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誰會自掘墳墓?
字數:5379 加入書籤
建安八年五月中旬,關羽、張飛盡起二十萬大軍,兵分兩路直奔洛陽。張飛繞道汝州,直奔洛陽,關羽則一路北上,逼近大穀關。
大穀關,曹仁對再一次對上關羽,一點脾氣都沒有。
這大穀關是靈帝中平元年建設的,還是大將軍何進建的。大穀關地處嵩山與龍門山之間的峪穀,縱深約三十裏,兩側峰巒疊嶂,伊河支流穿穀而過。周邊有牛心山、牛嘴山等屏障,地形複雜,易守難攻。
當時的目的是為了抵禦黃巾起義。關城依托天然峽穀地形,南北長一百四十米不到,東西寬二百二十米不到,關牆平均高大概在十米左右。
南北有兩座關樓,南邊關樓高三十米,北邊關樓高二十二米。
總的來說,在大穀關防備關羽要輕鬆很多,畢竟防守麵積在這放著呢,就算是關羽想要攻打,那二百來米寬的地方能放多少人啊?隻能一點點磨,一點點的打消耗戰。
而且大穀關也不怕關羽跟張飛學,用投石機搞火力覆蓋。一是展開不了這麽多投石機,如果非要展開的話,就要往前推,然後排成幾排。
但這樣的話,投石機就太密集了,曹仁隻需要用火箭密集覆蓋就能燒毀部分投石機。
關羽大軍就駐紮在大穀關以南二十裏的地方,這個距離其實蠻近的。但是沒辦法,七八萬呢,想要展開紮營,能選的地方不多。
大軍安營紮寨的空檔,關羽召集了眾將。這一次跟他一起來的有,黃忠、劉璝、關索、關興、嚴顏、吳蘭、馬忠、龐羲。
文官方麵就帶了王甫一個有名有姓的。
“大穀關易守難攻,諸位可有破敵良策?”關羽例行公事的問了一嘴,想看看眾人有沒有什麽好的想法。
其實他也清楚,問也是白問,這大穀關沒有太多能取巧的地方。
其實大多數關隘都是沒什麽能取巧的地方,不然的話也不會建成關卡了。
黃忠將頭盔夾在腋下,開口說道:“大穀關本就是當年為了防備黃巾賊而建設的,整個關城從一開始就做好了被大軍圍攻的準備。如今這個情況,隻能先用投石機試試。”
“地方太窄了。”王甫搖搖頭:“根本就施展不開,隻能作為攻城輔助來用。依著某的意思,不如繞過大穀關,逼著曹仁出來。”
“你的意思是?”關羽對王甫的想法有些感興趣。
“直接去打兗州。”王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如今曹操在冀州,兗州隻留下了夏侯兄弟,兵力必然不夠充沛,吾等若是攻打兗州,曹仁是距離最近的援軍,他肯定要出來的。”
“咱們隻需要沿途設置伏兵,定能將曹仁擊潰。”
關羽思索了一番,搖搖頭道:“曹操在兗州經營多年,夏侯兄弟就算兵力再不夠,幾萬人馬還是有的,如果他們堅壁清野的話,咱們短時間內也是打不下來的。”
“某若是曹仁,就不會去救援兗州,反而會立刻出兵配合洛陽,吃下右都督的主力部隊。”
王甫聽完關羽的分析之後,也覺得之前自己想得有些簡單了,隻能苦笑道:“那屬下也是沒什麽好的想法了,隻能硬打。”
“可以繞到大穀關側後方啊。”
關羽抬頭看向了說話的將領,竟然是關索。
關索走到地圖跟前道:“諸位都是長輩,晚輩說的有不對的地方,還請諸位指正。”
“咱們完全可以從牛心山、牛嘴山之間的峽穀穿過去,繞到大穀關後。”
眾人看向地圖,都皺眉思索有沒有這個可能。
黃忠開口否決道:“沒有路的,大軍根本無法通行。少數幾個人就算穿過去了也無濟於事。”
“這....”關索撓了撓頭,他還以為自己想了個好辦法呢。
一旁的關興卻突然說道:“為什麽要穿過去呢?吾等率人爬上牛心山就可以了啊。山下便是大穀關,直接從山上下來不就進關城了嗎?”
這一次不用別人,關索就直接反駁道:“下不來的,之前咱們不是去看過了一圈了,關城兩側都是懸崖,怎麽下來?直接跳下來嗎?”
“雖然陡峭,但也不是全然無法下來。諸位還記得當年攻打長安嗎?不是有一偏師從山崖上滾下來的嗎?以晚輩來看,這牛心山也不是不能滾一下的。”
隻能說還得是年輕人啊,就是大膽。
關羽瞥了一眼自己兩個兒子,願意動腦子了,是好事兒。
“行了,先攻一下試試看,後續再說其他的。”關羽壓下了關興那個幾乎等於送死的想法。
他們在這邊商量怎麽進攻的時候,曹仁這邊也在商量怎麽防守。
跟曹仁搭班的還是那些人,於禁、毛玠、李典、樂進、許褚,還有幾個夏侯家的青年人。
“又是關羽啊。”曹仁有有些無語。他本來覺得這一次攻打洛陽應該是關羽帶隊才是,自己要麵對的應該是張飛。
沒想到,還是關羽。
兩人也是老對手了,但是難繃的是,他一直都是被動防守的一方,關羽一直都是主動進攻的一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事兒,彼此都熟悉了,也沒什麽花裏胡哨的。”毛玠倒是比較輕鬆:“咱們有地利,他們士卒戰力更強。想要打退關羽可能有些困難,但是死守大穀關還是沒問題的。”
“大穀關就這麽寬一點地方,他們每次頂多幾百人攻上來,防守起來肯定是沒問題的。”於禁也認可毛玠的想法。
“就是消耗戰啊。”曹仁聽到這兩個人的話也清楚,這些同僚是沒有一個想要出城跟關羽打一場肉搏戰的。
都是想著依托大穀關死守。
“如今大穀關的存糧夠咱們用半年的,在糧食消耗完之前,大穀關肯定是沒問題的。”毛玠繼續說道:“但是洛陽那邊就不知道了,如果洛陽先守不住了,咱們就算有糧食也得提前撤退。”
“洛陽不會守不住吧?”
李典覺得毛玠是杞人憂天了:“洛陽乃是天下有數的堅城,城內守軍超過十萬,城外還有三萬多人馬保證糧道。張飛滿打滿算不過十二萬人,想要攻打有十三萬人防守的洛陽,不太現實。”
“隻要洛陽守軍死守,不跟張飛野地浪戰,那必然能夠守住。”
“糧道保不住的。”於禁開口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張飛隻需要派遣一萬騎兵,就能把城外護著糧道的三萬多人給吃下來。”
“洛陽糧食再多,也堅持不了多久的。畢竟是洛陽內有多少人諸位都是清楚的,存糧頂多支撐一個多月,極限也就是兩個月的口糧了。到時候不光士卒吃不飽,百姓也是吃不上飯的。”
其實不光是洛陽,像長安、成都等城市也是一樣的情況。這種這個時代堪稱超級大都市的城市,僅靠城內的生產,是不可能滿足日常需要的。
像長安,所有倉庫堆滿的情況下,在內外隔絕的時候,糧食最多夠用三個月的,成都要好一些,可以用半年,但這也是極限了。
長安、洛陽、成都這樣的大都市,對周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為什麽古代的大型都市都是建立在河網密布的地方,主要考量就是河道運輸,成本低、運量大,可以滿足城市所需。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古代電視劇裏麵,負責掌管漕運的官員,都是皇帝的心腹。
因為這玩意關係到國家根本。
曹仁其實也擔心隊友不給力,但是這玩意又沒有辦法。野地浪戰的確不是劉備軍的對手,換成他在洛陽,也是沒有辦法的。
張飛想要斷掉洛陽的糧道太簡單了。
“這樣的話,咱們還守什麽?不如退到潼關,依托潼關,將劉備堵死在關中。”樂進忍不住說道。
“他們現在有了豫州,完全可以走豫州往北打兗州。”曹仁搖了搖頭,大局勢他看得很明白的。
曹操為什麽要把他們留在這裏,表麵上看是跟朝廷合作,幫助朝廷抵禦劉備,實際上還是為了自己。
說白了,如果劉協退出洛陽,他完全可以直接貓在幽州,甚至連並州都可以不要了。到時候直麵劉備的就成了曹操了。
而現在曹操並沒有麵對劉備的信心。
簡單的來講,他需要時間,至少要能保證麾下士卒在野地浪戰上能夠跟劉備軍有一戰之力,不然的話隻能被動防守,最後的結果就是今日丟一城,明日丟一城,最後兵敗身死。
除此之外還要加強跟孫堅的合作,大家一起對抗劉備。
但現實是,所有人都明白,除非劉備自己出問題,不然的話接下來漢王一統天下已經是大勢了。
“盡力而為吧。”曹仁歎了一口氣道:“糧食也可以從吾等這邊走,雖然麻煩了一些,但也不至於讓洛陽缺糧。”
“那最多也就是堅持半年,最後還是要退守潼關。”毛玠其實對能不能打贏已經不抱希望了。甚至可以這麽說,如果不是跟曹操綁定的太深,他都想辭官回家了。
現在這個局勢,已經很明朗了啊,除非劉備勢力內部出問題,不然的話其他人一點兒機會都沒有。
但是劉備勢力會出問題嗎?
毛玠覺得不會,因為劉平在利益分配上做的太好了。貴族、軍功集團、普通百姓,都在劉備勢力的擴充中獲得了實打實的好處。
在這個基礎下,誰會自掘墳墓呢?
喜歡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