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哥,你看那是不是小梟?”。
在車間轉悠的時候,看到李梟一個男子道。
說話的是李老三,他來廠裏也有半年多了,也學會了鉗工的基本知識。
就等著來年考核、轉正。
到時候就能分配房子,把老婆、孩子接過來。
而聞言李老二弄完一個零件的加工,抽空瞅了一眼:“還真是,他來軋鋼廠幹什麽來了?”。
說著就想著上去打聲招呼。
還是李老四拉了他一把:“哥先別過去,小梟應該有正事。”。
被這麽一說,李老二這才打消了上前的心思。
不過他們的話也被旁邊的人聽的一清二楚,人們看到旁邊跟著的李主任,他們一個個也都有些驚訝。
他們原來還以為幾人都是鄉下來的,但沒想到還有這一層關係。
“李老二,那是你弟?”,
見此!其中一個人工人忍不住打聽道。
“嗯,是我弟,我給你們說我弟可是京城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是要當大官的。”,李老二炫耀道。
這讓周圍聽到這個消息的人不由震驚。
雖然他們沒上過幾天大學,但也知道這年頭的大學生有多稀缺,有多重要,他們也把這消息暗自記在了心中。
打算以後要和幾個兄弟搞好關係。
李梟倒是沒注意到這邊的情況。
而是仔細的看著廠內的環境,這一看在對比那一份管理模式,李梟也是發現了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這第一個就是生產的混亂,原材料排放的位置雜亂無章,工具也是隨意擺放,這樣很容易引發事故,以及把時間浪費到尋找工具和原材料上。
還有就是在生產的環節上。
配合的不是那麽好,這在一些比較複雜零件製造上就體現了出來,往往上一道工序產品質量不達標。
就傳到了下一道工序上。
等到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返工,這也很浪費時間,浪費原料。
其次就是廠子內的衛生環境,以及電氣設備的老化問題。
一些材料的亂堆亂放,很容易出事故。
問題有些多,剛開始李梟還能記得過來,但到了最後索性一邊看一邊記錄。
“老弟真有這麽多問題?嚴不嚴重?”。看到李梟在本子上記錄的東西,李懷德忍不住問道。
李梟沒有看他,一邊記一邊答道:“問題比我記得還多,都不是小問題,你看那些電線。”,說著李梟停下寫字的手,指了指上麵的電線。
“你看那些電線,已經老化了,沒準就會引起火災,這如果真發生火災,在這種環境下很難說不造成傷亡,剛剛我看了,最近一處水管也在200多米外,想救火都來不及。”。
李懷德聞言也是一愣,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但聽李梟這麽說,越想越是有可能發生。
於是他問道:“那,那這要怎麽改進?”。
“這個不能頭痛治頭,腳痛治腳,必須要全麵改進,我也隻是剛有了點頭緒,等到我總結好了再說,對了老哥!咱們這邊工房是怎麽管理人員的?”。李梟問道。
李懷德聞言也就給李梟講了起來。
李梟這才清楚,現在的管理方式還是傳統的層級管理模式,國家下達生產任務,廠部領導負責整體決策和規劃。
之後再把任務細分,下達到車間主任、班組長等各級管理人員,最後再由班組長協調組內人員,以班級為單位,共同完成生產任務。
而在產品生產時,班長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生產的好壞,合不合格,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這種方法雖然看似簡單明了,但也有不少問題。
首先這種層級管理模式,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不過因為年代的不同,李梟感覺這個應該會好一些。
還有就是信息傳遞鏈條長。
就比如車間內機床如果發生故障,就要逐層往上報告,員工報給班長、班長在上報報給工段長,在報給車間主任,最後才能到廠長那裏。
不僅容易信息失真,還容易浪費時間。
還有就是資源分配不合理,在這種國家統一分配環境下,也很容易造成一些工廠因為原材料不足,沒有讓生產力完全發揮出來,而另一些工廠可能就會出現原材料過剩的情況。
最後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缺乏靈活性。
沒有辦法掌握市場的一個需求,這就很容易導致庫存積壓,不過這裏在軋鋼廠並不適用。
其它廠子在80年前應該也看不出多大問題來,畢竟大環境在這裏,在這個缺衣少穿的年代,基本上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李梟越記越多也越頭痛。
畢竟後世不管是5a管理模式,還是5s管理模式,並不完全適用這個年代,需要改的地方不少。
想了想李梟打算舍去市場分析、調查之類的,像是過廠內的十字路口,必須做手勢之類的玩意統統去掉。
還有像是檢查評估,采用自評、互評、上級評等方式,來進行考核之類的也全部拿掉。
李梟把目光放在如何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安全性這方麵。
特別是安全方麵太重要了。
畢竟這個年代設備技術相對落後,設備可靠性差,沒有自動化設備,這就需要依賴人工操作,也增加了事故的發生頻率,無論是因為疲勞還是因為疏忽,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出事。
還有就是生產的技術的不完善,很多技術還都在不斷探索和發展階段,這也就容易造成事故的發生。
這些李梟都沒辦法解決,能解決的就是對工人培訓,讓人們增加安全意識。
就比如:規定安全規章製度、安全操作規程、應急救援等知識。
建立安全檢查製度,定期檢查設備是否安全,檢查線路有沒有老化,最後就是完成應急預案,如果出現如火災、爆炸等情況,要如何處置。
此外還要改善工作環境。
李梟發現,這個年代的廠房都很差,通風、照明也好,排風也罷!如果按照後世的標準都不過關,當然在這個年代也不能要求那麽高。
還有就是場內濕度大、溫度高、灰塵多等問題也會對工人造成影響。
這些能改就改。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