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建安八年七月
字數:5499 加入書籤
“袁家兄弟是什麽意思?”長安,劉平有些驚訝的看著馬良。
馬良回道:“袁家兄弟的意思是,把他們占領的半個徐州直接送給吾等,他們則要去交州找袁紹。”
“這麽突然嗎?”劉平覺得有些意思:“具體什麽情況,知道嗎?”
“暫時還不得而知。”馬良搖搖頭:“怎麽樣,咱們要接手嗎?”
“肯定接手啊,正好可以斷掉曹操和孫堅的聯合。將曹操、還有咱的陛下徹底封死在中原和河北。”劉平笑著說道。
馬良點點頭,又問道:“那怎麽安排呢?不光是徐州,現在豫州也有大量的空缺。”
“是個麻煩事兒。”劉平深吸一口氣道:“沒想到又要開始為人手操心了。”
馬良跟著說道:“這也沒辦法,新州、南州、荊州、交州、還有瓊州都要人手。”
“若不是有科舉一直在提供人才,咱們現在統治這麽大的地方都會力有未逮的。就是現在,南州、新州還有不少地方,咱們隻能派個太守過去,剩下的都得太守自己想辦法。”
馬良說到這裏,開始吐槽了:“就咱們丞相班房,多少人都派出去了。現在丞相班房這偌大的地方,加上屬下、孔明、公琰等人,一共還有不到三十人。”
“要不是這一科又補充了三十人進來,丞相班房都得忙得腳不沾地。”
劉平也很無奈,道:“哎,不要著急嘛,要相信人才是會從基層長出來的。”
“太慢了。”馬良嘟囔著道:“屬下才多大啊,看著比某幾個兄長都要老成了。”
“說到你的幾個兄長,他們要不要來啊?”劉平把主意打到了馬良身上。
馬良沉默了一下,然後道:“屬下幾個兄長,已經都在荊州入仕了。”
“堂兄弟、表兄弟什麽的呢?”劉平又問道。
“屬下去寫信問問。”馬良已經無力吐槽了。其實不光是他,很多在班房的同僚,隻要家裏不是普通百姓出身的,基本上都被劉平安排了拉壯丁的活。
“至於徐州那邊.....”劉平有些糾結了,他是真的沒有什麽好的人選,想了半天,道:“讓楊永去吧。”
“可是他如今在右都督陣中啊。”馬良提醒了一句。
“傅燮呢?”劉平又問道。
“這倒是沒問題。”馬良點點頭:“還有其他人嗎?”
“不對,不應該是公琰或者孔明負責跟吏部對接嗎?怎麽是你了啊?”劉平有些納悶。
“他倆沒空。”馬良直接說道:“孔明現在忙著跟工部和戶部對接,公琰更慘被後勤部拉去當壯丁了,現在應該快到涼州了。”
“調令啥的您不是蓋章了嗎?”
看著馬良有些疑惑的表情,劉平有些尷尬,最近他也是忙的不行,主要是保證前線的後勤。經過馬良這一提醒,他才想起來。
“好吧,那你去跟吏部對接一下,讓吏部拿出來一個名單,以傅燮為主。”劉平快速交代了一下任務,岔開了話題。
“喏。”
馬良離開之後,劉平揉了揉臉,又喝了一口濃茶,讓自己精神一些。說實話,最近劉平已經感覺到自己有些精力不濟了。
不過也很正常,都已經四十出頭了,最近又是一直高強度的工作,回家還要麵對兩個如狼似虎的老婆,肯定精力不濟啊。
好在有太醫院的人一直給他調理身體,他也開始堅持練武了,還能再堅持堅持。
“普及教育又搞不起,人手又不夠。”劉平很無奈,也隻能麵對現實。
其實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統治區域太大了。尤其是南州和新州這兩個地方,說句不好聽的,長安的政令到了這兩個州,其他地方至少都開始執行一個月了。
可惜現在也沒什麽好辦法。蒸汽動力技術還在緩慢推進,問題不在技術,而在於材料。
劉平僅有的物理化學生物知識已經被工部給掏空了。成都、長安、武都三所大學也都開設了相關專業。
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按照劉平的估算怎麽著也得再有個十來年,才有可能進入蒸汽時代。
雖然也很離譜了,但是劉平著急啊。
“當年為什麽要學文科啊,學理科、工科都可以啊。”
他在自怨自艾的時候,有人卻很高興。
高興的人,是劉備。因為他的新王妃,吳懿的妹妹,又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到目前為止,劉備已經有五個兒子了。
除了被丟在武都的劉封,其他的四個都在長安城。
而劉備也在高興之餘,給吳懿升了官,讓他從一個閑職,直接成了汝南太守、豫州刺史。豫州如今是關羽協管,這個時候放吳懿過去,很明顯劉備是想讓吳懿做豫州牧的。
消息很快在長安城傳開了,對劉備多了一個兒子,大家都是很開心的。吳懿升官這事兒,也沒有太多人覺得有意外。自光武帝以來,老劉家的老傳統了,外戚肯定是要升官的。
劉平得知了消息之後,卻覺得有些無奈。如今劉備已經明確劉禪是世子的情況下,還讓老五的舅舅去做豫州牧,這肯定會讓糜家人多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樣的吳家人也會多想的啊。
劉備高興就讓他高興吧,劉平隻能去安撫糜家。
第一件事就是給糜芳升了官,隨後又寫了一個折子,讓劉備給糜竺求爵位。
劉備看到了劉平的折子之後,也反應過來自己做的多少有些不妥。劉平是用這種不傷感情的方式在提醒自己呢。
至於爵位,自然是不能給的。有漢一朝軍功才能授爵,糜竺可是沒有軍功的。但是既然已經明白了是什麽情況,以劉備的政治智慧自然也能找到平衡的辦法。
最後,劉備給糜竺封了一個安漢將軍的職位。
這雖然是個榮譽性的職位,但是早朝的時候,就站在劉平的後麵。可以這麽說,除了少數幾個人之外,糜竺在官職上是最高的了。
雖然沒有提高糜竺實際的權力,但是政治意義更大,讓糜家的政治資本更加雄厚,也有利於劉禪穩固自己的世子之位。
也為了這事兒,糜竺也找到了劉平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他自然能猜到,劉備能這麽快就給糜家一些補償,肯定是劉平出了力的。
劉平對此倒是無所謂,他本身就是要保劉禪的。
一來是為了勢力的穩定,二來也是為了自己。
說白了,劉平也需要給自己積累政治資本,他要保證在天下統一之後,他還有足夠的威望和政治資本,繼續推動大漢的發展。
因為劉平個人選擇的關係,他是高層之中除了簡雍之外,唯一一個沒有太多軍功在身的人。
說破了天,軍功也是第一,其他的功績都是比不上軍功的。
但是鹿皮又沒有辦法染指軍功,一旦他也統兵出戰,不消三年劉備勢力就得內部分裂。
這不是信任不信任,忠誠不忠誠的問題。
大勢裹挾之下,個人意願其實並不是那麽重要。就像現在的劉備這樣,他願意被朝廷打為反王嗎?
他肯定是不願意的,但是他有辦法嗎?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他要是敢提打下洛陽,還政劉協。劉備勢力的這些高層們沒有一個會同意的。
都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了,劉備這個皇帝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他若是執意不當皇帝,那......
發生什麽事兒都不好說了。
時間來到七月份,天氣已經很熱了,劉平在班房裏的時候,甚至連官服都不穿了。讓蟲娘給他縫了兩身夏裝。
短袖、短褲加劉備親手編的草鞋。
自從他開始這麽穿之後,不少人都跟著學。有些人覺得這樣不體麵,但是劉平不管那些,自己涼快就行了唄。
前線那邊,洛陽和大穀關已經快堅持不住了。關羽和張飛兩人都沒有搞什麽騷操作,就是穩紮穩打,一點點的消耗。
兩個人這麽穩,不管是洛陽還是大穀關都很無奈。麵對這種就是用硬實力給你打消耗戰的對手,曹仁和負責洛陽防備的皇甫堅壽都很無奈。
隻能勉力支撐,但是頂多再兩個月,大穀關和洛陽都得往後退。
更讓洛陽崩潰的是,並州沒了。
甚至都沒有用什麽手段,劉備隻是從長安派了一萬多人,就接管了整個並州除了雁門關之外所有的地方。
在幽州的公孫瓚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每天除了想辦法給洛陽運糧之外,其他的都當看不見。
冀州的曹操也是如此,他也是視而不見。
一切都很順利,除了揚州!
倒不是孫堅要攻打荊州,而是孫堅和袁術兩家,一共湊了兩萬人馬去攻打倭國,結果失敗了。
並非是被倭國人給打敗了,而是船隊在海上遇到了風暴,兩萬多人最後隻剩下不到兩千人活著來到了對馬津。
加上島上原本的八百人,一共不到三千人馬,還大多數沒有武器裝備,糧草供應也就更是沒有了。
袁術和孫策兩人隻能暫緩攻打邪馬台的計劃,而是先穩定了對馬島,隨後又打下了兩個連在一起的小國,暫時在倭國站穩了腳跟。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