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五年總結終
字數:5773 加入書籤
“水利設施方麵,目前在涼州、長安的主要流域都已經完成了部分水力設置。包括堤壩、閘口、水庫、新河道等。”
宋瑜繼續說道:“目前計劃,以黃河和長江為主,用水路連接南北。”
劉平聽到這裏眉頭一挑:“什麽意思?”
“工部計劃打通長安到成都的水路。”宋瑜一臉振奮的說道。
劉平聽了卻有些繃不住了。
“這能行嗎?”劉平發出了疑問。
其他人也是一臉驚訝的看著宋瑜。
宋瑜頷首,道:“是可行的,我買你的計劃是這樣的.....”
他開始說工部那邊的路線規劃,劉平聽完了之後,覺得有道理,但是又覺得這完全沒必要,這不是東部,水網密布,水資源豐沛,可以這樣搞。
從長安到成都,挖河道倒是沒問題,就是耗時耗力罷了,但是挖通之後,有足夠的水資源支撐這條航道通航嗎?
宋瑜規劃的路線是這樣的。
從長安出發,可先連接渭河。
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在長安附近水域寬闊且水流相對平穩,便於運河起點的建設和船隻通行。沿著渭河南岸地勢相對平緩的區域,向西南方向開鑿。
途中需經過寶雞等地,寶雞周邊山地較多,開鑿時需巧妙利用山穀地形,減少工程量。
離開寶雞後,朝著漢中方向前進。漢中盆地是重要的農業產區,連接此地能促進物資交流。抵達漢中後,可借助漢水的支流,比如褒河,通過拓寬和疏浚褒河河道,使其與新開鑿的運河段相連。這樣就能利用漢水的航道優勢,順著漢水向西南航行。
從漢水進入嘉陵江,這一段主要是對現有河道進行整治,清除礁石、淺灘等阻礙,保障船隻通航。
嘉陵江一路南下,最終抵達成都附近。通過在合適的位置開鑿連接河道,使嘉陵江與成都周邊水係貫通,完成從長安到成都的運河線路。
聽起來很合理,但是其中的難度太大了。
按照宋瑜的估計,在如今的技術條件下,在火藥的幫助下,想要完成這麽大的工程,以現在劉備勢力能夠調動的人手,這條航道想要開鑿完成,工期大概要十年。
如果再遇上天災人禍,恐怕十五年都不一定能夠成功。
有這個功夫,不如統一天下之後,嚐試開鑿京杭大運河了,還不用擔心水資源的問題。
但是劉平不知道的是,京杭大運河的開鑿也是建立在黃河改道的基礎上的。
“好啊,這條航道好啊。”劉備卻覺得這航道不錯。
原因很簡單,他方便去長安了。
其實真要能保證水量的話,劉平也不會反對的,但是吧.....挖出來之後有用的可能性不大。能找到的最大好處就是沿線的經濟發展會提高,不管整條航道是否有用,但是沿線的水利工程肯定會完善。
航道航道,有來有回才能叫航道啊,按照規劃的路線,南下倒是很輕鬆,北上可就難了。
除非....
劉平忽然明白了,看樣子宋瑜和田行兩個人是覺得十來年的時間能夠搞出來蒸汽動力船。
一旁的荀悅這個時候開口說道:“某不懂技術上的事兒,某就想知道,開鑿這條長安到成都的航道,需要花費多少?”
這靈魂一問,讓宋瑜自信的表情變得開始尷尬起來。
“額,大概算了一下哈,大概需要八十億錢。”這還是少報了,宋瑜覺得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還會進一步下降的。
如果真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計算,整體修建出來的話,連工帶料、加上設備等等,合計大概要一百億到一百二十億錢。
這話一出,劉平直接搖頭:“相當於每年八億錢,批不了。”
“別看某,戶部也沒有餘錢。”荀悅直接探手。
一旁的張鬆也補充道:“人力也不夠啊,而且你別看戶部有盈餘,但這是五年才盈餘出來的,每年多八億,咱們直接赤字了。日子還過不過了?”
宋瑜摸了摸鼻子,道:“這條航道打通之後,好處多多啊,絕對不是八十億錢能夠比擬的。”
“道理某也懂啊。”張鬆擺爛:“但戶部就是沒錢,能有什麽辦法?”
“而且接下來是什麽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一旁的荀封也接口道:“正是求穩的時候,隨時都有可能跟東邊開戰,哪還能亂花錢。”
劉平這個時候開口道:“原則上,某是同意工部的方案的。但,不是現在。眼下最主要的,還是穩定持續的發展。工部可以將計劃分割,關鍵節點的水利設施可以先上。各地需要開挖的航道,可以先預留出地方。”
“後續什麽時候動工,怎麽施工,今天先不談。”
說到這裏,劉平敲了敲桌子,道:“工部,還有什麽要匯報的嗎?”
宋瑜連忙點頭,道:“還是農業相關的,是關於糧種的。這五年,在都督府的幫助下選育了優質的小麥和大豆種子,產量有了明顯的提高。除此之外,南海那邊,子龍將軍的幫助下,也選育出了優質的水稻稻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水稻稻種,畝產可以達到五石,且一年可以兩熟!”
最後一句話,讓在座的所有人都震驚的直接站了起來。畝產五石,一年兩熟,哪怕是輪作保養地力也無所謂啊。
至少兩年三熟,那一畝地兩年就能產量十五石,拉個平均就是每年畝產七石半!
這個產量真的能大規模種植的話,那以後白吉饃可以吃一個扔一個了。
宋瑜在詳細解釋了之後,劉平才明白,產量並沒有這麽誇張,每年畝產七石。因為那是精心照料的,真要大規模種植的話,不可能達到這個產量的。
按照宋瑜的估計,這種稻種可以在南海諸國和益州種植,每年平均畝產保底可以達到五石。
“那也完全可以了啊!”劉平興奮地說道:“畝產三百斤,這不是掏上了嗎?!”
“五石啊!”劉備也搓著手:“這必須大力推廣,這個事兒.....德安你主抓。”
“喏!”
宋瑜對此倒不意外,繼續說道:“其他的倒也沒啥,都是一些小發明,小創造,都列在最後了,各位可以看看,覺得有能用的就跟某說一聲。”
到此,六部的匯報都已經結束。
接下來,就是都督府的回合了。
......
劉平癱在床上,一動不動。
整個總結會,開了十七天,比預計的還要多兩天。總結會剛結束,他就回家癱著了,已經癱了一個晚上加一個上午。
蟲娘和皇甫黛君同時進來。
蟲娘走到床頭,將劉平的腦袋扶起來,讓他靠在自己浮誇的胸大肌上麵。皇甫黛君則給他喂著小米粥。
劉平享受著兩個人的服侍,宛若一個隻會張嘴吃飯的植物人一般。
吃完了飯,劉平本想繼續躺著呢,甚至還想讓蟲娘和皇甫黛君跟他一起躺著。但他沒機會了。
“還躺著呢?”皇甫黛君從他腰部將頭抬起來,將劉平藏在蟲娘胸大肌的臉拉出來,道:“子龍將軍要成親了,你不去幫忙嗎?”
“哎?”劉平愣了一下:“已經談好了嗎?是哪家的女子?”
“俞元李家的啊。”皇甫黛君說話的時候含含糊糊,吞吞吐吐的:“就是....那個....嘔....李恢...姐姐。”
蟲娘貼心的將皇甫黛君扶起來,道:“姐姐,讓我來吧。”
“好。”皇甫黛君爬到劉平跟前,胸大肌摩挲著劉平的鼻尖,道:“還以為你知道呢。”
“什麽時候?”劉平問道:“是那個跑去烏戈郡找子龍的女人啊?”
“就是她。”皇甫黛君說著話的功夫,也不忘用胸大肌給劉平喂飯:“說起來,這個女人好像有點克夫,大王其實是不太願意的。”
“那都是迷信。”劉平開口說道。
“呀~”皇甫黛君悶哼一聲:“咬到我了。”
“抱歉....”
“沒事兒,繼續就行,剛才有點突然,現在好多了。”皇甫黛君道:“晚上的時候,你肯定要去幫忙的,不要再躺著了,還要準備賀禮呢。”
“某準備著呢。”劉備道。
“又送你那幾本書啊?”
“這可是寶貝。”劉平道:“每一本都要表明去處的,就是為夫要送人,也得給大王打條子說明情況呢。”
皇甫黛君忽然抱緊了劉平的腦袋:“別說話了。”
“唔.....悶....”
晚上,劉平拿著三本書,一溜煙來到了趙雲在成都的宅邸。他到的時候,就看到張飛、關羽、簡雍三人已經在了,正在跟趙雲聊天。
“喲,你們都來了啊?”劉平笑著走了過去。
“德安,等等某。”
身後,傳來了劉德然的聲音。
劉平扭頭,就看到劉德然帶著幾個仆人,仆人抬著一個東西,上麵還蓋著紅布,看樣子應該是送給趙雲的新婚賀禮了。
那邊趙雲也迎了出來。
“丞相。”趙雲對著劉平拱手。
劉平擺擺手:“子龍幹嘛這麽客氣,這裏又不是衙門。”
“就是,德安也不在乎這些。”劉德然這個時候來到了門口,道:“子龍,猜猜某給你送的什麽好寶貝。”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