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坐擁大半荊州
字數:5087 加入書籤
十月中旬,成都城。
今年的秋收情況,宛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整個劉備勢力高層的心田,讓他們滿心驚喜。糧食總產量相較去年,增長了三成之多。
究其原因,一是大力開展墾荒工作,開辟出了一片片肥沃的新農田;二是真臘地區納入了統計範疇,為總產量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三是荊州那邊局勢穩定後,也帶來了可觀的產量增幅。
“荊州那邊的情況已經確定了。” 諸葛亮手持一本精致的小冊子,邁著沉穩的步伐,來到劉平麵前,恭敬地說道。
“詳細說說。” 劉平停下手中正忙碌的工作,緩緩抬起頭,目光中滿是期待,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輕輕翻開小冊子,有條不紊地說道:“目前,整個荊州範圍內,吾等成功占據襄陽以及江陵、長沙、桂陽、武陵、零陵五郡。”
他微微頓了頓,補充解釋道,“襄陽本屬南陽郡,而江陵乃是南郡的核心之地,隻不過劉表掌權時,將南郡一分為二,變成了南郡和江陵郡。”
“總人口共計三百九十餘萬,耕地麵積達八千餘萬畝。” 諸葛亮說到此處,又特意強調了一句,“耕地和人口,大半都集中在江陵和襄陽附近,反觀荊南四郡,開發程度尚顯不足。”
“依據工部和戶部同僚們實地考察後的估算,荊南四郡在短時間內,能夠開墾出至少八千萬畝耕地。” 諸葛亮進一步說明,“這裏所指的,皆是開墾難度較低的區域,基本上隻需簡單翻土,再經過一兩年的養地,便能投入使用,用於糧食種植。”
劉平聽聞這個數字,神色平靜,並未感到太過意外。畢竟他心裏清楚,荊南四郡地域廣袤,大致相當於如今湖南省的全部,還涵蓋了湖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的部分地區。如此遼闊的一片土地,開墾出一億畝耕地,從常理而言,倒也合理。
“要幾年才能完成開墾?” 劉平目光灼灼,向諸葛亮問道。
諸葛亮不假思索地回道:“土地資源是充足的,農具和牲畜方麵,目前儲備其實也足夠。當下最大的難題,在於人口不足。戶部那邊的建議是,考慮從益州遷移一部分百姓過去,以解燃眉之急。”
劉平聽完,毫不猶豫地直接否決了這個提議,語氣堅定地說道:“此乃治標不治本之法。百姓遷移,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頗多,這且不說,關鍵在於,益州自身同樣缺少人口,發展也深受其限。這種不切實際的困難,以後就不必再提了。畢竟,放眼望去,又有哪個地方不缺人手呢?”
“我亦有同感。” 諸葛亮微微點頭,深以為然,接著繼續說道,“另外,左都督關羽那邊,希望戶部能夠專項撥款,助他在荊州整合出十萬人馬。”
“具體說說看。” 劉平聞言,坐直了身子,神情專注,顯然對此事極為重視。
諸葛亮頷首示意,條理清晰地闡述道:“左都督的想法是,將水師擴充至五萬人。這一部分所需的消耗,其實並非巨大。船隻、裝備等物資,襄陽當地的儲備已然足夠,隻需工部的同僚前往,做一些針對性的改進即可。至於人手方麵,原本的江州水師,加上荊州本地水師,人員數量也完全能夠滿足需求。”
“除此之外,關將軍還計劃組建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剩餘的兵力,則以普通步兵為主。其中,弓兵五千,槍兵一萬,其餘的則編為刀盾兵。”
劉平聽完之後,沉思片刻,緩緩點點頭,問道:“戶部那邊對此事持何種態度?能給予專項撥款嗎?”
諸葛亮無奈地搖搖頭,如實說道:“戶部的意思是,可以撥款一半,剩下的部分,讓關將軍自行想辦法解決。實在沒有辦法的話,可從荊州的稅收中,撥出一部分款項給關將軍。”
“胡鬧!” 劉平頓時皺起了眉頭,麵露不悅之色,“你去告知戶部,荊州的稅收,絕不能放給當地自用,哪怕是一成也不行。左都督籌建新軍,本就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壯大我軍實力,責令戶部全力支持,不得推諉。”
劉平心裏清楚,關羽如今手握荊州軍政大權,已然是整個劉備集團中,權力最大的地方鎮守大員。北邊的張飛,僅握有軍權;南邊的趙雲,情況更甚,連軍權都受到諸多限製。
若無成都方麵的明確命令,趙雲唯有在進行防禦戰時,才擁有指揮權。平日裏,趙雲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練兵、屯田以及防備南海諸國上。
諸葛亮自然也聽出了劉平話中的深意,他微微低下頭,低聲說道:“戶部那邊認為,十萬人馬的規模,耗費太過巨大,而且從他們的判斷來看,荊州其實並不需要如此龐大數量的兵馬。”
“你隻需將我的意思,原原本本傳達給戶部即可。” 劉平擺了擺手,語氣不容置疑。
諸葛亮見劉平態度堅決,便不再多言,而是將手中的小冊子又翻了一頁,繼續匯報:“趙雲將軍率領的南海部,已經開始回撤,預計月底便能抵達烏戈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次,趙雲立下了大功…… 有功就該賞。大漢朝廷那邊,對此事有何說法?” 劉平關切地問道。
諸葛亮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說道:“朝廷方麵表示,要為關將軍和趙將軍請封爵位。”
“也行。” 劉平微微點頭,認可了這個決定。
諸葛亮將小冊子合上,總結道:“荊州目前的主要情況,大致就是這些。”
劉平陷入了短暫的沉吟,片刻後說道:“接下來,荊州的發展至關重要,將成為未來我軍實力增長的關鍵要點,你一定要多多用心。”
“丞相放心便是。” 諸葛亮笑著回應,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
兩人又繼續就一些細節問題,深入探討了一會兒,隨後,諸葛亮起身告辭離開。
劉平也沒有在班房過多停留,眼見太陽漸漸西沉,便起身離開了辦公之處。
最近一段時間,他總感覺身體不太舒服,精力大不如前,因此已經很少像以往那樣加班了。如今的他,基本上都是太陽升起後才起床,太陽落山便趕忙下班,試圖調養一下身體。
“又胖了不少,之前就說要減肥,一直拖著沒行動。唉.....” 劉平低頭看了看自己日漸臃腫的身材,又抬手摸了摸兩鬢悄然出現的白發,不禁長歎一口氣。
他心中感慨,自己還不到四十歲啊,卻已盡顯疲態。此時此刻,他才真正理解,為什麽後世諸葛亮會在五十出頭的年紀,就因勞心勞力、積勞成疾,最終死在五丈原。
這般殫精竭慮、耗盡心血的工作狀態,哪裏是在工作,分明是在玩命啊。
劉平一邊活動著有些僵硬的身體,一邊暗自琢磨,是不是該將曾經練習的武藝重新拾起來。雖說成為絕世猛將已然沒有機會,但至少能夠借此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一些,有更多精力應對繁重的事務。
正想著,劉平忽然感覺眼前光線一暗,抬頭望去,隻見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不知何時攔住了自己的去路。
“啥事兒啊?” 劉平心中一陣疑惑,同時也暗自納悶,怎麽這人都走到跟前了,自己的護衛王銅棍他們還沒有出現。
定睛一看,攔著自己去路的,原來是劉慵。
“兄長,大王有請。” 劉慵看著劉平,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恭敬地說道。
劉平聞言,微微一愣,隨即問道:“什麽事兒?”
“不知道啊。” 劉慵依舊保持著那副憨笑的表情,看起來質樸又天真。
“前頭帶路。” 劉平無奈地說道。
兩人一路朝著漢王宮的方向走去,到了地方,劉平便看到劉備正與一位老熟人相談甚歡。
“文和?” 劉平不禁有些驚訝,沒想到賈詡竟然回來了。
賈詡笑著看向劉平,微微點頭示意:“丞相,好久不見了啊。”
“你我都是涼州時的老兄弟了,何必如此見外?” 劉平對賈詡笑著搖搖頭,言語中滿是親近之意。
賈詡笑而不語,並沒有改口,依舊保持著應有的禮數。
劉平也深知賈詡的性子,因此也沒有再多說什麽。他先走到劉備麵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隨後問道:“不知道大王喊臣過來,所為何事?”
劉備聽到他這話,笑著說道:“好啊你德安,你讓文和別這麽見外,自己倒跟我見外起來了。”
“大兄。” 劉平深知劉備的脾氣,趕忙喊了一聲,語氣親昵。
劉備聽了,十分高興,笑著說道:“找你來,是有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文和,你跟他說說看。”
“喏!” 賈詡應了一聲,準備開口......
賈詡要說的事情跟洛陽有關。前文曾經說過,洛陽那邊擺了曹操、袁紹一道,收了公孫瓚,導致整個東北地區被洛陽吃了下來。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除了靠近幽州的部分,再往北洛陽那邊開發起來很是困難,想要尋求劉備的幫助。
“這...莫名其妙啊。”劉平聽完覺得有點離譜。這都哪兒跟哪兒啊?挨得著去幫忙嗎?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