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新的研究方向

字數:7854   加入書籤

A+A-


    “五哥,那你要抓緊了,有時間可以帶回來讓我們看看”,李梟笑著道。
    “是啊!五哥,趕快表白,省得被別人搶先了。”。
    李八姐也是道。
    聽到弟弟妹妹的建議,李五哥也是點了點頭,想著明天就去表明心意,這事情宜早不宜遲。
    省得出現變故。
    又聊了幾句,李梟就回了屋稍微洗漱了一下,就睡下了。
    這半個月因為忙電渣重熔爐的事情,壓力太大,都沒休息好,現在忙完了,躺下沒多久就睡著了。
    這一覺就睡到了第二天九點多。
    李梟這才慢悠悠起起床。
    今天沒事,李梟就帶著弟弟妹妹,出去玩了一天,上午去頤和園逛了逛,劃了劃船。
    中午回去的時候,順路又去逛了逛鮮魚口美食街,鮮魚口美食街又被稱作鮮魚巷,也是一條老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正統年間。
    有著幾百年的曆史。
    而經過這麽多年的演變,在這條街道上也是老字號雲集。
    像是天興居、錦芳小吃、便宜坊都聚集在此。
    天興居它是一家以炒肝聞名店鋪,其前身叫做“會仙居” ,做到創建於1862年,就憑借這拿手的 “炒肝”,一火就火了多年。
    錦芳小吃創立的比較晚,但店鋪內眾多小吃卻是四九城一絕,糖火燒、艾窩窩、麻團、一品燒餅等等!
    在當地可以說是頗具名氣。
    此外像是金糕張、永豐蓧麵、鍋貼王,在當時也都是很有名的店鋪。
    到了鮮魚口美食街,李梟一行人先逛了逛,在錦芳小吃買了不少小吃點心。
    直到中午,李梟才帶著一行人去了便宜坊。
    來到這年代一年多,李梟去過全聚德兩次,但便宜坊這還是第一次來,也想嚐嚐便宜坊與全聚德的烤鴨到底有什麽不同。
    等烤鴨上來李梟嚐了嚐。
    兩家的味道確實是不一樣。
    便宜坊它家的烤鴨采用的是燜爐烤製的方法,這種烤製方法它不見明火,是通過爐壁反射的熱度來將烤鴨烤熟。
    這樣一來烤好的鴨子它的皮就會比較酥,肉也會鮮嫩。
    全聚德的烤鴨則是掛爐烤鴨的方法,這種烤製的方法烤出來的烤鴨,鴨皮吃起來會更香脆,但裏麵的肉則會比較幹。
    至於究竟哪家更好吃。
    這個李梟還真沒辦法判斷,隻能說各有千秋。
    吃完烤鴨,李梟還不忘給家裏看店的兩人帶上一隻,這才回了前門大街的院子。
    ……
    中午睡了一覺。
    起床後李梟就進了空間,開始思考起接下來要研究什麽。
    這首先李梟想到的就是計算機,計算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從上一次有過這個想法後。
    李梟就查了大量的資料。
    發現在早期國內的計算機水平,和國外能相差一代。
    像是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它誕生於1946年,這台計算機它可以說是巨大的,足足有30噸,用了足足7468個電子管、6 萬個電阻器、1 萬個電容器以及6000個開關。
    因為是計算機上用的是電子管,也因此第一代計算機被稱作電子管計算機。
    而國內直到1958年,才研究出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也就是103機,比國外晚了整整12年。
    就算如此在幾次改良後,103機運算速度也隻有2300次每秒,而國外的計算機在12年前,就達到了每秒5000次。
    就算如此103機,依舊對國內的航天、鐵路、化工、能源、核武器等多項研究做出了貢獻。
    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直到1964年我國第一台晶體管通用電子計算機,也就是第二代計算機研究成功,108機這才被逐漸淘汰。
    但要知道在1958年,也就是我國研究出第一代計算機的時候,美帝國已經研究出了第一台全部使用晶體管的計算機。
    而這台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已經從第一代的幾千次提高到幾十萬次。
    並且晶體管計算機它的優點更多。
    就比如體積小、壽命長、效率高等等,這些都是優點。
    而最讓人無奈的是,在1964年我國研究出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後,僅過了一年,第三代計算機,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就誕生了。
    和前兩代都不一樣,這一代計算機的主存儲器,開始漸漸過渡到半導體存儲器,這也讓第三代計算機的體積、功耗進一步降低。
    在軟件上也有了標準化的程序設計語言,也有了更多的功能,像是數據的處理計算、工業控製等等!
    運算速度也從幾十萬次,達到了幾百萬次。
    而我國第三代計算機,它機研究成功的時間是在1973 年。
    這最後就是第四代計算機,也就是我們現在用的,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在我國第三代計算機研究出來的前兩年,第四代計算機就誕生了。
    可以說在第四代計算機之前,我國的計算機與國外的計算機發展,相差了一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算是第四代計算機,雖然表麵看起來沒什麽差距,但其實相差的是在高端芯片設計和製造技術上。
    這個想要追趕就更難了。
    這也是為什麽李梟想要今後主要研究計算機的原因。
    因為他知道,計算機對一個國家有多重要。
    不說別的就說在科技領域,計算機的重要性就不能忽視。
    像是複雜的數值模擬、數據分析、模型建立,這些都需要計算機來加快科學研究的速度,在國防上更是了不得。
    武器裝備研發、情報收集與處理、軍事通信等,那個都需要計算機的支撐。
    李梟現在在猶豫,是研究第一代計算機,還是直接上手第二代計算機。
    至於第三代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這個李梟想都沒想過,在這個年代不要說是國內,就算是美帝國、毛熊兩個國家,就算給他們設計圖他們也製作不出來。
    因為第三代計算機所運用的技術,很多都還沒有出現。
    像是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直到1958年這才被研究出來,半導體存儲器芯片製造更晚,1969年美帝國的一個公司,才功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款。
    之所以李梟有些猶豫,這是因為電子管,現在國內已經建立了專業的電子管廠。
    而晶體管要等到1956年的時候,在國內才可以生產。
    想了想李梟還是打算直接上手第二代計算機。
    這倒不是他多有信心,而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弄懂一台計算機的設計,就算是二代計算機。
    依舊非常困難。
    需要學很多東西,就比如電路理論、數字邏輯、半導體材料製備、材料特性研究、邏輯電路設計、電路集成、電源與信號完整性設計、計算機係統設計等等!
    這些都需要搞懂。
    就算李梟現在學習東西很快,但這麽多他感覺想要搞懂至少也要幾年的時間。
    這不是他沒有信心,而是對於第二代計算機,他就像是和前幾次設計其它東西一樣,兩眼一抹黑,什麽都不懂。
    是純外行。
    就比如邏輯電路設計,在計算機中它的加法器、減法器、乘法器、移位器等!都需要根據數字邏輯、計算機體係結構,來進行電路的設計。
    還有電路集成,說起來簡單,就是將一些電路和晶體管,全部都焊接到一個芯片上,但想要設計好,就涉及到了很多知識點,就比如電路的設計方法、布局布線技術、工藝兼容等等!
    這些都需要考慮好。
    當然這其中有些或許能現成的,隻要組裝一下就好了。
    但李梟現在隻是粗略查了查,很多東西連看都看不懂。
    就比如光刻、刻蝕、摻雜、薄膜沉積等工藝,李梟現在隻知道這是晶體管製造工藝方麵的內容,但在具體的李梟就不知道了。
    畢竟現在可不是後世,買了電腦一組裝就可以。
    李梟現在隻知道,第二代計算機分為4個部分,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看起來都很簡單。
    隻要學過計算機基礎的都知道,這幾個是什麽意思,但關鍵是這個年代找不到現成的零件。
    不可能說買來零件一組裝就能組裝成一台計算機。
    很多東西很可能都需要自己製作,這就太難了。
    現在李梟也不確定,第二代計算機上的那些零件,能找到多少現成的,這都急不得,隻能慢慢來研究、了解。
    當然研究計算機的同時,他不可能什麽都不幹。
    電腦中有那麽多後世的知識,必須要在設計出點東西來,車床已經有了c620  1 臥式車床,在下一代就是數控車床。
    這個同樣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研究出來了。
    至於像是鋼鐵冶煉技術、機械製造技術、飛機設計與製造技術、汽車製造技術等等!
    這些將來也都有毛熊援助,他現在研不研究意義不大。
    琢磨了琢磨,李梟想到了一項可以賺外匯的東西,他記得原來看過一個短視頻。
    說的是島國曾經製造過一款特別小的摩托車,它的百公裏耗油才1.5,加滿油可續航200公裏左右。
    並且這款車多年累計下來,好像銷售1億多輛,算得上是上世紀小摩托車中銷量最高的一款車型。
    想到此李梟又查了查這才知道,這款摩托車叫做“超級幼獸”,它款車誕生於1958年。
    當時島國那個公司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要造出一款經濟實惠的代步車,雖然他的重量隻有65kg,但它卻能負重200kg。
    這款摩托車不僅是在這方麵出色。
    在它的設計上也很有特點,就如它的車架,就采用的是脊骨式車架,這樣就可以方人上下車,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電摩。
    而不是像是傳統的摩托車一樣,需要跨上去。
    此外這輛摩托車還配備護腿板,這樣能有效的減輕迎麵風壓。
    又查了查了李梟才知道,像是後來國內的輕騎50、嘉陵70,都是參考這台“超級幼獸”摩托車而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它賣的好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當時歐美等很多國家經濟開始了複蘇,出門的需求大大增多,這個時候一輛堅固耐用的摩托車,就是很多家庭出行的必備工具。
    此外除了這輛摩托車以外,李梟還查到了一輛更小的摩托車,叫做 otopo。
    它的重量僅有45千克,雖然時速比較低,但百公裏油耗約1,加滿油可以跑400公裏。
    不過因為銷量並不好,僅設計出來三年就停產了。
    又查了好幾款摩托車,最終李梟還是決定把“超級幼獸”摩托車弄出來,一是銷量好,二是打造起來也不難。
    超級幼獸摩托車。
    它的整體結構分為八部分。
    車架、發動機、懸掛係統、製動係統、車輪輪胎、燃油係統、電氣係統最後就是外觀。
    這其中最難的應該就是發動機的製造了。
    它搭載的是50四衝程發動機,這和當時主流的二衝程發動機有些不同,而之所以會選擇這款發動機,就是因為它省油、以及可靠度高,故障發生的概率小。
    李梟也沒想著去改變,省油、可靠度高,這本來就是“超級幼獸”摩托車的一個賣點。
    不過李梟查了查,50四衝程發動機,它還真沒查到是誰製造的,1951年存不存在,網上隻顯示是島國這家公司,在四衝程發動機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倒是二衝程發動機他查到了,在1878年就被製造了出來,並在1881年申請了專利。
    見此李梟打算直接把50四衝程發動機給搞出來,畢竟他在網上就能查找到完整的設計圖,根本就沒有難度。
    這樣也能繞過專利。
    說幹就幹,李梟直接開始查找各種資料以及畫圖,不過這做戲還要做全套。
    李梟打算過幾天去學校一趟,申請一台二衝程發動機研究研究,最好再能弄一台摩托車。
    到時候在研究出“超級幼獸”摩托車,也不顯突兀。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