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熱鬧的大院

字數:8074   加入書籤

A+A-


    回到大院子。
    院子裏的人已經忙了起來,擺桌子的擺桌子,炒菜的炒菜。
    這也怪李梟,當時沒說清楚。
    “嫂子不用炒了,我買回來了,弄點米飯就成。”,看到忙乎的一眾人,李梟笑著道。
    就開始動手把飯盒裏的菜放到盤子裏。
    這個年代可不像是後世,可沒有塑料袋,打包一般都是用飯盒,交押金就能帶走。
    而聞言秦懷茹答應了一聲,心中也稍微鬆了一口氣。
    剛剛車子到他家門口時她還有些緊張,這麽大人物她還是第一次接觸,一時不知該如何相處。
    見小叔子和當家的回來了,這也讓她鬆了口氣。
    “哥我來弄,你去陪著姑姑吧!”,這個時候小十一走了進來,對於這麽未曾見麵的姑姑。
    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那行。”,李梟也知道這個弟弟的性格,答應了一聲。
    出了廚房,他沒有先去正屋,而是去了前麵,告訴了看店的七姐、八姐,讓他們今天早點關門,這才又回了正屋。
    “小梟,你最近又有新研究了?是什麽?研究的怎麽樣?”,見到李梟走進來,李姑姑笑著道
    這還是剛剛李彤和兩個小家夥給她講的,這也讓她有些好奇。
    如果她記得沒錯,距離電渣重熔技術的問世,好像才過去了不到三個月,這就又新研究出東西了?
    這動作也太快了。
    她真不知道自己這個侄子的腦子是怎麽長的,在與毛熊談判時,她也了解到了“電渣重熔技術”的技術含量。
    不要說是毛熊,就連她都有些不敢相信,這種領先世界的技術是國內研究出來的。
    但結果偏偏就研究出來了。
    並且研究出這一項技術的人還是自己的侄子,才不到20歲,這就更有些夢幻了。
    聽到姑姑詢問,李梟也沒隱瞞:“姑,我現在研究出來的是三個東西,一個摩托車,一個是三馬子,還有一個是手扶式的拖拉機。”。
    “三個?你,你這都設計完成了?”。
    聞言李姑姑更是有些驚訝,這一次她更是沒想到,有些不敢相信的道,特別是聽到手扶拖拉機的設計時。
    李姑姑眼睛又瞪大了些。
    手扶拖拉機在毛熊的時候她見過,很方便,不過據她了解,手扶拖拉機在毛熊也是沒製造出來多少年。
    她沒想到自己這個侄子竟然自己打造了出來。
    “嗯設計完成了,三馬子、手扶拖拉機都製造了出來,隻剩下摩托車的製造難度有些高,現在還在製造。”。
    李梟回答道。
    “那這三馬子是什麽東西?”,李姑姑有些疑惑。
    摩托車、手扶拖拉機她都知道,但這三馬子她還真沒聽說過。
    “三馬子就是三個輪的車子,和貨車差不多也能拉貨,載重能達到3噸,不過三馬子的造價要比貨車便宜的多,結構也很簡單,以咱們現在國內的技術完全可以量產。”。
    聽完李梟的解釋李姑姑迅速盤算起來。
    國內缺貨車她是知道的,今天上午開會,其中討論的一點就是向毛熊購買貨車。
    要大批量采購。
    不過這貨車可不便宜,雖然去年的時候兩國簽訂了“軍事貸款協定”,一些武器或者車輛,可以按照成本價五折記賬,年利 1。
    但這也是需要還的,綜合下來也是一筆天位數字。
    這讓她動了心思,連忙問道:“那這三馬子動力、速度怎樣?能不能長途運輸?”。
    李梟大概猜到了姑姑的意思,笑著道:“空車的速度可以達到60 ,滿載的情況下可以到四十左右,在拉5噸的情況下可以到30左右,
    這是我們今天剛測試的結果,在正常環境下跑長途應該沒問題,但有些比較特殊的地區,像是高原或者特別冷的地方,這個還要在進行測試,姑姑你這是想用這車跑長途?運輸貨物。”。
    李姑姑聽的很認真,聽到李梟所問,猶豫了一下這才道:“對,現在我們國家缺少貨車,需要大量進口,如果你研究出來的三馬子可以跑長途,這能為國家節省不少錢。”。
    “姑姑這個你別急,今天測試時領導也去了,應該要不了多久就能出評測結果。”。
    “領導?”。
    李姑姑又有些詫異,不過想想自家侄子的本事也就不再奇怪,有這份能耐,應該早就被上麵關注了。
    不管設計出什麽東西來,應該都會被第一時間報上去。
    這一頓飯眾人吃吃聊聊,吃了小兩個小時。
    “對了姑,你這什麽時候回家?”,吃了一口菜李梟問道。
    “明天我就回去,之後幾天還有事。”,李姑姑答道。
    “那明天讓秀秀和你一起回去吧!我這邊明天還要測試手扶拖拉機,就不回去了,我讓小穎給秀秀請個假。”,李梟想了想道。
    似乎是怕媽媽拒絕,陸秀秀連忙道:“媽我要跟你一起去,我也好久沒見爺爺奶奶了。”。
    李姑姑本來就沒想著拒絕,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她也想要好好陪陪女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媽媽同意陸秀秀很是高興,轉頭看向了旁邊的李穎:“姐姐咱們一起回爺爺奶奶家。”。
    李穎正吃著東西,聽秀秀這麽說立刻也就喊了起來:“哥,我也要去。”。
    她想的可明白。
    請假就不用上學了,也不用寫作業了。
    “你哪涼快哪呆著去,是不是又不想寫作業了?”,小家夥哪點小心思很好猜,一眼就被李梟看透了。
    “哥我不是,我也想爺爺奶奶了”。
    “那行,明天我給你安排一頁算術題,記得要算完。”,李梟笑著道。
    李穎這一聽就傻了眼,立刻變得委屈巴巴的。
    這逗的眾人直想笑。
    當然李梟也隻是說說,逗逗小丫頭。
    吃完飯又聊了會,李梟就騎著車子帶著李彤回了四合院,前門大街這套院子雖然屋子不少。
    但剩餘的幾間屋子還沒被收拾出來。
    把主臥讓給李姑姑,李梟也隻能回四合院,回到四合院到屋後,李梟就進了空間洗了個澡,就開始畫起了設計圖搞。
    雖然有些累,但早一天畫完就能早一天製造出來。
    後麵的硬仗可不少。
    ……
    像是上甘嶺戰役。
    這個李梟不用去查,就記得清清楚楚。
    當時以美帝國為主的聯合軍,調集了300枚大炮、170多輛坦克、3000多架飛機,六萬多人,對我方的陣地發起了猛攻。
    要知道,上甘嶺陣地僅有3.7平方公裏,隻能部署兩個連。
    而為了奪取陣地,美帝國在這一場戰役中,整整發射了190餘萬發炮彈,投擲的炸彈達到了5000餘枚,把山頭都削低了兩米。
    就是在這種炮火的密度下,我軍整整打退了敵人900多次的衝鋒,反複爭奪陣地更是達了59次,最後取得了勝利。
    由此可見這一場戰役有多麽激烈。
    之後還有金陵戰役、石峴洞北山戰鬥,都是硬仗。
    想到這裏李梟忽然一愣。
    他想到了一件秘密武器,就是靠著它,在抗美援朝的中後期,打破了國內和美帝國聯軍的裝備差距。
    這件裝備不是什麽飛機大炮,而是鐵鍬。
    就是靠著鐵鍬,誌願軍完成了坑道工事。
    所謂的坑道工事就是在山體或地下,挖掘出以防禦為主要功能的戰鬥工事,以躲避美帝國強大的空中火力和炮火優勢。
    最開始坑道工事雛形,就是在陣地塹壕壁上挖出的“貓耳洞”,後來隨著將“貓耳洞”不斷的加深、連通,就像成了小坑道。
    在發現這種方式,能很好的躲避敵人的空襲和炮擊時。
    誌願軍就在此基礎上提出了 “七防” 要求,也就是防炮擊、防空襲、防雨水、防潮濕、防大火、防嚴寒、防毒氣。
    別看隻是“七防”,但這確是誌願軍拿生命總結出來的。
    防空防炮不用多說。
    這毒就是要防止敵人使用細菌戰,以及濃煙之類的,防雨防潮,這是根據朝鮮那邊的氣候提出的。
    畢竟朝鮮氣候多雨,雨多了必然會很潮,防雨防潮也是為了真士們的身體考慮,也能避免一些武器裝備受損。
    防火則是考慮到敵人所使用的燃燒彈的攻擊。
    這是必須要防止的一點。
    防寒這個不用說,朝鮮那邊的氣候都知道,這功能可以說至關重要,能夠給戰士們提供一個安全溫暖的棲身地。
    而想要完美達到這“七防”可不容易。
    就說為了坑道的堅固,這坑道距地麵的高度就要達到30米以上,隻有這樣才能防住美帝國重磅炸彈的轟炸。
    此外為了隱蔽、轉移和作戰,坑道內部通常會挖成 u 形、y 形或者h 形,並且每個坑道還要設立多個出入口,以避免敵人洞口炸毀。
    這還不算什麽,在坑道內還要設立睡覺的地方、儲備糧食彈藥水的庫房、還有廁所、廚房、火力點、觀察孔等等!
    來便於長期堅守。
    可以說坑道工事不僅能夠防禦,還能依托坑道進行反擊,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李梟記得在上甘嶺戰役中,坑道工事就發揮了顯著的效果。
    為我軍減少了大批的傷亡。
    要知道當時的美帝國聯軍,可是把整座山頭都炸掉了2米,這如果沒有坑道工事,那就傷亡太大了。
    並且誌願軍當時還利用坑道工事,進行了對此反攻,曾在10天裏,各坑道裏的我軍戰士,就組織了158次反攻,打死了2000多敵人。
    想到此李梟就查起了工兵鏟。
    發現抗美援朝時誌願軍使用的是50式工兵鏟,是按照毛熊的л31式工兵鏟仿造的。
    這種工兵鏟一側為扁平的鏟麵,另一側則是帶有鋒利的刃口,扁平的一側可以用於挖坑挖洞,另一側則是用於砍伐、切割之類的,也能當做近戰武器。
    雖然比起國外的工兵鏟來講,這種還比較單一,沒有更多的功能。
    但這種工兵鏟貌似也夠用了,李梟唯一感到欠缺的就是鋤頭功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畢竟鋤頭在挖坑道時,發揮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既然有用,李梟就開始查找一些關於後世多功能兵工鏟的資料,最後把目光放到了一款叫做神藏的工兵鏟上。
    開始查起了資料
    不過這一查李梟發現這款工兵鏟,竟然還上過一檔叫做《我愛發明》的節目。
    但李梟記得,《我愛發明》好像是搞笑節目。
    這給了他一種不靠譜的感覺。
    可隨後李梟傻了眼,這檔節目看起來是搞笑節目,但裏麵發明是真有用,像是山貓全地形車,就是一位大爺把摩托車和船結合到一起,研究出來的,這款車不僅能水陸兩用,還能適應各種凹凸不平的環境。
    還有鑰瑪空轉鎖,別看不起眼,但後來卻成為了行業的標,之後市麵上很多原理,都使用的是類似的技術原理。
    這還不算什麽,《我愛發明》中,竟然還有人發明過水陸兩用船,因為造型的原因,人們把它稱為三體飛船。
    原理就是把空氣壓進內部的空腔,這樣一來在船底就會形成隱形氣墊,就能托起船體。
    最離譜的是“空中三蹦子”,竟然還真能飛上天,本來李梟以為這不安全,太簡陋了,結果一查他發現。
    在後世軍隊的裝備中,竟然有一款叫做獵鷹旋翼機的,和空中三蹦子很是類似。
    這款飛機體積小、體重輕、具有很高的機動性。
    還可以低空飛行,這樣就能避開一些雷達的掃描,來用於在執行偵察任務時,接近目標。
    而它的速度不慢,可以達到100公裏到200公裏每小時。
    最關鍵的是這種飛機的結構很簡單,沒有其它直升機那樣複雜的液壓係統和傳動係統。
    並且造價還很便宜,據說隻要一輛小汽車的錢。
    而除了這種旋翼機。
    李梟發現《我愛發明》中,竟然還發明過輕型固定翼飛機,用木頭做的“越野飛機”、農村直升機等等。
    關鍵是這些飛機竟然真的都能飛起來,還有不少。
    這倒是給李梟打開了一個思路,感覺裏麵的東西很多都可以借鑒一二。
    不過眼前最重要的還是多功能工兵鏟。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