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漫長的戰爭開始了 5

字數:4434   加入書籤

A+A-


    海瑞不明白,為何張居正拉住他勸阻陛下,不過,也就是張居正的這一拉,讓海瑞沒有當著這麽多朝廷重臣的麵前,再去質問皇帝……
    張居正是有著自己的良苦用心的。
    別的臣子勸阻,是就事論事,誰敢啥事都往皇帝身上扯啊……
    可海瑞上來就是人身攻擊,不從事情的角度出發,直接提升到道德層次了,這是很嚴重的事情。
    在張居正看來,皇帝雖然接受能力強,但終究是扛不住海瑞站在道德至高點的批判………年輕,充滿活力,也代表著火氣大……
    而張居正的這個動作。
    坐在龍椅上的朱翊鈞也是盡收眼底,看到海瑞沒有說話,不由暗鬆了一口氣……他還真的怕海瑞此時出來說話,這個時候,朱翊鈞都有些後悔將海瑞也叫過來議事了。
    等到諸多臣子從乾清宮中離開後,還是在談論著這件事情。
    此時,大明朝可沒有建立起嚴格得保密製度。
    這麽多大臣知道之後,不出兩日,不管是官員,還是禁軍,京師三大營,都知道了蒙古又要大舉來犯的事情了。
    戰爭呢。
    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
    經曆過的痛苦不堪,期盼著早些結束,未經曆的有很多人,還多少有些向往……
    特別是在京師三大營的軍隊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老兵們得知這個消息,搖頭歎息,做夢都能想起,他在戰爭之中,見到得那些鮮血,屍體,以及死在戰爭中老友得模樣,看著身邊那些每日,訓練越發上心,鬥誌越發昂揚的年輕麵孔,隻是用著自己能夠聽到的語氣說了一句:“十幾年前,我也是這個樣子啊……”
    年輕的士兵,想著建功立業,在戰爭中,獲取改變家族命運的機會……
    ……………………
    廣寧城內,總兵府中茶香嫋嫋。
    遼東總兵官李成梁身著一襲玄色便袍,閑適地靠坐在椅上,手中輕搖茶盞。
    副總兵麻錦也坐在一旁。
    此時的麻錦常駐沈陽,而李成梁部內遷到了廣寧。
    麻錦一襲藏青勁裝,身姿挺拔,麵容沉穩,此時正微微前傾身子,認真聆聽著李成梁的話。
    “沈陽如今局勢雖暫穩,女真人雖然臣服,但每年的清掃不服我大明的,還是要繼續的……”李成梁微微皺眉,輕抿一口茶後緩緩說道。
    麻錦點頭,目光堅定:“大人所言極是,卑職在沈陽亦時刻警惕,不敢有絲毫懈怠。”
    二人正說著,門外親兵來報:“大人,戚繼光將軍派人前來送信。”
    李成梁微微頷首,示意將人帶進來。
    不一會兒,一名親兵疾步走入廳中,單膝跪地,呈上一份文書。
    李成梁接過,而後開口道:“一路辛苦,你先下去休息,明日,回信我會轉給你的。”
    “是,將軍……”戚繼光的親兵行了一禮後,便跟著李成梁的親兵走了下去。
    而等著他們走了之後,李成梁打開書信,隨意瀏覽了一番,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輕視之色,嘴角微微上揚,似是對信中的內容不以為意。
    他將文書遞給麻錦,笑著說道:“這靜海侯,真是操心的命啊。我與那蒙古人周旋多年,打過的仗,不比他少……兩個部落聯合又能怎樣?不過是些老手段罷了,還勞煩他親自寫信過來……”
    麻錦接過文書,仔細看了看,臉上露出些許尷尬之色,斟酌著說道:“大人,靖海侯既然書信來了,我們還是得重視些,不可輕敵。”
    李成梁隻是笑笑,未再多言……
    就在這時,門外又傳來一陣腳步聲,一名親兵匆匆走進來,稟報道:“大人,大公子的親兵來了,有書信呈上。”
    李成梁一聽是兒子李如鬆的親兵,眼中頓時一亮,坐直了身子,連忙說道:“快讓人進來。”
    而後,李如鬆的親兵到了堂上。
    這次李成梁親自起身迎接,在親兵行禮之時,一把拉著,笑著說道:“你是我兒在軍中的兄弟手足,也該叫我一聲世伯,來到這裏,不要多禮。”
    李成梁這個級別,又充滿傲氣的將領,在對待他兒子親兵的時候,卻能這般放下身段,也是難得。
    “將軍,卑職隻是李將軍的馬前卒,不敢……”
    李成梁笑著擺了擺手,不讓這親兵在多言,隨後,伸出手去,那親兵看到,趕忙將書信恭敬地放在了李成梁地手上。
    “在這裏玩上幾日,廣寧城可比薊門那裏熱鬧地多,我差人陪你,好好地玩玩……”
    “將軍,卑職還要早些回去複命。”
    “不用急,你們將軍那裏,我在回信之中會有解釋。”說著,他對自己地親兵說道:“帶著這個小兄弟去找李千總,讓他好生安排,若是怠慢了,可要挨鞭子的。”
    “是,將軍。”親兵得命,便將李如鬆派遣來送信的人給帶了下去。
    等到二人離開之後,李成梁迫不及待展開書信,內容跟戚繼光寫的幾乎差不多,但他的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眼神中滿是自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輕輕拍了拍桌子,讚歎道:“看我這兒子,真有大將之風!信中不僅分析了局勢,還給出了應對之策,頗有我當年的風範啊……”
    麻錦微微一愣,湊過去看了看信的內容,笑著說道:“將門虎子,英武不凡,有如此見解,將來必成大器……”
    李成梁滿臉驕傲,而後,還真的重視起來了,他急令各地將領返回廣寧城,安排部署……
    李成梁多子,他也最歡喜這個大兒子,作戰勇猛,善統兵,在他的計劃中,自己在大明朝掙來一個侯爵,便心滿意足,而他的大兒子,便能在繼承侯爵的基礎上,再上一層樓,成為大明朝的國公,真正的光耀門第。
    李成梁從來不害怕戰勝,甚至沒事的時候,還想著挑點事情……
    ………………
    北京城內。
    皇帝陛下下了旨意後,並未塵埃落定。
    海瑞還是上奏請求陛下收回成命。
    隨後,諸多的官員紛紛上奏,懇請皇帝收回成命。
    朱翊鈞對於這些奏疏,全部留中不發,而,海瑞便前往乾清宮,請求覲見皇帝,皇帝不召……
    這也是海瑞這麽多年第一次覲見皇帝,被拒。
    朱翊鈞多年以來,積累的皇權威勢,一旦展開,誰也抵擋不住。
    朝廷也開始真正備戰了。
    方逢時這個兵部尚書,雖然不讚同在西北找事,可皇帝旨意下了,他也要做出妥善安排。
    京師三大營六萬人得到了調動……禁軍三營,一萬二千餘人被調動出京,原留守指揮使司兵馬不動……
    在方逢時的建議下,朱翊鈞下旨,抽調河南,山東衛所軍隊,共計七萬精壯兵卒,到天津,通州待命。
    萬曆七年五月二十三日,朝廷派出十一名巡察禦史前往九邊……
    朱翊鈞下旨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九個邊防重鎮總兵官整備駿馬,積極備戰……
    特別是遼東,薊門兩地的戚繼光,李成梁,得到的旨意,權力最為龐大……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