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寒蟬振翅傳密語,影閣初立奠根基
字數:5795 加入書籤
太安城,夜色如墨。
北涼王府,書房內燭火將徐鋒的身影拉得頎長而模糊。
他的指尖,正輕輕敲擊著冰涼的桌麵。
目光落在攤開的筆記上。
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崇文館內外的見聞,勾勒著各方勢力的輪廓與猜想。
這些日子,看似平靜的伴讀生涯,實則步步驚心。
太子的溫和麵具下,藏著深不可測的城府。
勳貴子弟間的拉幫結派,是赤裸裸的利益傾軋。
就連太傅們的言語,也暗藏機鋒,處處透著站隊與試探。
來自皇宮的,來自東宮的,甚至來自某些陰暗角落的視線,從未真正離開過他這個“病弱”的北涼質子。
他感到一張無形的網,正在緩緩收緊。
僅僅依靠崇文館裏那些隻言片語,或是與邊緣勳貴子弟不鹹不淡的周旋,根本無法在這龍潭虎穴中立足。
更別說洞悉全局,攪動風雲了。
信息匱乏,寸步難行,
他迫切需要一雙能洞穿黑暗的眼睛,一把能斬斷束縛的利刃。
一支,真正屬於他自己,隻聽從他號令的隱秘力量。
【寒蟬】網絡雖廣,但在太安城這座權力中樞,掣肘太多。
核心區域難以滲透,消息傳遞也如履薄冰,效率大打折扣。
他需要一把更鋒利、更隱蔽、更決絕的刀!
念及此,徐鋒眼中寒芒一閃,透出不容置疑的決然。
時機雖未完全成熟,但有些棋子,必須提前落下。
夜,更深了。
萬籟俱寂,
徐鋒吹熄了書房的蠟燭。
他並未就寢,身影如鬼魅般,悄無聲息地滑向後院一處偏僻的角落。
那裏,有一口早已廢棄的枯井。
井口被叢生的雜草掩蓋,毫不起眼,散發著腐朽的氣息。
他蹲下身,指節彎曲,按照一種極為特殊的韻律,輕輕敲擊著井沿布滿青苔的石磚。
叩,叩叩,叩。
片刻的死寂之後,井底深處,傳來微弱的回應。
那是模仿蟲鳴的聲音,三長兩短,精準無誤。
暗號對接成功。
徐鋒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隻是從懷中摸出一枚最普通的銅錢。
指尖微不可查地一彈。
銅錢劃破黑暗,悄無聲息地墜入枯井深處,
這是最高級別的指令——啟動備用計劃。
接下來的兩日,徐鋒的生活軌跡沒有任何變化。
他依舊每日按時前往崇文館伴讀。
在太子和同窗麵前,他將病弱不堪的姿態扮演得淋漓盡致,仿佛下一刻便會咳血暈厥。
城西,一處毫不起眼的雜貨鋪。
一名負責王府采買的雜役,在交接貨物時,不動聲色地將一張折疊得極小的紙條,塞進了一匹粗布的夾層裏。
雜貨鋪的掌櫃,是個麵容憨厚、笑容可掬的中年人。
他接過布匹時,粗糙的手指在那紙條所在的位置,看似隨意地輕輕撚過。
臉上那老實巴交的神情,未曾改變分毫。
這名掌櫃,正是寒蟬網絡在京城的關鍵節點之一,代號“老蟬”。
紙條上的內容,經過層層加密,最終指向一個核心指令——組建一支絕對忠誠於徐鋒的死士力量。
這支力量,徐鋒已為其命名——【影閣】。
如影隨形,秘閣藏鋒!
影閣的成員,必須是背景清白、無牽無掛、意誌如鐵的死士。
他們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執行命令,哪怕付出生命。
他們將是徐鋒插入太安城心髒的最鋒利的匕首,負責暗殺、刺探、護衛……以及一切見不得光的任務。
通過寒蟬最隱秘的加密渠道,一封措辭巧妙至極的密信,被快馬加鞭送往北涼清涼山。
信中,徐鋒並未直接提及“影閣”的組建計劃。
他隻是極力渲染自己在太安城的艱難處境,字字泣血,句句示弱。
皇帝與皇後的叵測用心,太子的溫和假麵,京中各方勢力的虎視眈眈……
他將自己描繪成一個身陷囹圄、朝不保夕、隨時可能被吞噬的可憐質子。
通篇文字,充滿了“弟弟”對“姐姐”的孺慕與依賴,懇切地“哀求”家裏能派些身手可靠、嘴巴嚴實的護衛前來。
隻為自保,以備不測。
這封信,與其說是請示,不如說是一次精心設計的“求援”,一次對徐渭熊心性的精準拿捏。
北涼,清涼山,聽潮湖底。
徐渭熊手持密信,清冷如霜的眸子裏,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波瀾。
這個三弟,果然從不是個甘於現狀、任人擺布的主。
信中雖未明言,但那字裏行間透露出的野心與決斷,卻讓她心頭微震。
索要“護衛”?
哼,分明是想借她的手,建立自己的班底!
她拿著密信,走進了那間常年不見天日的書房。
北涼王徐驍,彼時正用一塊柔軟的麂皮,慢條斯理地擦拭著一柄伴隨他征戰多年的舊刀。
動作緩慢,專注,仿佛天地間隻剩下他和這把刀。
聽完徐渭熊言簡意賅的匯報,他接過密信,目光掃過,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他甚至沒有抬頭,隻是淡淡地問了一句,聲音平穩得聽不出任何情緒:“你看呢?”
徐渭熊垂下眼簾,恭聲道:“三弟身處虎狼之穴,危機四伏,身邊確實需要些得力的人手護衛周全。太安城水太深,僅憑寒蟬的力量,恐怕獨木難支。”
她刻意避開了“組建勢力”的敏感字眼,隻強調“保護”二字。
徐驍沉默了片刻。
擦刀的動作停頓了一下,隨即又恢複了之前的節奏。
他將密信隨手放在一旁,聲音依舊平淡無波:“京城那地方,豺狼環伺,多些人手照應也是應該的。”
“此事,你看著辦吧。”
“看著辦”……
這三個字,輕飄飄的,卻又重如千鈞。
是默許?是試探?還是另有深意?
徐驍的心思,如淵似海,無人能真正猜透。
但對行事雷厲風行的徐渭熊而言,這三個字,已經足夠。
她微微躬身,領命而去,眼神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命令,以最高密級,迅速傳達下去。
北涼在京城周邊經營多年的隱秘資源,如同沉睡的巨獸,被悄然喚醒。
短短數日之內。
第一批精挑細選、背景幹淨到如同白紙、忠誠度毋庸置疑的死士,共計十二人,如同水滴融入大海,通過各種隱蔽至極的渠道,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了太安城。
這些人,大多是當年北涼慘烈大戰中犧牲將士的遺孤。
或是曾受過徐家天大恩情,早已將性命視作徐家之物的人。
他們的忠誠,早已融入骨血,無需考驗。
隨同這批死士一起抵達的,還有一筆數目不菲的啟動資金。
足夠支撐影閣初期的秘密運作,以及初步情報網絡的拓展。
人手和錢財,悄然到位。
影閣的骨架,在無人知曉的陰影中,初步搭建完成。
為了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掩人耳目,徐鋒通過密信,提出了一個“建議”。
由二姐徐渭熊,擔任“影閣”名義上的掌控者。
如此一來,對外,這支力量便可解釋為二郡主擔憂弟弟安危,私下派遣的護衛。
即便將來不幸暴露,也能將主要的責任推到徐渭熊身上,為徐鋒留足轉圜的餘地。
這份算計,不可謂不深。
遠在北涼的徐渭熊,收到這份“提議”時,隻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冷笑。
她沒有反對。
她清楚徐鋒的算計,但也樂於借此名正言順地,將自己的影響力,如同一根楔子,釘入徐鋒這支最核心的私密力量之中。
姐弟二人,隔著千裏之遙,在這件事上,達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微妙默契。
然而,影閣真正的核心指令、行動規劃、生死存廢,隻掌握在一人手中。
所有命令,都將通過“老蟬”這條隱秘單線,以密令的形式,由徐鋒親自遙控。
第一批影閣死士抵達太安城後,並未急於與徐鋒建立直接聯係。
在寒蟬網絡的接應下,他們迅速分散潛伏於太安城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