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兩美女陪睡
字數:3734 加入書籤
兩年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淡淡流走了,此時已是朝廷腐敗,梟雄四起,天下陷入戰亂之中。到了前年年,亂象已迫近蘇州,人們不由得惶惶不安,白氏也打算關閉繡莊的生意,收回資金以備隨時逃難。
誰知繡莊夥計一算帳,不但沒有銀兩剩餘,反而在外麵欠下了上千兩銀子的帳。
分明是夥計從中搗鬼,白氏又無法把握,又氣又急,終於病倒在床。母親倒下,繡莊破產,債務壓頭,生活的重擔猛地壓到了十三歲的董白身上,她仿佛從雲端跌入了冰窖,一時間無法睜開眼睛。
那如山般沉重的債務,對於董白來說,就像是一個永遠無法擺脫的夢魘。然而,母親的醫藥費用卻如同燃眉之急,讓她無法再拖延下去。
董白自幼隨母親隱居於世外,性格孤高自傲,宛如那高山上的雪蓮,清冷而高潔。她又怎能放下身段,去低聲下氣地向人借貸呢?
在走投無路之際,董白萬般無奈之下,隻得使出下策——答應了他人的引薦,前往南京秦淮河畔賣藝。從此,她改名為小宛,踏入了那紙醉金迷的煙花之地。
董小宛成為歌妓後,她的才情與美貌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迅速在秦淮河畔傳開。她的歌聲婉轉悠揚,如黃鶯出穀;她的舞姿輕盈優美,似翩翩起舞的蝴蝶。很快,她便聲名遠揚,贏得了眾多名士的讚賞與傾慕。
董小宛不僅天姿聰穎,容貌娟秀,而且工於書法,擅長繪畫,對食譜茶經更是精通。她的才色,堪稱一時之冠,令無數人為之傾倒。
然而,盡管在秦淮河畔的日子風光無限,董小宛卻始終心係母親的病情。她厭倦了那喧囂浮華的生活,渴望回歸寧靜。終於,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秦淮的青樓,回到了故鄉蘇州。
回到蘇州後,董小宛選擇遷居半塘,希望能在那裏找到一片寧靜的天地。然而,母親的病依舊需要大量的醫藥費用,而那些債主們得知小宛回家的消息後,也紛紛找上門來催債。
麵對這重重壓力,董小宛感到無力招架。她實在沒有其他辦法,隻好再次來到半塘的歌樓,重新做起了歌妓。
在半塘,董小宛醉心於山水之間,常常受客人之邀,一同遊覽太湖、西湖等風景名勝。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她那顆疲憊的心似乎得到了些許慰藉。
當她沉醉於山水之間時,心中卻無時無刻不掛念著病榻上的母親。那是生她養她的至親之人,如今臥病在床,她又怎能不憂心忡忡呢?
然而,除了對母親的牽掛,她還有一個無法言說的心願——脫籍為良人。這不僅是她個人的渴望,更是對自由和尊嚴的追求。可是,命運卻對她如此不公,讓她遭受奸人迫害,這讓她感到無比的無助和無奈。
平日裏,她總是表現得孤傲冷豔,似乎對一切都漠不關心。但這不過是她的保護色罷了,隻有在夜深人靜時,她才會卸下偽裝,讓內心的脆弱盡情釋放。
而那個默默陪伴在她身邊的枕頭,見證了她無數次的淚水,也隻有它知道她心中的苦楚。
她,終究隻是一個苦命的女子,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獨自承受著生活的重壓和命運的捉弄。
董小宛本是個性格孤傲的女子,但在張好古那驚為天人的才華麵前,她卻感到自己無比渺小和自卑。張好古就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星,遙不可及,讓她隻能仰望。
然而,當這個難得的機會擺在麵前時,董小宛又怎會輕易放棄呢?她深知這是一個能夠拉近與張好古距離的絕佳契機,所以她毫不猶豫地與李香君一同前去攙扶張好古。
可惜的是,盡管她們兩個小女子使出渾身解數,卻依然無法扶起張好古那如同爛泥一般的身軀。畢竟,一個喝得酩酊大醉、毫無力氣的人,僅憑她們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麵對如此困境,董小宛和李香君隻能眼巴巴地望向方以智,希望他能過來幫忙。方以智見狀,連忙高喊一聲:“吳大寶!”然而,此時的吳大寶正沉浸在與他人的喧鬧中,對這聲呼喊充耳不聞。
無奈之下,方以智隻得自己搖搖晃晃地走到吳大寶那一桌,拍了拍他肩膀。
這幫武人看到方以智走過來,心中不禁犯起嘀咕:難道他是過來找我們一起喝酒的嗎?
隻見成均迅速地拿起一個空酒杯,動作利落地給方以智倒滿了酒。他麵帶笑容,熱情地將酒杯遞給方以智,同時說道:“來來來,方大人,您可是高升啦!兄弟們都得給您讚一個!”
方以智麵對如此熱情,實在不好推辭,隻得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後,他放下酒杯,微笑著說道:“謝謝各位兄弟的美意,我也祝大家都步步高升!不過呢,有件事情還得麻煩一下各位兄弟。”
眾人聞言,紛紛好奇地看著方以智,不知道他所說的事情究竟是什麽。
方以智接著說道:“麻煩各位兄弟幫忙把大人扶到床上去休息一下。”
吳大寶聽後,明顯愣了一下,他疑惑地問道:“大人不是等會兒要坐馬車回去嗎?我直接把他背到馬車上就行了,為啥還要扶他上床呢?”
方以智見狀,不禁笑罵道:“你這個憨憨,你懂什麽!今晚大人不走了,就睡在這裏了!”
“咦,這可真是奇了怪了啊!”吳大寶一邊撓著自己的後腦勺,一邊自言自語道,“大人平日裏可是從來都不去青樓那種地方的呀,今晚居然不僅去了,還留宿不歸,這可真是太反常了,完全不符合大人的一貫作風啊!”
站在一旁的孫臨聽了吳大寶的話,心裏也覺得有些奇怪。他畢竟是舉人出身,頭腦要靈活得多,而且他和方以智還是郎舅關係,對方以智的性格非常了解。
再看看張好古身邊那兩個嬌俏可人的小妮子,孫臨突然恍然大悟,他猛地一拍自己的腦門,說道:“哦,我明白了!好了,我這就過去扶張大人去睡覺。”
說罷,孫臨邁步朝張好古走去,黃祥見狀,也連忙跟了上去。兩人一左一右,架著著張好古,朝著後院走去。而那兩個小妮子,則亦步亦趨地跟在他們身後,一人端著個裝滿清水的洗臉盆和一條潔白的手巾,另一人則端著一把精致的茶壺和幾隻小巧的茶杯。
這個時候的張好古是渾然不覺。徑自是入了套,是世人皆知他獨醉。
孫臨和黃祥把張好古送進屋裏後,二人隨即離開。
李香君先為張好古脫下靴子,動作輕柔。董小宛隨後解開他的衣帶,將寬大的素衫小心疊放一旁,隻留一件素白中衣。張好古半眯著眼,含糊道:\"這是哪裏...\"語未竟便歪倒在枕上。
見張好古已然安睡,二人在屏風後稍作商議。李香君取出兩件月白色中衣,與董小宛同時換上。這中衣是絲綢所製,上繡著暗紋海棠,雖不華麗卻盡顯雅致。香君取來“神錦衾”,此時鬆江天氣還是熱,故而蓋著涼涼的蠶絲織成的“神錦衾”。
她們並肩躺下,一左一右,躺在張好古的兩邊張好古。窗外月光透過紗簾,在三人身上灑下柔和的光暈。
夜風輕拂,帶來遠處稀疏的更鼓聲。李香君望著帳頂的魚戲蓮葉織錦,想起張好古的文采,竟壓的京師滿城不作詩。如今這文曲星就在身側,呼吸均勻,似乎正在夢中與自己賞畫。董小宛則盯著帳角流蘇,數著上麵綴著的珍珠,一顆、兩顆...不知不覺也沉入夢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