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漫長的戰爭開始了 3
字數:3586 加入書籤
最為重要的是,此時的邊軍大多數都配備了燧發槍,以及火炮,他已經改變了此時的作戰模式……騎兵作為主要攻擊手段的威力被大幅度減少……
而戚繼光在年初在京城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的給朱翊鈞提供過信心,而朱翊鈞本身也有信心。
傳統明軍與蒙古騎兵作戰時,蒙古騎兵的機動性優勢明顯,常采用快速突襲、迂回包抄等戰術……這兩個戰術也是遊牧民族的看家本領。
燧發槍和火炮的大規模配備改變了這一局麵。
火炮射程遠、威力大,可在敵方騎兵尚遠時進行火力打擊,打亂其衝鋒陣型……並且,轟鳴的炮聲也能讓馬匹受驚,造成衝鋒陣隊的混亂。
燧發槍相對火繩槍,受天氣影響小、擊發速度快,能持續輸出火力,使明軍在麵對蒙古騎兵衝擊時,可依托工事或陣列進行射擊,從以往以騎兵對騎兵、短兵相接的近戰模式,轉變為遠程火力殺傷為主的作戰模式……
增強明軍在野外的戰略戰術能力,讓其在戰略上更具主動性……
戰爭兩個字,特別沉重。
因為代表著鮮血,破壞……
麵對戰爭的時候,若是少了勇氣,信心,還沒有開始,便已經輸掉了……
………………
最先來到乾清宮的是張居正……馮保到了內閣的時候,張居正剛剛到來,他在內閣值班房外看完了戚繼光的奏疏後,便沒有任何耽擱,直接跟著馮保一起到了乾清宮。
等到張居正見到朱翊鈞的時候,天子已經徹底平靜下來,能夠用平常心跟閣老談論此事了。
張居正到了後,行禮,賜座,等到張居正坐下後,朱翊鈞便開口說道:“愛卿,已經看了戚繼光奏疏了吧。”
“陛下,臣看了。”
“那愛卿覺得,俺答汗我們要不要追究……”
張居正聽完皇帝陛下的話後,頓了頓說道:“陛下,現在還沒有鐵證證明俺答與察哈爾部的圖門聯合在一起,若是我們先發製人的話,容易落其口實……”
絲毫沒有出乎朱翊鈞所料想一般。
張居正還是一心求穩,當然,也是對戚繼光密奏中的內容,產生了懷疑……
“戚繼光為人謹慎,若不是確切消息的話,他不會呈奏與朕的,愛卿啊,你也與靖海侯打了很多年的交道,對他還不了解嗎?”
張居正趕忙回複道:“陛下,臣是信得過靖海侯的,可此事太過重大,若是戰事一開,隆慶年間的俺答封貢,花費了那麽多的人力物力,可就全部付諸東流了……”
朱翊鈞輕笑一聲:“愛卿此言,朕是不認同的,怎麽會是付諸東流呢?先帝冊封俺答汗為順義王,允許互市,他是臣服了我大明,換來西北十五年安定,也讓朝廷休養生息,讓西北一代百姓能夠過十五年沒有戰火的日子……在朕看來,影響深遠,功德無量……”
“此時,不是我大明失信於人,而是這個俺答他要背叛我們大明,放棄順義王的封號,朕隻能收回,在愛卿來之前,朕也想過了很多,我大明此時的儲備,戰馬軍械,完全能夠再次複製洪武遠征……”
“此戰,朕要換來我邊疆百年太平……”
張居正臉色大變。
他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不是軍事家。
可合格的政治家畢生追求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穩定……
而皇帝陛下說的洪武遠征,這可不是人家來了,我主動防禦這種小的戰爭場麵,這是要深入老巢,給人家幹啊……
張居正心中雖有萬千思緒,卻也深知皇帝心意已決,他是很難改變的,但他仍覺責任在肩,不得不進言。
他微微欠身,神情凝重地說道:“陛下,洪武遠征之壯舉,固然彰顯我大明之威,然彼時之局勢與今日大不相同……”
“昔年太祖高皇帝平定四方,麾下猛將如雲,士卒皆身經百戰,士氣高昂,如今雖我大明國力漸盛,然多年承平,兵戈久息,將士恐難複當年之勇……”
“再者,洪武遠征,糧草輜重之籌備,耗費巨大,陛下雖言我大明儲備尚可,可此等大戰,耗費之巨,實難估量,恐致百姓負擔加重,於國本不利……”
“昔孟軻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若俺答汗真有背叛之舉,我大明出師有名,自可徐徐圖之,先以威德服之,再以兵戈臨之,方為上策……”
張居正說著說著,不由得站起身來。
而聽著張居正話語得朱翊鈞微微皺眉,目光堅定地看著張居正,沉聲道:“愛卿所言,朕亦有思慮……”
說完之後,朱翊鈞停頓片刻,隨後目光堅定的看向張居正:“然今時不同往日,俺答汗若真欲與察哈爾部圖門聯合,此乃對我大明邊疆之巨大威脅,若不及時遏製,他日必成大患……”
“我大明之威,不可輕辱,昔衛霍北擊匈奴,深入漠北,雖耗費巨大,卻換得邊疆長久安寧,使匈奴不敢南侵,此等功績,流芳千古……”
“朕亦欲效仿先賢,揚我大明國威,保我邊疆百姓百年太平。且我大明將士,平素操練有素,也有百戰將軍,何懼一戰……”
張居正心中一凜,卻仍不肯放棄,再次拱手道:“陛下,衛霍之役,雖有大功,然亦使國庫空虛,百姓困苦……漢武帝晚年,亦悔征伐之過……”
朱翊鈞反駁道:“武帝晚年,悔征伐之過,隻是他在晚年說的,若是讓他在經曆一遍,他還是會堅定的選擇,發動與匈奴的戰爭……”
兩個人現在的意見短時間內是無法統一的。
張居正說的也對,太祖高皇帝麾下的藍玉,徐達,咱們現在可沒有啊……他的謹慎也沒有什麽錯誤,再怎麽說,現在大明局勢一片向好,已有中興之大勢,若是深陷與蒙古的全麵戰爭之中,必定會影響自己本身的大好局麵。
但朱翊鈞卻覺得,戚繼光,李成梁,西北的麻祿,麻貴等諸多名將,完全能夠承擔起曆史交給他們的重擔,逃避戰爭,是躲不過去的,隻有與蒙古一決雌雄,才能讓國家更加穩定,不然人家時不時的給你來一下,你怎麽受得了……
…………………………
前天回到老家過元宵,今日返程……昨天晚上,喝酒喝多了,沒有更新,今天到地方後,還會在寫兩張,以後,老李盡可能保證每日三張內容的更新……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