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韓家麵粉廠

字數:5251   加入書籤

A+A-


    長安城。
    如今的長安城跟之前已經大不一樣了。現在的長安城,坐北朝南,中軸線貫通南北。整個城池近似一個矩形,城牆夯土外包青磚,周長三十五公裏,共有十二座城門,每門都有三道券洞,外設護城河,護城河寬三十米,深五米。
    所謂券洞,就是城門洞作為主要的通行空間,可供行人、車輛通過。
    核心區域是皇城和宮城。
    宮城在城北正中央,南北長一千五百米,東西寬一千七百米,牆高十二米,四角都設有角樓。宮城牆外麵則是以禁衛軍環城步道環繞。
    宮城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朝部分主要是太極殿,也是正殿,麵闊十一間,用於大典。然後是德陽殿,也就是議事殿平日裏開朝會的地方,最高可容納萬人。
    還有就是尚書台,劉備平日裏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
    後寢則包括長樂宮、未央宮和永巷。長樂宮現在是閑置的,後續的主要功能給太後居住的,未央宮就是劉備自己的寢宮了。永巷就是後宮嬪妃居所,以永巷為中軸分為東西六宮。
    除此之外,還有武署庫和太倉。武署庫算是劉備自己的小金庫,上麵存放的是兵器甲胄,地下設有金庫。太倉則是皇家糧倉,可以儲備三十萬石糧食。
    皇城則是圍繞整個宮城的,總麵積大概有五平方公裏,這裏麵主要是宗親貴族和高級官員的住宅區、中央官署以及宗廟所在地。
    官署街,在朱雀大街北段兩側,設有丞相府、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都督府以及光祿勳、衛尉官署。這裏麵主要的是丞相府,也是占地麵積最大的,就在朱雀大街東側,占據了一半的官署街。
    因為丞相府內還包括了七部衙門的官署,占地麵積很是龐大。
    宗廟區在東北,有世祖廟和高祖廟,西南還有社稷壇。
    貴族宅邸則是南北向的金鑾巷和玉壺街,包括三品以上大員,各種宗親貴族都住在這裏。
    當然若是在其他地方購買了房產也是可以不住在這裏的。
    外城就比較簡單了,包括一百零八坊、四市。一百零八坊,裏麵靠近皇城的住的大多數是外戚、官宦之家、世家大族等等。才剛剛建成沒多久,現在民間都把這些坊市歸類為了貴胄坊。
    但是值得說道的時候,在一百零坊裏麵,有兩個比較特殊的。一是西北角的坊市,裏麵住的都是刑滿釋放的人、或者是一些窮凶極惡之輩。這裏也是整個一百零八坊防備力量最強的。
    坊市有單獨的城牆,城牆高八米,這裏的主官也是一百零八個坊市主官裏,唯一一個掛都督府職銜的,手底下有一支百人的部隊。
    東南角則是胡坊,之所以叫胡坊,是因為劉平把整個長安城所有的胡人都安排到了這裏,有西域商人、粟特移民等等。
    四市,東市「商賈市」):位於城東春明門內,主售絲綢、漆器、車馬具,設「錢肆」錢莊)、「邸店」倉庫),這裏也是貨幣兌換中心,不管是什麽人,拿著金銀銅都可以來這裏兌換劉備勢力鑄造的銅錢。
    西市「戎馬市」):城西金光門內,專賣兵器、甲胄、戰馬,設「弩匠坊」「鞍韉行」,還有一些匈奴皮毛、羌族藥材。
    南市「穀帛市」):城南明德門內,主營糧食、布帛,設官方「常平倉」調控糧價),外接漕渠碼頭,方便關東糧船卸貨。
    北市則是唯一一個全天都不停歇的地方,夜間也是可以隨意進出的,具體經營內容不限,但是目前入駐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勾欄瓦舍。
    當然了,一百零八坊內,也是可以做生意的。坊內的主幹道兩邊的門麵也是允許開設商鋪。
    可以這麽說,街頭巷尾盡是鋪席買賣去處。
    除此之外,劉平還專門留出了工業區,隻不過現在工業區隻是一片空地,目前在動工的就是三個,一個是韓盛家的麵粉廠,一個是幾個百姓湊錢開設的磚窯作坊,最後一個則是酌君酒樓在建的酒廠。
    蟲娘娘家的那個紡織作坊,就在坊內,沒有專門跑到工業區。
    此時,劉平就在工業區,韓家麵粉廠的工地上。韓盛父子、鄭通在一旁作陪。
    “你們這個麵粉廠很重要,朝廷也很重視,一定要好好做。”劉平叮囑著韓盛。
    韓盛忙不迭的躬身點頭,臉上帶著笑容,道:“丞相放心,草民明白的,一定給朝廷長臉,一定給漢王長臉。”
    劉平笑了笑道:“你隻要能好好經營,按時交稅就是對大王最大的支持了。”
    “是是是,草民一定會好好經營,一定按時交稅。”韓盛連忙附和。
    劉平又看向了鄭通,道:“說到交稅,現在這個稅是怎麽定的?”
    “一成。”鄭通開口說道:“征收一成的稅收。”
    劉平點頭,又問道:“在那個環節征收?”
    “最終的交易環節想要征收有些困難,統計起來並不方便。就這些工廠而言,就是從出廠的時候征收一次。”鄭通開口說了一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平也知道在交易終端征稅有些費勁,也能理解鄭通的想法,他又問道:“具體怎麽計算的?他們家生產一石麵粉,作價幾何?”
    鄭通開口說道:“以當年糧食價格為基準,以今年的情況來說,一石糧食五十錢左右,那麽一石麵粉就上浮四成,作價七十錢。”
    一石糧食五十錢,是劉備勢力範圍內的價格,一來糧食產量足夠,二來劉備鑄造的銅錢購買力足夠強。
    “你打算一石麵粉賣多少錢?”劉平又看向了韓盛。
    韓盛開口說道:“草民也計算了一下,按照鄭大人提供的技術,每十石糧食大概能夠產出七石半的麵粉,一石麵粉的成本,按照現在的糧食價格來算就是六十七錢左右,運輸、儲存、人工這些加在一起,再上浮兩成,每石再交上七文錢的稅,總成本就是八十七錢左右。”
    “草民也需要一些利潤,所以打算一石麵粉賣一百錢錢左右,也就是兩成左右的利潤。”
    劉平瞥了他了一眼,道:“兩成利潤太高了,這是糧食,不是別的。你把利潤控製在一成以內。”
    韓盛連忙點頭,道:“是是是,丞相說得對,那就半成利潤!草民隻要半成劉潤。”
    “一成吧,太少了幹的也沒啥意思。”劉平見韓盛態度還算不錯,還是打算讓他多掙一些,然後又對鄭通說道:“你且記著,事關百姓衣食的,讓這些人都把利潤控製在一成。”
    想了想覺得一刀切不合適,又道:“一些基礎的行業就行,不必要一刀切,具體的到時候你跟戶部去對接,看看哪些是關切到最普通百姓生活的產品,控製一下商家利潤。”
    鄭通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麽,但是覺得這裏不合適,就沒有說,隻是應下來。
    又跟著看了一會兒,劉平回去。
    回到丞相府的時候,劉平示意鄭通留下來,兩人落座之後,他問道:“剛才你似乎有話要說?”
    “丞相,強行讓商家降低利潤其實不妥。”鄭通小心開口說道:“商人本就逐利,有一成的利潤,就想要兩成,三成!”
    “您之前也說了,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他們會想方設法的控製成本。您也希望他們能夠自發的去推動技術革新來帶動生產效率。若是強控他們的利潤,他們就沒這個動力了。”
    劉平很耐心的聽完鄭通的話。聽完之後,他意識到自己又有些想當然了,也因此他並不生氣,而是問道:“那你覺得該如何呢?”
    “與其控製商家的利潤,不如提高百姓的購買力。”鄭通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您之前也說過,可以以補貼的形式,讓利給百姓。比方說糧食,商家正常售賣即可,隻要價格太過分即可。吾等可以給買糧食的百姓一些補貼,比方說每年購買足夠的糧食,就給他們免除一部分丁稅。”
    劉平聽的頻頻點頭,覺得鄭通說的不錯。
    “你這個想法是可以的,但是具體還是要拿個章程出來。”劉平知道剛才鄭通說的買糧食抵丁稅就是隨口舉例子。
    現在丁稅和糧稅都是不可能動的。
    “這樣,你去找公琰和孔明,拉上戶部,你們商議一個大概出來,交到某這裏來。”
    “喏!”鄭通答應下來。
    “韓家的那個麵粉廠也上上心,現在整個長安城都在等著看他能搞出來什麽名堂呢。”劉平又叮囑了一句。
    “這個丞相可以放心,屬下定然會多多注意的。”
    其實不用劉平說,韓家的麵粉廠以及那個陶瓷廠現在就是鄭通的命根子,他的仕途能不能更進一步,跟這兩個廠子是綁定到一起了。
    “那就行,其他的某也就不多說了,你心裏都有數。”劉平笑了笑。
    鄭通離開之後,劉平又把蔣琬和諸葛亮兩個人喊來,跟他倆了說了交代給鄭通的任務,兩人自然是都是答應下來。
    全部都忙完了之後,劉平本來打算去吃個午飯的,結果馬良過來,說是洛陽那邊有新的情報。
    “曹操親自去了洛陽,如今洛陽守軍已經超過二十萬。”馬良開口第一句話,就讓劉平眉頭皺了起來。
    隨後他舒展了眉頭,道:“沒事兒,本來就是打算打一個大會戰的,眼下倒也合適。”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