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扶南國宣戰
字數:6512 加入書籤
荀攸等人不是傻子,相反這些人皆目光如炬,敏銳洞察到,若要打破當下這僵持不下的困局,最好的破局點就是促使曹孫劉三家率先相互攻伐。
然而,這一策略的實施,猶如在荊棘叢中開辟道路,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需精心謀劃,巧妙布局。至於究竟該如何謀劃,此時暫且按下不表。
建安三年三月,本應是春光明媚、萬物複蘇的美好時節,和煦的春風輕柔地拂過大地,帶來生機與希望。可遠在異域的扶南國,其國民卻絲毫感受不到這春日的溫暖與愜意。
就在前一天,扶南國國王混盤況宛如被惡魔附身,悍然做出了一個震驚朝野的決定。他先是下令驅逐了所有在扶南國境內的大漢子民,那些在扶南生活已久,與當地民眾或多或少有著往來的漢人,瞬間被迫背井離鄉,踏上歸途。
緊接著,混盤況又向大漢發出了充滿挑釁意味的宣戰檄文,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扶南國上下掀起了驚濤駭浪。
此時,在扶南國國都那略微有些簡陋的宮殿之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扶南國朝廷正在召開一場至關重要的會議,諸位大臣神色各異,心中皆在揣度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將給國家帶來何種命運。
“大王,吾等此舉是否太過魯莽?” 扶南國大將範蔓雙眉緊鎖,憂心忡忡地問道。範蔓已年近古稀,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他乃是當年追隨老國王混填南征北戰,一同開創扶南國基業的元老重臣。
多年來,他為扶南國的繁榮昌盛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年,他已退居二線,賦閑在家,本想著能安享晚年,含飴弄孫。
然而,聽聞此番重大變故,他實在放心不下,不得不拖著年邁的身軀,顫顫巍巍地前來參加朝會,隻為當麵問問這位年輕的國王,究竟是出於何種考量,怎敢貿然與強大的大漢宣戰,難道真的是一時衝動,失去了理智?
如今的扶南國國王混盤況,實則並非平庸無能之輩。恰恰相反,他極具雄才大略,在他的英明領導下,扶南國的國土麵積得以大幅擴張,如今國內一半的疆土,皆是他率領軍隊南征北戰,浴血奮戰打下來的。
隻見混盤況聽到範蔓的質疑,臉上瞬間湧起憤怒之色,雙眼通紅,仿佛燃燒著熊熊怒火,咬牙切齒地吼道:“漢人,殺了我的兒子!” 聲音中滿是悲痛與仇恨,那股子悲憤之情,仿佛要將整個宮殿都掀翻。
“什麽?” 範蔓聽聞此言,頓時猶如五雷轟頂,整個人都愣住了,心中充滿了疑惑。這與他所了解到的情況截然不同啊。
但死個兒子怎麽了?
混盤況子嗣眾多,整個扶南國,除了王都周邊區域,其餘的領土被劃分成大大小小二十來個封地,這些封地的領主,皆被稱作小王,而他們無一例外,全都是混盤況的兒子。
一個留在王都的兒子死去,雖說令人痛心,但也不至於因此就與強大的大漢徹底翻臉,引發一場可能帶來滅頂之災的戰爭吧?
當然,這些話範蔓隻能在心裏暗自思忖,斷斷不能直接說出口。他強壓心中的疑慮與不滿,再次皺起眉頭,語重心長地繼續說道:“如今與大漢宣戰,大王可有必勝的把握?”
畢竟,戰爭絕非兒戲,它關乎著國家的生死存亡,民族的興衰榮辱,不得不讓人謹慎對待。
混盤況聞言,臉上露出一絲不屑的冷笑,自信滿滿地回道:“如今大漢內部諸侯割據,局勢混亂不堪,各方勢力相互傾軋,自顧不暇。一直以來與吾等接觸的,不過是大漢的一個封王罷了。難道我堂堂扶南國,兵強馬壯,還會懼怕他一個小小的諸侯不成?”
話語中滿是對劉備的輕視與傲慢,仿佛在他眼中,劉備勢力不過是一隻紙老虎,一戳即破。
範蔓聽到這話,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忍不住在心裏吐槽道:“是不是對手,你自己心裏真的沒數嗎?” 他可是聽自己兒子詳細說過,大漢的這位漢王在附近的烏戈國陳兵兩萬,在真臘國陳兵一萬五,加起來足足三萬多人馬。這些漢軍個個裝備精良,身披堅固的鎧甲,手持銳利的兵器,訓練有素,士氣高昂。
反觀扶南國,軍備陳舊,士卒訓練不足,無論是兵力還是裝備,都遠遠不及漢軍,拿什麽去與人家抗衡?這簡直就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
“大王還請三思啊!” 範蔓不顧自己年邁體衰,苦苦勸諫,試圖讓混盤況冷靜下來,重新審視這一危險的決定。他深知,一旦戰爭爆發,受苦受難的將是無數無辜的百姓,國家也將麵臨滅頂之災。
“老將軍莫不是怕了?” 混盤況還未開口回應,就聽到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從角落裏傳來。範蔓順著聲音望去,隻見說話之人正是扶南國的大祭司帕古哈。
這帕古哈平日裏在國內地位尊崇,深受混盤況的信任與倚重,在宗教事務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其影響力甚至滲透到了政治領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帕古哈見範蔓看向自己,微微仰起頭,臉上帶著一絲傲慢的神情,繼續侃侃而談道:“大漢又有什麽好怕的?中原王朝雖強,但自古以來,又何時真正打進過我扶南國?我扶南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且有神靈庇佑,豈是他們能輕易進犯的?”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盲目自信,仿佛根本不把大漢的威脅放在眼裏,在他看來,扶南國猶如銅牆鐵壁,堅不可摧。
範蔓見帕古哈開口,心中頓時明白,這場對大漢的戰爭,顯然是混盤況和帕古哈兩人事先精心謀劃好的既定計劃,自己今日無論如何勸說,恐怕都難以改變他們的想法了。他感到一陣深深的無力與絕望,仿佛置身於黑暗的深淵,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
“唉,既然如此,老臣也是沒什麽好說的了。” 範蔓滿心無奈,長歎一聲,聲音中透著深深的絕望與悲哀。他深知,扶南國這一衝動之舉,極有可能將整個國家推向萬劫不複的深淵,而他卻無力阻止,這種感覺讓他心如刀絞。
散了朝會之後,範蔓拖著沉重的步伐,仿佛腳下拖著千斤重擔,緩緩回到家中。他的心中滿是憂慮與不安,深知局勢已到了千鈞一發的危急關頭。
於是,他趕忙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外甥都叫到了跟前。
大兒子範金生,如今擔任扶南國的大將軍,手握全國軍事大權,負責統領扶南國的千軍萬馬;二兒子範長,是扶南國水師的統領,掌控著國家的水上武裝力量,在江河湖海之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外甥範旃,則是扶南國象兵的統領,麾下的象兵部隊在戰場上猶如移動的堡壘,極具威懾力。
可以說,整個扶南國的軍事力量,幾乎都掌握在範蔓一家手中。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如果沒有此次變故,混盤況的兒子混盤盤將成為下一位扶南國王,而後範蔓將會發動兵變,奪取政權。
“父親。”
“舅舅!”
範蔓看著眼前的三人,神色凝重,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他緩緩開口說道:“大王要與大漢作戰,你們三個有什麽想法?” 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帶著無盡的疲憊。
“混盤況隻不過是不滿咱們家掌握兵權罷了。” 範金生滿臉不屑,嘴角微微一撇,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說道:“跟大漢開戰?他也配?就他那點能耐,根本不明白大漢的強大,這不是自尋死路嗎?他不過是想借此機會削弱咱們範家的勢力,好鞏固他自己的統治罷了。”
在他看來,混盤況此舉不過是出於私心,妄圖通過戰爭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卻將整個國家置於危險的境地。
“肯定是想要趁機收回咱們手裏的兵權。” 範旃也跟著附和道,他心中也十分清楚,混盤況對他們範家手握重兵一直心存忌憚,此番宣戰,極有可能是想借大漢之手,鏟除他們範家這一潛在威脅。
範長則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聳了聳肩,滿不在乎地說道:“打唄,不管輸贏,打完了就投降便是。”
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神情,仿佛這場戰爭與他毫無關係。
範蔓三人聽聞範長此言,都不禁將目光投向他,眼中滿是驚訝與疑惑。
範長見眾人看向自己,無奈地一攤手,解釋道:“別看我,那個跟小王子鬧矛盾的大漢采買使就是我保下來的。”
“啊?不是說下了大獄嗎?” 範金生一臉驚訝地看著自己的弟弟,心中充滿了疑惑,他實在想不明白,弟弟為何要這麽做。
範長笑著說道:“那咋了?我好歹也是水師統領,去牢裏撈幾個人還不是很輕鬆?”
他這話一出口,範蔓三人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原來,這小子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心中早已另有盤算,他應該是早就打算好了,向大漢投誠。
範蔓皺起眉頭,神色變得更加凝重,道:“恐怕沒有這麽容易。漢人講究的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們就算去投靠,也不可能受到重用的。”
他深知漢人的文化與觀念,對於外族的歸附,往往持有謹慎的態度,不會輕易給予信任與重用。
“為什麽要受到重用?” 範長有些納悶,一臉不解地說道:“去大漢享受花花世界就行了啊。難道真要一輩子在這裏種橡膠啊?”
在他看來,大漢地域遼闊,繁華富庶,有著無數的機遇與誘惑,遠比這小小的扶南國更具吸引力。
“你看這麽開的嗎?” 範金生發現,自己仿佛從未真正了解過自己這個弟弟,他的想法如此大膽而又離經叛道,讓他感到既陌生又震驚。
“你們啊,要接觸新鮮事物啊。” 範長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大漢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吾等若是能獻上這扶南國,保底是一個與國休戚的爵位,不比在這裏舒服多了?”
他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在大漢享受榮華富貴的美好未來。
“你想的太簡單了。” 範蔓搖搖頭,長歎一聲道:“不打一場,咱們的富貴可要不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範蔓其實很明白,如果直接投降,那就是背叛,在大漢,背主求榮之輩,向來沒有什麽好下場,也不會有什麽真正的富貴可言。真正的好辦法是盡力打這一仗,打得盡力,輸得徹底,這樣既能向大漢展示自己的實力與誠意,又能避免背上叛國的罵名,或許還能為自己和家人謀得一個好前程。
就在他們商議之時,遠在成都的蜀漢朝廷,也收到了扶南國宣戰的消息。一時間,整個成都上下一片嘩然,眾人皆麵麵相覷,難以置信。
“不是?扶南國國王腦子被驢踢了嗎?竟然如此大膽,敢向我大漢宣戰?” 朝堂之上,荀封忍不住吐槽,臉上滿是震驚與疑惑。
在經過最初的驚愕與不理解之後,成都方麵的反應也極為迅速。先是以大漢朝廷的名義,正式對扶南國宣戰。隨後,緊急派人前往烏戈郡,快馬加鞭地告知趙雲,令其作為先遣部隊,即刻先行攻打扶南國。
緊接著,劉備親自披掛出征,擔任討伐扶南國的主帥,率領兩萬精銳人馬,浩浩蕩蕩地南下。之所以選擇劉備為帥,其中有著深刻的考量。不能讓趙雲做主帥去打這種滅國的戰爭,扶南國與之前的烏戈國截然不同,烏戈國不過是一個彈丸小國,而扶南國地域遼闊,實力不容小覷。
倘若趙雲打掉了扶南國,立下如此不世之功,日後必將麵臨一個賞無可賞的尷尬境地,這對於劉備集團的內部平衡與穩定極為不利。所以,劉備必須要親征,既能掌控全局,又能在戰後妥善處理各方關係,確保蜀漢的長治久安。
趙雲接到命令後,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集結部隊,整頓軍備。他深知此次任務雖然不能說多難,但要是說簡單,那也屬實有點看不起扶南國了。
此戰不僅要麵對異國他鄉複雜的地形與氣候,還要應對扶南國的頑強抵抗。
但趙雲毫無懼色,他身著銀色鎧甲,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站在軍陣前,向將士們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戰前動員講話。
“將士們!扶南國無端挑釁我大漢,殺害我同胞,此仇不報,誓不為人!今日,我等奉命出征,定要讓扶南國知道我大漢的威嚴不可侵犯!讓我們奮勇殺敵,為國家爭光,為同胞報仇!”
趙雲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如洪鍾般在將士們耳邊回蕩,激起了將士們心中熊熊的鬥誌。
“殺!殺!殺!” 將士們齊聲高呼,聲震雲霄,士氣高昂到了極點。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