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良心不是每個人都有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良心並非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標配,在利益的誘惑、欲望的驅使與人性的弱點麵前,有些人心中的那盞良心之燈早已黯淡無光,甚至徹底熄滅。
在商業領域,不良商家的種種劣跡令人發指,他們的行為是對良心的公然踐踏。前些年震驚全國的“地溝油”事件,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獲取暴利,竟將罪惡之手伸向令人作嘔的地溝油。
他們從下水道、餐館泔水中收集那些汙穢不堪的油脂,經過簡單的提煉和加工,就堂而皇之地將其混入食用油中,流入市場。
這些地溝油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長期食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其嚴重的危害。可這些商家明知故犯,全然不顧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在利益的驅使下,徹底喪失了作為商人應有的道德底線。
那些無辜的消費者,懷著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卻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這些“毒油”,身體遭受著病痛的折磨,而不良商家卻在背後數著沾滿罪惡的鈔票,良心對他們而言,早已一文不值。
食品添加劑泛濫的問題同樣觸目驚心。一些食品生產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延長食品保質期,或者讓食品看起來更誘人,肆意超量添加各種添加劑。在麵包製作中,商家過量添加防腐劑,使麵包即便放置數周都不會變質,全然不顧這些過量防腐劑進入人體後,會加重肝髒、腎髒等器官的代謝負擔,危害人體健康。
在飲料行業,部分廠家為了追求口感,大量添加人工色素和甜味劑,這些添加劑雖能讓飲料色澤鮮豔、味道甜美,卻可能導致兒童多動症、成年人代謝紊亂等問題。他們將經濟利益置於消費者的健康之上,為了利潤不擇手段,在利益的漩渦中越陷越深,良心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化妝品行業也亂象叢生。有些不良商家將過期化妝品重新修改日期後銷售。這些過期化妝品中的化學成分可能已經發生變化,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護膚、美容效果,還可能引發皮膚過敏、紅腫、瘙癢等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皮膚潰爛。
曾有一位女士購買了一款知名品牌的麵霜,使用後臉部出現大麵積紅腫、刺痛。經調查發現,這款麵霜竟是商家修改日期後重新銷售的過期產品。
商家為了減少損失、獲取更多利潤,無視消費者的權益和健康,對過期化妝品進行翻新再售,這種行為令人不齒,他們的良心在利益的驅使下,早已扭曲變形。
在教育行業,這本應是培育人才、塑造靈魂的神聖殿堂,卻也存在著個別缺乏良心的現象。有些老師,本應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卻將教育的職責拋諸腦後。
比如,個別老師在課堂上不認真授課,故意保留關鍵知識點,卻在課後開辦收費補習班,強迫學生參加。對於那些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而這些老師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和家庭的困境,將教育當成了賺錢的工具。他們的行為不僅違背了教師的職業道德,更傷害了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尊重。
學生們本應在公平、公正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卻因為這些老師的不良行為,不得不承受額外的壓力和痛苦。這些老師的良心,在利益的誘惑下,已經迷失了方向,忘記了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
醫療行業,一直被視為救死扶傷的聖地,醫生也被尊稱為“白衣天使”,然而,個別醫者卻讓這一神聖的職業蒙羞。有些醫生在麵對患者時,首先考慮的不是如何治療疾病,而是自己的利益。他們會誘導患者進行一些不必要的高端檢查,開昂貴的藥品,甚至推薦一些療效不明確的治療方案。
有一位患有普通感冒的患者,僅僅是咳嗽和流鼻涕,卻被醫生要求進行一係列的全麵檢查,包括ct掃描、血液生化全套等,花費了數千元。
而實際上,普通感冒通過簡單的藥物治療和休息就可以痊愈。這些醫生的行為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還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他們將患者的信任當作謀取私利的手段,在利益麵前,忘卻了自己的職責是拯救生命、減輕痛苦。
再看網絡世界,如今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中也充斥著許多缺乏良心的行為。一些網絡主播為了吸引流量和關注,不惜采用低俗、暴力、虛假的內容來博眼球。
他們在直播中傳播不良信息,宣揚錯誤的價值觀,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比如,有的主播為了製造話題,故意在直播中進行危險行為,如高空挑戰、極限運動等,卻不做好安全措施,誤導青少年模仿,導致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
還有些主播在直播帶貨時,誇大產品的功效,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購買劣質商品。他們為了追求利益,不顧自己的社會責任,將良心拋到九霄雲外,使得網絡環境變得烏煙瘴氣。
在家庭倫理的範疇,同樣有令人痛心的現象。李大爺和李大媽含辛茹苦地養大了三個孩子。在孩子們成長的歲月裏,生活條件艱苦,夫妻二人省吃儉用,隻為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管是孩子生病時的悉心照料,還是為了湊齊學費四處奔波,他們從未有過一絲抱怨。哪怕日子再難,他們也咬牙堅持,將全部的愛與心血傾注在孩子身上。
可等到李大爺和李大媽年邁體衰,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三個孩子卻相互推諉。老大說自己工作太忙,無暇顧及;老二抱怨經濟壓力大,沒有多餘的精力;老三則表示自己的小家庭瑣事繁多,自顧不暇。
最終,在未經老人同意的情況下,他們就擅自將老人送進了養老院。養老院裏,李大爺和李大媽滿心委屈與失落,他們不明白,為何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如今卻如此對待自己。
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在將老人送進養老院後,就鮮少去看望,電話也寥寥無幾,仿佛老人與他們再無關係。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歌手叢飛的故事。叢飛,這位用生命去踐行良心與大愛的人,他本是一個懷揣音樂夢想的普通人,卻在成名後將自己的愛心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他不顧自己收入有限,省吃儉用,甚至不惜向朋友借錢,先後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改變命運。
他不僅為孩子們提供學費、生活費,還經常親自前往山區看望他們,給他們帶去溫暖和鼓勵。為了能多掙些錢資助孩子,叢飛不辭辛勞地四處演出,常常一天要趕好幾場。
哪怕後來被確診為胃癌,身體極度虛弱,他心裏惦記的依然是那些孩子,還將大家捐給自己治病的錢拿出一部分用於資助貧困學生。
可令人心寒的是,叢飛的付出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感恩。有的受助學生在得知叢飛生病後,不僅沒有一句關心問候,還埋怨他不能繼續資助自己;更有甚者,當叢飛的妻子遭遇意外不幸離世時,竟有人在網上發表冷漠甚至詆毀的言論。
這些人在接受了叢飛的幫助後,卻如此對待恩人,他們的良心在何處?在享受著他人給予的溫暖時,卻絲毫不懂得感恩和回報,這樣的行為與叢飛的無私奉獻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更凸顯出良心在一些人心中的缺失。
良心的缺失,讓社會變得冷漠、自私,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逐漸崩塌。然而,我們不能因此而對人性失去信心。在黑暗的角落之外,依然有許多堅守良心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善良和正義。
比如,那些在災難麵前挺身而出的誌願者,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無私地幫助他人;那些堅守在教育一線,用心培育學生的優秀教師,他們用愛和責任照亮學生的未來;那些秉持著職業道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醫生,他們用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拯救生命。這些人是社會的脊梁,他們的存在讓我們相信,良心的光芒依然可以照亮這個世界。
我們應當大力倡導和弘揚良心的價值,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良心是做人的根本,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隻有當每個人都能堅守良心,用良心去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的社會才能變得更加美好,人與人之間才能充滿信任和關愛!
喜歡直擊人性請大家收藏:()直擊人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