不算突出。他是成都第一次科舉考出來的。但當時隻是舉人,並沒有進丞相班房,而是被送到了兵部當差。
興平四年,才被調到丞相班房,專門負責都督府、六部和丞相班房的協調工作。
能力出眾,但是這個人有個特點,那就是文章寫的太一般了。跟他比,劉平都算是文采斐然。
而且王優今年快五十歲了,平日裏就是在班房裏做事兒,劉平跟他也沒什麽私交。
不像跟諸葛亮,司馬懿等五人那樣熟絡。
很明顯這兩個人應該都是荀彧推薦給劉備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劉備這個想法跟荀彧和李儒提前通過氣,在人選上,荀彧推薦了這兩個人。
相較於劉平,荀彧對他們更熟悉。
董川長於組織管理且精通農事,王優強在指揮調度且善於交際。
兩個人的優勢正好可以很好的完成新衙門的工作。
而且就算萬一需要他們上戰場也沒事兒。
董川剛毅有膽色且果決,王優謹慎而多疑善謀略。
配上徐榮和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劉德然,真打起來,戰鬥力絕對有保障。
“王優自然是沒問題,董川的話……”劉平有些猶豫,現在的五人小團隊其實都是劉平給諸葛亮準備的。
拿走哪一個他都心疼。
“董川還是比較時候德然的。”劉備補了一句。
劉平聽了笑了笑道“屬下知道了。”
“那就這麽定了。”劉備拍板。
“那丞相班房居中協調,都督府為主,兵部和吏部配合。”
劉平接了一句。
“準!”
從漢王宮出來,劉平知道接下來又得忙一段時間了。好在這事兒具體奔走協調的人是司馬懿。
天越來越冷了,也不知道末年有沒有小冰河期,但是從感覺上,這幾年的溫度一直在下降,降水量也在逐年減少。
這讓劉平有些不好的預感,總感覺再這樣下去,恐怕就要有旱情了。
但天災這事兒,人力難為,隻能早做準備。
搓了搓手,劉平朝著自己班房的位置去。
半道上卻遇到了劉琦。
劉琦最近在成都過得很快樂,事情好做且有成就感,董川又不藏私把他當弟子一樣教他做事兒。
最關鍵的是沒有了蔡氏百般刁難,整個人都舒坦了許多。
唯一遺憾的就是,那個一路跟自己來的護衛,最終還是被劉德然給忽悠走了,據說在城外陪劉德然訓練新兵呢。
當然這也沒什麽,在這裏劉琦久違的找到了人生價值。當他第一次在田間地頭,聽到老百姓們樸實的感謝時,整個人都找到了人生目標。
就像董川說的那樣,人隻要為了理想而奮鬥,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董川說這是聽丞相說的。
“琦弟,這是要出去?”
劉琦不知道想什麽,低著頭沒看到劉平。
劉平主動打了招呼。
劉琦被嚇了一跳,抬頭看到是劉平以後,忙道“德安哥哥,噢不,丞相……”
“都是自家兄弟,想什麽呢這麽入神?”
劉琦有些尷尬,回道“沒什麽。就是剛才有人來通報,說是家裏來人了,某去看看,就在班房對麵的茶攤。”
“哦?”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