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雙園別墅
字數:2834 加入書籤
張好古上岸後,目光急切地四處張望,然而,他卻未能在人群中發現徐驥的身影。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不禁暗自嘀咕:“難道是出了什麽事?”
還未等他深思熟慮,負責迎接的地方官員們已經快步迎了上來。雙方見麵後,彼此行禮寒暄,簡單打過招呼。由於正值喪事期間,眾人都麵色凝重,氣氛頗為壓抑,因此並沒有過多交談。
張好古心中始終惦記著徐驥的下落,見他遲遲未到,不禁有些焦急。這靈柩該放置何處呢?正當他猶豫不決之際,忽然想到了恩師長孫爾覺。於是,他趕忙前去見過長孫爾覺,希望能從他那裏得到一些關於徐驥的消息順便問問徐驥有沒有告訴他靈柩停在什麽地方。。
兩人見麵後,張好古急切地詢問徐驥的情況。長孫爾覺歎了口氣,告訴張好古,徐驥身患重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前些日子,徐驥聽聞父親去世的噩耗,悲痛欲絕,病情更是雪上加霜,至今仍臥床不起,無法前來迎接靈柩。
張好古聽後,心中一陣酸楚,對徐驥的遭遇深感同情。長孫爾覺接著說道:“不過世叔放心,家父已經告訴我靈柩城南經將靈柩暫時停放在城南的雙園那裏。等墓地建好之後,再行下棺之禮。”張好古點點頭,表示明白。
江南的小城夕陽向晚,晚霞染紅了半邊天,沉靜中透著許些莊嚴和肅穆。有歸巢倦飛的小鳥在空中悄然飛過,留下幾聲鳥鳴。
隊伍在行進過程中速度較快,沒過多久便抵達了城南。靈柩被暫時安置在上海縣城南門外的雙園別墅中,等待著墓地的建成。
夜幕降臨,眾人決定在雙園別墅過夜。這座別墅環境清幽,四周綠樹成蔭,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大家忙碌了一天,都有些疲憊不堪,但為了守護靈柩,沒有人有絲毫怨言。
夜幕籠罩下的雙園別墅顯得有些神秘,月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眾人在別墅內或坐或躺,有的在低聲交談,有的則靜靜地沉思著。盡管環境有些陌生,但大家都知道彼此的目的相同——守護靈柩,等待墓地建成的那一天。
張好古有心去找徐驥,可根本就脫不開身,大事小事都來找他。
靈柩停了後,張好古把老夫人先安頓好以後。
夕陽西下,夜幕逐漸籠罩大地,黃昏的餘暉給天空染上了一抹淡淡的橙色。張好古在安排好眾人的飲食後,與前來迎接的地方官員一同坐在一桌,還有負責主導喪禮的禮部主事以及負責建墓的工部主事。眾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嚐著美食,一邊粗略地商議著相關事宜。
經過兩天的反複討論,最終確定了方案。徐光啟墓地的修建工作將由工部負責,地方上需要給予積極的配合。根據計劃,徐光啟的靈柩將被歸葬於上海的徐家匯。
這座墓園規模宏大,占地約二十畝。按照明代一品官墓園的規製,整體布局坐北朝南。墓園的核心建築包括石望柱與牌坊、神道與石像生等。
石望柱位於入口處,其基座采用須彌座形式,顯得莊重而穩固。柱頭雕刻著仙鶴和祥雲,寓意著吉祥如意。四柱三間衝天式牌坊矗立在石望柱之後,上麵題有“文武元勳”“熙朝元輔”等字樣,彰顯著徐光啟的卓越功績和崇高地位。
神道則沿著中軸線延伸,兩側整齊地排列著文臣、武將、石馬、石羊等明代典型的石像生。這些石像生栩栩如生,仿佛在守護著徐光啟的陵墓,也體現了一品官員墓製的規格和威嚴。
自那以後,張好古便在這個地方安定下來。他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了一些時間,特意前往城內探望他的師兄徐驥。
當張好古見到徐驥時,他被徐驥的病情嚇了一大跳。徐驥看起來非常虛弱,甚至無法下床行走。張好古心中一陣酸楚,連忙走到床邊,關切地詢問徐驥的狀況。
徐驥見到張好古,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隨即又被病痛的陰霾所掩蓋。他艱難地坐起身來,對張好古的到來表示感激。
張好古坐在床邊,安慰著徐驥,告訴他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戰勝病魔。徐驥聽著張好古的話語,心中稍感寬慰,他對張好古的關心表示了深深的謝意。
在與徐驥的交談中,張好古得知原來他與信使錯過了。那封信中詳細地告知了徐驥的病情,而他卻未能及時收到。張好古不禁感歎世事無常,同時也對徐驥的病情感到更加擔憂。
病榻上的徐驥麵色蒼白如紙,氣息微弱,但他的眼神卻充滿了對張好古的感激之情。當他得知張好古竟然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官職,以弟子的身份護送靈柩時,徐驥不禁唏噓不已,連連歎息道:“致遠啊,你真是糊塗啊!家父已經仙逝,你怎能如此自毀前程呢?”
然而,由於徐驥的身體狀況實在太過虛弱,無法長時間與張好古交談,他隻能將後事全權托付給張好古處理。張好古深知徐驥的身體狀況,也明白他的囑托意味著什麽,他鄭重地點了點頭,表示一定會盡心盡力地完成徐驥的遺願。
簡短的交流之後,張好古便起身告辭。他騎上一匹駿馬,朝著城南的方向疾馳而去。馬蹄聲響徹在空曠的道路上,仿佛也在訴說著張好古內心的複雜情感。最終,張好古的身影消失在了遠方,回到了雙園。
回到雙園後,張好古心中十分忐忑,因為他知道關於徐驥生病的事情已經無法再隱瞞下去了。經過一番內心掙紮,他最終決定還是要如實告訴老夫人。
張好古深吸一口氣,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老夫人的房間。他輕輕推開門,看到老夫人正坐在窗前,陽光灑在她慈祥的臉上,顯得格外溫暖。
喜歡學名張好古請大家收藏:()學名張好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