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發動機進展

字數:3550   加入書籤

A+A-


    “玉米的產量是多少?這是成了?”,回到家看到李梟這麽高興,王芳立刻明白了是怎麽回事,期待的問道。
    “成了。”。
    “種出了多少斤玉米?增長了多少倍?”。
    “三倍,種出了56.5斤。”。
    王芳也是被這個數字給驚了一下:“三倍這麽多嗎?”。
    “我也沒料到,我以為最多也就2.5倍左右,沒想到產量出乎了我的意料。”,李梟笑著解釋道。
    “出乎意料才好,越多越好,最好來個五六倍。”。
    “你想什麽呢還五六倍,現在可達不到,幾十年後或許沒問題。”,李梟這倒也不是瞎說。
    等到2024年的時候,一些地區的玉米產量可是能達到600公斤以上,甚至一些地區更是能達到1000多公斤。
    李梟的自信倒是讓王芳有些意外道:“你這麽有信心?”。
    她剛剛說那些也是幻想一下,三倍的增長就已經很誇張了,這要是6倍,她也隻敢想像一下。
    “當然了,這個我和李教授交流過,通過咱們那種玉米種子,經過再一次培育過後還是能進一步提高的,不過這些就要等許久了,起碼五年起步。”。
    “隻要還能提高,不管是五年還是十年,哪都值得,隻要能提高一倍,那麽放在全國可就了不得。”。
    聞言李梟笑著道:“這倒是,隻要增長一倍,那麽就能增長337億斤。”。
    今天高興晚上李梟難得的多喝了一些酒,早早就睡了過去,一覺睡到大天亮,王芳叫他才醒了過來。
    貓貓車、打井機、水錘蹦這些研究完成後,李梟也是感覺輕鬆了不少,在幾人新同誌加入後,就直接開始研究起了發動機。
    發動機的設計,經過這些年的摸索,李梟也總結出了一套模式。
    這首先就是需要明確應用場景,不同發動機運用場景的不同,發動機的功率、效率、體積之類的都是不一樣的。
    隻有明確了發動機的應用場景才能夠進行下一步。
    這個最好說,畢竟這款發動機研究出來的目的,就是在旋翼機上應用,也隻需要滿足幾個條件。
    像是發動機布局必須緊湊,整體重量必須得到控製,需要穩定的功率輸出、需要能在極端低溫啟動,以及需要在低轉速下提供高扭矩。
    李梟一提出這些條件,眾人就不淡定了。
    “科長,這要求是不是有些太高了,這想要研究出來很難啊。”,有人委婉的說道。
    李梟看了看眾人的神色,也知道他們在想什麽,別看隻有五個條件,但想要滿足這些條件可不容易。
    想要整體輕,那麽發動機就不能使用鋁合金缸體、鈦合金氣門等材料,還不能因為重量減輕而犧牲耐久性。
    想要保持功率穩定輸出,那麽就要優化進氣道設計,要防止高溫低溫導致結冰或進氣不足,還有就是如何補償空氣稀薄問題,這是一個問題。
    低溫下的啟動,如何預熱也是一個問題。
    不過這些對於李梟來說都不算什麽,畢竟他知道最後的答案,聽到詢問就道:“你們擔心的這些問題,我之前就考慮過,也想出來一些解決的方案,像是低溫下的啟動,我們可以加裝曲軸箱預熱器。
    在高海拔,我們可以通過渦輪增壓技術補償空氣稀薄問題,還有在低轉速下實現高扭矩問題,這個我們可以優化凸輪軸和曲柄連杆機構,從而得到快速響應與爆發力。”。
    李梟這一番話,也讓新來的幾人有些驚訝,有一人更是忍不住道:“科長,您說的渦輪增壓技術,是用在航空發動機上的那種技術嗎?”。
    “對,就是那種技術,雖然我們研究的這款發動機,並不屬於航空發動機,但既然渦輪增壓技術能解決進氣不足的問題,那麽就能解決高海拔飛行的問題。”。
    把眾人的問題一一解答之後,新來的幾人對於李梟也是透露出了幾絲佩服,見此李梟也滿意的點了點頭。
    如果下麵的人對於他並不信任,那麽這隊伍就難帶了,看到幾人沒有其它問題再問,李梟就開始定參數。
    這是發動機研究要走的第二步,設定發動機的核心參數,也就是功率輸出、熱效率、燃油消耗率、使用壽命、維護周期、排量、進氣方式之類的。
    就拿進氣方式來講,是自然吸氣、渦輪增壓還是機械增壓,不同的進氣方式,會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動力性能和響應速度。
    這對於其他人或許要商討設計很久,不過對於李梟來說,就沒有這種問題了,畢竟rotax 915 is發動機的核心參數,並不是什麽秘密,更何況他連設計圖都查出來了,就更不用說這些參數了。
    李梟直接就把輸出功率、燃油消耗率、渦輪增壓器壓縮比等等,寫在了黑板上。
    看到李梟黑板上寫的功率重量比、高海拔適應性等,眾人開始一陣討論。
    主要是這些數據放在這個年代,實在是有些誇張,如果真的設計出來,那麽將會碾壓同類型所有的發動機。
    不過通過之前李梟的解釋,眾人也都知道了李梟的水平,反應倒是沒那麽誇張,不至於說覺得李梟是異想天開。
    至於再往後就有些難了。
    rotax 915 is發動機改動不小,必須重新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在這一步就要確定好之後所需要的材料,分析進氣 、排氣係統、燃油噴射係統的氣流特性,如何進行優化等等!在這一步都要完成。
    李梟這屬於半開卷考試,難度倒不是太大,一行人研究了不少時日,也終於是搞定了這一步。
    這也讓眾人有了不小心的信心。
    而再往後,就是總體結構設計,像是確定衝程數、氣缸數、排列方式、增壓方式,設計壓氣機、燃燒室、渦輪的級數和結構,這一步對於李梟來講是要更簡單的。
    心中早就有了數。
    研究了小半個月,已經有了大致的架構,要不是很多技術需要替換,用不了半個月就能弄出來。
    喜歡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強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