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
字數:5477 加入書籤
春天到底還是人模狗樣的來了。在涼州的時候還有倒春寒呢,成都這裏確實沒有,春天說來就來。當然也不盡然就是直接暖和了,推開門,依舊覺得出冷。
但是這冷的已經不像之前那樣了。之前的冷,像是刀子一樣直接紮入皮膚,滲透到骨髓裏的冷,現在就好一些,溫柔的在皮膚上蹭一蹭,而且不像渣男那樣,隻是嘴上說一說。
天還沒有大亮,就能聽到一些鳥叫,劉平分不清是什麽鳥類的聲音,隻覺得吵鬧。
他打了一個哈欠,深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來,想讓腦袋清醒一些。他現在整個腦袋都昏昏沉沉的,昨天喝的酒仿佛沒有到胃裏麵,而是直接進入了腦袋中,擠壓著腦組織的生存空間。
“德安,醒了?”張飛的聲音傳來,隨著傳來的還有淡淡的酒味。
順著聲音看過去,就看到張飛正在喝早酒。
“昨晚宿醉,今天若是想要舒服一點,就必須要喝早酒,少喝一點有助於醒酒。”張飛一本正經的說著。
劉平不理解,也不願意采用他的方法,而是揉著眉心說道:“你說的都對,但是某還是洗把臉就好。”
昨夜他們都留在了趙雲家裏,今天一大早還得去接新娘子。也是因為要接新娘子,所以劉平今天才能醒過來,不然的話昨天就得直接喝死在酒桌上。
“子龍的大婚,你少喝點,別誤了事兒。”洗臉的時候,劉平又提醒了一句。
建安二年元月十六,趙雲大婚。
他成婚之後,整個劉備集團開始高速運轉起來。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刑部進行了大換血。
刑部侍郎李參,被調到了涼州,去了敦煌做太守。另一位侍郎王累,則被調到了安南郡做太守。
如今的刑部,由劉平暫兼任刑部侍郎,從員外郎裏提拔了兩個人,做刑部侍郎。分別是張謙、於適。
這兩個人一個是益州南部建寧郡人,一個是涼州武都郡人。
張謙是留侯後人,不過是旁支,但是家裏出過兩千石的高官,精於刑法,於適則是董川的同窗。他們兩人跟董川也是同一屆的科舉生,當年的三十人之一,在丞相班房曆練了兩年之後,轉到刑部,做起了員外郎。
張謙今年已經四十歲,於適年輕一些,隻有三十五歲。兩個人的年齡正好合適,再等幾年,張謙可以接手刑部,等張謙下去了,於適能續上。也就是說,至少未來十到十五年,刑部不會出現人才斷層。
之所以將李參和王累調走,主要還是簡雍那邊調查出了結果。但是這個結果,怎麽說呢,嚴重也不嚴重。
一切都是因為一些官場陋習。
說白了就是個貪汙的問題,而之所以牽扯到張劉氏也很簡單,張劉氏的丈夫這個貪汙問題中關鍵的一環。
此處暫且按下不表,後續會有解釋。
除了刑部之外,後勤部也搞了出來。後勤部尚書劉德然,侍郎董川、王優、荀彧三人。後勤部的衙門並不在成都城內,而是在劉德然之前的新兵大營。
現在已經是軍寨了。
五年計劃總結結束之後,各個部門還要把未來五年計劃給報上來,劉平這邊收集統計之後,還要做出總結歸納,然後根據目標作出調整。
這樣一步完成之後,還要給各郡下達具體的內政指標,總之接下來的一個月,工作都是繁瑣且枯燥的。
尤其是在沒有了董川和荀彧兩員大將之後。
“今年的首要工作是科舉。”諸葛亮捧著一個本子,提醒道:“目前禮部、吏部和翰林院已經在研究今年的科舉了。今年也是最後一年直接在成都開啟會試。”
“今年仍舊是明經科、進士科和武科三科,雜科還是沒有大規模考試的條件,禮部那邊的意思是,可以直接從三所大學裏招募工科畢業生進入衙門。”
“目前三所大學的工科畢業生一共有一百四十七人,但基本上都是醫科的。”
聽到諸葛亮的話之後,劉平點點頭,他又想起來那個用死人研究醫學的想法了,不過眼下還不是時候。
“還是跟往年一樣,丞相班房要前三十名,剩下的送到各部門聽候差遣。”劉平道。
諸葛亮頷首,又道:“吏部那邊的意思是,前三甲可以直接獲得七品的官銜,進士出身正八品,同進士出身從八品。”
這裏的官銜就僅僅是待遇問題,不牽扯到具體的職責和權力。按照劉備集團目前的待遇。
官員的俸祿包含品級待遇、職務津貼、住房津貼和其他津貼三個部分。
首先是品級待遇。
從九品每月是400錢,正九品每月600錢。
從八品每月是800錢,正八品每月是1000錢。
從七品每月是1200錢,正七品每月是1400錢。
以此類推,每提高一個品級,基本俸祿就漲四百錢,正品級就再加二百錢。
按照這個梯度,各部尚書作為從二品,每月到手的基本俸祿就是,三千二百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之後就是職務津貼,也就是說有實際的差遣之後,會額外有一份收入。這份收入基本上是以糧食布匹的形式發放的。
還拿尚書為例,尚書作為真正高層,每個月可以領一百石糧食。這其實是收入的大頭,每年還會有布匹,這個不是額定數字,主要看劉備想給多少,但是不管多少每年都會給,最低不會少於五匹布。
有時候還會給絲綢、琉璃這些奢侈品。
再之後就是住房補貼,根據品級,自從九品的每月一百錢開始,每升一級住房補貼加一百。
其他補貼則非常規的,比方說天非常冷就會碳補,溫度非常高就會有冰補。各不相同,還是全看劉備心情。
從官員收入上來說,劉備實力的這些官員們,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收入很高。從銅錢方麵來說,可以算作兩千石的各部尚書、太守,拿到手的銅錢,比大漢同級別的官員要少大概三分之一。
但是成都的銅錢購買力更強,這一部分其實不算少了,甚至從購買力來計算的話,劉備集團的官員們可比其他地方工資高多了,隻不過看著不多。
糧食方麵,劉備集團就大方了不少,是大漢其他地方同級別官員的一點五倍。
當然了,出來當官的,除了董川這種鐵窮鬼之外,大多數人都不靠俸祿吃飯的,不然的話早就餓死了。
吏部給出的這一份給新科進士定品級發放俸祿的做法,其實就是表明立場,支持劉平給農家子更多機會的施政理念。
因為真的需要這一份基本工資的,隻有這些農家出身的進士。
劉平自然也不會拒絕。事實上,在成都生活的話,四百錢是一個生死線,一個月沒有四百錢的收入,那就要在成都挨餓。要是有了四百錢的收入,那基本上可以吃飽了。
如果想要體麵一些,穿的也還行,還有住的地方,再有一點社交活動,那每個月的收入不能低於一千錢。
吏部的建議剛剛好卡在了這個線上,哪怕是同進士出身,每月也能拿到八百錢,隻要稍微再幹點別的,就可以讓人在成都體麵的站穩腳跟。
這其中的分寸拿捏,讓劉平很是滿意。
“吏部這個想法是可行的,你寫出來,某用印就行。”劉平笑著對諸葛亮說道。
“喏!”
諸葛亮翻開下一頁繼續說道:“水師那邊的所有建設任務已經完成,工部那邊想問,接下來是研究海船,還是研究蒸汽船。”
“這事兒宋瑜或者田行怎麽沒來班房直接麵談?”劉平問了一句,同時覺得奇怪,這麽重要的事情,肯定是要麵談的啊。
諸葛亮解釋道:“田行去了江州,要驗收所有的船隻。宋瑜則去了後勤部那邊,後勤部從商業司訂了三十台水力磨麵機,二十個風車磨麵機。”
“所以先詢問您的意見,等他們回來之後,會跟您詳談。”
劉平沉吟了一下道:“研究蒸汽船吧,這東西是劃時代的。這玩意研究出來之後,如今的所有船隻都要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好,某會記錄下來,發給工部那邊。”
諸葛亮再翻一頁.....
兩人在一件一件的過政務的時候。
荊州南部,武陵郡。
劉琦已經在武陵郡站穩腳跟,有黃忠、李儒、甘寧、胡軫等人的幫助,整個武陵郡沒有任何有效的抵抗,就完全臣服。
包括山溝溝裏的山越人也是一樣。
在穩定了局勢之後,劉琦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春耕。這事兒劉琦自己本身就有經驗,還有胡軫這種參與過軍屯的人幫忙。
整個武陵郡的春耕以極快速度進行著。
尤其是在得到了劉備勢力的幫助之後,各種農具、糧種都是足夠的。劉琦這麽給力,當地的百姓幾乎在幾個月的時間裏,就認可了劉琦。
李儒見武陵郡的情況比預想中的還要好,便動了心思,開始實施來之前就商量好的荊南四郡的計劃。
如今荊南四郡名義上還是受劉表統治的,但是劉表對荊南四郡的統治力很弱,四郡獨立性很高。
這個情況下,就給了李儒可操作的空間。
而幸運的是,李儒最擅長的就是在這種局麵中找到破局的辦法,然後搞搞破壞。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