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風雨欲來

字數:4983   加入書籤

A+A-


    第17章 風雨欲來
    “漢王這是意欲何為?” 洛陽宮殿內,劉協滿臉怒容,無能地咆哮著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卻無法驅散內心的惶恐與憤懣。
    “他究竟是何意?這是在逼朕嗎?” 劉協的眼神中滿是不甘,緊緊攥著龍椅的扶手,指節都因用力而泛白。
    楊彪站在一旁,同樣氣得臉色鐵青。
    心中暗自思忖,劉備啊劉備,你到底打的什麽主意?什麽叫做為陛下分憂,還說不然就是奸臣當道!這 “奸臣當道” 四個字,你倒是給我解釋清楚!到底什麽叫奸臣當道?特娘的到底什麽才叫特娘的奸臣當道!
    楊彪越想越氣,心中認定,劉備此舉,若朝廷不同意他所謂的 “分憂”,恐怕就要行那清君側之事了吧。當下,也顧不得什麽政治手腕,直接向劉協建議道:“漢王此舉,有違人臣之道。陛下,吾等不如即刻征召魏國公、吳侯、龍度亭侯,共同出兵,剿滅漢王。”
    楊彪言辭激烈,可劉協卻猶豫了。他雖滿腔怒火,但還未完全失去理智。真要與劉備死磕,隻怕下個月就得被迫遷都,那大漢朝廷最後的顏麵也將蕩然無存。思索片刻,劉協緩緩開口:“不如下旨申飭他一番,如何?”
    楊彪一聽這話,差點沒氣暈過去。心中不禁腹誹,陛下,您這是糊塗了吧?下旨申飭?如今朝廷拿什麽去申飭人家?當下,耐著性子勸道:“陛下,如今已到了不得不出手的關鍵時刻。若此番讓劉備再拿下曹操的地盤,朝廷便徹底無力回天了。”
    “陛下,如今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麽與漢王放手一搏;要麽……” 楊彪頓了頓,“禪讓” 二字終究還是沒能說出口,隻是重重地歎了口氣,繼續道,“老臣說句肺腑之言,如今這天下局勢走向如何,全看接下來這段時間了。”
    “當下,我們已沒有別的選擇。要麽與漢王拚死一戰,要麽眼睜睜看著他吞掉曹操,勢力愈發壯大。到那時,我們連一搏的機會都沒有了。”
    在場眾人皆明白其中道理。如今聯合曹操、孫堅、士燮,或許還有一線戰勝劉備的可能。可若此番再退讓一步,讓劉備過武關攻打曹操,那江山易主便隻是時間問題了。
    還有一點,在場眾人都心照不宣。劉備即便日後登基稱帝,這皇位依舊姓劉,劉協叔侄倆左右都不吃虧。可他們這些真正的大漢忠臣,到時候可就慘了。所以,必須放手一搏。
    大勢所趨,劉協終究無力阻攔,最後隻得同意聯合曹操、孫堅、士燮,共同攻伐劉備。
    “楊彪,真乃忠臣啊。” 劉平收到洛陽傳來的消息,忍不住誇讚了一句楊彪。
    一旁的楊永神色無奈,說道:“你就不怕大王想明白了,怪罪於你?”
    “無妨,大王又不是軟弱之人。他不過是自己過不了心裏那道坎罷了。如今朝廷都要將他定為國賊了,他定會比咱們都積極。” 劉平對劉備十分了解,一臉篤定地說道。
    “這倒也是……” 楊永笑了笑,又叮囑道,“不過,以後你還是少用這種法子吧。”
    也隻有他們二人交情深厚,才會這般直言不諱。
    劉平笑著看向楊永,隻見曾經正值壯年的老夥計,如今已滿頭華發。回想起當初前往武都之時,恍如昨日,可時光匆匆,如今大家都已不再年輕。
    “一晃二十年過去了,你也老了啊。” 劉平感慨萬千,“若不能讓咱們這些老兄弟看到大漢複興,那才是我最大的罪過。”
    楊永笑了笑,沒有接話。其實,之前劉平提及清君側時,楊永便已看透他的心思。這哪裏是在勸劉備,分明是在明晃晃地逼著朝廷主動出擊。
    想法雖好,朝廷的反應也如預期,可楊永心裏清楚,如今劉備或許不會在意,可日後天下太平了呢?等漢王成為漢皇,又會怎樣?老劉家在這類事情上的名聲可不算好。
    年輕時當遊俠,中年時當魅魔,老年若統一天下,晚年極有可能成為權力動物。就劉平這二十年來所做之事,日後隨便哪一件被劉備想起來,都可能讓劉備動了殺心。但楊永也知道,自己勸不動劉平。
    “你心裏有數就好。” 楊永搖了搖頭,“我要去上庸。左都督那邊攻打宛城,需要我從旁協助。”
    劉平點頭,叮囑道:“好!一定要注意荊州防務。朝廷既然聯合了曹操、孫堅等人,他們必定會有所動作。荊州恐難太平,到時候宛城說不定就得靠你了。”
    楊永聞言,點了點頭,說道:“我明白。”
    二人正說著,有下人來報,說劉備召見。
    ……
    荊州,宛城。
    曹仁佇立在宛城的城牆之上,目光遠眺南方,心中暗自盤算。對於守住宛城,他還是頗有自信的。在他看來,關羽若沒有十萬大軍,想要拿下宛城,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可即便如此,他心中卻毫無喜悅之感。因為他深知,就算擋住了關羽,於大局而言,也無濟於事。此刻,他滿心茫然,實在看不清曹操陣營的前路究竟在何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子孝,在想什麽呢?” 夏侯惇不知何時出現在城牆上,臉上帶著笑意問道。
    曹仁轉過頭,看向夏侯惇,關切地問道:“元讓兄,你傷勢好些了嗎?”
    夏侯惇擺了擺手,滿不在乎地說道:“沒什麽大礙,都是些皮外傷罷了。” 此前在沙羨,他與孫策一番纏鬥,受了些皮外傷。夏侯惇武藝精湛,年輕時性情暴烈如火,如今已沉穩許多。而且,夏侯惇在後勤管理方麵頗有建樹,堪稱軍屯大師。後期,他領兵作戰的機會漸漸變少,大多時候都在後方統籌事務。此番讓他駐守江夏,也是無奈之舉。他與曹仁二人配合,鎮守荊州北部,這陣容在曹操麾下,堪稱頂尖。若不是如今劉備的士兵太過精銳,戰場形勢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可以肯定的是,糜芳絕對守不住公安,關羽拿下新野也不會太過輕鬆。
    “元讓兄,如今天下局勢如此,咱們還有機會扭轉乾坤嗎?” 曹仁輕聲問道,語氣中滿是憂慮。
    夏侯惇聞言,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緩緩說道:“如今咱們唯一的機會,便是聯合各方勢力,如同當年討伐董卓那般,共同討伐漢王。唯有如此,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是啊,也隻能如此了。” 曹仁聽後,微微頷首,神色凝重。
    夏侯惇見此,開口鼓勵道:“子孝,不必過於憂心這些。孟德必定能找到破局之法。咱們如今要做的,就是全力擋住關羽的兵鋒!”
    “此事倒是容易。”曹仁對守住宛城的自信那還是有的:“除非漢王傾天下之力而來,否則宛城定然是固若金湯。”
    夏侯惇卻搖搖頭道:“關羽麾下士卒有些過於強悍了,且裝備精良,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令人側目,不可不察。”
    聽到夏侯惇提到這個,曹仁也很是無奈,道:“劉德安在益州做的太好了,漢王太富庶了。聽說連麾下普通士卒每旬都能吃到肉食。日積月累之下,他們的士卒自然強悍。”
    “而且悍不畏死。”夏侯惇補充了一句。
    曹仁無奈笑道:“吃飽飯,還有葷腥,家裏也都安排的好好地。漢王麾下那哪是士卒啊,分明就三十萬死士。”
    “一想到這裏,某就頭皮發麻。”
    夏侯惇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拍了拍城牆,道:“漢王的實力太強了.....”
    “是啊,太強了啊....”
    江夏,沙羨。
    此時沙羨已經被劉備軍接管,城牆上的劉字大旗迎風招展。此時坐鎮江夏的乃是劉琦,當然了他隻負責行政,真正負責守備江夏的乃是黃祖。
    此前江夏的整體防禦設施就都是黃祖打造的。讓他再來江夏駐守,是極為合適的。
    而且他跟劉琦兩人搭班也不錯。
    除了他們兩個人之外,劉磐也被派了過來,不過劉磐隻是駐紮在港口,負責水師。
    不過這會兒三個人都在沙羨城呢。
    “來之前左都督的意思是吾等不能掉以輕心,要防備孫堅。你們二人都是軍中宿將,有什麽想法?” 劉琦很是誠懇的問道。
    黃祖輕撫著胡須,沉思片刻後開口道:“公子,要防孫堅,陸地防線至關重要。孫堅若從徐州方向來攻,必經那幾處險要關隘。吾以為,可在豫章郡與徐州接壤之處,增派重兵把守。尤其是那幾處山穀要道,可設伏兵。一旦孫堅軍進入山穀,便可前後夾擊,令其首尾不能相顧。同時,在各關隘處,需加固城牆,儲備足夠的糧草與箭矢。”
    他微微頓了頓,繼續說道:“另外,可在防線周邊廣布斥候,日夜巡邏,一旦發現孫堅軍有異動,便能及時傳回消息,咱們也能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如此,方可在陸地上構建起一道堅固的防線,阻擋孫堅軍的腳步。”
    劉磐聽完黃祖的話,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黃將軍所言極是。不過,吾負責水師,深知水上防線亦不可小覷。長江乃天險,亦是咱們防禦的關鍵所在。咱們需牢牢控製長江水道,方能確保江夏安全。”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