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飛彈的玩法

字數:4261   加入書籤

A+A-


    聽完李梟的講述,還是陳啟凡率先反應了過來。
    “李梟同誌,你說的計算機我倒是知道,我看過一些資料,1946年帝就研究出了電子管計算機,這台計算機重達30噸,占地有170平方,被設計出來的目的,雖然是為了計算炮彈的彈道軌跡,以及密碼破譯和數據計算,
    但它真的能在發現飛彈後,那麽快的計算出飛彈的軌跡、路線和著陸點嗎?”。
    李梟笑著道:“現在不行不意味著以後不行,技術在發展、時代也在變化,1946年一台電子管計算機能占地170平米,但現在一台電子管計算機已經縮小到了一間屋子大小,算力也從幾千次每秒,提升到了上萬次。
    而現在人們又找到了比電子管更好的代替品,晶體管,晶體管的體積更小,隻有電子管的幾十分之一,
    這就意味著用晶體管製作出來的計算機,不僅體積會更小,耗電量也會大幅下降,還有就是運算速度,也會更高、更穩定,每秒上萬次的運算速度不行,那麽十幾萬那次,甚至是幾十萬次呢?”。
    這可不是李梟瞎說,雖然後世的導彈用晶體管計算機計算彈道肯定不行,但這個年代導彈可沒有後世那麽多攻擊模式,飛行特征比較固定,沒有那麽多複雜多變,二代計算機也足夠用了。<帝在60年代的導彈攔截係統,用的就是晶體管計算機,他記得好像是ib7030計算機,這台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可以達到100萬次上下,用於當時的反導彈係統也足夠了。
    至於他已經研究晶體管的消息他沒說,這個還在保密階段,他不會到處瞎說。
    李梟打算等兩年,等到其他人把晶體管計算機的知識消化後,也設計一款100萬次上下的計算機出來。
    這個還是很有必要的。
    畢竟第三代計算機至少也要等到1964年左右了,那個時候三代計算機上運用的各項技術,才會基本成熟。
    但在這10年間,用到計算機的方麵可就太多了,像是導彈火箭的研究,還有原子核物理研究、冶金過程模擬等等,都需要用到計算機。
    幾萬次上下的運算速度和百萬次上下的運算速度,那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而聽完李梟的講述,陳啟凡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他記得他們學校一位教授提到過,國內已經開始對電子管計算機的邏輯電路、運算器等核心部件進行研究了。
    可這才剛剛起步,研究出來還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可國外呢!已經研究下一代計算機了。
    這可是差這一代。
    消化了一陣,陳啟凡臉又道:“那衛星呢?又是什麽?”。
    李梟指了指天:“衛星,你們可以理解成天上的人造星星,他會圍繞著星星一圈一圈的轉,就像是月亮圍繞著地球轉一樣,不同的是在衛星身上,我們可以裝上各種設備,
    就比如一些拍攝相片的設備,無線信號設備,還有就是雷達之類的設備,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用衛星拍攝到地球的地理地貌,檢測氣候情況,
    甚至是拍攝到敵人的防禦部署,還能把衛星當做一個信號站,通過他實現超遠距離通信……。”。
    李梟這還隻是說的60年代實現的功能。
    至於70年代、80年代衛星上新出現的功能,他都沒敢說,就算這樣,李姑父依舊露出了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陳啟凡倒是沒太過震驚,不過也是有些遲疑道:“那我們要怎麽把它送入太空?那些功能真的可以實現嗎?”。
    對此李梟倒不覺得奇怪,畢竟全球第一顆衛星的成功發射,也要等到1957年,國內衛星的研究,更是要等到1958年。
    而這個時候國內也隻有一些留過洋的教授、專家,才會對衛星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知道一些簡單的原理。
    看著對方那若有所思的表情,李梟笑著道:“你應該想到了。”。
    “你是說火箭?”。陳啟凡有些遲疑道。
    “對就是用火箭,我們可以把衛星掛在火箭上,讓火箭帶著衛星進入軌道。”。
    等到了肯定,陳啟凡越想越是感覺有可能,不過隨後他就又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想要克服地球引力,必須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也隻有達到這速度,才能讓火箭產生的離心力,與地球對它的引力平衡。
    “我記得第一宇宙速度是7.9 公裏  秒,火箭現在還達不到這速度吧?”。
    “這個我也不清楚,但毛熊的一位科學家幾十年前就提出過,用火箭把衛星送上天的想法,他肯定有自己的依據,
    而如果我所說的那些功能都能實現,到時候衛星就能最先發現發射的導彈,然後衛星再把消息傳回地麵,讓地麵的雷達持續跟蹤導彈,之後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完成攔截。”。
    李梟說完客廳裏的兩人都沉默了,陳啟凡皺著眉思考了半天才道:“李梟同誌,你這個反飛彈係統的想法,確實可能實行,不,應該說未來肯定能實現,那樣以來我們豈不是製造出飛彈,也能被攔截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完陳啟凡神情也是變得有些沮喪。
    “不能這麽說,反飛彈係統就算研究成功,但他能攔截住一枚,能攔截十枚,但他能攔截上百枚嗎?更何況如果我們研究出核彈,在飛彈上搭載核彈頭,那個國家都不敢賭?<帝投下的那兩枚核彈的威力,全球都看到了,沒有人幹拿這個賭,可以說隻要我們研究出了飛彈、核彈,那麽我們手裏就有了底牌,有了叫板的底氣,大不了就跟他爆了。”。
    聽李梟這麽說,李姑也很讚同:“小梟你說得對,飛彈、核彈的作用,威懾的意義遠比實際的打擊更大,這就相當於我們手裏握著一把刀,隻要不砍下去,就永遠是停留在敵人頭頂的利刃,
    就算對方有反飛彈係統,但麵對飽和式攻擊,誰有敢說可以全部攔截,沒有人敢保證,也保證不了,隻要那個國家還有些理智,就不敢輕易去冒險。”。
    陳啟凡的反應要稍慢些,畢竟他沒有打過仗,不過也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神色也舒緩了很多,手裏隻要有這一張“王牌”在,那麽就有了底氣,有了和其它強國對話的資本。
    “李梟同誌,你要不要來我們學校當個老師?到時候我們一起研究。”。
    麵對對方的邀請,李梟擺了擺手道:“陳同誌,很抱歉,我這邊還有其它重要任務要完成,不過我有幾個想法,你可以參考一下。”。
    聞言,陳啟凡神色變的鄭重了些:“你請說。”。
    李梟笑著道:“在研究飛彈的時候,可以加上誘餌彈,昨天秀秀放煙花時,你都看到了嗎?”。
    見陳啟凡點了點頭,李梟又道:“在那竄天猴點燃後,有五次加速的過程,而加速爆開的那一下,我把他叫做誘餌彈,這誘餌彈在雷達上的現實與飛彈相似,這樣一來反飛單係統,就會難辨真假,
    不得已也會把注意力分散到誘餌彈上,這樣一來就可能擺脫敵人的攔截,還有就是也能讓敵方的係統操作人員,難以辨清真假,從而猶豫不決,延誤攔截時機。”。
    再者就是讓飛彈在空中懸停改變方向,如果擁有這樣的功能,敵人的攔截係統就很容易判斷錯誤,迷惑敵人。
    如果我們打擊的目標轉移了的話,我們還可以讓飛彈懸停在空中懸停待命,重新確定目標,然後再進行攻擊,還可以讓飛彈無規律飛行,這樣也能有效避開敵人的攔截係統……。”。
    李梟講了很多後世一些導彈功能。
    像是延遲發射、二進製加速、空中懸停等等,聽的陳啟凡看李梟的眼神都不對了。
    連忙拿出紙筆記錄了下來。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