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地獄道·無間劫

字數:3706   加入書籤

A+A-


    烏江的浪頭裹挾著青銅鏽屑,李仙宇的蓑衣在狂風中獵獵作響。鴻鈞殘念幻化的青銅巨樹已坍縮成九丈銅棺,棺蓋上浮動的《帝王本紀》篆文突然活化,化作三百條青銅屍龍盤踞江麵——每條龍脊皆刻著"焦熱"至"大焦熱"的地獄道銘文。
    "道友可識得此物?"鴻鈞的聲浪震碎江石,銅棺裂隙中滲出漆黑靈液,竟是皇甫龍鬥當年封印的刑天戰斧殘片!斧刃上的蟲紋遇風即燃,將整條烏江燒成靈海值測算的焦土。
    李仙宇的桃木劍穗突然崩解,根係紮入地脈深處:"地獄八重,終究困不住人心!"定軍山靈根自江底破土而出,枝幹上四百史官殘魂同時揮筆,將"眾合"至"大叫喚"的偽史篆文逐字焚燒。當火光觸及曹丕冠冕化成的黑繩屍龍時,龍鱗間赫然浮現劉協被蟲母寄生的脊柱——少年天子的靈海值竟突破百萬,已然觸及"無間"門檻!
    "項兄,該還楚魂了!"李仙宇咬破指尖,精血染紅的銅錢串成鎖鏈。項羽的霸王槍自虛空刺落,槍尖挑著的非是江東子弟魂魄,而是整條鎮魂街的靈力樞紐!當槍影穿透銅棺時,四百年前的阿房宮廢墟突然降臨——焚書坑儒的灰燼中,十二金人化作"大焦熱"級守護靈撲來,每具金人體內都禁錮著司馬遷被閹割的史魂。
    諸葛亮殘魂的羽扇突然軟化,化作當年白帝托孤的《誡子書》竹簡:"伯約,接住這八陣圖最後一變!"薑維的獨臂突然暴漲靈光,靈海值突破五十萬門檻的刹那,他望見自己心口鑽出的非是桃木靈根,而是鎮魂街"武神軀"特有的多重守護靈共鳴——張翼德的丈八蛇矛與趙子龍的龍膽亮銀槍竟在經脈中交織!
    鴻鈞的青銅棺突然裂開巨口,吐出王國組織第七騎士鴉也的"天鬼幕"。漆黑幕布籠罩江麵的刹那,整條烏江的靈海值驟然歸零——這正是"無間"級強者才有的領域吞噬!李仙宇的道袍突然燃起青焰,胸口金蟬疤痕化作優曇婆羅結界。當花瓣觸及鴉也的隱術符咒時,江底突然浮出呂布的方天畫戟——鳳儀亭領域與天鬼幕轟然對撞,靈海值激蕩的衝擊波將十二金人震成青銅齏粉!
    "李某這一世,終究要破你這偽史無間!"李仙宇的白發突然纏住傳國玉璽缺角,桃木靈根深處四百史官殘魂齊聲高誦。當《三國誌》真本刺入玉璽核心時,劉協的寄生脊柱突然軟化——少年天子竟化作初代"武神軀"曹焱兵的虛影,十殿閻羅的火焰焚盡歸墟黑潮!
    鴻鈞的嘶吼突然凝滯,青銅棺內浮出驚悚真相:所謂"無間"級戰力,竟是曆代史官被剜去的舌骨所化!李仙宇的金蟬劍刺穿棺槨核心,劍鋒挑起的非是蟲母本體,而是司馬遷蘸血寫就的《史記》殘卷——
    "今日方知,地獄道的頂點..."
    "原是蒼生血淚凝成的史魂!"
    建安二十五年冬,鎮魂街的盲眼史官在桃樹下刻完最後枚竹簡。江風卷著青銅鏽屑掠過時,四百個時空同時響起晨鍾:
    "莫問焦熱無間道,且看青史燃作燈——"
    ……
    烏江的浪濤染上青銅鏽色,李仙宇踏著燭龍破碎的鱗甲,望見歸墟裂隙中滲出赤紅鐵水——竟是夏禹鑄九鼎時潑灑的"山河精"。
    薑維的武神軀突然震顫,趙雲守護靈的龍膽槍尖凝出霜花,在地麵繪出失傳的《禹貢》九州圖。
    "此物怎會現世..."諸葛亮殘魂的羽扇突然凍結,羽骨上浮現出建安三年許昌地宮的秘密:曹操挾天子時,曾用九鼎殘片鎮壓過"大焦熱"級的黃巾屍兵!
    青銅巨浪突然凝成三丈方碑,碑文竟是周武王伐紂時刻的《泰誓》殘章。
    李仙宇的蓑衣無風自動,背後金蟬疤痕滲出佛血——血珠墜地時竟化作四百年前他在五行山下埋藏的青銅羅盤。
    羅盤指針瘋狂旋轉,最終指向洛水方向,河底浮出尊鏽跡斑斑的豫州鼎,鼎耳處赫然拴著郭嘉臨終前寫給曹操的《十勝論》帛書!
    "道友可識此陣?"鴻鈞的殘音自鼎內傳出,九道身毒巫祝虛影踏著貝葉經梵文降臨。
    他們手中的金剛杵插入鼎身,竟將豫州鼎煉成"無間"級靈器——鼎中沸騰的並非銅水,而是官渡之戰十萬亡魂的怨氣!
    薑維的守護靈領域突然坍縮,張飛的丈八蛇矛在虛空劃出血色《八陣圖》。
    當陣圖觸及豫州鼎時,鼎腹突然映出驚悚畫麵:袁紹的"大焦熱"級守護靈顏良文醜,竟被青銅鎖鏈穿透琵琶骨,成為鼎中煉魂的燃料!
    "李某當年埋鼎於五行山,可不是為此!"李仙宇咬破舌尖,精血在羅盤刻出《連山易》卦象。
    定軍山靈根突然暴漲,枝幹穿透虛空扯來徐州鼎——鼎內沉浮的竟是陶謙被曹操屠城時的三滴慈悲淚!
    兩鼎相撞的刹那,青州鼎自東海歸墟破空而至。鼎耳懸掛的《春秋》殘簡突然活化,管仲的"尊王攘夷"魂自簡中躍出,竟以"眾合"級靈壓鎮壓住身毒巫祝的梵文領域!諸葛亮殘魂趁機擲出八陣圖核心,陣圖裹挾著白帝城托孤時的《血詔》,將豫州鼎的怨氣引向燭龍殘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九鼎鎮的不是山河..."李仙宇的金蟬劍突然軟化,劍身流淌出大禹治水時的玄色息壤,"而是曆代人皇的悔恨!"
    鴻鈞的獰笑突然凝滯,九鼎殘片在虛空拚成完整《禹貢圖》。
    圖中浮現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真相——驪山烽火台底部,竟埋著尊刻滿蟲紋的雍州鼎!當鼎身爬出的"無間"級守護靈褒姒睜開豎瞳時,整條烏江突然倒懸,江水化作八百諸侯的怨魂撲向桃木靈根。
    "伯約,接住這山河筆!"諸葛亮殘魂突然燃燒,羽扇灰燼凝成管城毛筆。
    薑維的武神軀迸發血光,筆鋒觸及青州鼎時,鼎腹浮現出驚人篆文——竟是徐庶母親當年在曹營咬舌自盡前,用血寫就的《孝經駁偽》!
    褒姒的怨魂突然慘叫,青銅身軀被《孝經》真意灼出焦痕。
    李仙宇趁機將豫州鼎擲向燭龍殘軀,鼎中十萬怨魂突然淨化為《詩經》十五國風,化作三百六十篇淨化梵文纏繞住身毒巫祝。
    當第九尊梁州鼎自秦嶺地脈破土時,鼎內浮出的非是銅鏽,而是張魯五鬥米道的《想爾注》殘卷。
    李仙宇的金蟬劍突然分化九道,劍光刺入九鼎的瞬間,四百史官殘魂齊聲高誦:
    "禹王鑄鼎鎮九州,豈容蟲豸竊春秋——!"
    九鼎突然拚合成山河社稷印,印文正是傳國玉璽缺失的"既壽永昌"!
    當大印蓋向歸墟裂隙時,李仙宇望見燭龍殘軀深處蜷縮著個熟悉身影——那竟是十世輪回前,親手將金蟬子打入輪回的如來化身!
    建安二十五年除夕,鎮魂街的盲眼史官在桃樹皮下刻下新痕。風雪卷著青銅屑掠過時,四百個時空的英靈聽見山河社稷印的轟鳴:
    "莫問九鼎歸何處,且看史筆寫蒼生!"
    喜歡鬥羅我的武魂是祖龍請大家收藏:()鬥羅我的武魂是祖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