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再次開始發展
字數:4943 加入書籤
漢王府內,雕梁畫棟在黯淡的天色下隱隱透著幾分威嚴。幾盞昏黃的油燈在風中搖曳,豆大的火苗忽閃忽滅,好似隨時都會被這沉悶的空氣所吞噬。
劉平劍眉緊鎖,臉上滿是憤懣之色,來回踱步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大廳裏格外清晰。“之前才給曹操封了魏國公,給孫堅封了吳侯,這會兒又要拉咱們去幫他開墾東北,真當咱們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劉平嘴角扯出一抹笑容,那笑容裏滿是嘲諷,“這到底是誰出的餿主意?荀攸什麽時候變得如此不切實際了?”
賈詡靜靜地站在一旁,身形依舊圓墩墩的,像一尊彌勒佛,可那雙眼眸卻透著精明與銳利。他微微抬起頭,目光平靜地看向劉平,緩緩說道:“是劉虞。”
這時,劉備從座位上起身,伸手入懷,動作間帶著幾分慎重,掏出一封信來。他神色柔和,眼中閃過一絲追憶,幾步上前,將信遞給劉平,說道:“這是劉幽州親自給我寫的信。”
劉平接過信的瞬間,留意到劉備稱呼劉虞為 “劉幽州”,心中頓時了然,劉備這是還念著早年在涿郡時那段患難與共的舊情啊。
劉平緩緩展開信件,昏黃的燈光下,信紙微微泛黃,散發著一股陳舊的氣息。劉虞的字跡蒼勁有力,入目先是對往昔涿郡時光的追憶,字裏行間似有淡淡的溫情流淌。
隨後,筆鋒一轉,著重強調劉備身為漢室宗親,如今貴為漢王,肩負著複興漢室江山的重任。信的末尾,劉虞言辭懇切地傾訴了自己在東北墾荒所麵臨的艱難處境,希望能得到劉備的大力援助。
不得不說,劉虞的文筆極為精妙,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精心雕琢過的玉器,細膩而又飽含深意,字裏行間滿是對劉備的殷切期望,以及對大漢江山永固的美好祈願。
看完信,劉平輕輕歎了口氣,抬眸看向劉備,心中明白,這封信對劉備而言,猶如一把銳利的劍,直擊要害。
這些年,除了當初劉宏將劉備錄入族譜,洛陽那邊就再也沒人提及他漢室宗親的身份。如今劉虞以其德高望重的身份,特意強調這一點,還流露出長輩對晚輩的欣賞與期許,怎能不讓劉備動容?
所以,劉備定是想答應幫忙的。不然,也不會特意把自己喊來詢問。找自己來,說白了就是希望能得到支持。
而劉平呢,如今對劉備的態度很簡單,隻要不過分,都順著他來,提前做好應對方案,確保不出岔子就行。
“不知道劉幽州需要什麽樣的援助?” 劉平看完信,臉上掛起一抹溫和的笑容,看向賈詡問道。
賈詡依舊一臉人畜無害的笑容,那胖乎乎的臉蛋在燈光下泛著微光,聽到劉平的話,他不緊不慢地回道:“一是曲轅犁,希望咱們能支援一批過去。他們那邊牲畜不缺,就缺這玩意兒;第二個就是想問問,咱們有沒有什麽好的防寒保暖之法。”
劉平微微頷首,第一個問題倒好解決,按成本價賣給劉虞便是。可這第二個問題,卻讓他眉頭緊鎖。
棉花此時雖已有了,可產量低得可憐,涼州那邊都供不應求,更別說供應給劉虞了。
劉平腦海中不禁回想起去年年末,諸葛瑾送了一套棉服給皇甫黛君,那時他才知曉,原來棉花已從南海諸國傳了過來。如今棉花雖開始大麵積種植,但產量依舊差強人意。
劉備軍內部,也僅能供應涼州軍方,老百姓想用,難如登天。
除了棉花,還有什麽辦法能取暖呢?燒炕倒是可行,不過那地方肯定早有了。畢竟涼州那邊早就推廣了,離得這麽近,洛陽那邊肯定早就學去了。
想到這兒,劉平眼中突然閃過一絲光亮,像是在黑暗中尋到了一絲曙光,開口說道:“曲轅犁好說,咱們按成本價賣給洛陽那邊。至於取暖這事…… 你們覺得蜂窩煤合適嗎?”
“那倒不失為一個取暖的好法子。” 劉備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劉平接著說:“派個人去教他們製作蜂窩煤。至於煤炭,就讓他們從咱們這兒買。” 說到這兒,劉平又補充道,“他們那兒肯定也有煤炭資源。這樣吧,咱們派人去開墾,到時候收益二一添作五,雙方平分。”
“這能行得通嗎?” 劉備一臉懷疑,眉頭擰成了個 “川” 字,覺得這事兒不太靠譜。
賈詡也覺得不妥,微微搖頭,臉上的笑容收斂了些,開口說道:“丞相一片好心,隻是洛陽那邊肯定不會答應。”
“那除此之外,咱們也沒啥能幫得上忙的了。要不,把那塊地方讓給咱們得了。讓馬騰他們直接從漠北繞過去接手,咱們自己開發。” 劉平這話明顯是氣話,說罷,他無奈地歎了口氣。
洛陽那邊又不傻,真把那地方給了劉備,那洛陽的小皇帝怕是得直接退位,把皇位禪讓給劉備了。
劉備自然聽出他在說氣話,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意,說道:“這事兒能幫多少是多少,東北要是能發展起來,日後對大漢也有益處。既然德安你不反對,孤也就安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備都已經稱孤道寡了,劉平心裏清楚,他已然拿定主意,便不再多言,隻是拱手說道:“大王定奪就好。”
三人又閑聊了一會兒,屋內的氣氛逐漸緩和,昏黃的燈光下,偶爾傳來幾聲輕笑。片刻後,劉平和賈詡起身告辭。
出了漢王府,夜色已深,墨色的天空中繁星點點,像鑲嵌在黑色綢緞上的寶石。寒風呼嘯而過,吹得人臉頰生疼。劉平緊了緊披風,開口問道:“文和,這種事兒犯不著你親自跑一趟吧?長安那邊出啥問題了?”
賈詡搖了搖頭,臉上浮現出一抹溫柔的笑意,說道:“不是,我家老二出生了。”
“啊?你成親了?” 劉平一臉驚愕,眼睛瞪得滾圓,滿臉的不可思議。
賈詡也愣住了,反問道:“這有啥奇怪的?這是我家老二,前年老大就出生了,在長安出生的。”
“不是,辦滿月酒啊?” 劉平還是一臉震驚,嘴巴微張,仿佛能塞下一個雞蛋。
“對啊,就在月底。” 賈詡說著,嘿嘿一笑,臉上的肥肉都跟著抖了抖,“怎麽樣,要不要結個兒女親家?”
“你家老大?” 劉平下意識問了一句。
“對啊。”
劉平撓了撓頭,麵露難色,說道:“比我家小女兒還小呢,不太合適吧?”其實他心裏是嫌棄賈詡的顏值,心想著這胖子能生出多好看的兒子?
賈詡也就是隨口一說,以他的身份地位,和劉平結親確實不太合適。倒不是說他兒子配不上劉平的女兒,而是兩家實在不宜成為兒女親家。
就拿劉平的長子豹奴、長女小豆子來說,按道理也該有人上門說親了,年齡小沒關係,可以先定親嘛。可一直沒人提這事兒,原因很簡單。身份夠格的,不太敢跟劉平結成兒女親家;能跟劉平結成親家的,又覺得自家門第不夠,不敢上門詢問。
劉平自己就更不用說了,在他看來,孩子還小,談婚論嫁太早了,壓根就沒往這方麵想。
“到時候可一定要來吃席啊。” 賈詡一邊說,一邊向前走去。
走了一段路,賈詡要拐彎了,便停下來,轉身跟劉平打了聲招呼。劉平自然滿口答應。
從劉備那兒出來,天都黑透了,劉平加快腳步,徑直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班房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劉平坐在案幾前,神色專注,手中的毛筆在紙張上沙沙作響。
他在這班房裏幹了兩件大事。荊州那邊的發展,他給自己定了個主要負責人的身份。然後,將農事和商業這兩塊,分別指定了主要領導人。農事的主要負責人是張既,商業的主要負責人則是糜竺。
張既的任命沒啥好說的,他剛主抓完整個劉備軍的秋收事務,又是丞相府的老人,如今還坐著長史的位子。
可糜竺這個負責人的任命就有點耐人尋味了。從能力和資曆來看,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但劉平偏偏選了糜竺。對此,劉平也沒多做解釋,就這麽定下來了,任由旁人在背後猜測議論。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在瞎猜,聰明人比方說諸葛亮、馬良、司馬懿這些人,已經明白了,劉平這就是投桃報李。
糜家這些年對劉備的支持不可謂不大,糜竺這麽多年下來也該再往上走一走了。但是平白提拔肯定不行,所以劉平才想靠著荊州這邊的發展,給糜竺加點功績。
估計等荊州那邊出成果了之後,糜竺怎麽說也得是個六部尚書的位子。隻是不知道劉平會讓糜竺掌管哪一個部門了。
除此之外,糜竺還是劉禪的舅舅,劉平此舉未必就沒有給劉禪積累實力的意思。到了劉平這個地位,怎麽可能隨意安排這種事情。
尤其是荊州發展,那就是明擺著的唾手可得的功勞。看劉平的安排就知道了,除了張既和糜竺這兩個人之外,整個負責荊州內政的班底,除了各地郡守之外,剩下的佐貳官,縣令等,八成都是普通百姓出身的進士。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