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當頭棒喝:陣營糾葛下的仕途困局
字數:2750 加入書籤
五月初一日,李準順利抵達香港。省城的文武官員早已恭候迎接,他們在碼頭整齊排列,神色恭敬。總督岑春煊的府邸內,氣氛壓抑沉悶,光線透過雕花的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仿若一張張神秘的麵具。岑春煊端坐在正廳之中,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因他的威嚴而凝固。他目光如炬,直視著走進來的李準,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問道:“你此次回來,是否帶有聖旨?” 李準心中一驚,實則聖安確有,但他不欲因此興師動眾,惹出是非,遂強作鎮定,答曰:“沒有。”
初二日,岑春煊總督遣文武巡捕前來迎接李準。李準正在住所內踱步,心中忐忑不安,聽到傳喚後不敢有絲毫延誤,當即整了整衣冠,隨巡捕入內拜見。一見岑春煊,他便恭敬跪地叩拜,額頭觸地,發出輕微的聲響,言辭誠摯地感激岑春煊的保薦之恩:“大人,此次得以晉升,全賴大人保薦之力,李準感激涕零,定當銘記大人之恩情,粉身碎骨亦難以為報。” 然岑春煊卻無動於衷,隻是安然端坐於太師椅上,椅旁的香爐冒著嫋嫋青煙,散發著淡淡的檀香氣息。他悠然品茗,輕抿一口茶,仿若未聞李準之言,那神情冷漠至極,讓人不寒而栗。
李準見狀,神色微變,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但仍強作鎮定,輕聲說道:“皇太後有話吩咐。”岑春煊聞之,神色一凜,即刻麵向北方下跪。此時,室內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唯有岑春煊衣袂挪動的輕微聲響,以及他膝蓋跪地時發出的沉悶聲音。
李準遂將皇太後先後所言一五一十轉述於岑春煊,並道:“皇太後、皇上萬安。” 岑春煊向著北方莊嚴叩首,額頭觸地,口中說道:“叩謝皇太後,皇上天恩。” 隨後,李準將自己此次北京之行的情形簡略向岑春煊稟報,聲音微微顫抖,生怕說錯一個字。
岑春煊雙眉緊蹙,仿佛能夾死一隻蒼蠅,滿麵慍色,語氣冷峻地質問:“你怎地運動袁世凱保你到江北去?”
李準大驚失色,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急忙辯解道:“總督大人,我此前根本不識袁世凱,亦全然不知他聯名保薦我之事。此次還是皇太後提及,我才知曉,且是皇太後命我去天津拜見他,我委實未曾私下有所圖謀。大人若不信,可差人細查,我李準絕無半句虛言。此地靜謐非常,唯有我等言語之聲,大人可明鑒我心。” 他的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無辜,身體微微顫抖,似在風中飄搖的落葉。
岑春煊卻依舊怒火中燒,雙眼圓睜,大聲嗬斥:“哼!一個人要走一條路,莫要同時腳踏兩隻船,他會保你做提督,難道我便不會保你做提督嗎?往後你可要拿定主意,莫要站錯隊才好。”
李準惶恐不安,雙腿發軟,連忙說道:“總督大人明鑒,下官一心隻為朝廷效力,不敢懷有二心,對大人更是忠心耿耿,絕無貳誌啊。大人猶如下官之楷模,下官願追隨大人左右,肝腦塗地。”
岑春煊忽轉話題,問道:“你見周玉山沒有?”
李準趕忙回應:“見過,他與我父親本是世交。”
岑春煊仿若覓得確鑿證據,長舒一口氣,說道:“怪不得,原是他替你去活動的。”
李準急忙擺手,說道:“不敢說是活動二字,不過先前他詢問我身體狀況,我隻是如實相告,說在廣東,氣候潮濕,我兩足酸脹,每至夜晚更是疼痛難忍,無法安睡。我便說若能換換北方水土,或許身體便可痊愈。大人,我當時隻是隨口之言,絕無他意啊。” 岑春煊臉色愈發陰沉,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緊繃著臉不悅道:“你這話不是分明不願回廣東嗎?一個人既然以身許國,連生死皆可不顧,又何懼這區區潮濕之病,你莫要將此等小事當作借口,如此小題大做。”
李準垂首,不敢直視岑春煊目光,額頭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低聲道:“下官不敢。當時亦不過是隨口向玉帥說說罷了。還望大人恕罪。”
岑春煊麵無表情,冷冷問道:“你幾時接印?”
李準小心翼翼答道:“請總督大人明示。”
岑春煊不假思索道:“明天便好。”
李準趕忙點頭,說道:“遵命。”
岑春煊隻淡淡說了句:“明天再來道喜。” 言罷,便昂首闊步離去,衣袂隨風飄動。他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大廳內回響,每一步都似踏在李準的心尖上,留下李準獨自呆立原地,心緒久久難平,仿若置身於冰窖之中,寒冷與絕望籠罩著他。
李準尚未上任,便遭總督這般突兀的下馬威,頓覺如芒在背,冷汗自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須臾間,衣衫已被汗水浸透,緊緊貼於後背。那冷汗仿若細密雨絲,綿綿不絕,似要將他內心的驚恐與不安盡數宣泄。此般感覺,竟比太後初次召見時更為煎熬。彼時麵對太後,雖緊張卻尚存希冀,然此刻在岑春煊的威壓之下,李準隻覺前路荊棘叢生,仿若陷入無盡黑暗淵藪。由此可見,岑春煊的威權是何等沉重,仿若一座巍峨巨峰,壓得人幾近窒息。
因清流派的岑春煊與北洋派的袁世凱分屬對立陣營,而李準並未明確表態倒向岑春煊,自此事之後,岑春煊對李準的不滿仿若野草般在心中肆意瘋長,乃至逐漸演變成深深的恨意。他對李準所作所為,無論巨細,總是百般刁難,吹毛求疵。即便李準行事完美無缺,在岑春煊眼中亦能尋出瑕疵。往昔李準身為候補道員之時,雖職位卑微,卻能於辦事過程中稍感自在,而如今,每一步皆如履薄冰,處處掣肘,行事竟不如往昔順遂自如。
這般巨大落差,令李準於官場中愈發艱難地掙紮求存,真是古人所說福之禍所藏。
喜歡鐵血書生之南海風雲請大家收藏:()鐵血書生之南海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