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懂得見好就收

字數:3936   加入書籤

A+A-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紅樓夢》中的這副對聯,宛如一記重錘,狠狠敲醒那些在人生道路上橫衝直撞、不懂回頭的人。
    漫漫人生,我們紮進社會的浪潮,被成功的渴望與名利的誘惑驅使,滿心盼望著出人頭地,功成名就。然而,真正的智者卻明白,在恰當的時機見好就收,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處世哲學,因為現實的複雜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許多時候,命運的走向並不受我們掌控。
    當年明月憑借一部《明朝那些事兒》火爆出圈,他用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明朝三百年的曆史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從宮廷的權謀爭鬥到民間的煙火日常,從英雄豪傑的壯誌豪情到小人物的悲歡離合,無一不被他寫得活靈活現。
    當年明月也一夜成名,成為眾人追捧的曆史文化傳播明星。彼時的他,在曆史寫作領域已然達到了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若能繼續專注深耕,憑借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深厚的曆史底蘊,必定能在這條道路上收獲更多的輝煌成就。
    然而,他卻毅然選擇踏入仕途。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巨大成功帶來的自我膨脹,很可能使他對官場的複雜程度與自身的適應能力產生了誤判。
    官場與寫作領域截然不同,這裏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權力鬥爭暗流湧動,對人際交往能力、規則把握能力以及政治敏銳度的要求極高,與專注於創作的寧靜環境大相徑庭。
    進入官場後的當年明月,就像一位在陌生水域航行的水手,很快便迷失了方向。曾經在寫作中對曆史事件和人物的那種遊刃有餘的剖析能力,在官場複雜的局勢麵前變得毫無用武之地。
    他在官場的發展並未如預期般順利,曾經對曆史創作的滿腔熱愛與專注,也在繁瑣的官場事務中被逐漸消磨殆盡。
    這一經曆警示我們,在人生的重大選擇麵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了解自身的優勢與局限,切不可因一時的成功而盲目自信,從而陷入難以挽回的困境。
    回望商業巨頭柯達的興衰曆程,同樣令人感慨萬千。在膠卷時代,柯達憑借著領先的技術和龐大的市場份額,在行業內獨占鼇頭,盡享成功的紅利。
    上世紀,柯達膠卷幾乎無處不在,大街小巷的照相館裏堆滿了柯達的產品,無數家庭用柯達膠卷記錄下生活中的珍貴瞬間,它已然成為了記錄時代記憶的代名詞。
    當時的柯達,擁有頂尖的研發團隊和遍布全球的銷售網絡,技術實力與市場影響力令人矚目。
    但當數碼技術的浪潮洶湧來襲時,柯達卻未能及時調整戰略方向,依舊沉醉於過去的輝煌,不斷加大在膠卷業務上的投入,使得企業難以輕易割舍這一傳統業務。
    另一方麵則是路徑依賴在作祟,長期以來形成的技術與市場模式,讓柯達在麵對新的技術趨勢和市場變革時裹足不前,無法及時做出有效的應對措施。最終,柯達在數碼浪潮的猛烈衝擊下走向破產,曾經輝煌無比的商業帝國瞬間崩塌,化為曆史的塵埃。
    這一案例深刻地表明,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在發展順利、取得成功之時,都要時刻保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危機意識,勇於突破慣性思維的束縛,懂得適時調整方向,見好就收,方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
    見好就收,也是克製人生欲望的關鍵所在。人皆有欲望,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適度的欲望可以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推動我們不斷努力奮鬥,追求更好的生活。然而,一旦欲望失控,就如同脫韁的野馬,會將我們拖入痛苦與迷茫的深淵,讓我們在無盡的欲望漩渦中迷失自我。
    清朝的和珅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起初,和珅也是一位勤勉任事、頗具才能的官員,在處理政務時展現出了一定的能力和智慧。但隨著權力的逐漸增大,他內心深處的貪欲如野草般瘋狂生長。
    他利用手中的職權,大肆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其府邸的奢華程度堪比皇宮,家中的財富堆積如山,金銀財寶、古玩字畫不計其數。
    各地官員為了討好他,紛紛獻上奇珍異寶和巨額錢財,以謀取私利。和珅的貪欲就像一個永遠無法填滿的無底洞,他不僅在國內瘋狂斂財,還將黑手伸向對外貿易等領域,不擇手段地聚斂財富。
    和珅的墮落一方麵是由於當時權力缺乏有效的監督機製,使得他有機會利用職權為所欲為;另一方麵則是他個人的道德防線徹底崩塌,內心對財富與權力的無限渴求,讓他忘卻了為官的本分和職責。
    直到嘉慶皇帝即位,和珅被抄家問斬,他才如夢初醒,然而此時一切都已無力回天。從查抄的清單來看,和珅的財富數額驚人,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十幾年的財政收入。
    和珅的悲劇人生深刻地告誡我們,無論身處何種職位,擁有多大的權力,我們都要堅守道德底線,克製內心的欲望,切不可被貪念蒙蔽雙眼,否則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投資領域,老張的經曆也十分引人深思。老張原本是一個謹慎的投資者,在股票市場小試牛刀時獲得了一些收益。這小小的成功讓他嚐到了財富增值的甜頭,也點燃了他內心對財富的強烈渴望。
    於是,他開始被財富的誘惑衝昏頭腦,不僅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投入股市,還四處借外債,試圖在股市中賺取更多的財富。在股票上漲的初期,老張的資產迅速翻倍,他沉浸在財富快速增長的喜悅之中,完全忽視了市場中潛藏的巨大風險。
    然而,股票市場瞬息萬變,充滿了不確定性。不久之後,股市突然暴跌,老張的股票市值大幅縮水。他不僅把之前賺的錢全部賠光,還因為借了外債而背負上了沉重的債務。
    老張陷入了過度自信和羊群效應的陷阱。他高估了自己的投資能力,盲目地認為自己能夠準確把握市場的走勢,同時又受到周圍其他投資者的影響,盲目跟風追漲,缺乏對市場風險的理性判斷和獨立思考能力。
    這一案例提醒廣大投資者,在麵對利益誘惑時,一定要保持冷靜和理性,設定合理的投資目標,懂得見好就收,切不可被貪婪衝昏頭腦,否則必將血本無歸。
    生活中還有一些人買彩票上癮的情況,同樣令人唏噓不已。小李原本過著安穩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買了一張彩票,沒想到竟然中了幾千元。這意外之財如同星星之火,瞬間點燃了他心中一夜暴富的強烈欲望,從此他便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他開始頻繁地購買彩票,花費越來越多的金錢和精力。每天,他都沉浸在對巨額獎金的幻想之中,工作變得心不在焉,生活也變得一團糟。
    從心理學上的“賭徒謬誤”來分析,小李錯誤地認為自己之前中獎,之後中獎的概率也會相應提高,每一次沒中獎都被他當作下一次中獎的鋪墊。
    他對彩票中獎的期望遠遠超出了理性的範圍,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隨著投入的不斷增加,家庭經濟開始緊張,生活質量直線下降,夫妻之間也因為買彩票的事情頻繁爭吵。
    可即便如此,他依舊無法控製自己購買彩票的衝動,完全忽視了這種行為對家庭和生活造成的嚴重負麵影響。彩票中獎本身就是概率極低的小概率事件,然而在欲望的驅使下,小李失去了對現實的理性判斷,最終讓自己和家人陷入了困境。
    現實就像一張錯綜複雜的大網,充滿了無數的變數和意外。我們常常自認為能夠掌控生活的方向,主宰自己的命運,但實際上,我們往往在不經意間就被命運的洪流所裹挾,身不由己。
    懂得見好就收,並非是懦弱和退縮的表現,而是一種難能可貴的人生智慧和勇氣,是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對自我的尊重。它讓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既能保持奮勇向前的衝勁,又能在適當的節點停下腳步,審視自己的內心,不會陷入深淵難以自拔!
    喜歡直擊人性請大家收藏:()直擊人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