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真臘歸附

字數:5970   加入書籤

A+A-


    “所以,以目前的情況來說,想要對產業進行升級,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技術儲備不足。”
    就在呂布發飆的時候,宋瑜正在跟劉平訴苦。
    “您說的那個工廠模式,吾等也研究了。從生產上來說,的確是非常有效。但這裏麵有幾個問題。”
    宋瑜說著話,看了一眼張鬆:“工部和戶部研究了一下,興建工廠,培養熟練工人這件事可以做,但不能大規模的推廣。”
    “第一個問題是,原材料供應。”
    “如果建工廠的話,那以工廠的生產效率,目前的原材料供應量肯定出問題的。每年的原材料產量隻夠工廠開工半年的。”
    “第二個問題,像是絲綢、琉璃這種的,價格都比較高,就算生產出來了,也很難賣出去,其實沒必要。就目前的產量來說,足夠支撐吾等的財政。”
    “第三個問題,就是技術儲備的問題.....”
    劉平這個時候打斷了宋瑜,道:“你的意思某也明白。”
    說白了,眼下劉平想要搞工廠,能搞嗎?其實是可以的。就算沒有設備和技術的支持,但隻要形成規模化生產,那麽成本也是會被拉低的。
    而且現在劉備集團的技術儲備,並不像宋瑜說的那樣,支撐不起來。至少紡織業上,是可以支撐的。
    新式紡織機加上蒸汽機再加上一個熟練的女工。
    這生產效率直接就拔起來了。
    不過原材料供應的確是個問題,畢竟眼下耕地還是以種糧食為主。就算有規劃經濟作物,但也不會太多。
    還有就是,一旦進入工廠模式。按照現在的消費力來說,產能過剩是會必然出現的。
    在東漢末年,想到產能過剩這個詞,劉平還是莫名的覺得有些有趣。
    “某並不是說,讓你們按照某之前跟你們說的那樣,以技術為基地建立工廠,而是在管理模式上。”劉平笑著對宋瑜說道。
    “說簡單點,就是將這些熟練工匠組織起來,統一管理,統一生產。原材料和售賣都由工廠負責,工匠們就跟吾等坐班一樣,到點上班到點下班就行。每月給一個保底的月俸,然後每製作一件產品,再給獎勵。”
    “也就是說,工匠獲得的是底薪加提成。”
    “底薪?提成?”張鬆有些好奇,這幾個字他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讓他有些發懵。
    劉平見狀就大概解釋了一下。
    聽明白之後,作為戶部的高官,張鬆立刻有了一個想法:“那為什麽吾等不能采取這種方式給百官發放俸祿呢?”
    “做官哪有提成?”宋瑜覺得張鬆想得有些奇怪。
    劉平笑了笑道:“這個就不用用在吾等身上了,不合適的。”
    “總覺得這是一個省錢的好辦法。”張鬆摸著下巴說道。
    “先說工廠的事情吧。”宋瑜將話題拉了回來:“這件事你們戶部有什麽建議?”
    “原則上戶部是同意的。”張鬆打起了官腔。
    原則上同意,實際上就不同意唄。
    “但是。”果然,張鬆話鋒一轉道:“工廠建設的成本,工匠的管理成本等等這些都得先核算出來。”
    “多大的工廠,多少工匠,能產出多少這都要算明白,沒算明白的話,還是不要輕易建設的好。”
    劉平算是明白了,這兩位是不同意建立工廠的。
    “那這件事就再等等。”劉平倒是沒什麽執念,畢竟是未來五年的規劃,肯定是每一個點都要拿出來討論的。
    哪些能用,哪些不行,不是劉平一個人說的算的。
    畢竟一人計短。
    “說起來,今年各部門都要給前五年做個總結,你們工部和戶部準備的如何了?”劉平主動聊起了閑天。
    聽到這個問題,張鬆和宋瑜臉上都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還在整理卷宗,做數據。”張鬆揉了揉眉心:“好在之前每年都有總結,可以拿過來整合一下,不然的話某覺得都整理不過來。”
    那邊的宋瑜也點點頭:“前五年,工部主要就幹了兩件事,基建和技術突破。技術突破這一點好說,但是基建這個,也是比較費時費力的,尤其是各地修路,每天都有新的進度傳來。”
    “有準備就行。”劉平笑了起來:“你們兩位的報告,可是吾等了解目前整個勢力範圍內真實情況的基石,一定要做好了。”
    “丞相放心便是。”
    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他們兩個都很清楚,下一個五年計劃的時候,他們會再進一步,真正坐穩尚書的位置。至於後續如何,就要看未來五年的工作成果了。
    做得好了,肯定是能再進一步的。
    什麽叫再進一步呢?就像荀封那樣,劉備他們開小會的時候,會喊著荀封。但是不會喊著他們兩個。
    隻有能進入劉備開小會的那個房間的官員,才是整個劉備勢力真正的巨頭。
    這些人都有誰呢?
    在成都這邊的,有劉平、關羽、劉德然、荀封、劉元起。在外的,還有張飛、楊永兩人。除此之外,還有類似荀彧、李秀這樣的,雖然沒有什麽實權,但也能參與進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些人之下,就是六部尚書、侍郎們了。
    兩人離開之後,馬良匆匆而來,遞了一個條子給劉平。
    劉平接過來看了一下,蠟封還在,顯然這消息保密級別很高,哪怕是馬良也不能看。
    手指用力,將蠟封捏碎,劉平打開看了一眼。
    “嗯?”劉平嗯了一聲。
    隨後他看向馬良,道:“某要去大王那裏一趟,讓董川、張既他們先處理政務。”
    “喏!”
    劉平點點頭,起身離開。
    到漢王宮門口的時候,他遇到了關羽,以及匆匆趕來的荀封。三人見麵之後,互相點頭,稍微寒暄了兩句,直接進入王宮。
    來到劉備的書房,三人落座。然後李秀和荀彧兩個人也走了進來,坐到了末尾。
    兩人剛剛落座,劉備就走了進來。
    “見過大王。”
    眾人見禮。
    劉備擺擺手:“說正事兒,消息你們都接到了,怎麽辦?”
    關羽當先開口道:“接受!”
    劉平也點點頭:“這是好事兒。”
    就在半月前,扶南國的屬國,地處扶南國北方的真臘,帶領周邊大小部落,向諸葛瑾送上了降表,想要歸降,撤國號,立郡縣。
    諸葛瑾和趙雲兩人不敢擅專,確定了消息準確之後,派人把消息回傳。
    “扶南國恐會有不滿。”荀封皺眉說道:“吾等若是做好了跟扶南國開戰的準備的話,那就可以接受。”
    “扶南國應該會有意見,但開戰的可能性不大。”荀彧接過話,道:“按照他子瑜傳回來的消息來看,真臘加上周邊的部落,大概有近百萬人口。吾等若是吃下來,那南海諸國將永遠在吾等兵鋒之下。”
    荀彧之所以這麽說,主要還是烏戈郡的地理位置導致的。烏戈郡雖然麵積不小,人口也就四十多萬,但其實烏戈郡是在山地上的,資源有限。
    如今的烏戈郡,糧食供應上還需要越嶲郡和永昌郡支援。
    但是真臘就不一樣了,那地方有一塊平原,適合耕種,且一年三熟。以大漢的生產力,占了那塊地方,養活一兩百萬人沒問題的。
    這也是劉平和關羽同意接受真臘的原因。
    接受了真臘唯一的壞處就是得罪扶南國,但是好處可就太多了。至於得罪扶南國?
    那有什麽?
    去烏戈郡問問趙雲,他怕不怕,他在不在意?
    “那就接受?”劉備又確認了一下。
    “接受。”劉平拍板,道:“真臘跟烏戈郡接壤,可以調整規劃,將真臘的部分領土,並入到烏戈郡。剩下的地方,建立新郡。”
    “真臘王室可以來成都,新建的郡叫安南郡即可。”
    內附的真臘國跟被打下來的烏戈國不一樣。不可能再用真臘這個名字,但是可以保留一個真臘縣,讓真臘王室心裏好受一些。
    “這樣的話,烏戈郡、安南郡,一共就有了一百五十多萬人口。”荀彧這個時候建議道:“子龍將軍那邊,可以調整一下。以子龍將軍為主,建立南海都護府。品級,也上調一下。”
    “以烏戈郡為中心,統管烏戈郡、越嶲郡、安南郡、永昌郡四郡軍政。”
    這也就意味著,趙雲將在權力和地位上跟張飛一樣,隻比關羽低半級了。
    劉備有些猶豫。
    倒不是不願意給趙雲這麽大的權力。主要是在趙雲之前,還有楊永、還有劉德然、還有荀封這種老人呢。
    事實上,按照功績來說,楊永和荀封兩個人都適合再進一步。
    劉備也是個念舊的。而且楊永、荀封的能力也足夠。
    甚至從能力上來說,楊永和荀封更適合接替趙雲,做這個南海都護府的一把手。
    看到劉備的猶豫,荀封也知道他在猶豫什麽,便開口說道:“某也認為,文若的想法是好的。子龍將軍對南邊也比較熟悉,有他坐鎮,日後不管是繼續南下,還是守備地方,都極為合適。”
    其實荀封也有意去地方,但是他也清楚,以目前的情況來說,趙雲比他更合適。
    劉備是通盤考慮軍政兩方麵,所以才會覺得楊永、荀封更合適。但從南海諸國麵臨的情況來說,軍事能力更重要。
    荀封自問也能帶兵打仗,至少在麵對南海諸國的時候肯定是有自信的。
    但肯定是不如趙雲。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