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焚書
字數:3968 加入書籤
儒家眾人雖然被法家激烈抵擋,但還是見到了始皇帝贏政。
贏政懶得管他們之間的爭鬥,甚至有意推波助瀾。
法家雖然想把儒家趕盡殺絕,但是鹹陽作為秦國的國都,權利和政治中心,眼紅的人不少,諸子百家很多都盯著他們。
如果此時與儒家爭鬥,雖然憑借此時法家的勢力,完全可以把這幾個儒家之人解決,可接下來儒家可不會放過他們,這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
李斯自然不想與這些儒家的小卒子打生打死,這幾個人好解決,盤踞稷下學宮的儒家可不是那麽好招惹的,這些年,虞子的大名他也如雷貫耳。
可樹欲靜而風不止,李斯沒想把人家幾人趕盡殺絕,天下麵的人卻依然打壓儒道。
這就讓儒家眾人寸步難行了。
可讓李斯煩躁的上去發生了,儒家眾人受到了欺辱,自然不會無動於衷,心甘情願承受,於是勾連各方,儒家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此時也是個龐然大物。
很多入儒道之人不甘寂寞,前來支援,其中影響力最大之人為淳於越。
雙方在鹹陽城時常論道,法家修法網,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儒家修浩然正氣,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雙方的爭鬥甚至連贏政也驚動了。
為了穩定,贏政派人製止了他們,不過也隻是把明爭改為暗鬥而已。
經此一事,儒家成功進入了大秦朝堂,可人心貪婪,注定是無法滿足的。
朝堂上明爭暗鬥的日子很快過去了好幾年,這些年,儒家弟子也多次邀請虞子入鹹陽,但小虞還是沒有同意。
不過還是有好些不甘寂寞的稷下學宮的儒家弟子加入了秦國朝堂。
虞子也沒有多管,任由這些人來去自由,他在利用法家與儒家的爭鬥,大浪淘沙,留下真正可以傳承他儒道之人。
公元前 213 年,即秦始皇三十四年,一場關乎國家製度走向的激烈爭論在朝堂之上爆發。
這不是特例,這隻是法家和儒家爭鬥的一個縮影。
彼時,秦始皇決意推行郡縣製,以加強中央集權,實現對全國的高效統治。
在郡縣製下,中央直接任命郡守、縣令等官員,地方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也就是集中在了始皇帝贏政手中。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對權利的欲望無疑是極強的,正好法家提出了這個中央集權的想法,一拍即合。
然而,此時的儒家眾人還沒有看清形勢。
博士淳於越卻公然提出反對意見。
淳於越身為太子扶蘇的老師,同時擔任博士一職,深受傳統思想影響。
他力主遵循古製,實行分封製,建議將皇室子弟分封至各地,建立諸侯國。
分封製源於周朝,在以前地廣人稀,小國寡民的時候,確實對中央統治地方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鞏固了周國的統治、拓展了周國的疆域。
這種製度,就是利用血緣關係,維護周國八百年了統治。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也日益凸顯。
諸侯勢力不斷膨脹,逐漸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最終導致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混戰,天下大亂。
秦國就是這麽起家的,如今自然不允許別人也這麽推翻他的統治。
淳於越的提議,無疑與法家和贏政的利益背道而馳。
在秦始皇與丞相李斯等法家思想的堅定擁護者看來,分封製是陳舊落後的製度,它所代表的舊思想與秦朝全新的統治秩序格格不入。
任由這種舊思想傳播,將嚴重阻礙秦始皇對國家的有效治理。
而這些舊思想的重要載體,正是大量的史書典籍,而這些東西,卻是儒家所堅持的。
此時秦始皇統一天下才過去十多年,六國舊貴族與諸多知識分子,尤其是儒家學者,對秦朝嚴苛的法律和高度集權的製度多有不滿。
不隻是對秦國製度的不滿,更多的是對法家的不滿。
儒家眾人常常通過著書立說、私下議論等方式表達反對與批評。
然而,這對於迫切需要穩定統治秩序的秦朝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潛在威脅。
為統一思想、鞏固統治,李斯向秦始皇進諫:除秦國的史書《秦記》外,其餘列國史記一律焚毀;
除博士館所藏之外,民間私藏的《詩》《書》等典籍,限期全部交出燒毀;
膽敢談論《詩》《書》的,一律處死;借古諷今、攻擊時政的,誅滅全族;
官吏知情不報者,與罪犯同罪;
命令下達三十日後仍未燒毀書籍的,臉上刺字並發配去修築長城;
同時,嚴禁私學,若有人想學法令,必須以官吏為師。
這一係列嚴苛的政令,構成了 “焚書” 事件的主要內容。
這也讓法家在秦國的勢力大大加強,丞相李斯已經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儒家經曆了空前的打擊,不過,此時的儒家之人無力反抗,隻能靜待時機。
不僅僅是儒家,諸子百家很多都被殃及無辜,成為了法家力壓天下的犧牲品。
鹹陽城的夜空中,焚書的濃煙如墨雲般翻湧,將星鬥都染成了血色。
儒家學士們蜷縮在殘破的書齋裏,望著灰燼中尚未燃盡的竹簡殘片,有人捶胸頓足,有人默默垂淚。
曾經朗朗的讀書聲,如今隻剩下巡夜士卒的腳步聲在空蕩蕩的街巷回響。
這場浩劫不僅焚毀了典籍,還讓很多儒之人淪落塵埃。
不過,儒家在秦國也有十多年了,這些年來,他們也不是什麽也沒有做。
此時,朝堂之上的暗流愈發洶湧,太子扶蘇雖身為淳於越的弟子,卻因政見不合逐漸被秦始皇疏遠。
他目睹焚書暴行,心中對法家的嚴苛統治產生了深深的質疑,對儒家更是多有好感。
儒家不及法家強勢,所以他們選擇了秦國的未來,太子扶蘇。
雙方的明爭暗鬥明顯是儒家處於下風,也隻能和其它百家之人一起共抗法家。
不過,這些都在秦始皇贏政的掌握之中,他有自信,百家都能為他所用,現實也是如此,百家都隻是他手中的工具。
但是,時光不會放過每一個人,贏政越來越老了。
喜歡洪荒之我怎麽成聖了請大家收藏:()洪荒之我怎麽成聖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