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漢王、魏公和吳侯

字數:4979   加入書籤

A+A-


    襄陽,這座飽經歲月滄桑的城池,此刻正被戰爭的陰霾所籠罩。
    曹操率領著大軍,將袁紹的勢力死死困在了襄陽城內。曹操此次的意圖極為明確,他根本沒有采用圍三缺一的策略,一心要把袁紹置於死地,哪怕為此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也在所不惜。
    “曹阿瞞!如此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袁紹在營帳之中,整個人處於一種極度憤怒的狀態。他已經多日未曾好好開口說話,一旦張嘴,便是對曹操的咒罵。連續多日被困,軍中士氣低落,局勢對他們極為不利,這讓袁紹心中的怒火幾乎要將他整個人吞噬。
    營帳內,眾人皆是憂心忡忡,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有人實在忍不住,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議,讓袁紹假意投降曹操,先躲過這一劫。然而,這話剛一出口,袁紹便怒目圓睜,當場下令將那人斬殺。“哼,我袁紹怎會向那曹阿瞞屈膝投降!”
    “主公,萬萬不可在此時意誌消沉。吾等還未走到絕境,你如此作態,豈不是動搖軍心?” 田豐,這位性格剛直的謀士,實在看不下去袁紹這副模樣,忍不住直接開口勸諫。在他看來,主公這般消沉,對整個軍隊的士氣打擊極大。
    若是往日,袁紹聽到這樣的話,必定會心生不悅,甚至大發雷霆。但今日,他隻是無所謂地看了田豐一眼,隨後又低聲咒罵起來,話語中既有對曹操的怨恨,也有對袁術的不滿,“曹操無德,袁術短智,誤我大事!”
    田豐見袁紹如此,心中更加生氣,大聲說道:“主公!莫不是小小挫折就怕了那曹操不成?要在這襄陽城苟延殘喘,最後被那曹操羞辱?” 他希望這番話能激起袁紹的鬥誌。
    袁紹眉頭一挑,再次看向田豐,冷哼一聲道:“某豈會怕那沒卵子的後人?”
    此話一出,營帳內所有人都愣住了。袁紹平日裏注重形象,講究身份,說出如此粗俗之語,實在不符合他一貫的人設。
    在眾人愣神之際,袁紹很快恢複了幾分冷靜,說道:“說一下吧,現在咱們是什麽情況?有多少戰兵,糧草輜重如何?”
    他深知,一味地憤怒和抱怨解決不了問題,當務之急是了解清楚自身的實力狀況。
    聽到袁紹詢問,沮授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能戰敢戰之兵還有四萬餘,糧草方麵,因之前儲備較為充足,無算,若是守備襄陽,至少一年無虞。”
    沮授一直負責軍中糧草等事務,對這些情況了如指掌。
    袁紹聽後,沉吟了一會兒,接著問道:“那麽,咱們能殺回去嗎?”
    這個問題,是眾人心中都在思考的,但此刻從袁紹口中問出,營帳內頓時陷入了沉默。大家心裏都清楚,直接殺回去,談何容易,曹操的大軍將他們圍得水泄不通,幾乎沒有突圍的可能。
    袁紹見眾人沉默,又將目光投向了沮授、田豐二人,深吸一口氣道:“兩位先生,某如今該當如何,還請兩位先生教我。”
    在這危急時刻,他隻能將希望寄托在兩位智謀之士身上。
    田豐和沮授兩人對視一眼,他們都明白局勢的嚴峻。隨後田豐開口說道:“如今吾等被困襄陽,恐怕曹操是早有算計,往北怕是回不去了。”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分析道:“往南吾等也知道,整個荊南四郡已經是被漢王拿下來。”
    說到這裏,田豐頓了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眼下唯一的機會,就是擊破城外的曹操,然後往北先拿下荊州北部,有個基本盤再說。”
    袁紹聽完,又看向沮授,希望從他那裏得到更多的建議。沮授心中有些糾結,因為在他看來,袁紹已經失去了所有機會。
    的確,按照田豐所言,可以拿下荊州北部,可之後呢?夾在曹操、劉備、孫堅三家中間,生存空間極為狹小,又哪還有什麽發展的機會?但看到田豐的眼神,沮授知道他想要鼓舞袁紹的鬥誌,於是隻能順著田豐的意思說:“主公,某也是這麽認為的。”
    袁紹此時沒有追問之後的計劃,他不想問,也不敢問。眼下的他,急需一個目標,一個能讓自己和將士們繼續戰鬥下去的動力。
    “那就這麽做,咱們製定一個計劃,先把荊州北部拿下來再說吧。” 袁紹的聲音中重新充滿了幹勁。
    麾下眾人見他又恢複了往日神采,心中也稍感安慰。然而,所有人都清楚,這或許隻是垂死掙紮罷了,未來究竟如何,每個人心裏都有著自己的擔憂和抉擇。
    轉眼到了九月底。袁紹終於按捺不住,率領大軍與曹操在江水之畔展開了一場大戰。這場戰鬥異常激烈,喊殺聲、兵器碰撞聲震耳欲聾。
    但最終,袁紹大敗,在混亂之中,他本人也不知所蹤。江水滔滔,無情地流淌著,仿佛在訴說著這場戰爭的殘酷。
    隨著袁紹的消失,他的勢力頓時土崩瓦解,北方原本還在抵抗曹操的地方,紛紛歸順。隻有袁譚、袁熙兩兄弟,還在負隅頑抗,試圖挽回袁家的一點顏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曹袁大戰的時候,關羽敏銳地抓住了機會,出兵占據了襄陽。同時,在黃祖的協助下,順利占領了夏口防線。
    曹操大軍無奈,隻能退回江北。關羽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在夏口、襄陽一線精心搭建起了防禦工事,防備來自北方和東邊可能的攻擊。
    經此一役,曹操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充。整個天下格局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此時的天下,隻剩下劉備、曹操、孫堅、劉協四方勢力。
    至於交州,因其勢力弱小,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算劉協的勢力範圍,故而暫不被視為主要的割據力量。
    曹操在得到整個中原之後,接下來的舉動讓人大跌眼鏡。就在劉協準備按照成都方麵的意思,將曹操定性為反賊的時候,曹操竟然派人前往洛陽,表達了自己想要擔任大漢丞相的意願。
    他還希望陛下能夠遷都許昌,聲稱要為朝廷保駕護航,征討那些不臣之人。曹操此舉,看似是對朝廷的忠誠,實則暗藏野心。
    洛陽方麵的眾人接到消息後,開始商議對策。曹操如此有 “誠意”,自然不能輕易將他定為國賊。但遷都許昌,那絕對不行,這不明擺著是要讓陛下成為曹操的傀儡嗎?
    經過一番權衡,洛陽方麵決定給曹操封了個魏國公,同時給孫堅封了個吳侯。這背後的意思也很明顯,加上劉備的漢王,讓這三家相互爭鬥去吧,朝廷則試圖在其中維持平衡。
    “怎麽又玩成魏蜀吳了啊?” 劉平看著手中的情報,隻覺得腦袋一陣疼痛,忍不住吐槽道:“老子沒來的時候就是魏蜀吳,老子來了還是魏蜀吳,老子不是白來了嗎?!”
    惡狠狠地吐槽了一句之後,劉平將諸葛亮喊進了自己的房間,然後問道:“大王那邊定下來了嗎?” 他關心的是荊州方麵的安排。
    “荊州那邊?已經定下來了,由左都督總督荊州軍政。” 諸葛亮恭敬地回答道。
    劉平點了點頭,繼續問道:“其他一幹人等呢?”
    “都有安排,名單後麵會抄送一份送過來的。” 諸葛亮又回道。
    “左都督鎮守荊州,麵臨的情況比較複雜。既要防備北邊的曹操,又要防備東邊的孫堅......” 劉平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然後道:“孔明啊,你覺得咱們再養一支荊州兵如何?”
    他開始思考荊州的軍事防禦問題。
    諸葛亮聞言,微微一愣,隨後點頭說道:“肯定是要再養一支部隊的。荊州本就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足以養活帶甲之士十萬餘眾。雖然如今吾等隻占據半個荊州,但是再養活四五萬人馬是肯定不費力的。”
    其實按照生產力的差距來說,隻要荊州發展起來,哪怕隻有半個荊州,也足以養活十萬大軍。
    但這是按照荊州的標準來養的。如果按照益州的標準來養,劉平覺得目前的荊州,頂多也就是養出來五萬人馬。
    “提前做準備吧,荊州那邊少說也得有五萬人馬才足夠應對複雜的局勢。眼下隻能讓子龍將軍先幫左都督協防,時間長了恐怕南海諸國那邊就要出問題。” 劉平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先把江州水師移到襄陽如何?” 諸葛亮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這樣可以加強荊州的防禦力量。
    劉平聽到這話,眼前一亮:“對啊,孔明還是你聰明。江州水師直接挪到襄陽,整個荊州的防務就有了底子。而且夏口那邊還有投誠的黃祖麾下一萬多水師,劉磐麾下八千多人。”
    他迅速計算著兵力,“加上江州水師,怎麽說也有了五萬左右人馬。”
    諸葛亮接話道:“就是戰鬥力不怎麽樣,守備有餘,進取不足。”
    他實事求是地指出了這些兵力目前存在的問題。
    “無妨,短時間內打不起來。” 劉平擺擺手,不是很在意這個:“再者有左都督在,戰力是會慢慢拉上來的。” 他對關羽充滿了信心。
    “說的也是。” 諸葛亮微微點頭,認同了劉平的觀點。
    兩人繼續商討著荊州的防禦和發展策略,為應對未來可能的局勢變化做著準備。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