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火力覆蓋
字數:5433 加入書籤
“丞相,您給評評理。”
開完了作戰會議,好不容易能休息一下的劉平,還沒偷會兒懶呢,董川就一臉不高興的找了過來。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張飛、關羽兩人。
“這是怎麽了?”劉平有些納悶的看著三人。
張飛嘿嘿一笑道:“這不是希望後勤部能夠多幫幫作戰的兄弟們嗎?誰知道他這麽小氣。”
劉平有些不理解:“幫什麽?”
董川解釋道:“右都督的意思是,讓後勤部借一萬張強弓給函穀關方麵,左都督則想讓後勤部給提供一百輛衝車,一百架投石機。”
聽到董川的話,劉平繃不住了,一臉訝異的看著張飛和關羽二人。
“後勤部哪來的這些東西,就算你們要去找戶部、兵部啊,哪怕去找工部某都能理解,怎麽找到了後勤部頭上?”
“是這樣的。”董川解釋了一句:“這兩年後勤部跟兵部有合作,兵部出錢、出料,後勤部的屯田兵出人,幫他們生產兵裝。這樣農閑的時候,這些屯田兵又能學手藝又能賺點工錢。”
“然後每年後勤部可以留一成的兵裝用來訓練新兵、屯田兵使用的。他們盯上的就是後勤部這點兒家底子。”
劉平挑了挑眉,道:“不是,你後勤部的家底子有點厚了吧?上百輛衝車,上百架投石機?”
“後勤部,節儉!”董川一本正經的說道。
劉平看了看董川,又看了看張飛和關羽二人,一攤手道:“你們找到某這裏也沒用,這事兒你們去問大王吧,讓他定奪。”
“後勤部可是你的兵,你說了還不算?”張飛一臉懷疑的看著劉平。
“按照道理來說,後勤部還是都督府的部門呢。”劉平笑著回了一句:“之前的作戰會議上,某記得兵部這一次光衝車就調撥了兩百輛,投石機更是高達五百架吧?這還不夠你們用的?”
“某想了一個辦法,可以快速拿下洛陽,需要投石機的協助。”張飛神秘兮兮的說道。
“什麽辦法?”劉平有些懵。
一旁的董川沒好氣的說道:“右都督的意思是,五百架投石機他都帶到洛陽去,再從某這裏弄走一百架,一共六百架投石機。等到了洛陽之後再就地取材,繼續製作投石機。”
“到時候幾百台投石機同時對洛陽展開無差別的攻擊,用投石機硬生生把洛陽給砸下來。”
“啊?”劉平是真沒想到,張飛竟然掌握了這個星球作戰的最高秘籍。
窮則迂回穿插,富則火力覆蓋。
劉平想了一下,六七百架投石機,就在城外幾百米遠的場景,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
“這個想法,倒是可以啊。”劉平嘀咕了一句。
不過張飛這個想法雖然不錯,但是沒有普適性。他從函穀關往洛陽去,投石機運送過去還挺容易。但是從長安運到函穀關費勁啊。
這玩意雖然有輪子,能推著前進,甚至可以用牲畜拉著過去。但是走平地還行,但凡道路差勁一點,一天能前進十公裏都是燒高香了。
若是遇上需要爬山的時候,那就跟沒轍了,不可能運過去的。想要用投石機,那就自己帶著工匠,在城池周邊伐木,臨時製作。
但是效率並不是很高。
可以說,也就現在張飛打洛陽有這個條件,可以做到投石機的火力覆蓋,其他大部分的情況下,投石機在攻城的時候,都隻能臨時製作。
兵部屯的那些投石機,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守城用的。
現實不是遊戲,隻要有路,鼠標一點,什麽玩意都能走過去。
“行了,不管怎麽說,這事兒不要來問某,讓大王頂多就行。你們抓緊你去,別耽誤某處理政務。”劉平不打算摻和,而是將三人推了出去,讓他們去找劉備。
等送走這三位之後,劉平忍不住開始思考張飛的這個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如今劉備勢力技術、資源、工匠都是足夠的。真要放開了搞,一年弄出來上千架投石機也是沒問題的。
隻要解決了運輸問題,那麽完全可以按照張飛的想法,攻城的時候,直接投石機火力覆蓋,上千架投石機啊,什麽城池砸不下來?
隻不過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很難實現了。
那麽換一個思路,能不能提高在臨時製作的效率呢?劉平想到這裏,覺得還是有些搞頭的。
投石機說白了就是個木製的器械,如果提前製作好比較難搞的零部件,大軍隻要帶著這些關鍵零部件就行。等需要用的時候,就隻用製作一些簡單的部分,直接組裝即可。
甚至可以將整個投石機所需的零部件都製作出來,用的時候就地組裝,打完了還能拆下來,保養一下以後接著用。
越想,劉平就越覺得有搞頭。
最後幹脆也不處理政務了,招呼了一聲馬良和蔣琬兩個人,帶著倆就去了工部的班房。
到了地方之後,劉平直接找到了田行,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田行,想聽一聽這位的想法,看看在技術上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平自己覺得是沒有問題的,完整的東西都能造出來,零部件還不能了?
田行聽了劉平的想法之後,認真的思考了一下道:“某覺得是可行,在技術上是沒啥問題的。但是吧,這樣還不如直接帶幾個師傅過去呢。”
“為什麽?”劉平不理解:“在這裏做好到時候再組裝不就行了嗎?效率高,還容易攜帶。”
“咱們這大師傅帶幾個徒弟,做一個投石機。他做的投石機,換個人來組裝不一定能用啊。”
“啊?”劉平沒想到還有這個說法,這是投石機啊,又不是什麽靈魂綁定的專武。
田行連忙解釋了一下,劉平才明白過來。會做投石機的人大師傅有不少,但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獨門手藝,除了親傳弟子,關鍵的手藝都是藏著的。
“敝帚自珍那哪兒行啊?”劉平有些不滿:“這某可就要批評你們了。技術這種事情就要交流,取長補短才能推陳出新嘛。”
“道理某都懂,但咱們也不能強迫人家教出自己的獨門手藝啊!”田行也很無奈。
“那你會製作投石機嗎?”劉平又問了一句。
“會啊。”田行點點頭:“不光會,某還從宛城那邊拉回來一架報廢的霹靂車,也研究明白了。”
“嘖,還得是你啊。”劉平笑道:“這樣吧,以你的技術為準,製定一個投石機的製作準則出來,用什麽料、什麽規格、什麽尺寸都標清楚,以後咱們的投石機用的就是你田行的標準了。”
“啊?”田行聽到劉平的話,先是一愣,隨後臉上露出了大喜之色。
這可是要名留青史的啊。
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田行知道,兵部、工部兩個部門正準備聯合都督府籌備製作一本《武備誌》。
其中有一部分內容涉及到各種武器裝備,這投石機若是用了他的標準,他的名字包能留在《武備誌》上。
“丞相此言當真?”田行大聲問道。
“當然了,某怎麽會在這種事情上開玩笑。”說到這裏,劉平又道:“你最好把你能製作的一些東西,全都列出一個製作標準出來,以後都用你的標準。另外你也告訴你們工部的這些大匠們,隻要不敝帚自珍,也可以這樣。”
“喏!”田行連忙應了下來。
劉平來都來了,自然不會說兩句就走,幹脆跟田行聊起了標準化的事兒。一聊就聊到了晚上,走的時候田行還是意猶未盡的模樣。
回去的路上,蔣琬一直在思考劉平跟田行聊的標準化的事情。走到了半道上,他忍不住開口問道:“丞相,標準化是不是也能用在其他地方啊?”
“哦?說說你的想法。”劉平頓住了腳步,看向了蔣琬。
蔣琬搖搖頭道:“這是有個模糊的想法。”
“沒事兒,說說看。”劉平鼓勵道。
蔣琬頷首,道:“屬下就是覺得,咱們日常處理政務的時候,其實也有可以標準化的地方。”
“比方說呢?”
“比方說卷宗,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寫什麽,第二個部分寫什麽,主體部分要列出哪些數據等等。這樣吾等在處理政務的時候,就可以直觀的了解到重點內容。”
劉平聽到這,笑著說道:“你這個思路是沒問題的,可以沿著這個思路多想想,拓展一下,爭取形成一個標準化流程出來。”
“喏!屬下試一試。”蔣琬答應下來。
一旁的馬良則捅咕了一下蔣琬小聲說道:“公琰,你這樣顯得某很傻哎。”
“又說那話。”
劉平聽到兩人的小話,忍不住笑了笑:“你們倆啊,淨會給我整節目,行了天不早了,各自回家吧。”
“喏!”
“知道了!”
馬良和蔣琬兩個人結伴回家。他們兩個人年齡差不多,來了長安之後也是鄰居。兩人家裏都有錢,直接在長安買的宅子,住的並不是官府提供的專供官員的廉租房。
劉平就不一樣了,他住的是劉備特意分給他的一座大宅子。沒辦法,長安城就是大宅子多,不用也是浪費。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