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吳赿相爭頹勢現(上)

字數:2911   加入書籤

A+A-


    懷安城,是一座新建的城池,位於洪澤大湖北岸,占地近百方裏,也就是二十多平方公裏,計劃可容納常住人口三十萬。
    現在,三圈城牆已經修築完畢,核心的宮城,權貴豪富們所居住的內城也已經大體完成,剩下的就是進一步的精修細整了。
    至於外城的平民區,也已經完成了大半,並已有近十萬人入住其中。
    遷往新都,已經具備了條件。
    此外,遊安城,特別是河中高地這塊核心城區,已經是人滿為患,越來越顯得擁擠了。
    河中高地終究還是太小,滿打滿算也不過才二十多方裏,也就是六、七平方公裏,還有不少的灘塗山頭,根本就容納不了太多的人。
    而雲湖周邊的外城區,則是難以修築城牆進行防護。
    最後,就是形勢所迫,遊安也越來越不適合做都城了。
    遊安位置太偏,位於現如今的懷安王國西南角西南角,且距邊境隻有幾十裏,離楚國太近。
    而懷安城位於懷安國中部, 依托懷水諸水係,水運便利,可以迅速溝通懷安東王國西南北。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最終決定,明年春耕之後,就正式遷都懷安城。
    所以,今年的這個大年,將是秦浩一家在遊安城所過的最後一個大年。
    大年趆來赿近,遊安城中的喜慶氣氛也漸漸的越來越濃。
    歡歌笑語,再次充滿遊安。
    兩年的安穩時光,讓懷安各地的戰爭瘡傷,得到了很好的治愈,讓許許多多的人,也總算是稍稍淡忘了一些曾經的哀傷,多了不少美好的期盼。
    但是,同一個大世界內,每一個人的小世界卻是各有不同。
    當懷安人正沉浸在喜迎新年的歡樂氣氛當中時,與他們僅僅是一道國境線之隔的吳國境內,卻完全是另一番哀愁淒慘的景象。
    自從吳國內戰結束後,無論是江南江北,還是湖東湖西,幾乎所有的吳國人,都期盼著安穩的日子能夠早點兒重新回來。
    但是,事與願違。
    吳國的內戰是結束了,可外戰又緊接著展開。
    吳王秦良,再經過一番大洗牌之後,終於是徹底掌控了整個吳國的各路兵馬。
    然後,他就大舉對越國開戰。
    九八三年初,在得到了楚國的大批援助之後,他興兵三十萬,號稱百萬,水陸並進,氣勢洶洶的殺入先前被越國所攻占的領土。
    那個時候,吳國上下一心,報仇心切,又有楚國援助的糧食兵甲,可謂是士氣高昂。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不但失地盡數收回,還攻入越國腹地,兵臨其王都會濟城下,將其圍了個嚴嚴實實。
    那個時候,秦良誌得意滿,意氣風發,好不開心。
    他覺得,通過擊敗赿國,自己的統治地位將會更加穩固,威望也將更上層樓。
    但是,趆國又豈是那麽好滅的。
    不要說國都被圍,就是國都.被攻破的事情,越國也不是沒有經曆過,而且還是好多次,還都是被吳國所圍所破。
    吳趆世仇,可不是說說那麽簡單,那可真是不死不休。
    吳軍所攻占的地區,越人反抗不斷,吳軍所圍困的會濟城,守軍更是死守不降。
    雙方漸漸的轉入相持階段,且形勢對吳軍越來越不利:
    吳軍占領期區的暴亂此起彼伏,其民力物力根本就不能為我所用,反倒是後方的補給線,不斷的遭到襲擾,極大地加重了後勤補給的負擔。
    另一方麵,越國真正的精銳武裝,則開始不斷的從南方北返。
    先前,赿國將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消化吸收新征服不久的廣大五嶺以南地區,其大半的精銳也一直在那裏坐鎮。
    現在嶺南地區漸趨安穩,而國都又被所圍,大批的赿軍自然開始北返救援。
    最先到達的就是越軍的水師主力。
    他們不但擊敗了吳軍的水師主力,更是將數萬山蠻兵運到了吳國的大後方。
    無論是江北還是江南, 都出現了這些山蠻兵的身影。
    這些山蠻兵雖然兵甲裝備極其落後,但卻是極為好戰,在正麵戰場上對付正規的甲士或許不行,但在空虛的後方燒殺擄掠卻是十分的在行。
    一時間,吳國後方大亂,吳軍前線軍心不穩。
    到了夏末秋初,吳軍終於是再也支撐不住,不得不選擇暫時後退。
    接下來,趆軍反攻,吳軍敗退,戰線很快就又被推回到了雙方先前的邊境線上。
    大規模的主力決戰是結束了,可無休無止的小規模持久戰,卻是才剛剛開始。
    喜歡小小領主不好惹!惹急眼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小小領主不好惹!惹急眼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