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rotax 915 is??發動機
字數:3475 加入書籤
不過就算如此,李梟感覺這也是一個大工程,沒個半年一載很難研究出來。
必須做好打贏持久仗的準備。
對此李梟倒也不著急,按照大慶油田原有的軌跡來講,從發現到全麵開發建設,中間足足隔了4年的時間。
就這還是在幾千名石油科技人員,以及四萬多名職工的努力下完成的。
不急於一時。
到是旋翼機以及貓貓車的研究小組,要重新組建一下,這個迫在眉睫。
旋翼機的研究小組,以後的目標是直升機的研究。
貓貓車的研究小組,目的是研究出後世1.0甚至是2.0的貓貓車,兩者都很重要。
如何安排任務,如何進行研究,這些都需要他來安排。
不過想到此,李梟倒是想到一件事,那就是直升機的研究,李梟感覺自己今後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研究。
全地形山貓車他要負責,計算機他也要負責,還有就是離心機。
這個將是他接下來幾年研究的重點。
這幾樣研究加起來就剩不了多少時間了,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也就是畢業後他帶領了一支研究團隊。
否則現在沒準還在貓貓車的研究上費功夫呢。
不僅如此,之後李梟感覺自己可能還會參與一些大型項目中進去,就更沒時間了。
既然他不負責,組建後就不管了的話,那麽組建直升機研究團隊也沒那麽大意義了。
也不可能讓直升機更早被研究出來。
況且這個年代生產一架直升機的成本可不低,實用價值他感覺還不如多生產幾台旋翼機,畢竟相比之下旋翼機的生產成本可就低太多了。
李梟記得現在的直升機,大多還都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像是戰術補給、偵察與聯絡之類的、戰場救援之類的。<帝才將直升機從輔助工具,逐漸轉變為關鍵作戰裝備,從而實現快速部署部隊,改變了傳統地麵作戰模式。<帝生產的uh1“休伊”直升機,並且還要大規模的裝配。
以國內現在的技術水平,以及經濟實力,就算研究出來了對標的直升機,但想要大規模生產也很難,根本就做不到帝那種打法。
想到這些,李梟在網上又查了關於直升機研究資料,看著那些資料,李梟更確定了心中的想法。
根據後世的資料顯示,在80年代之前,因為產量以及技術水平的緣故,旋翼機大多都是用於後勤運輸與補給、醫療救援以及偵察和通訊。
而這些旋翼機也可以做到部分,唯一的局限性就是無法垂直起飛和空中懸停。
這讓旋翼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旋翼機的原理就是這樣,到是利用預旋翼的技術,完全可以把旋翼機起飛的距離縮短到5米左右。
不過雖然李梟不打算組建直升機研究團隊。
但他還是打算組建兩支團隊,第一個就是對貓貓車進一步的研究,第二個研究團隊,他打算組成一個比較靈活的研究小組。
在研究完旋翼機後。
李梟想讓這一支小組跟著自己的研究步伐走,如果他研究大型項目,那就跟著他對大型項目進行研究,如果沒有大型項目研究,那麽也能研究製造一些賺外匯的小玩意。
考慮好這些後,李梟就開始琢磨人選,誰當貓貓車設計的負責人好,以及研究小組要配多少人。
李梟的初步想法是,組成一個1625人的科研團隊。
除了他以外,還要配備一名設計負責人,來負責平時具體的事項。
之後按照研究項目不同分成五個組,機械設計組、動力係統組、車身製造組、無線電與電氣組、測試與驗證組,以及一個軍方的代表。
機械設計組,負責的就是底盤、車架的設計,懸掛係統的設計,變速箱與分動箱的設計。
動力係統組則是負責發動機的設計、內燃機調校、冷卻係統設計、燃油管路布局,調試化油器、分電器,優化燃油效率等。
車身製造組就是車體結構的設計,防滾架與裝甲設計、模塊的設計等。
無線電與電氣組研究的則是貓貓車電路的設計,無線電該如何搭配,如何設計之類的。
測試與驗證組就不用多說了,就是來測試研究出來的各種配件、車輛合不合格。
等到研究小組組成後,李梟就打算拿出後世1.0版本,全地形貓貓車的一個設計思路,帶領著團隊一步步去攻克。
至於旋翼機的研究小組,李梟暫定為12人,這12人會大部分會全力攻克動力推進係統、控製係統,他自己會旋翼係統、機身與座艙、起落架係統幾樣的設計。
這幾樣如果自己研究的話肯定會非常難,畢竟一架旋翼機的性能好壞,除了依靠發動機以外。
剩下來的就是槳葉、旋翼之類的設計。
就比如,如果槳葉長度或弦長不足,那麽就會導致升力不足,會難以完成懸停、爬升。
不過如果有著旋翼機的設計圖紙的話,那就另說了,最多就是費一些功夫畫出來。
主要還是發動機的設計。
獵鷹旋翼機的發動機,用的是 rotax 915 is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屬於四缸四衝程渦輪增壓活塞發動機,最大馬力可以達到141馬力,可持續輸出馬力能達到135馬力。
在海拔5000米時,這款發動機依舊能保持85的功率,而它研究的時間是2010年,這個年代根本就沒有這款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