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兄弟四人嘮家常

字數:4034   加入書籤

A+A-


    眾人嘀嘀咕咕,“這幾個人是通判大人的親人?瞧著不太像啊。”
    “嗯嗯,通判大人長得像天上下凡的謫仙,這幾個人也太普通了吧。”
    張大牛見眾人看他們三兄弟的眼神都怪怪的,嘴裏還不停嘀咕著什麽。
    “我們快些去張府吧,免得三弟他們等急了。”
    守門的官差忙帶著張大牛一行人浩浩蕩蕩往張府去。
    張大牛一行人都聽不懂源柔話,隻能讓懂源柔話的鏢師和官差打交道。
    好在他們是坐車進城的,不然一路上得被不少人打量,想想就渾身不是滋味。
    “老爺、夫人,大老爺、四老爺、五老爺到了。”
    “大哥他們來了?快把人都請進來。”
    管家趕緊問道:“大老爺他們還帶了不少的東西,您看?”
    王氏直接道:“把後院的角門都打開,把東西先放到空置的院子裏。”
    張三牛和王氏整理了一下衣裳,在丫鬟的簇擁下去前麵迎接張大牛三兄弟。
    夫妻倆十分有默契道:“大哥、四弟、五弟,你們來了,快進屋坐。”
    張四牛笑嗬嗬道:“三哥,三嫂,弟弟瞧著你們在源柔府過得還不錯,這宅子花了不少銀錢吧?”
    張三牛上前用力地拍了拍張四牛的肩膀,“你小子還是之前的性子,這宅子沒花太多銀錢。
    我和你們嫂子剛來時,你們是不知道源柔府和襄陽縣城差不多,哪有如今這般繁榮的景象。”
    張大牛微微拘謹,看著恭敬矗立在兩側的丫鬟、小廝,看著布置精巧的庭院,一瞬間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漫上心底。
    張五牛好奇地打量著四周,臉上的笑容就沒停過。
    三兄弟不同的情緒,張三牛和王氏並沒有放在心上,熱情地招呼三人用茶,吃點心。
    張四牛道:“怎麽不見澤哥兒?”
    王氏笑著解釋,“澤哥兒這會還在衙門,估摸著得晚上才會回來。”
    “三哥,你們是怎麽適應源柔這邊的話的,今兒個我們進城……”
    張四牛吧啦吧啦把剛才的事和張三牛、王氏說了一遍。
    “哈哈,我們一開始也不會說源柔府的話,這不就買了幾個源柔府的下人,跟著學了學,很快就會說了。
    你們才剛來肯定聽不懂,明日我帶你們出去逛逛。”
    兄弟幾個說了一會子閑話,王氏就下去準備午飯了。
    一桌子豐盛的菜肴,看得兄弟三人眼睛都直了。
    沒辦法這一路風餐露宿,不少客棧的吃食,他們都有些吃不慣。
    “三哥,你太貼心了,我們都有一個來月沒吃上粥了。”
    “哈哈哈哈,喜歡就多用點兒。”
    三兄弟不遠千裏來,王氏自然不能怠待三人。
    用過午飯,張三牛就領著三人去了一個單獨的院子。
    “大哥、四弟、五弟,這個院子寬敞,是專門收拾出來給你們住的。
    你們先瞧瞧,缺什麽東西和我說,我好讓下人們趕緊去置辦。”
    張大牛、張四牛、張五牛齊齊進了其中的一間屋子,張大牛上手摸了摸,喃喃道:“這床不錯,我們三兄弟睡正合適。”
    張三牛笑著道:“大哥看上這屋了?那四弟、五弟,你們跟我來旁邊的屋子瞧瞧。”
    迎客院十分寬敞足足有十來間屋子,住張大牛三兄弟綽綽有餘。
    張四牛、張五牛看著寬敞的屋子,屋子裏的擺設一應俱全,甚至還有博古架。
    張四牛、張五牛問出了差不多的問題,“三哥,這博古架上的擺件瞧著都不便宜吧?”
    “這些不值幾個錢,都是你三嫂和兩個侄女布置的。”
    張清彤自從開了興繡坊可謂是日進鬥金,王氏和張三牛都是閑不住的性子,麵食鋪子一開,同樣掙了不少銀錢。
    加上襄陽縣、荊州府等地的鋪子,就是在家裏坐著不做事,都有銀錢進賬。
    張四牛打趣道:“三哥好福氣。”
    “四牛,你也不差啊,宇哥兒再過兩年都能去考童生了,回頭你也能沾宇哥兒的光嘍。”
    張四牛臉上笑容真摯,“那還是比不上澤哥兒,澤哥兒像宇哥兒這麽大時就已經是童生要去考秀才了。”
    張大牛走進來就聽到三兄弟說起來了家裏孩子考科舉的事,嘴角不自覺往下壓了壓。
    大兒子不是讀書的料,讀了七八年連個童生都沒考中,要不是現在家裏的日子好過些了,他壓根不會讓他再去學堂。
    二兒子、三兒子中了童生,可惜這兩年下場,卻總是差那麽一點兒,沒能成為秀才老爺。
    二弟家的明哥兒早就是秀才了,三弟家的更不用說,不僅是狀元郎還是如今的源柔通判。
    明明他們大房兒子最多,偏三兒子都是不成器的。
    若不和二房、三房做對比,大房三個兒子出了兩個童生,這在桃花村絕對是能挺直腰杆的。
    “澤哥兒這孩子,自小就有主意,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他讀書都不用我們操心的。
    說起科舉,這事真急不得,多少學子讀了半輩子的書都不一定能考上秀才、舉人,更別提進士了。
    咱們的孩子那都是一頂一的能幹,年紀輕輕不急。現在家裏又不是供不起,咱們供著就是,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三弟,澤哥兒是不是有什麽讀書的訣竅啊?”
    張三牛轉身見是自家大哥,“這事我也不懂,得澤哥兒回來,大哥親自問問他。
    倒是青哥兒、泉哥兒年歲都不小了,大哥可有給他們定下人家?”
    “青哥兒定了縣學蔣教諭家的小閨女,明年春日裏成親。
    泉哥兒還沒定下人家,我和你們大嫂在給他尋摸合適的人家。”
    張三牛嘴角帶笑,“大哥,這麽大的喜事,你竟也不寫信告知弟弟,若不是清韻丫頭出門子,你該不會等新媳婦過門了,才給弟弟送喜糖吧?”
    被說中了心裏想法的張大牛,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咳咳,這個,源柔府太遠了,我怕打擾你們。不過是小輩的親事,哪就那麽重要了。”
    “這不行,不管是青哥兒還是其他侄子侄女,我這個做叔叔伯伯的怎麽能不去,就算人不到,禮肯定要隨。”
    張四牛笑嗬嗬道:“三哥,你放心回頭宇哥兒成親,弟弟肯定第一個給你寫信。”
    喜歡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