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張遼的態度
字數:5541 加入書籤
洛陽,曹操本人雖然沒有留在洛陽,但是留下了一半的兵力,由曹仁為主帥。
不過並沒有駐紮在洛陽城,而是駐紮在南邊的大穀關。此地溝壑縱橫,地勢險要,戰時可埋伏重兵,斷絕南北交通,適合大規模軍隊隱藏和駐紮,同時能夠有效地控製洛陽南部的交通要道,保衛洛陽城的安全。
除了軍隊之外,曹操這一次親自到了洛陽,還跟劉協、楊彪、荀攸三人徹夜長談了一番,完成了一次政治上的妥協。
具體來說就是,曹操整個勢力並入到朝廷,但是曹操本人保持相對獨立性,也可以說是聽調不聽宣。
但是從名義上來說,如今朝廷還有並州、幽州、東北、冀州、青州、兗州等地。
而且曹操的相對獨立性裏麵,隻包括了軍權、人事權和部分財政權。這個部分財政權指的是,曹操勢力範圍的稅收,收上來之後,可以留八成,剩下兩成要交給朝廷。
相應的,朝廷也會負擔曹操勢力的部分開支。
可以這麽說,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曹操和洛陽已經算是一家勢力了,至於之後到底是洛陽的劉協說了算,還是鄴城的曹操說了算,那就看雙方的手段和實力了。
“咱們這位陛下很大膽啊,他就不怕曹孟德鳩占鵲巢嗎?”劉平笑著搖搖頭。
馬良沉聲說道:“恐怕陛下也想著吃掉魏國公的地盤呢。”
劉平擺擺手,其實他也不太在意這些,而是問道:“荊州那邊什麽情況?”
馬良知道他問的是孫堅的情況,便開口說道:“根據情報顯示,孫堅目前沒有向西的意思,前些日子倒是組織了上萬人的水師,出海了。”
“出海?”劉平來了興趣:“去打夷州嗎?”
“倒也不是。”馬良搖搖頭,然後站起來,走到了劉平板房內的地圖前道:“根據探子的報告,孫策和袁術兩個人之前帶了八百多人出海,打下了倭國的對馬津,然後派人來報信。”
“吳侯應該是去攻打倭國了。”
劉平臉上露出了笑容,然後問道:“好的很啊!好得很!”
馬良笑了笑道:“倭國距離大漢太遠了,又遠隔重洋,即使打下來應該也沒什麽作用吧?”
“作用肯定是有的,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打下倭國很重要。”劉平說了一句馬良不太明白的話。
劉平也沒有具體解釋,而是開口說道:“跟工部那邊商量一下,咱們的造船技術,可以有選擇的公開一部分給孫堅。”
“啊?”馬良這一下震驚了。
要說整個劉備集團誰對技術最為重視的話,那肯定就是劉平了。他是萬萬沒想到竟然僅僅是因為孫堅要攻打倭國,劉平竟然就願意共享一部分技術出去。
他現在已經開始懷疑,劉平年輕的時候是不是被倭人給欺負過,不然的話怎麽每一次提到有人要打倭國,都這麽高興。
當然也僅僅是瞎想罷了。
“喏,下官這就去辦。”馬良躬身行禮,然後轉身離開。
“孫堅是個好同誌啊。”馬良走了之後,劉平還是高興,忍不住誇了一句孫堅。
......
並州,晉陽。
張遼接見了漢王使者,徐幹。
跟徐幹一起來的,還有德璉,這德璉是表字,本名應瑒。
如今的並州是屬於朝廷的。並州的糧草也有一半都是洛陽那邊供應的,張遼也是把自己當成漢臣。
雖然奇怪劉備為什麽會派遣使者過來,但是心裏也大概猜測到了一些東西。他並不是隻會打仗的將軍,基本的政治素養還是有的。
“兩位遠道而來,不知道所為何事?”張遼坐在上首,臉上帶著笑容。
他如今是並州實際上的一把手,如此對兩人也是看在劉備的麵子上。
徐幹聞言輕笑一聲,道:“吾等奉命前來,是為了這並州百姓。”
張遼輕笑一聲道:“之前漢王麾下拿下上黨郡,也是為了並州百姓嗎?”
“自然是如此。”徐幹臉不紅心不跳的認了下來:“隻可惜上黨百姓福薄,沒有享受幾天。”
這一下直接給張遼整不會了,愣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那不知道漢王要為我並州百姓做什麽呢?”
“為民福祉,自有手段。倒是將軍你,不知道如何看待當今天下局勢?”徐幹直接轉了一個話題。
“某不過朝廷一偏將軍爾,天下局勢如何某可不知道。自有陛下以及朝中諸公籌謀。”張遼回了一句。
話裏話外的意思很是直接,你別問我這些,我就是大漢的將軍,其他的事兒我不想摻和。
徐幹恍若未聞,繼續說道:“如今這天下危如累卵,朝堂之上陛下被小人蒙蔽,言路阻塞;地方又有魏國公、吳侯這等逆臣,割據一方不尊王命。將軍身為大漢臣子,難道就要眼看大漢傾頹,神州陸沉嗎?”
“如今隻有我主漢王劉備,乃是天下希望所在。將軍何不助我主一臂之力,好讓大漢早日能夠海晏河清。”
一旁的應瑒人都傻了,他是萬萬沒想到,徐幹竟然也有這睜眼說瞎話,顛倒黑白的本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句實在話,自從劉備被打為反王之後,除了劉備的控製區域外,其他的地方劉備的名聲並不怎麽好。
尤其是民間,在朝廷和世家的刻意抹黑之下,劉備已經成了霍亂超綱的大奸賊了。
就算是不少世家也覺得,如今天下到了這個地步也是因為劉備勢大,不然的話以朝廷的實力,早就將漢室複興了。
“陛下乃是天子,自有決斷,至於天下如何,大漢如何,自由陛下乾綱獨斷,閣下如此說,倒是有些危言聳聽了。”張遼自然不會被徐幹忽悠,也不想接徐幹的茬。
徐幹笑眯眯的繼續說道:“哦對了,我們丞相說了,可以向並州支援糧草、武器。”
張遼聞言一愣,這是什麽路數?剛才不還是在打機鋒嗎?怎麽突然就開始談好處了。
關鍵是,張某豈是貪圖小利而枉顧大義之人?
“閣下莫不是有意辱我?”張遼眯著眼。
說實話,張遼的威勢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抗住的。應瑒好歹也見過不少大人物了,他自己也堪稱人傑,但是在張遼的威勢之下隻覺得汗流浹背,兩股顫顫。
但是徐幹卻沒有任何反應,坦然自若的說道:“將軍何出此言?大王與丞相曾言,張將軍為國朝守國門,驅逐胡人,對社稷有大功。既然有功,自然是要支持一二的。”
“不光如此,大王還要為張將軍請功討爵。”
徐幹說的非常誠懇,但是張遼卻聽得冷汗直流。他已經明白了徐幹的意思。
若是同意歸順漢王,那麽什麽支持都有。如果不同意,那也沒關係。劉平會派人送糧食、送武器,不管你要不要,先送來再說。
然後漢王劉備再給張遼請功,討個爵位。
你說你沒有投靠劉備,你看朝廷信不信?你看劉協信不信?就算是真的相信,但還能跟之前一樣嗎?肯定會有所猜忌,有所防備的。
說白了,就是逼著張遼投靠漢王。就算是不投靠,也要逼著張遼中立。
而且保底,張遼也是中立的。
很簡單,如果劉平送東西,劉備請功討爵的話,就算張遼想要支援洛陽,你看洛陽敢不敢接受?
“某不過是想做一偏將軍,漢王又何必如此?”張遼想的很透徹,有些無奈的對徐幹說道。
徐幹整個人鬆弛下來,像是拉家常一樣說道:“將軍,這天下又有什麽人能夠獨善其身呢?將軍莫不是真以為窩在這並州,就能避開?”
張遼苦笑一聲,道:“終究是某想的太簡單了。”
“但是!”他話鋒一轉,道:“某乃漢臣,此不可改。還請告訴漢王。”
徐幹聞言一愣,他本以為都拿下來了,沒想到張遼此人竟然如此堅定。
就在徐幹愣神之際,張遼又說道:“本將軍接下來要去雁門關,大概要一年的時間,就不久留兩位了。”
“那就告辭了。”徐幹保持著儀態,帶著應瑒告辭離去。
離開張遼的府邸,徐幹並沒有多耽擱,而是直接回到官驛,準備回長安。
“這就放棄了?”應瑒有些好奇。
徐幹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應瑒,然後道:“你....得多曆練一下。”
應瑒愣住了,道:“啥意思啊?”
“張文遠不是說了嗎,他要去雁門關啊。”徐幹回道。
“哦,某知道了,吾等也去雁門關是嗎?”應瑒恍然大悟。
徐幹有些無奈,道:“去什麽雁門關啊,咱們回長安。張文遠要去雁門關,帶兵去雁門關。”
“然後呢?”應瑒的眼神中充滿了清澈的愚蠢。
徐幹幹脆坐下來,道:“他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他是不會投靠漢王的。但是可以把並州讓給漢王。”
“啊!所以他是這個是意思啊!”應瑒終於反應過來了。
“所以現在吾等要盡快回長安。以張遼的性格,他肯定也會將情況報告給洛陽的,吾等要盡快。”徐幹快速說道。
“那就快走!”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