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反饋
字數:4738 加入書籤
沙盤上,進攻扶南國的計劃悄然展開。
從作戰層麵來看,跟扶南國內的軍隊作戰,其實很輕鬆的。不管是士卒經驗、裝備還是將領的能力,大漢都是有壓倒性優勢的。
然而,氣候與地形卻宛如兩座難以撼動的巍峨大山,橫亙在進軍的道路之上。無論是從烏戈國出發,還是取道真臘國向南推進,都必須跨越數條連綿起伏的山脈,才能對扶南國實施有效的打擊。況且,扶南國南部區域水網縱橫交錯,猶如一張巨大而複雜的脈絡之網,若想在戰事中迅速斬獲戰果,強大的水軍協助必不可少。
但現實的困境擺在眼前,真臘郡與烏戈郡皆屬山地高原地帶。趙雲所統轄的軍事力量體係裏,水師編製付諸闕如。營帳之中,氣氛凝重,司馬朗緊盯著攤開的地形圖,眉頭緊鎖,緩緩說道:“咱們要先翻過阿拉幹山脈,一旦翻過去,便能直插扶南國國都。”
話語間,憂慮之情溢於言表,“但是,扶南國必然也能洞悉這一戰略意圖。扶南國人長期生活於此,對山地叢林作戰極為熟稔,咱們翻越阿拉幹山脈的過程,注定不會順遂。”
畢竟,扶南國國民祖祖輩輩紮根此地,早已習慣了當地獨特的地形與氣候。而阿拉幹山脈恰好位於王都西側,無論往昔防備烏戈國,還是當下防範大漢,扶南國必定會在阿拉幹山脈著重布防。
“咱們麾下也有擅長山地叢林作戰的士兵。” 李驍這時開口打破了沉悶,言語中帶著幾分自信,“而且咱們的士卒裝備更為精良,訓練也更為充分,我看問題不大。”
趙雲麾下確實有兩支在山地叢林作戰方麵獨具優勢的部隊。其中一支是從南蠻精銳中精心挑選組建而成的翻山軍,兵力共計八千人,由王林擔任領兵將領。這王林,正是當初孟氏南蠻家主的女婿。
另一支則是從原本烏戈國和真臘國士卒裏選拔出的精壯之士組成的南海軍,人數同樣為八千人,統領這支部隊的是雷銅。這翻山軍與南海軍,在山地叢林作戰方麵各有所長。
聽聞李驍之言,王林與雷銅二人當即並肩上前一步,齊聲請命,願為先鋒。趙雲暗自思忖,覺得這二人確實是先鋒的合適人選。稍作思索後,他點了雷銅為先鋒,命其肩負起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重任。
“大王到時候會從真臘直接南下。” 司馬朗在地圖上再次指向真臘國方向,手指向下一劃,繼續說道,“吾等與大王將會在扶南國國都會師。估計再過些時日,便會收到大王那邊的命令,約定好會師的具體時間。”
趙雲果斷下令:“先鋒軍先行出發!”“喏!” 雷銅聲音洪亮,應諾之聲在營帳中回蕩。
此時,扶南國王都,範長的私宅。範長正與李培相對而坐,兩人正在有一搭沒一搭地交談著。
說來也巧,李培初至扶南國王都時,恰好碰上前來述職的範長,在範長的有意結交之下,李培跟他的關係還算不錯。
範長與大漢的接觸算是整個扶南國最早且最頻繁的了。當初烏戈國配合南蠻之際,範長便已開始零星地與一些漢人打交道。後來諸葛瑾前往烏戈郡,為確保烏戈郡的安全,派人與扶南國溝通聯絡,那時範長便是負責接待的人員之一。同時,範長還是扶南國高官之中,首位實地到訪烏戈郡的人。要不是他身為扶南國水師統領,身份敏感,恐怕早就想去成都一探究竟,親身感受大漢的繁華盛景了。
“李采買,再過些日子您就可以回大漢了。” 閑聊之中,範長將話題引到了李培身上。
李培無奈地擺擺手,神情黯然:“某實在無顏回去麵見漢王。”
“這中間諸多誤會,漢王何等英明,豈會不明白?” 範長一臉疑惑,實在難以理解李培的想法。
在他看來,李培既未做出有失顏麵之事,更未賣國求榮,甚至還在別國首都親手斬殺了人家的小王子,這般壯舉,為何會覺得無顏見漢王呢?李培沉默不語,他深知範長根本無法體會自己內心的糾結。
“貴國既然已經宣戰,不知將軍要如何處置吾等?” 李培話鋒一轉,將話題引到了扶南國宣戰這上麵,想試試能否從範長口中套一些話來。
範長輕輕搖頭,歎道:“打不贏的,而且混盤況也並非真心想打。他不過是想借此機會收回我們家的兵權罷了。”
“不是真想打是什麽意思?” 李培滿臉困惑,“你們不是已經宣戰了嗎?”
“是啊。但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真要動武,絕無可能。” 範長說的理所當然。
李培徹底懵了:“所以,你的意思是,你們的國王,那位混盤況對我大漢宣戰僅僅是做個樣子,不會真的與大漢交戰?”
“八九不離十吧。” 範長回應道,“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收攏兵權。這混盤況,忘恩負義,當年他能打下如今這般偌大的地盤,全靠我家兩代人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如今卻要卸磨殺驢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培簡直難以置信,整個扶南國這是何種奇特的思維邏輯?宣戰之後,自己卻不想打仗,就覺得可以不用打了?
“那個,某能不能問一下?” 李培滿心狐疑,覺得自己可能被忽悠了,語氣帶著幾分不確定,“你的意思是,混盤況就為了奪取你們的兵權,便借著某這件事向大漢宣戰。然後宣戰之後,你們都覺得打不起來?”
“對啊,這有什麽問題嗎?混盤況又不傻,怎會真的攻打大漢。” 範長撇了撇嘴,滿臉不以為然。
在範蔓等人或許會覺得混盤況行事糊塗,真的要跟大漢幹一仗。但範長心裏清楚得很,混盤況絕不會做出如此不理智之事,大祭司更是不會。
“大漢不會打過來嗎?” 李培幽幽的問道,他覺得範長在耍他。
範長一愣,下意識地回道:“那怎麽可能,勞師動眾、耗費錢糧,又沒什麽實際好處…… 等會兒……” 他猛地站起身來,神情大變,“你的意思是大漢會打過來?”
“準確地說,漢王會打過來。” 李培語氣篤定。其實在他心底,漢王是否真有此意他並不確定,但以丞相的謀略,如此良機必定不會錯過。烏戈郡和真臘郡近在咫尺,越過山脈便能直搗扶南國腹地,這般誘惑,丞相怎會按兵不動。
“你們不是諸侯割據嗎?漢王還有餘力南下?” 範長滿臉懷疑。一方麵,他覺得劉備勢力不會輕易南下征戰;另一方麵,扶南國北側、西側皆是高聳入雲的山脈,可供通行的道路寥寥無幾,且都有重兵嚴密把守。漢王若隻派遣少量兵力,一、兩萬人來攻打扶南國,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李培自然不會向範長透露劉備勢力如今的真實狀況。他隻是震驚於範長,乃至整個扶南國高層的天真無知。他實在想不明白,究竟是何種莫名的自信,讓他們覺得在這種時候對大漢宣戰,無需承擔任何後果,仿佛可以高枕無憂,還能將其當作玩弄權術的一枚棋子。
“是否有餘力南下,你們很快就知道了。”李培有些無語。
範長聽聞李培之言,頓時六神無主,在屋內來回踱步,腳步雜亂無章,恰似他此刻紛亂如麻的內心。此前,他雖與範蔓等人有所商議,嘴上說著無論如何都要做好與大漢作戰的周全準備,甚至還講過 “打得盡力,輸得徹底” 這般看似決絕的話語。
可實際上,他們心底都暗自揣度,這場仗根本打不起來。在他們想來,不過是象征性地調動一下部隊,做做樣子罷了。畢竟,隻要他們按兵不動,不主動出擊,大漢決然不會勞師動眾地打進來,畢竟從常理推斷,此舉得不償失啊。
然而,此刻經李培一番提醒,範長猶如被一道驚雷擊中,猛地回過神來。往昔中原王朝不願興兵來犯,確實是考慮到耗費巨大卻收獲寥寥。但今時不同往日,當下的情形已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其一,扶南國坐擁大漢急需的橡膠資源,這對蓬勃發展的大漢而言,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其二,如今大漢若要進攻,無需再像從前那樣從王朝腹地艱難地調兵遣將、長途跋涉地籌集糧草,僅需在毗鄰的真臘和烏戈郡就近備戰即可。如此一來,扶南國有大漢覬覦的資源,而大漢又恰好擁有了進攻扶南國的絕佳前沿陣地。更讓範長叫苦不迭的是,如今大漢還手握充足的借口,畢竟是扶南國率先挑起戰端,主動宣戰的啊!
範長越想越怕,後背早已被冷汗濕透,隻覺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他再也坐不住了,匆忙向李培告了一聲罪,便腳步踉蹌地急忙往外奔去。他心急如焚,此刻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趕緊去找範蔓等人,將這可怕的推斷告知他們,一同商討應對之策。
李培望著範長匆匆離去的背影,不禁皺起了眉頭,臉上滿是懊悔之色,猛地抬手給自己重重地扇了一巴掌,口中喃喃自責:“某有罪啊!”
他這才反應過來,扶南國原本並未做好充足的禦敵準備,而自己方才一番話,竟好似給範長提了個醒,讓他們意識到了潛在的危機。
但李培並不知曉,範長在火急火燎地見到範蔓之後,情緒激動,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便是:“父親,咱們殺了混盤況,然後向大漢申請內附吧?就如真臘國一般!”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