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臣修的是道

字數:5497   加入書籤

A+A-


    趙延年低著頭,跟著少年上了台階,還沒來到廊下,便看到一人負手而立在門檻之內,正對著自己。
    因為角度,他隻能看到對方的下半身,卻立刻猜到,此人大概就是天子,而且他一直在看著自己。
    趙延年心中微動,頗有些緊張,腳下卻一如既往的穩健,每一步都都恰到好處。
    來到廊下,摘下佩劍,掛在一旁的蘭錡上,脫了鞋,邁步進了殿。
    那人已經回到殿中,坐在寬大的漆案之後。
    趙延年上前,跪地行禮,報上官爵名字。
    過了片刻,漆案後傳來一個略顯疲憊的聲音。“近前來。”
    趙延年膝行三步,向漆案靠近了些。
    “再近些。”天子又道。
    趙延年又向前移了三步,心裏已經有些不快,隻是不敢發作。
    “抬起頭。”
    趙延年愣了一下,緩緩抬起頭,眼睛平視前方。
    這一次,他看到了天子。
    天子頭戴通天冠,臉龐略長,眉眼銳利,隻是看起來有些疲憊。上唇有須,修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苟,下巴卻是幹幹淨淨,下巴線條繃得有點緊。
    兩人相距不過數尺,天子就這麽靜靜地看著趙延年。
    趙延年也看著天子,要不然他真不知道該往哪兒看。
    一開始,他有點緊張。可是看了一會兒,也就是一兩個呼吸的功夫,不自覺的就不緊張了。
    過了片刻,天子微微頷首,收回了目光,伸手點了點案上的文書。
    站在他身後的少年上前半步,朗聲說道:“雁門戰報,伊稚邪率兵三萬犯塞,擄掠百姓千餘。”
    趙延年眉頭微皺,靜聽下文。
    但少年卻退了回去,沒有再說什麽。
    趙延年眉頭皺得更緊。
    隻聽到了雁門的戰報,卻沒聽到代郡的戰報,是伊稚邪沒有進入代郡,還是戰報還沒到?
    天子也不說話,雙手撐著漆案,垂著眼皮,呼吸有些粗重。
    過了片刻,他抬起眼皮,看著趙延年。“你怎麽看?”
    趙延年沒有立刻回答。
    出門之前,王君曼再三囑咐他,不管遇到什麽事,都不要急,要三思再行。此刻麵對天子的垂詢,他當然更不能急於開口。
    哪怕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片刻之後,他調整了一下呼吸,不緊不慢地說道:“三萬騎犯塞,擄掠千餘人,伊稚邪色厲內荏,雁門、代郡防守嚴密。”
    “你覺得伊稚邪今冬還會再來嗎?”
    趙延年停了片刻。“應該不會。”
    “為何?”
    “匈奴人有利則來,無利則走。三萬騎犯塞,擄掠千餘,得不償失,再來也不過如此。”
    天子聽了,剛要點頭,趙延年又道:“不過也說不準。”
    天子詫異地抬起頭,不解地看著趙延年。
    趙延年有點尷尬,擠出一絲笑容。“臣方才所言,隻是從實際情況出發,未必就是伊稚邪所想。或許,為了顏麵,他明知得不償失,也會再來,以示強悍。”
    天子眼神微閃。“他需要這麽做?”
    “以臣所知,他沒有更好的辦法。匈奴人敬畏強者,鄙視老弱。於單遭到背叛,就是因為他想與大漢和解,各守其境。伊稚邪能得匈奴人支持,也是因為他看起來更強悍。如果他不能讓人相信這一點,步於單後塵的日子就不遠了。”
    天子恍然,沉吟片刻,突然說道:“那他會像於單一樣歸降嗎?”
    這一次,趙延年沒有猶豫,一口否決。“不可能。”
    “為何?”
    “臣見過伊稚邪,他年過五十,匈強漢弱的想法根深蒂固,無法更改。再者……”趙延年話到嘴邊,突然意識到不妥,連忙又咽了回去。
    天子眼神一閃。“直言無妨。”
    趙延年有點後悔。
    果然說話要謹慎,三思而行,一快就容易出問題。
    可是事到如今,他想掩飾也不行了,不如鬥膽一回。
    趙延年向後退了一步,躬身再拜。“臣冒昧,請陛下恕罪。”
    天子嘴角輕挑,眼神微縮,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他沒說話,隻是示意趙延年接著說。
    趙延年的心跳有些快,卻還是控製住自己的不安,沉聲說道:“臣以為,於單附漢,未得善終。就算伊稚邪有心歸降,也要三思而後行。”
    天子沉下了臉。“你覺得朕待於單太薄?”
    “臣豈敢。於單窮極來投,又於苦戰之際拋棄部下,一切都是咎由自取。隻不過他人不知其中原由,難免會有誤會。桀龍曾為左賢王相國,與伊稚邪有殺父之仇。趙安稽為於單器重的小王,遭到伊稚邪攻擊,部眾損失慘重。他們二人都有心報複伊稚邪,卻無能為力……”
    趙延年索性不管了,越說越順暢,將隨於單投降的匈奴人的心態說了一遍。
    他和桀龍、趙安稽相處日久,又有並肩作戰的經曆,對他們的想法還是了解的。
    天子聽完,沒有發表意見,隻是歎了一口氣,沉默良久,轉換了話題。
    “你的武藝傳自何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延年早有準備。“臣在草原上生過病,忘了之前的一切,包括家人、籍貫,也包括師承。”
    “那你還記得什麽?”
    “臣隻記得是漢人。”
    “那你的武藝呢?”
    “臣也說不清。臣病好之後,隻是習慣於每天練習,並不知為何如此。”
    “怎麽練?”
    “請陛下恕罪,臣為陛下演示。”
    天子點了點頭,伸手示意趙延年趕緊演示。
    趙延年起身,擺出站樁的姿勢。
    天子本以為還有其他的,沒想到趙延年站好就不動了,不免有些驚訝。“就這?”
    趙延年收勢,重新坐好。“就是這樣,每日堅持,從無例外。”
    天子眼神閃爍,顯然不太相信。“你以一當百的武藝就是這麽來的?”
    趙延年想了想,很認真地說道:“臣揣測,臣這麽做並不是練武。因為臣的招法與其他人並沒什麽不同,隻是速度快一些,力量強一些而已。”
    “不是練武,那是什麽?”
    “可能是修道。”
    “修道?”天子明顯精神起來,身體不自覺的向前挪了挪。“詳言之。”
    “臣持此式時,能感覺到氣血充盈,浸潤百骸,祛邪扶正,身與天地不二。”
    “是麽?”天子回頭看了一下身後的少年,少年也麵露驚訝之色。天子收回目光,手在膝蓋上來回摩挲了幾下,自言自語道:“這麽說來,這武藝倒是意外收獲了?”
    “臣亦以為如此。”
    天子沒有再說什麽。
    ——
    見駕完畢,趙延年行禮告退。
    天子讓少年送趙延年出殿。
    趙延年謝了恩,出了殿。穿了鞋,掛上劍。
    少年站在門檻裏,看著趙延年收拾好,這才點頭致意。“趙君,以後我們就同殿為臣了。”
    趙延年笑笑,心道你真懂禮貌,嘴上說同殿為臣,送人的時候不出殿門。
    當然了,你是天子心頭肉,我就是一介武夫,沒資格和你計較。
    不過你想用一兩句客氣話就學到真本事,未免有點異想天開了。
    “榮幸之至,不知如何稱呼……”
    少年挺起了胸膛。“侍中,霍去病。”
    趙延年一點也不意外,他早就猜到這少年是誰了,隻是不想讓對方看出來。
    張騫、東方朔都提到過霍去病,卻又不約而同的提醒他,千萬不要對霍去病有什麽套近乎的想法。
    這人是天子禁臠,除了他的親舅舅衛青,不和任何人親近。
    更重要的是,他雖然嘴上不說,對自己的身世卻有些忌諱。不管是討好他,還是嫌棄他,都會得罪他。
    得罪他,就等於得罪天子。
    因此,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平常心,保持距離。
    趙延年也沒什麽奢望,從善如流,采納了張騫、東方朔的的建議。
    “幸會,幸會。”
    霍去病點點頭,轉身回殿。
    喜歡大漢兵王請大家收藏:()大漢兵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