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聚將令

字數:3837   加入書籤

A+A-


    然而命運再次展現了它的殘酷。半夜裏,我們被喊殺聲驚醒。一群敵對部落的戰士偷襲了我們,箭矢如雨點般射來。我親眼看到畫師胸口插著三支毒箭,仍死死護住懷中的畫冊。醫官為保護藥箱被長矛刺穿腹部。迪奧戈大聲用土著語言喊話,試圖調解,卻被一箭射中咽喉。
    混亂中,我和一隊士兵帶著種子、樹液樣本和畫冊突圍而出,其餘人或戰死或被俘。帶路的土著勇士全部陣亡,我們失去了向導,在茫茫叢林中迷失了方向。
    接下來的日子如同噩夢。我們靠著指南針和太陽辨別方向,但叢林中根本無路可走。每天都有同伴倒下——有的被毒蛇咬傷,有的因傷口感染潰爛,有的隻是突然高燒不退,不長時間就斷了氣。
    當我們終於跌跌撞撞回到河口營地時,隻剩下我和不到兩百人。
    \"返航吧,大人。\"林德裕聲音音嘶啞,\"我們已經找到了淚樹,不能再送命了。\"
    我看著甲板上橫七豎八躺著的傷員,點了點頭。出發時的五百百人,現在隻剩不到二百人。不過我不甘心,我知道大人迫切需要橡膠,我又組織了人員,或和土著換,或是自己采割,算是弄了一船膠。這一趟我們帶回了橡膠樹的種子、樹液樣本和詳細記錄,不過代價實在太沉重了。
    返程的航路同樣危機四伏。一場熱病又奪走了十多人的性命。”
    鄭琦把煙鍋別在腰上,雙手不停的搓著臉,反複的叨叨著“死的弟兄太多了,太多了。”說話的同時也帶上哭音。
    張好古閉上眼睛,努力的去平複心情。他也知道,犧牲是難免的,可是知道這消息,心裏還是很難接受的,就因為自己一道命令,有那麽多的人死去,他們也有家,有家人,可是要想做事,要想國家進步,就會有犧牲,要是現在不想犧牲生命,怕是以後犧牲會更多,這就是矛盾。這種矛盾張好古已經經過好多次,對於消逝的生命,張好古很痛苦,他知道是因為自己的命令這些人才失去生命。
    有時候張好古也去想,做個富家翁也不錯,大不了自己去找個海島,不看不聽也不想,自己也可能不會死去。可是到時候天下塗炭,會有多少人失去生命,這個根本是沒法估計,到時候人就不算是人,如同如雞狗,根本就沒有人去在乎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是亂的,秩序是要重新建立的。那樣的代價會更大。
    良久,張好古睜開眼睛,自言自語的說“他們都再冊吧!我讓你們把所有人的名字都登記在冊,一級一級都要有名冊,就是怕有人……給所有失去生命的立碑,名字,籍貫都刻上,現在就去做這件事情,碑要立在鬆江府的最繁華處,所有的都給碑讓路,不管是商店,住宅,還是衙門,就是府衙擋路,也砸了,另找地方,碑一定要立在最繁華的地方,碑名就叫大明英烈碑,不管出身 不論是將軍還是奴仆,隻要為大明犧牲的就要讓他在英烈碑上留名,讓後人永遠記住這些為國捐軀的前行者。”
    說完話的張好古仿佛沒了力氣,就像沒有骨頭一樣,癱倒在床上。
    鄭琦從腰上拿出煙鍋,裝滿煙草,大口大口的吸著,也不怕弄髒地麵了。
    吳大寶被屋裏的沉默壓抑的受不了,他出了房門,在院子裏練起了拳法。最後更是大吼一聲,一拳打向院子裏的老樟樹,樹葉紛紛打著漩往下掉,在落葉紛紛中,吳大寶疾步走向鼓樓,他要擊鼓聚將。
    身後的老樟樹,一塊樹皮已經沒了,露出了新鮮的木質部,木質部有個拳印,深入三寸。
    此時夕陽西沉,暮色漸染,古老的鼓樓在餘暉中顯得格外肅穆。吳大寶站在鼓樓下,抬頭望著那麵斑駁的大鼓,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說的豪情。
    他一步步踏上石階,腳步聲在空曠的樓閣間回蕩。鼓樓之上,仿佛千百年的戰鼓聲仍在耳邊縈繞。吳大寶深吸一口氣,伸手握住鼓錘,指尖觸及木柄的瞬間,一股沉甸甸的力量從掌心傳來。
    “咚——”第一聲鼓響,如雷霆炸裂,震徹雲霄。鼓聲激蕩,仿佛喚醒了沉睡的千軍萬馬。
    “咚!咚!咚!”鼓點漸急,如暴雨傾盆,如鐵騎奔騰。吳大寶雙臂揮舞,鼓錘在鼓麵上翻飛,每一擊都帶著無匹的氣勢。這是《點將令》,這是聚將的號令,今日在他手中擊響。
    鼓聲傳遍四方,街巷間的人們紛紛駐足,抬頭望向鼓樓。有人低聲驚歎:“這是……點將令?”老兵們眯起眼睛,仿佛看到了昔日的沙場烽煙;孩童們睜大雙眼,被這震撼的鼓聲所吸引。
    吳大寶的額頭沁出汗珠,但他的眼神愈發堅定。鼓聲如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在訴說著英雄的壯誌、戰士的熱血。最後一記重錘落下,餘音嫋嫋,久久不散。
    風停了,雲靜了,鼓樓上下鴉雀無聲。吳大寶緩緩放下鼓錘,胸膛起伏,他覺得舒服了好多。他不知道,這鼓聲不僅敲響了曆史,也敲醒了人們心中沉睡的熱血。
    黃祥聽到了鼓聲,他仿佛覺得血液在沸騰,跟著鼓點在跳動。大步流星的踏著鼓點向府衙走去。
    成均也聽到了,飛身騎上馬兒,跟著鼓樂,向著鼓音穿出處飛馳。
    宋應升,袁飛,孫臨,李明忠,……凡是軍中有職的不管在做什麽,隻要是連級以上,聽到這鼓音了,都從各個地方向府衙方向奔去。
    不光是武職這些人,就是府城的文職官員,聽到這鼓音,都紛紛向府衙的方向趕去。
    如果有人在天上看鬆江府,一定會看到奇觀,周邊是一個個點,慢慢是一條條線,最後匯聚在了府衙旁邊的鼓樓。
    來到鼓樓的廣場,所有人沒有言語,隻是默默的尋找自己的位置,然後靜靜的站在那裏。
    此時張好古也站在了將台之上,在吳大寶的護衛中,張好古罕見的穿起了全套盔甲 ,並沒像以前一樣穿著護國軍的軍服。
    將台下的眾人,分成文武,武職這邊清一色的護國軍綠色軍服,因為張好古有過命令,除非在家 ,否則一律穿戴軍服。所有人靜靜的站著軍姿,隊伍按照所在部伍,排的整整齊齊。
    文職這邊,也是各穿自身官服,雖然人少,隊伍排的也不整齊,但是也都把身體挺的筆直。
    張好古威嚴的看了一下將台下,看看人員,差不多到齊了,示意了一下吳大寶。
    吳大寶向前走了一步,大聲喊道“大明護國軍,點將開始。”
    成均,袁飛,孫臨,各自站在自己的隊伍前麵,這時轉過身去,聽著各自營長報數。
    “護國軍一旅一團一營,應到十五人,實到十五人。”
    ……
    “護國軍一旅三團二營,應到十五人,實到十五人。”
    ……
    “護國軍水師營,應到二百四十六人,除去值班人員,實到一百二十八人。”
    最後是三個團長走到黃祥跟前報數,三個團長報完各自的人數後,黃祥向前走了三八,仰頭看著張好古,大聲喊道“護國軍一旅,陸軍應到三百九十六人,實到三百九十六人,水師應到二百四十六人,實到一百二十八人,報告完畢。”
    文職這邊,方以智也往前走了三步,向張好古喊道“鬆江府府城九品以上文官,一百一十七名全部到齊。”
    接著宋應升,向前走了三步,
    “請督撫大人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